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改玲
山東物流集團有限公司 山東濟南 250000
南方最早開始使用液化石油氣,這是我國燃氣工程的前身,之后天然氣逐漸替代石油液化氣成為主要的能源。依托于燃氣輸配技術,天然氣被廣泛應用,燃氣工程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我國當前的燃氣輸配技術仍處于較落后的地位,與發達國家相比有較大的差距,但只要加強對燃氣輸配技術的研發,還是有很大的可能性一舉反超發達國家,躋身世界強國。
燃氣的輸送量不是越多越好,通過大數據分析預估居民的用氣量,并以此為標準輸送燃氣,滿足居民的用氣需求同時降低了燃氣輸配過程中的安全隱患。針對不同地區的需求采取不同的策略,推動燃氣工程的發展,也為后續的科學研究提供可靠的分析數據[1]。
輸配系統壓力級制指的是在輸氣過程中需要設定壓力,通過壓力差輸送燃氣,并且在輸氣過程中要隨時調整壓力的大小,以保證輸氣的安全和效率。燃氣輸配系統由于受到經濟、技術、環境等限制,大多數地區還在用壓力不高的中低壓兩級系統,甚至是中壓一級系統和壓力更低的低壓一級系統[2]。燃氣輸配必須要采用更高壓力的輸配系統,壓力的提高并不是單純的管道內壓力提高,這使得管道內外壁受到的壓力增大,管道腐蝕加快,焊接處危險系數提高。
在不斷提高輸氣效率和擴大輸氣范圍的同時,輸氣管道老化是最普遍也是最嚴重的安全問題,因此在燃氣工程中要加強對輸氣管道的監管,定期檢查管道的狀況,碰到問題及時檢修,還可以利用科學技術預測分析輸氣管道存在安全隱患的位置,提前排除隱患,做好預防工作,建立一套完整的燃氣管道監測系統,實時監測管道安全。
隨著燃氣工程的發展,燃氣輸配范圍不斷擴大,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燃氣輸配技術的提高。燃氣工程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安全隱患,輸氣管道的大面積鋪設,輸氣管道的老化、管道外部的腐蝕、接縫處承受的壓力都是威脅安全的主要隱患,小則天燃氣泄漏造成經濟損失,大則天燃氣爆炸導致人員傷亡。燃氣工程在施工時,要選取強度高、耐腐蝕的管道材料,避免地質存在的隱患,并建立健全安全監測系統。因此加強燃氣輸配技術不光是為了滿足更大的需求,提高輸氣效率,更是為了保證輸氣過程的安全[3]。
燃氣輸送的首要準則就是安全,一切的進步都是基于安全的前提下。由于天然氣的易燃、易爆性,在燃氣輸配過程中不能出現明火和燃氣的泄漏,否則極其容易發生燃氣爆炸,造成經濟和人員的損失。輸氣管道很多埋在地下,肉眼無法直接監督,而且輸氣管道規模廣泛,沒有那么多的人力物力去實時檢測燃氣運輸過程是否安全,科學技術的應用輕松解決了這個問題。建立全面的燃氣檢測系統,實時監測輸氣過程,一旦發生事故自動報警,減少了人力的浪費,提高了檢測的準確度。
天然氣在我們的生活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但燃氣的應用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完善的法律法規能統一規劃燃氣的使用,合理分配資源,促進燃氣行業的發展。所有企業的技術研發都必須遵守法律法規,使得燃氣行業處于良性競爭。法律法規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要根據行業的發展和用戶需求的變化及時調整,現在還沒有在燃氣行業建立完整的法律體系,我國要加快這方面的法律制定,完善法律法規。同時規定用戶對燃氣的使用,滿足居民的需求同時防止資源的浪費,城市的燃氣法律法規就發揮了重要作用。
燃氣作為一種氣體燃料,具有較高的熱能并且是為數不多的清潔能源,使用燃氣作為能源既能降低成本又能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實現可持續發展。但我國對于燃氣的利用率相比于發達國家還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我們要加大在燃氣利用技術方面的投入,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結合我國實際情況,研發與創新出屬于我們自己的燃氣輸配技術,提高燃氣的使用率,加快國家燃氣行業的發展。
為保證與燃氣工程的生產安全密切相關的市場環境,要對市場行為機制加強管理規范,嚴防破壞燃氣施工行為。同時加強市場外監管對市場環境的有效規范,對項目存在的不良因素進行處理。要落實施工管理對策,減少分包單位與分包單位之間產生矛盾,營造良好的氣體施工環境。
首先,根據國家制定的標準定期檢查,保證項目施工的所有安全性。施工項目結束后,聘請專業監管部門進行嚴格的驗收,發現問題及時上報處理,其次,培養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從實際出發,根據不同的地形、情況進行一定的培訓,特別是要注意臨時用電的安全性。配備一定數量的滅火器,保證安全施工和施工項目的安全性,最后要繼續加強安全使用氣體的培訓。
總之,我國對燃氣需求的快速增長加速了燃氣行業的發展,對燃氣輸配技術提出了更大的要求,因此要從多方面提高燃氣輸配技術,開發出一套適合我國實際情況的燃氣技術體系,完善燃氣行業法律法規,推動我國燃氣行業的快速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