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安泰
北京京能云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北京 101516
眾所周知,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和施工進度關系到整個社會的公共利益和人民的財產、生命安全。所以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一定要嚴把質量關,增加相關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和大局意識,對各個施工環節進行精細化的科學管理,進而使建筑工程的各個環節都達到國家標準。
科學合理的圖紙設計可以為后期的施工工作提供有力依據,同時對圖紙的設計人員要有較高的專業要求,如此才能增加圖紙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施工現場的管理人員要具備對圖紙的完全解讀能力,在施工現場可以對施工工人進行指導,在進行設計圖紙的審核工作時,首先要看圖紙的設計標準是否符合相關規定,還要看圖紙上面的尺寸標注及相關參數是否準確;其次要對圖紙中要求的施工材料進行審核,主要內容包括材料與工程的匹配度及材料種類的選擇是否合理等;最后是結合圖紙內容到現場進行勘察,看實際情況是否與設計圖紙相符,避免出現過度消耗成本的問題[1]。
要摒棄傳統保守、陳舊的土木工程施工質量控制理念,突破僵化、固化質量控制模式的限制與桎梏,高度重視現代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價值,將現代信息化理念、數字化與自動化理念融入工程施工質量控制全過程,提高現代化水平。要構建基于現代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通信技術的施工質量控制管理信息化平臺,將復雜、抽象的工程施工技術環節與原理清晰直觀地展現出來,提高施工質量控制措施的針對性和有效性,豐富施工質量控制手段[2]。通過對現代信息化技術的應用,構建施工質量控制數字模型,在土木工程參與各方之間實現數據信息互聯、互通、互享,提高施工質量控制數據信息傳遞的時效性,始終迎合現代信息化技術的未來需求。
完善的績效評價體系在土木工程施工質量控制實踐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關鍵角色,是全面綜合反映質量控制成效的重要載體。因此,要根據土木工程類型與規模的不同,選擇系統化的績效評價參數指標,構建科學有效、各有側重的績效評價考核體系,為不同參數指標賦予不同績效考核權重。在施工質量控制績效評價中,應最大限度避免人為主觀要素的干涉,充分保證績效考核結果的可靠性與客觀性,防止出現嚴重偏差。同時,應高度重視對績效考核評價結果價值的利用,在形成相應績效評價結果報告的基礎上,將其作為改善、調整后續施工質量控制措施的重要參考,對其中的薄弱環節與共性問題作出針對性的優化提升,并以此為基礎兌現相應的績效考核獎懲。
施工工序對土木工程施工質量具有重要的影響,所以要重視施工工序的完善與優化。由于土木工程施工工序具有明顯的連帶影響作用,如果上一環節的施工質量無法保障,必將降低下一環節的施工質量。同時,材料設備,施工人員,施工環境以及施工方案等等,都會直接影響施工情況,所以要綜合各項影響因素,確保各項施工工序的質量控制要點得到強化與落實,才能從本質上提升施工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有效性[3]。
在土木工程全面施工開展前期,一定要做好施工現場附近的勘察工作,依據實際的調查結果來進行施工設計工作,探勘需要派遣專業的技術人員來進行,必須要仔細認真地開展工作,綜合實際勘察的數據來分析和考量設計方案的科學性與可行性。勘察人員對于施工建設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要重視其的培訓工作,通過定期的培訓來加強其專業能力,避免不規范操作引發的數據誤差,提升具體施工操作的標準性與規范性。
在項目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的安全保障是重中之重,企業要對現場施工人員做好安全知識普及工作,讓工人服從監督管理的同時還要自覺防范安全風險。首先,施工單位應該完善安全生產的相關規章制度,為工人的安全工作提供有力依據,同時企業還要完善施工現場的應急設施,一旦有安全風險發生,可以讓施工人員得到及時的救助;其次要定期在施工現場開展安全演習活動,讓訓練人員教授施工人員專業的安全知識,使施工人員在風險來臨時不僅能保護自己,同時還可以互相幫助。
施工成本、施工進度以及施工工程的管理工作在土木工程現場施工管理可謂是被稱為是管理三大要素。在施工的過程中,有些施工單位就會為了眼前的某些利益做出很多不當的行為,比如,縮減施工期間、選擇劣質的施工材料等。
土木工程的建筑項目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其規模也在進一步地擴大,但是,由于施工工人的安全意識偏低,導致在施工過程中會發生人員傷亡的重大事故發生。當下,我國的法律法規在關于施工安全事故和安全事故的處理方法上還不夠完善,致使一旦在建筑工程中發生安全事故的現象而無法對其責任進行定性。況且由于責任也不夠明確,這樣就會引發更多的事故出現。在這樣的情況下,還是希望相關的人員需要對這方面的法律法規進行完善,使其能夠引起施工工人的關注,進而在施工中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
現代社會城市化的發展速度不斷加快,土木工程的相關建筑企業逐漸地擴大規模。現代化建設給土木行業提供新機遇的同時也對其提出更高的要求,施工單位在開展施工作業時,應該做好質量控制及安全管理,提升企業自身的責任感,在保障施工工人安全的前提下,推進工程進度,加快工程建設,提升企業效益的同時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