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巍
臨沂人民公園 山東臨沂 276000
我國幅員遼闊,水系多,特別是其中的水生植物資源更為豐富。對于園林水生花卉,特別值得是其所處生長環境在水體中、沼澤地、濕地上,觀賞價值較高的花卉,其中關注要有一年生、宿根、球根等花卉類型。在園林中,關于水生植物分類,可根據植物的生長習性、所處生態環境進行分類,可將其分為浮水類(這種類型花卉的根部在泥土中,葉片在水面呈漂浮狀態);挺水類(這種類型花卉的根部在泥土中,其莖葉會隨著生長而挺出水面);沉水類(其本質屬于觀賞性的水草植物);海生類(紅樹林);濱水類(主要處于沿岸耐濕的喬灌木等)。在進行水景設計過程中,當前設計應用比較多的植物有浮水類:睡蓮、芡實、萍蓬、荇菜、菱等;挺水類:荷花、菖蒲、小香蒲、水蔥、千屈菜、蘆葦、燕子花等;濱水喬灌木:落羽杉、竹類、木芙蓉、水松等。
水生植物造景,其所處設計區域應以自然性的生態水體,或者是與其所處區域相近自然水體(包括湖、泊等)互相溝通為最適宜。這主要是因為流動水體能夠保證水體不斷更新,有效減少水中藻類植物的繁衍,所謂“流水不腐”的道理就是如此。根據植物生態習性進行設計,可將其分為以下三種栽植區,深水栽植區、中水栽植區以及淺水栽植區。對于深水栽植區,一般在水中央部分,漸至岸邊可分別作為中水、淺水和沼生、濕生植物區。如果沒有自然水體溝通,可通過挖湖、造池等方式來實現,然后與消息、步石等一些景觀效果結合起來進行設計,另外,還要將部分水生植物無法露地越冬的生長特性考慮其中,可對其采取盆栽的方式進行處理,通過這種方式,不但可保持水質的于凈,還可以有效控制植物,方便之后對植株進行替換工作,對設計形式進行更新。在進行種植設計方面,除了上述根據水生植物生態習性進行設計,對于專類園的豎向設計也存在起伏性,在進行植物配置上,應以高低錯落、疏密有致為設計原則進行。從平面的角度來看,水面上方應預留1/2-1/3,配置間隙不能太過密集,否則會對水中倒影、景觀透視線的設計產生一定影響,基于以上,在山下、橋下、臨水亭榭周邊等,通過不進行水生植物種植和設計。即便需要進行種植,通常會在水體設置池子或金屬網的方式,這樣做的目的在于對水生植物生長范圍起到控制作用,對于污染相對嚴重、富營養化等水體,宜配植石菖蒲、水蔥、鳳眼蓮等一些能夠起到吸污凈化水質作用的水生植物。
(1)存在的問題。對于水體景觀設計也存在很多問題,舉例來講過于對視覺效果營造的重視,對水域中生物與生物之間和諧共生這一因素沒有考慮其中;在水景營造過程中,存在裙邊裝飾化問題,通常是沿著種植水系進行一個整條的水生植物帶種植,不注重水生植物的造景個性呈現;水景營造相對單一,沒有應用更多新型的造景要素,無法滿足人們對景觀欣賞提出的需求。除以上之外,還有些地方政府官員大搞“形象工程”,一味的追求人工水系,采取挖湖堆山的方式,導致原有自然生態景觀遭受破壞,對自然環境帶來不利影響。
(2)對策。
①水生植物密度合理化。從水景的角度來講,水生植物在其中主要起到點綴作用,因此不能采取過密的方式進行布置,種植面積應在總水體面積的1/2為最適宜。在進行植物栽植期間,應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其蔓延生長,對此可采取隔離帶、缸載放入水中等方式。對于種植形式,應盡可能的體現出靈活性和自然性,或三五成從,也可以選擇單株孤植,以此呈現出植物栽植的疏密有致,變化自如。
②注重水生植物多樣性,防止裙邊裝飾化。在進行水景設計過程中,首先應該做的就是豎向設計,對于水岸線,應采取曲折多變、坡度陡緩結合的方式進行設計,以此來將水岸線和坡度的多樣性、多變性呈現出來,通過以上更好的為之后進行水生植物配置構建良好地形設計條件;其次,積極運用水生植物“上岸”和地被植物“下水”的特性,采用種類、多種形態水生和木本水生兩種類型植物,并按厚薄相間配置,根據布置來合理留白(主要在草坪、地被植物下水等),以打破水際線。許多挺水植物都能上岸,如香蒲、鳶尾屬水生植物、對于水蔥等類型植物一般在地下水位相對比較高的旱地、土壤濕潤等區域進行生長;還有些地被植物可以“下水”因此可將其在只在常水位線周邊,如八寶景天,金娃娃、垂盆草等。
③造景要素靈活應用,因地制宜,構建特色化的水景景觀。不同類型的景觀,都有著與其他類型景觀的個性區別,換句話說,因景觀類型不同,其在結構上、功能上也存在很多不同之處。因此在進行園林水景營造過程中,應結合立地條件、周邊環境等多種因素來選擇水生植物進行設計,與瀑布、噴泉、水鳥、游魚等一些動態性的生態景觀結合起來,以此呈現出多樣化的水景文化特色。就我國杭州西湖中的“曲院風荷”來講,從整體布局來講,將其中的“碧、紅、香、涼”產生的意境美呈現出來,也就是荷葉的碧,荷花的紅,熏風的香以及環境的涼。在選擇植物材料方面,也結合該景區中自然特征、歷史古跡,進行西湖紅蓮以及各色芙蓉的大范圍栽植,真正將我國古代文人口中的“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景觀呈現出來。
④嚴格遵從環境保護的原則,創造和諧環境。在造園過程中,應將植物作為其中的主要材料,將自然植物群落特征呈現出來,要從景觀生態學的角度去分析。展示水生植物視覺上帶來的景觀宏觀效果、視覺的時空變化及生態效益。除了要滿足人們對游憩、觀賞的需要外,同時還應該將維持生態平衡發展、保護生物多樣性、再現自然、對城市景觀環境質量的凈化作用等作用考慮其中。
綜上所述,對于園林水景設計,其主要設計目標就是為人類生活環境構造更具自然氣息的生活環境,遵循自然發展規律。在高樓林立的鋼架森林里,人們更加向往心靈寧靜,而園林水景植物將其特有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獨特氣質呈現出來,以此撫慰人們在城市生活環境下的倦怠靈魂,滿足了人們渴望真實,對回歸自然提出的本真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