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凱玉
煙臺萬華成達化學有限公司 山東煙臺 264000
化工生產的危險性高、問責力度大已經是眾人皆知的事情,而出于此顧慮,許多專業的技術人才不愿承擔這種風險,選擇危險性低的或者著名的大型企業任職,導致很多中小型化工企業人才力量較為薄弱;除此公司不乏“談安全色變,避之如虎”,安全主體責任不落實的專業技術或管理人員。在化工生產過程中,這類人員的安全生產意識薄弱,麻痹僥幸心理高漲,規章制度落實不到,操作階段不能按照規范標準進行,認識不到違法或違規操作等問題。
化學生產環節有較高的要求,工藝流程的微小差錯都可能會引發事故。目前化工企業生產中工藝的問題,主要是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近幾年化工行業迎來較大變局,各種新工藝噴涌而出,但由于詳細的工藝技術大多具有專利性或保密性質,這就導致企業的新、舊工藝再磨合過程中產生一系列不穩定因素;而另一方面,化工生產中的原材料對運輸方式及儲存有著更高的要求,沒有按照相應的規定進行運輸和儲藏會使化學物質的特性變化,從而在生產過程中出現危險。
企業在生產前都會先進行工業化試驗以確保化工產品的質量和穩定,但很多試驗沒有按照規定進行,在試驗過程也缺少相關的監督人員,導致化工產品通過了實驗室檢驗卻無法適應實際生產,實驗室安全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測試化工產品在生產過程中的穩定性,管理和監督不足的試驗就好比溫室里的花朵移栽至室外,怎么能不產生影響,發生危險。另外政府監督管理的力度不足,對化工企業的中試或工業化試驗安全監督檢查不夠,把目光都集中在企業投產后的生產經營過程,在工藝本質安全監控方面缺失力度,這也是化工企業發生事故更多的原因之一。
化工企業內部的員工的安全意識,與企業安全管理文化和公司領導力直接相關。企業要樹立好以“人”為本、安全為首的安全生產管理意識,安全就是化工企業不斷發展的重要保障之一,企業需要將安全文化作為企業文化的組成之一,將安全理念滲透到企業的方方面面,從而直接地影響到員工們的行為。企業日常需要重視宣傳安全意識的活動,如舉辦安全標兵選舉、聯合安全部門舉辦相關講座,宣傳“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安全理念,強化員工們個人的安全意識。只有企業自上而下人員的安全意識樹立到位,才能將安全生產落到實處。其次要將行為安全與責任掛鉤,提高企業員工們對于行為安全的認可度,生產責任與物質獎勵掛鉤直接可以刺激員工的生產積極性,提升個人的安全生產意識。安全意識與經濟效益并不沖突,甚至安全意識有利于企業的效益提升,樹立企業安全生產文化,強化化工企業的安全教育,是促進化工企業經濟效益提升的必要途徑。
從兩方面進行分析,一方面專業的技術人員要善于優化化工產品的工藝設計,結合社會發展和先進生產技術進行改良,跟上新環境下化工生產的時代腳步,生產前進行嚴格小試、中試和工業化試驗,進行反應風險評估和工藝與操作可靠性分析等工作,不斷完善工藝流程,規范設計,落實安全措施,生產工藝逐級放大并投入生產,才能確保新工藝的安全可靠,實現新舊工藝的安全有序過度。另一方面則是物料運輸儲藏的要求,在運輸過程中需要有專業人員跟隨,保障化工產品的穩定性,而在儲藏過程中對物料的貯存方法和時間都有相應的了解,按照規定設計物料的存取,也必須清楚化學品的理化特性及原輔料、中間產物的反應特性,如建立工藝安全信息檔案和反應特性矩陣等。
化工企業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實現化工企業安全生產的重要保障,無論是企業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還是安全管理制度的實施貫徹,都要提起重視。很多企業的安全管理制度完善,但是相關的安全事故還是時有發生,這與企業安全管理制度實施不到位有很大關系。在化工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之中,對于違規違章,違反了企業內部安全管理制度的現象,企業要進行嚴查、糾正。特別是安全管理監督部門,要進行二次監督,避免出現內部人員腐敗現象,對于違規員工要有相應的處罰制度。真正的對不安全行為進行糾察,提高不安全行為的成本,也提高各類管理人員對于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才能真正的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
首先對不同型號的反應器進行分類選擇,制定相應的生產模式和保養維護日期,其次根據設備材質,挑選不同的化學產品,保證化學產品的特性與生產所配套的設施不會產生反應,不僅可以減少設備出現問題的概率,還能夠提高化學生產的安全性能。最后在設備的使用方面,要規范合理,例如出現密封泄露,運轉卡頓等現象,要及時停工檢查維修,保障操作人員的生命安全。此外在電氣設備方面也要定期尋求專業人員進行維護保養,避免出現漏電等意外情況。
為確保化工企業在出現意外事故時的安全規范,應當設立應急機構,是事故發生時應急救援處理的有力保障。首先,現階段很多化工企業的消防滅火設備沒有普及,要加強應急設施的投入。其次應急機構的人員可以由醫療衛生、環保監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等人員構成,對化工企業各工程人員組成能夠了解化工生產和安全管理的各個方面。然后在應急機構要定期和管理層溝通協商,安全演練的培訓工作,在危機和意外發生時能做出正確應對。最后可以利用信息化技術對化工企業生產進行監督,針對可能出現危險的位置做到預防,也需要結合化工企業自身的規模和建筑情況,制定詳細的應急方案。建立事故應急機構,能將事故發生前后的危險性降低,在意外出現時減少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
綜上所述,在新形勢下,化工企業需提高人員安全意識,優化工藝流程,嚴格工藝安全可靠性論證過程,完善企業安全管理,做好相關設備及生產廢料的養護處理工作,并設立應急機構降低安全事故的危害,有關部門也要做好自身監督管理工作,這樣才能提高化工企業的安全生產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