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亮
濰坊市中南錦城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山東濰坊 261041
現代社會發展進程中,人們對于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僅要求居住環境要舒適方便,而且還要環保,這對于建筑暖通空調系統而言無疑面臨著較大的挑戰,高要求的提出使得本身就具備較高能源消耗的暖通空調必須要將節能減排理念融入其中,既要確保消耗的降低,又能夠達到環保的目的。基于此,本文針對節能減排理念在建筑暖通空調設計中的應用進行了重點分析,希望能夠促進節能減排理念應用于建筑暖通空調各個設計環節[1]。
在建設暖通空調工程過程中,優化空調節能減排設計主要包括了冷熱傳遞、分布、冷熱源、外殼和終端設施等。幾個復雜的子系統是組成暖通空調的主要部分,優化空調節能減排設計主要包括了冷熱傳遞、外殼和終端設施,為了更好地優化暖通空調的節能設計,對于暖通空調節能設計人員的要求較高,設計人員不僅要熟悉暖通空調的復雜結構,還應該熟悉節能減排設計方案在暖通空調中的應用。目前,我國的空調種類較多,空調種類的多樣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節能減排設計在暖通空調中的應用,選取某一種形式暖通空調做為研究對象,需要全面分析暖通空調的內部結構,充分考慮影響暖通空調節能減排設計的因素,充分發揮節能減排設計在暖通空調中的作用,確保暖通空調節能減排設計方案的科學合理性,以此來保障人們的生活質量以及生態環境[2]。
在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指導下,科學選擇熱源可以有效改善環境。鑒于地熱源的突出節能效果,設計人員要根據建筑工程供暖、通風和空調系統設計中的節能要求合理應用熱泵技術,發揮自然生態環境中的空氣、水在特殊環境下的調節作用,提取存儲在土壤和空氣中的熱源,在需要時轉化成高品質熱能用于熱泵的供能。在減少熱島效應和污染物排放時,降低暖通空調的運行負荷,可以改善室內環境,節約能源[3]。
隨著我國經濟在快速發展,社會在不斷進步,建筑行業在我國發展十分迅速,建筑暖通空調的研究方法歸納起來主要是3種,分別是基于理論分析(如數學物理方法)的方法、基于數值模擬(如TRNSYS、FLUENT)的方法和基于實驗的方法。這種方法在建筑暖通領域的研究和應用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近幾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特別是樓宇自動控制系統(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BAS)和樓宇能源管理系統(Building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BEMS)的出現和廣泛應用,大量的實際運行數據迫使新的研究方法被引入建筑暖通領域。建筑自控系統和建筑能源管理系統儲存了大量的建筑實際運行數據,是暖通空調系統實際運行狀態最直接、最原始的載體,其數據的價值不言而喻[4]。
新能源是當前各個行業所關注的重點,主要是由于其與節能減排理念完美契合,為此將其融入到建筑暖通空調節能減排理念應用中是非常不錯的舉措,一般情況下施工企業經常會用到的太陽能、地熱能、風能這三種新能源。暖通空調系統通常主要是以電能供熱為主,所以設計工作人員可依據此特點,將太陽能應用于地泵系統中去,使暖通空調系統電能依賴性降低,大幅度將電能源的消耗減少,以達到節能減排目的。而太陽能在新型能源中屬于低品位的,熱流密度較低、波動性較高,可以將其與吸附性制冷技術有機結合在一起,應用于暖通空調制冷系統中。吸附式的制冷方法在小型暖通空調系統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且發展前景極其廣闊。與此同時,新型能源與綠色施工技術的強化應用要求設計工作人員具備較高的專業性、技術性,只有這樣才能在暖通空調整體設計中貫穿節能減排理念,例如隨著日益成熟的雙溫冷水主體,需要設計工作人員將獨立存在的溫度控制系統、除濕系統應用其中,進而有效的對暖通空調系統中的溫度、濕度準確把握,在溫度控制系統中冷水機組以16℃工作介質為主,可以將30%左右的能源消耗降低,而且將設備運行聲產生的噪音隔絕,使居民生活環境更加安靜舒適;除濕系統除濕的功能主要依靠的是兩側空氣水分壓力、鹽溶液較大的極化力差距,既實現了能源消耗降低,又不會存在有害氣體的釋放[5]。
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能源消耗、環境污染等一系列的環境問題,環境污染以及能源消耗的問題日趨嚴重,人們對于節能環保以及生態保護工作也逐漸重視。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空調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設施,所以在對建筑暖通空調工程進行設計的過程當中,注重節能減排設計理念十分關鍵。將節能減配設計理念運用到建筑暖通空調的設計中對于設計人員來說比較復雜,但是也并非不能實現。作為設計人員要不斷提升自身的設計水平和設計理念,更好的發揮節能環保設計理念,在暖通空調設計工作中滿足人們對生活質量和生活品質的要求,促進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