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從林
青島瑞源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山東青島 266555
水利工程項目是關系民生的重大工程項目,在投入使用以后具有水資源的合理調配與利用,兼具防洪、蓄水等多種功能。作為大型工程項目,在整個的工程建設施工時,土石方施工技術能否合理應用,將會關系到水利工程土石方施工的整體效果,影響到水利工程的質量和效益。因此,任何水利工程項目實施過程中,必須要結合現場環境條件、施工目標與要求,選擇恰當的土石方施工技術,并在土石方施工環節嚴格相應的技術規范,提高整體的施工效果。
在水利水電工程的土石方調配方法中,最常用的是直接上壩法,在工程的建設中,對土石方的處理需要分成多個步驟,在土石方的處理中需要用到的材料較多,采用直接上壩法能夠有效地減少運輸的時間和成本,是土石方調配中最簡單和便捷的一種施工方法。在水利水電工程前,需要根據具體的開挖情況進行施工,如果土石方能夠滿足上壩需求,就可以采用直接上壩法。
雖然直接上壩法應用范圍廣泛,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般只應用于中小規模的水利水電工程中。規模較大的工程多采用料場開采法,即選擇水利水電工程項目附近的土石料場開采土石。料場開采法對于開采速度和開采數量有一定的要求,同時還需要運用其他土石方調配方法對其進行有效補充。
土石方調配會受到水利水電工程中各種因素的限制,使得在土石方的調配中無法直接上壩,這時候首先需要考慮到的就是中轉上壩法,在土石方調配的過程中設置中轉站,而中轉站的大小以及位置需要進行科學的確定,既要考慮到工程施工的便捷性,同時也需要考慮到施工的成本性,盡可能的降低中轉成本。在中轉上壩法中可以選定多個中轉場,然后根據具體的施工過程以及工程需求,按照就近原則選擇合適的中轉站[1]。
在對地基土方填筑施工之前需要對原地面清表,在清表處理過程中必須根據設計要求執行。此次工程中填挖區域基底比較松散,土層厚度不超過30cm,針對施工中出現的廢棄物、植被根系等雜物進行清理,統一安放到指定區域。其中,對橫坡超過1∶5的地表,需按照施工要求做成臺階,并將表面進行整平與壓實。待現場工程地基清表工作完成,且經過監理嚴格核實后方可開展下一步作業。
(1)地基的填筑應在整個橫斷面寬度范圍內進行,按照從高到低的順序縱向水平分層進行。采用自卸車把取土區當中的素土及時運輸到現場,在施工現場由專人對卸車進行指揮,并用推土機將卸下的土初步推平,對于松鋪厚度,一般按30cm嚴格控制,而寬度要分別在兩側增加30cm。
(2)以各層虛鋪厚度與寬度、長度為依據,對各斷面施工中需要的實際材料用量進行計算,然后結合運料車運輸能力,通過計算確定所需車輛數量。在每個具體的斷面當中,都要對自卸車數量及間隔距離進行確定。
(3)在地基填筑前,應做好以下各項質量控制工作:①以設計單位提供的控制樁點為依據做好復核測量,經復核確認無誤后,進行自用測量控制網的設置;②在填筑開始前,需將基底處的雜物清理干凈,同時在地基兩側開挖排水溝,避免雨水等地表水對地基造成侵蝕;③對填料的質量必須進行嚴格控制[2],如果所用填料不合格,應及時廢棄,在條件允許時,可對其予以改良處理;④地基填筑必須從最底處開始算起,填筑時,在全斷面沿水平方向進行分層,每填筑完一層就使用重型壓路機進行碾壓,使其達到密實,對填料的松鋪厚度和碾壓遍數都要進行嚴格的控制;另外,填筑施工中,應使施工面形成一定橫坡,以此避免降雨后產生積水,填料的實際含水量應始終處在經試驗確定的最佳含水量±2%范圍內,否則要通過灑水或晾曬來處理。
(1)對于土石路堤的施工,基底的處理經常被作為首要工作,其的具體操作與填石路堤基本一致。但應嚴格控制其混合料的強度以及最大粒徑,從而確保其質量達標。
(2)土石路堤施工中涉及到的分層攤鋪,一般應將其厚度控制在30cm以內。如果所用的填料透水性較差,則應采用分層和分段的方式進行填筑,以確保達到最佳的施工效果。
(3)土石混填路堤施工時,當其混合料石料含量超過70%時,則應按照先大塊后小塊的順序進行,同時還應按照大面朝下、小面朝上的擺放方式實施。確定擺放切實平穩以后,就應對其進行找平和碾壓。除此之外的情況,采用既定的填筑方式即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此環節不可集中放置硬質石塊[3]。
現在大多數施工單位都能夠從工程項目的整體情況出發,嚴格控制土石方建設活動,在優良的傳統施工技術基礎上,積極探索更加科學嚴謹的土石方調配方法及其施工工藝,使得土石方調配能夠發揮其應用的作用,為水利水電工程項目后期應用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