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子珺
鞍山市國土資源勘測設計院有限公司 遼寧鞍山 114000
隨著國民經濟不斷向前發展,科學技術不斷進步,我國人口數量顯著增加,在日常生產生活過程中,對淡水資源的需求量呈現顯著增加的態勢,造成了各個地區的地下水位都呈現不同程度的下降趨勢。無節制使用地下水源,大規模修建水庫,在河流的上游修建水壩都會減少或者引發地下水位下降。與此同時,地下水位下降速度過快,也會誘發一系列的地質災害,如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面開裂等。長此以往,在地下水位下降較為嚴重的地區,常常會引發一系列的干旱,甚至會造成土壤沙漠化,加快荒漠化進程。地下水位下降過快對水利工程的建造產生嚴重的影響,這會威脅到整個項目工程的施工進程,引發一系列的質量安全問題[1]。
近年來,隨著我國水文地質條件勘察技術水平的顯著提升,以及科研人員在長期實踐中發現某個地區的地下水位反復的出現升降問題,與周圍湖泊河流的水位變化,潮汐變化,地球與月球的引力變化以及氣候季節的變化密不可分。地下水位不斷上升會使得土體的密度遠遠高于之前的密度,引發土壓密的現象。地下水位上升,在一定程度上會進一步提升工程材料的雜交。地下水位頻繁交替,增加了各種物質設施的腐爛程度,同時也縮短了泥炭土地基的安全使用期限。另外對于土壤當中鹽堿含量較高的地區,反復的水位上升會造成鹽分大量析出,從而引發工程結構位移,造成土壤當中的鹽分含量顯著增加,不利于農業生產。
在連續降水量大的情況下,會直接讓周圍的湖泊和河流的水量短時間增大,出現潛水位上升的狀況。在此基礎上,周圍工業地區污水排放也會讓潛水位上升,時間一長,就產生了一定的水文地質災害。潛水位上升會讓施工地區的土壤水分量增大,土質軟化,土壤水分大更是影響了工程建設地基的穩固狀態,地基不夠穩定,那么后續工程建設的進展也會受到影響,工程的建設周期也被拉長,不利于水利工程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工作人員展開工程地質勘察的過程中,多次對比分析,可以發現,地下水危害是屬于比較常見的水文地質危害。為了能夠更清晰地了解水文地質危害,勘察單位在進行工程地質勘察時,務必要做好準備,深層挖掘調查項目,勘探工程建設項目實地地下水的情況。主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確定深入調查地下水文狀況的目的,根據水利工程的標準來下達指令,合理安排勘探工作小組的任務,督促勘探工作者根據準則行事,謹慎執行任務,確保勘探結果足夠可靠。其次,做好詳細的勘探準備計劃。勘察隊伍在勘察之前,每個成員都要掌握關于地下水的各種知識和常識,分辨出地下水各種類型,能夠對地下水的變化規律有個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礎上,才能在勘察過程中篩選出有價值的數據,給予地質勘察工作一定的數據幫助。再次,勘察隊伍的成員組成,也要確保其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確保其有科學預測和評估的技能,在地下勘探的過程中,及時勘察出地下水文地質的潛在危害,并上報給上級單位,推出相關措施加以避免。最后,一旦勘探小組發現工程施工中,出現了水位的波動危害或者其他常見危害,需要及時采取應對措施,加強對地下水管的監管[2]。
巖土水里性質是指巖土與地下水相互作用時,巖土能夠顯現出來的各種性質主要包括了容水性、持水性、積水性、毛細管性、透水性等,這些指標與巖土的固態、液態、氣態三相緊密相關。地下水在嚴重當中的儲存方式存在很大的差異性,按照儲藏條件可以劃分為上層制水、潛水、承壓水,按含水層空隙性質可以分為空隙水、裂隙水、巖溶水,不同形式的地下水會對巖土水利性質的影響程度有所差異。研究結果表明巖土的水利性質會對巖土的強度和形變產生深刻影響,而且還會進一步影響到水利工程的穩定性。在以往的地質勘查過程中,很多施工單位對巖土水利性質的測試重視程度不高經常忽視,造成了對巖土工程地質性質的評價不到位。
要做好工程地質的勘察工作,勘察隊伍建設很重要,勘察部門也要重視對勘察人員的培養,不斷完善勘察制度,對勘察隊伍展開定期的專業技能培訓。通過不斷的培訓工作,勘察人員不斷的學習,自覺提升自我的綜合素質和專業勘察能力,才能最大程度上降低水文地質危害攜帶的風險,加強勘察所收集數據的真實性,以便于實現勘察工作效益最大化,實現精準的決策判斷。
在確保了勘察人員足夠的專業素養,和提供了系統完善的勘察制度后,需要進一步重視勘察監管工作的進行。首先要確保監管人員的理論知識和專業素養要高于勘察人員,經驗豐富才能正式上崗。監管部門也要制定科學詳細的監管計劃,每個時期的監管任務都要安排妥當。在有條件的基礎上,可以更多地使用現代化技術,來輔助監管工作的進行,可以讓監管任務更加靈活地實現。
水利工程的建設投入、使用和功能的正常發揮,與所在地區的水文地質條件密切相關。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建造之前,一定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切實做好所在地區水文地質勘查工作,對可能引發的地質問題提前進行深入的探究和分析,并在水利工程建造之前將問題的防范舉措充分融入其中,有效發揮水利工程應有的職能作用,更好的推動農業經濟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