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媛
邯鄲市生態環境局永年區分局 河北邯鄲 057150
為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新聞媒體主動適應新形勢,助力生態環境保護新聞宣傳。公眾是推動環境保護事業發展的重要動力,環境保護需要公眾的理解支持,也需要公眾的監督建議。為了讓公眾參與成為環境保護的“第二戰場”,使公眾更理解、更支持、更信任環保事業,環保宣傳的開展十分必要,如何做好宣傳?值得我們去實踐和探索,并進行深入的思考和討論[1]。
第一,生態環保是我國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民群眾關注的焦點,其宣傳報道在整個媒體新聞報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第二,生態環保新聞報道政策性強、專業性強;第三,生態環保關系到我國經濟發展和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由此可見,生態環保既關系到國家的大政方針,又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所以,對環保宣傳報道有更高的要求——既要解讀好國家的政策法規、全面做好上傳下達的宣傳工作,又要客觀及時地報道人民群眾的切身感受,同時為國家制定法律政策提供基層信息依據。從具體報道來分析,內容的取舍、時機的把握、量的大小方面,都有很強的政策性和專業性。
(1)公眾共同參與,創新環境治理體系。推動公眾參與宣傳環保有助于保障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是提高全社會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的有效創新措施。每年的六五世界環境日是一個宣傳環保的重要節日,在宣傳環保的同時可以讓群眾參與進來,擴大宣傳面。邯鄲市生態環境局永年區分局曾在六五世界環境日策劃了“環保勵志行+農家樂”親子活動,讓家長陪同學生綠色出行,徒步洺河十公里,隊伍所到之處,無不引起群眾注意,迎風飄揚的環保旗幟深入人心。孩子們走到農家樂和家長一起體驗采摘果蔬以及準備飯菜的樂趣。大家圍圈進食時,環保宣講員站在中間,聲情并茂的宣講環保知識和環保人的故事,家長無不發朋友圈,甚至通過短視頻平臺盛贊這一活動。這不僅讓親身參與到其中的青少年學生、家長切身體會保護環境的重要作用,同時給予環保行業更多理解與支持,而且通過公眾傳播、網絡傳播起到宣傳作用,用以點帶面的方式吸引更多人關注環境保護事業。
(2)把握大局,寫出有影響的稿件。要承擔起新時代條件下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和使命,就要堅持正確政治方向,黨性原則是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根本原則。習近平總書記曾經明確指出要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環境污染綜合治理、自然生態保護修復、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等方面采取超常舉措,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環境保護。為此,主要領導干部要在關心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要關注生態環境,強調堅持綠色發展是一場深刻革命。環保宣傳者只有把正確政治方向擺在首位,牢牢堅持黨性原則,唱響生態環保主旋律,才能奏響引領全民行動、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最強音。
(3)加深理論知識和政策法規學習。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做好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價值觀和方法論,更是做好環保管理工作的金鑰匙和指南針。所以,環保工作者必須持續深入學習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戰略決策部署,牢固樹立節能環保的觀念,提升環保工作的緊迫感、責任感、使命感。與此同時,廣大企業也要深刻理解國家和地方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政策、方針和標準等,及時了解環保新政策、新要求、新動態,避免出現被動開展工作的情況,必要時,可與當地環保職能部門就相關環保法律法規進行座談溝通,進一步規范企業的發展,將實際生產經營管理狀況相適應的法律、法規、政策、方針等轉化為環境保護管理辦法,使得企業的環境條件和管理效率符合國家相關政策法規的要求。建立企業政策數據庫,對所有制度標準等進行管理,實現對日常工作的約束、指導和規范管理,推動環保工作高水平發展。
(4)專攻環保意識薄弱人群,實現教育作用。環保職能部門應建立相應的宣講小分隊:走進學校,要主動與教育局聯手,在各個學校的活動日或開放日,把環保知識帶進課堂,從倡導孩子們節約用水、用電,不隨地扔垃圾,倡導綠色出行為主,引導孩子們保護環境從小我做起。娃娃們的環保意識提上來,老人們的思維也要想辦法轉變過來,環保小分隊要多走進農村、社區,為留守老人宣講以“焚燒秸稈和劣質散煤污染環境”為主的環保知識。
(5)環保宣傳方式多元,實現以點帶面作用。為更大地發揮環境保護宣傳的教育作用,提高公眾尤其是學校學生群體的環境保護意識,可以組織大學生、中小學生、社區代表、居民代表等人員,分別對污水處理廠等環保設施進行參觀,比如邯鄲市生態環境局永年區分局曾組織當地的一百多名小學生參觀當地最大的污水處理廠,從每一道工序都由廠長親自帶領講解,學生參觀的同時做好筆記,為每年舉辦的中小學生環保演講比賽積累素材。環保職能部門積極挖掘身邊及行業的故事,通過美篇、本部門公眾號、當地官方微博等傳播途徑刊登,為增加環保宣傳的受眾面,也可通過“配音秀”APP、各短視頻APP發布生態環保相關的作品宣傳環保。與此同時,可以設置投稿信箱,歡迎廣大群眾投稿,傳播。
(6)敢于發聲,澄清事實真相。作為媒體要弘揚正氣,唱響主旋律,把握好新聞事實的角度,才能將新聞客觀公正、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決不能充當好好先生,涉及重大原則和大是大非問題,要敢于交鋒、敢于亮劍。對惡意攻擊、造謠生事的行為,要從事實角度和專業理論方面堅決回擊。2020年6月15日,針對個別第三方治理、監測、驗收等服務公司冒以邯鄲市生態環境局永年區分局的名義私自在當地開展相關工作,損害了環保隊伍的形象,為處理該輿情,永年區環保分局及時編寫了《邯鄲市生態環境永年區分局致廣大企事業單位一封公開信》并通過區宣傳部官網“微博永年”發布,挽回環保鐵軍在人民心中的形象。邯鄲市生態環境局以此為鑒,加大環保宣傳力度,通過多方面的輿論宣傳引導,生態環保方面的負面宣傳逐漸減少。媒體面對噪音雜音應堅持到底,敢于發聲澄清事實真相,絕不能讓以點蓋面、歪曲事實的報道影響生態環保工作的整體形象。
環保職能部門積極探索環保宣傳活動的有效形式,通過線上線下聯動、創新活動內容、多元宣傳方式造勢、專攻環境意識薄弱人群,借助輿論傳播,起到了有效作用。一方面,環保職能部門應以求真務實的態度對待社會公眾的參與,并通過參與線上環境問題問答等多種形式增加了互動環節,真正做到取信于民的同時,更及時回應公眾的訴求。另一方面,環保宣傳活動也是一個展示環保行為的舞臺,在宣傳過程中,將專業的環保知識、先進的環保理念、有形的環境文化向公眾傳播,讓更多公眾愿意參與進來,進而營造全民保護環境的良好氛圍,形成經濟與環境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