李梅
山東省曲阜市書院街道辦事處 山東濟寧 273100
對農村經濟經營管理體系建設加以強化,在促使鄉村經濟穩定發展的同時,也能夠為基層建設工作有效開展提供有力保障。但是,站在我國現階段新農村建設相關政策、經濟趨勢、科技發展角度上來看,我國基層農村經濟經營管理體系建設正在面臨全新挑戰與機遇。雖然針對農村經濟建設我國政府相關部門先后出臺諸多幫扶政策,但是仍需基層經濟建設者在探索與實踐當中找尋與自身相匹配的建設途徑,從而促使我國基層農村經濟建設更深層次發展這一目標得以切實實現。
工作涉及范圍較為廣闊,是基層農村在完成經濟經營管理工作過程中表現出的主要特點。由于其工作量較大,因此,工作完成標準要求也相對較高,也就是說,若農村經濟經營管理工作實效性不斷提升,將會全面深化促進農村改革進步,而農村社會也會受其影響,盡早呈現更為穩定和諧的狀態,也能最快速度實現農村現代化。各層農村經營管理系統會在不同時期為農村農業發展帶來極為強大的促進作用,隨著新時代的到來,新農村的建設及農村改革需要完成的工作內容、需要貫徹落實的政策與形勢已經開始發生了較為明顯的變化,但由于部分工作人員還未能轉變自身觀念與態度,導致其無法緊跟時代的步伐,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第一,部分地區對農村經濟經營管理工作重視不足;第二,未能完善構建相關職能機構,導致部分地區農村經營管理機構被取消,直接掛靠在行政部門,無法有效發揮自身職能;第三,參與農村經營管理建設工作的工作人員綜合素質參差不齊,缺乏專業性人才;第四,負責該工作的工作部門規格較小、職級較低,缺少專業工作人員,嚴重影響工作機構自身權威性與積極性;第五,工作任務極為繁重,但缺少足夠經費保障。
目前,我國基層農村經濟經營管理人才欠缺,就導致了管理隊伍力量薄弱。雖然,國家對基層農村經濟經營管理的建設投入了很高的重視程度,但是,相應編制的配發卻沒有達到要求,導致了人才隊伍的不健全;并且,目前在崗人員的職業素養也有待提高,之前的技能配備已經不能滿足現階段的管理要求。隨著目前我國大力建設新農村的政策與經濟形勢,基層農村經濟經營管理的工作量也日益增多,工作量不斷加大。
雖然很多鄉鎮政府部門及相關經濟工作部門時刻強調經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但是仍會出現認識程度不足的問題,工作中還會出現村干部不配合的現象。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很多村干部對于鄉鎮經濟管理工作不夠了解,對于鄉鎮經濟管理所知道的內容較少。此外,一些工作人員自身未能認識到該項工作的價值,也造成鄉鎮經濟管理存在相應弱點。
針對這一方式,基層黨委可對編外人員、合同制員工加大招聘力度與體制編制配發數量,將更多相關專業人才吸引到基層農村經濟建設當中,從而促使此方面管理人才豐富儲備,同時針對現階段在崗工作人員開展二次技能教育,并定期開展競賽活動,對獲勝工作人員予以獎勵,促進相關工作人員職業與技能素養得到大幅度提升。
在我國的農業經濟經營管理過程中,法律法規的落實是重要的工作內容。貫徹落實國家的相關法規,可以為農村經濟經營管理提供有效的指引。基于此,首先應建立完善的制度,通過制度保障監督執法工作的有效落使,讓每一個崗位的員工能各司其職,落實自身的責任和義務。其次,建立健全各項細致的規章制度,加強對各項規章制度的宣傳和學習,充分發揮其作用。最后,建立完整的信息傳遞體系,設置監察機構,解決農經發展中的問題,為農村經濟健康發展提供保障。
農村經營管理工作面廣量大,政策性強,要真正使農村經營管理工作有力、有為,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建議重組縣級農經機構,在上級只有一個農經機構,所以縣級農經站、產業化、農監辦應該整合成新的縣農經站,便于管理,便于農經工作協同開展。按照中辦發(2014)61號文件《關于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的意見》“加強農村經營管理體系建設,明確相應機構承擔農村經管工作職責,確保事有人干、責有人負”。
鄉鎮政府部門需要為農村經濟管理持續提供資金支持,并且不斷加大資金投入的力度,確保鄉鎮經濟管理得到較好的支持與保障。相關部門需要制定科學的招商融資政策,提高鄉鎮的資金吸引力,確保吸納較多的外來資金并將其用于鄉鎮經濟管理中。更為重要的是,相關部門需要加強對農業資金的合理使用,并對資金的應用進行嚴格監督,確保專款專用,這樣才能實現農業資金的合理配置與充分利用。只有不斷提高農業資金的利用率,鄉鎮經濟管理工作質量才會得到提高。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基層農村經濟經營管理體系的建立越來越被政府所重視,經營管理體系的建立對于促進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相關部門應不斷結合當地的實際狀況及經營管理體系建立中所存在的問題,制定相應的政策,從而更好的為加強我國基層農村經濟經營管理體系的有效建立提供良好的條件,促進我國農村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