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富梅
湟中縣海子溝鄉社會經濟綜合發展服務中心 青海西寧 811607
最近幾年,隨著社會不斷向前發展,國家和社會大眾對生態環境保護的認知越來越明顯,每年都會建設一系列的人工造林工程,營造大面積的人工林,林地植被的覆蓋面積呈現逐年升高趨勢,生態環境逐漸好轉。植樹造林工作開展過程中,營林造林技術選擇的恰當與否,會直接影響到林木的健康生長,就需要我們做好新時期營林造林工作的科學研究,做到科學選擇技術,科學應用技術,以此來提高造林水平和造林質量,推動我國林業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在全新歷史時期,我國林業產業不斷向前推進,營林造林技術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和提高,一大批先進的林業生產技術,逐漸用到人工造林當中。但從整體情況來看,在營林造林過程中還面臨不少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方方面林業管理人員和相關技術人員對營林造林技術的選舉和應用重視程度不高,在看待問題是不能夠從多個方面分析指出,不能對營林造林技術細節進行有效把控。對于存在的問題不能夠及時發現,即便是能夠發現,在處置過程中也存在于形式化,沒有制定科學有效的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造林工程的高效開展。另一方面,相關部門也忽視了對營林造林技術林業應用過程中專業技能人才的培養,大部分林業部門都是選擇自己的技術,自己的設備,自己的人員開展造林。造林之前缺乏規劃,林木品種選擇不都能夠,造林結束之后林木品種適應能力較差,生長發育不良,經常會出現早期死亡,引發嚴重的病蟲害,使得造林的成活率得不到有效保證,大大制約了林業的可持續發展。針對這種情況,就需要加強對林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專業界技能培訓,完善監管機制,嚴格把控造林質量,加大林木品種的檢測力度。每一次人工造林之后,都應該做好嚴格的檔案記錄工作,確保造林技術選擇的科學性合理性,提升林木的成活率,保證造林結束之后,能夠短時間內形成復雜的林分結構,為營林造林技術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1]。
火燒跡地是對造林地進行清理的一種常用手段,具有很長的應用歷史。它是對造林地進行造林之前的預處理,它能夠有效清理林間的各種雜木雜草。在應用過程中,首先應該將造林地的雜草灌木砍下,平鋪到地上曬干,每天早晨到上午11點,下午4點之后進行火山作業,要嚴格控制火燒的時間,否則很容易造成火勢失控,引發森林大火。二是火燒之后,應該對閥跡地上的余火、余煙進行徹底的清理,確保無煙、無火、無水汽。其他人員撤離之后,應該留下有防火滅火經驗的人員看守基地,防止突發火情。火燒結束之后,應該對土壤當中的各個元素進行針對性地檢測,尤其是應該掌握土壤當中磷元素的含量、形態以及具體的分布特征。在人工造林過程中應該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積極營造混交林,因為單一的林木品種會使得植被的綜合抵抗能力下降,一旦受到病蟲害的入侵,就會造成大面積的發病,給樹苗的生長發育造成毀滅性打擊。全面清理完成之后,按照事先規劃好的方案,將各個植被種植到伐跡地當中。種植過程中應該做到科學搭配樹種,科學開挖定植穴,控制好定植穴的長、寬、高,定植密度要確保每個樹苗都能夠獲得充足的光照和養分。林木品種選擇過程中要確保抵抗能力較強,真正做到適地適樹[2]。
采伐跡地是指將沒有達到標準的林木去除,以實現調控林間定植密度的作用。在火燒或者清理結束之后,要對林地的土壤情況進行全面的評估,合理的規劃營林造林方案,在施工過程中應該對樹種做好科學撫育工作,根據正交比區技術要求開挖大穴進行嚴格的整地,并回填土壤。定植穴大小為40×40×40cm,不需要深入基肥,要保證植株間有4m2的空間,如果有5m2左右的定植空間,定植穴的大小控制在50×50×50cm,并在定植穴當中施入適量基肥。對于空間在6m2的區域,定植穴大小控制在60×60×60cm,施入適量積肥基肥之后還需要進行追肥處理。林木栽培結束之后必須做好后期的撫育管理工作。林業管理人員應該教育當地的農民群眾,充分認識到營林造林工作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的工程,如果只重視造林面積,忽視對林木的管理,勢必會影響到林木的健康生長,影響到造林地的質量。造林結束之后,應該定期組織林業管理人員和專家到林區進行巡視檢查幼苗的生長情況,并根據幼苗的生長態勢制定有效的養護管理方案,定期將伐跡地當中的雜草和灌木清理干凈,當出現疑似病蟲害之后,應該及時指導群眾開展針對性地防控,確保及時發現病蟲害,及時防治病蟲害,將病蟲害控制在萌芽階段,保證林地生態系統穩定[3]。
對于病蟲害侵害過的林地,林木遭受病蟲害嚴重威脅,生長發育不良,很多葉子開始脫落并出現黃化現象。對此就需要做好造林地的科學管理工作,要確保有充足的水分,滿足林木的生長發育所需。對林間病蟲害的發生情況進行針對性的調查,掌握病蟲害的發生,流行特點,發生現狀,危害程度,具體的蟲害種類。防治過程中應該堅持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通過在林間釋放害蟲天敵,利用害蟲的趨性加裝黑光燈或者設置黃板等多種方式殺滅害蟲。當物理手段和生物手段達不到防控要求之后,優選低毒低殘留的化學農藥進行防治,積極推廣應用微生態農藥,植物性農藥,確保及時發現病蟲害,及時采取措施進行防治,避免病蟲害加重。
隨著我國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營造林技術也在不斷更新和進步,使我國的林業建設成果和發展速度獲得了顯著的提升,同時,目前營造林工作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及不足,亟需進行研究和解決,在充分應用營造林技術和科技手段的基礎上,才能確保營造林工作達到預期效果,為我國林業產業的建設和發展貢獻出應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