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歡
大連華洋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遼寧大連 116000
社會主義經濟的快速發展,促進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居住環境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在進行城市建設的過程中,園林綠化已經被高度重視起來,“綠化”能夠提升人們的生活品質,優化環境質量,也能起到保護環境的作用。近幾年,城市園林綠化與海綿城市技術進行融合,這對于實現生態、環保、綠色、節能的城市建設是非常有意義的。
海綿城市理論的提出借鑒了海綿吸收和蓄水能力——這一個概念,目的在于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斷提升城市對水資源存儲、利用和凈化的能力。畢竟在傳統城市建設和設計的過程中,多數開發人員都采取的是開放性的、粗放型的設計理念,沒有考慮到自然環境的一些要素,特別是在水資源和土地資源利用方面。
但是與之相反,海綿城市理論則強調對城市海綿功效的開發與吸收,強調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秉承可持續發展理念,不斷強化對水、土地資源的深度利用,不斷解決城市水資源匱乏、甚至雨季出現洪澇等問題,強調可持續利用水資源,構建城市的生態用水系統。
作為城市發展和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園林綠化同時也是提升城市水資源利用率的關鍵所在,高質量的園林綠化不僅可以提升城市的形象、面貌,而且能夠有效提高城市的空氣質量及各類水資源的二次利用率。這樣能夠從側面提升城市地下水的存儲量,改善和優化城市的抗洪抗澇功能,達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目標。
所以,基于海綿城市理論,在城市園林綠化推進的過程中,必須要重視科學性原則以及差異化原則。
為所在區域地理環境和立地條件影響,城市園林綠化開發所面臨的條件制約極為苛刻,結合海綿城市的相關理論,城市園林綠化應以已經被人類所馴化的植被為主,充分貫徹本土化和區域化原則,盡可能選擇具有凈化功能、根系發達、具有頑強生命力且枝繁葉茂的綠植;要盡可能避免因為外來植物入侵導致綠化效果被大打折扣。
地域廣泛的中國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地理環境存在極大的差異,不同地域環境不同、氣候不同,在降雨量方面也存在極大的差異。
基于此,園林綠化必須秉承差異性的原則,根據季節的變化分別進行綠化工程。比如當夏天來臨,雨量比較充沛時,可以選擇蓄水能力比較強的綠植來進行園林綠化,充分發揮其在耐水方面的作用,同時還能對夏季城市水資源進行合理的調度和調控,以免出現洪澇等情況。
另一方面,園林綠化還必須考慮到不同城市的管路設置問題,要針對性的選擇陸生和水生植物,充分發揮園林綠化植被的蓄水、抗澇功能。
以往進行城市綠化工程的施工時,綠化部分會高于地面道路,會用長條狀的石塊進行道路與綠化帶的分離。這種設計方式是不利于雨水的回收的,要想增強園林綠化工程對于水質的吸附功能,就要善于進行下沉式綠化工程的運用,實現對于雨水的合理收集、存蓄和凈化,使城市的水體得到凈化,不斷為人們的生產生活提供充分的水資源。目前,下沉式綠地可以分為濕地和濕塘兩種,在我國南方城市中,由于雨天比較多,而且降水量也比較大,這就導致城市很容易出現路面積水的情況,下沉式綠化工程的應用能夠很好地進行城市內澇的預防和治理,并且也使得城市的綠化效果不斷完善。
城市中的建筑物可以采用綠色屋頂的設計方式,這種設計方式的優點是能夠對高空空氣進行有效地凈化,實現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并且實現了對于城市空間的優化利用。在進行建筑物屋頂設計時,要注重的是選擇一些適宜高空生長的綠植,還要充分考慮到建筑物的承載能力,可以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合理地進行建筑物屋頂的綠色設計,利用雨水收集設施將雨水合理的收集和存儲,然后采取合理的凈化技術將雨水進行凈化,達到再次利用的效果,這也方便了學校對于雨水的處理。
在地表溝中進行綠植的種植就會形成植草溝,植草溝能夠有效地凈化生態環境、吸收水體,在夏季的雨天,降水量會不斷增多,路面很容易出現積水情況,這些積水會流入較低的溝渠內,植草溝的運用能夠合理地進行水體的凈化。通常情況下,可以采用植草溝和雨中花園的方式完成雨水的排放,在進行這項工程施工前,要對城市的排水系統有充足的了解,確保能夠更加科學、合理地進行植草溝的設置,保證植草溝與排水系統的相互協調,實現綠色城市的建設。
在一項具體的園林綠化工程當中,綠化帶是其主要結構與核心要素之一。目前園林綠化帶的打造主要包括兩種形式,即攤鋪式和點綴式。其中前者的特點在于進行大面積的綠色植物種植,勾勒出龐大的植物范圍;后者則強調以樹木為主,主要是在道路的兩旁的一定范圍、一定距離內進行種植——盡管兩種方式在目前城市園林綠化過程中應用的相對廣泛,但其作用、功能還可以實現進一步的優化和開發。
但是基于海綿城市理念所生成的綠化帶,其作用不僅在于吸收水分,也在于對水體進行初步的過濾,而此舉自然會對綠化帶的質量存在較高的要求,需要在路面下方15 ~20 公分的位置預留出距離,而且還要保證雨水口分布的合理性、均勻性,進而充分發揮綠化帶的作用。
海綿城市理念在園林綠化工程中的運用能夠有效地解決城市的內澇情況,能夠及時地將積水進行收集、儲存、凈化,實現了對水資源的循環利用,與此同時,也使城市的空氣變得清新。通過對海綿城市技術的合理應用,合理設計城市中的屋頂、綠化帶、植草溝,使城市的生態環境得到保護,為人們創造了安全、舒適的生活環境,降低了洪澇災害的發生率,這將是未來城市建設的重要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