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婧
安徽省計量科學研究院 安徽合肥 230051
現階段,我國質量技術工作主要是利用健全的體制規則協調社會關系,使工作開展符合社會主義發展,得到協調統一發展目的。同時,需要保證質量難度體系更加完整、科學,滿足國民經濟發展要求,符合全球發展趨勢,增強自身競爭力。為實現該目標,需要在工作時提高質量技術監督質量,通過實踐來提高管理質量和效率,使技術監督要求與社會要求相符。
計量檢測技術涉及了工業、法制、科學等計量內容,利用科學的計量檢測技術能夠保證計量準確。工業計量在工業企業產品檢測中應用,利用計量檢測獲得數據,對產品質量進行檢測,避免監測不精確導致一系列危害[1]。通過創新測量技術,在質量檢測監督中,該技術的法制性、權威性以及可靠性更加明顯。
計量檢測工作中,工業計量即為工程計量,主要指的是工業、工程、生產企業實用計量。法制計量作為計量組成部分之一,其與法定計量檢定機構相關工作有關,包括了計量單位、方法、設備、實驗室要求等。科學計量作為科技、經濟、計量等基礎,其指的是一種先進的計量科學,一般是采用最新科技對計量單位進行精確定義,同時為科技發展提供準確的測量數據。
計量檢測技術方法與檢測任務完成度有關,因此,在檢測時,需要按照實際情況深入分析不同檢測目標,之后找到合適的測量方法,在此基礎上選擇檢測工具,建立完整的檢測體系開展測量工作[2]。不同角度的測量方法不同。按照方式分類包括偏差式、零位式、微差式三種;按照精度分類包括等精度、非等精度兩種;按照變化還分包括靜態、動態兩種;按照元件接觸關系劃分包括接觸、非接觸兩種。
社會發展中,大部分活動在進行時都需要測量工作作為保障,同時在測量時需要保證測量準確。計量工作為測量準確性奠定了基礎,為國家計量單位制度統一以及全國量值準確性作出了保障,測量時也更注重測量準確性。由此可見,計量作為國家經濟重要技術,是社會活動正常進行的保障,也是國家與人民利益得到保護的手段之一。在國民經濟中,計量發揮著重要作用。
2.1.1 保證產品質量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經濟改革持續深化,各行業競爭形勢越發嚴重,企業需要通過提高產品質量增強競爭優勢。基于此,計量監測技術備受重視,進而決定了企業市場地位。任何產品在進入市場前需要做好質控檢查、市場信息調研,應用計量檢測技術能夠全面檢查產品,及時發現其中的問題,對產品進行改進[3]。另外,計量檢測利用先進的設備和標準更加完善。
2.1.2 促進生產經營
隨著生產的不斷發展,經營管理的不斷改善,產品質量不斷提高,經濟效益不斷增加,這些發展都與計量工作有著密切關系。對于工業制造行業而言,計量為工業生產提供了保障。計量器具的準確性和使用方法直接關系著生產和生產效率。對呀工業企業而已,計量需要在整個生產經營各環節中應用,以保證計量準確、數據可靠,進而提高產品質量。
2.1.3 維護經濟秩序
我國計量法對計量單位進行了統一規定,計量單位的統一可以維持必要的社會秩序。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市場上的計量糾紛也逐漸增多。商品流通過程中,有些不法分子通過計量器具作弊,導致消費者利益被侵犯。若是計量器具不夠標準,會導致人們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脅[4]。因此,我國計量法對貿易、醫療、安全防護以及環境監測等領域的計量器具作出了明確規定,通過政府加強監管,只要檢驗合格后才能給正式應用在市場中。
企業質量監督管理要根據計量檢測結果進行,因此,為保證質量監督管理,需要計量檢測技術作為支持。企業運營中,產品生產、出場、反饋等都需要評估企業產品,企業對產品質量管理都需要經過全面優化。在生產時,計量檢測技術為企業產品提供了保障。計量檢測技術不僅為企業生產提供了準確的數據,也為計量準確性以及單位一致性提供了保障。
企業生產過程中,需要法律監督機構為其提供監督。對此,計量監督部門需要承擔相應工作責任,其作為政府機構,要履行監管權利,測試企業檢測設備,對產品質量進行監督檢測,保證計量檢測信息準確合理,為企業生產奠定法律基礎。生產企業需要履行我國計量法相關規定,并自覺接受儀器檢測校準規定,并建立健全計量管理體系,監督調控企業產品質量,以保證產品數據真實準確[5]。
計量測量需要遵循標準以及技術規范,根據計量行政部門制定規程以及技術要求,選擇與技術標準相符的要求進行檢測。檢測方法在規定的量值參考下進行操作。檢測需要遵循規定,確定性能操作以及修正值、量值。計量檢測主要是為確定儀器是否準確,進而控制產品質量。
綜上所述,根據法律法規開展質量技術監督工作,利用計量檢測技術對產品質量進行檢查,以保障消費者利益以及人身財產安全。對此,需要加大力度開展計量檢測工作,充分利用計量檢測技術,獲得計量檢測數據,為相關工作提供參考,并提高產品質量監督水平,履行質量監督職責,進而保證企業產品質量穩定性,增強我國產品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