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榮
淮南市飛奧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淮南 232000
混凝土施工是道路橋梁工程中的關鍵施工內容,由于一旦混凝土澆筑成型,很難調整或改變形態,若混凝土結構施工過程中出現儲存錯誤等問題,會出現難以補救的質量問題,如裂縫、滲漏水、坍塌等,進而會導致返工,造成不必要的材料浪費和成本的增加,更不利于施工質量的保證。因此,要精確把握各結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施工前要做好圖紙的審查,進行技術交底,尤其是對施工人員的交底。在混凝土的施工過程中,要注意環境溫度、濕度以及天氣的變化,否則會導致混凝土施工過程出現問題,進而導致建筑成品質量難以把控。混凝土的性質決定了其很容易受到施工時間的影響,若施工時間過長,混凝土尚未施工完成就已經初凝,會出現嚴重的質量問題;若施工時間過短,混凝土很容易出現振搗不均勻以及級配不合理等問題,也會導致質量問題。所以,應嚴格按照相關施工規范進行施工,使施工技術規范化。
市政道路橋梁工程對地基的承載力、抗變形能力、抗壓能力、穩定性等要求較高。在地基施工前,首先要制訂合理的支護方案,對施工所在地進行詳細的地質勘察和環境分析,并分析影響施工的各種因素,如地質與水文條件、地勢等情況。若地下水埋深較淺,應制訂基坑降水方案,對地基進行降水,避免地下水對施工的硬性[1]。
鋼筋施工技術直接決定了道路橋梁的承載能力和使用質量。選擇鋼筋材料時,必須注意根據結構的強度要求選購鋼筋型號,使用時要再次查驗鋼筋的型號和質量是否符號要求。在鋼筋施工前,對鋼筋綁扎的施工現場進行徹底的清理,檢查鋼筋的數目,按標準操作。捆扎前,要先根據施工圖確定鋼筋的固定位置。在鋼筋的施工過程中,鋼筋的捆扎要牢固。綁扎及焊接完成后,應采用專業的設備對鋼筋的焊縫進行檢測,保證其達到使用標準。
常見路橋管理問題包括:首先無法按期交工。該問題一方面和不確定因素如天氣不好有關,另一方面和工人沒有積極性,資金鏈出現問題有關。其次監管力度不足。路橋工程工期短、內容復雜對技術人員有著較高要求,如果缺乏嚴謹的監督,監管力度有限很容易發生施工混亂問題。最后材料配置問題。施工中沒有合理使用材料,浪費材料導致出現投資額外支出。
路橋作業中如果有混凝土裂縫出現,勢必會腐蝕路橋內部結構,增加后期養護成本,影響路橋使用壽命,無法保障工程安全。混凝土裂縫成因包括振搗頻率沒控制好、振搗時間不足、預應力差、溫度變化。澆筑混凝土過程中,振搗頻率與振搗時間的控制不合理將無法保障混凝土密實,久而久之混凝土便會出現裂縫情況[2]。
市政路橋作業中,沉降是常見問題,嚴重威脅路橋工程質量與安全。路基施工中主體為查驗選擇土質,如果為黏土、軟土,必須及時處理。黏土和軟土強度不足,沒有足夠承載力,無法保障路橋功能與安全性。施工中必須加強路基沉降研究和管理,采取行之有效的置換、加固措施,保障項目安全。
路橋內部結構裂縫成因中,堿蝕作用屬于主導性原因之一。堿蝕導致路橋內部元件受損,縮短路橋使用壽命。堿蝕常出現在鋼筋混凝土內部,在水與骨料作用下,出現鈣離子,鈣離子以水痕形式出現,破壞鋼筋混凝土結構,引起路橋裂縫問題。
路面平整度差同樣也是常見問題,該問題和混合料配比不科學、混合料物質質量不滿足規定有直接關系。
對于可能存在的施工問題,需要做好前期準備,尤其是工期的合理規劃,提前考慮不確定因素和突發事件。施工中應加強監督,用獎懲制度提高工作人員積極性,提高工作人員責任心。
首先必須做好保溫。溫差是裂縫出現的最主要原因,保溫工作中,鋪設塑料薄膜,使用水熱化低的混凝土材料,做好振搗頻率與時間控制。養護期間夏季做好灑水降溫,冬季做好外部保溫。
為避免路基沉降,土質的管理十分重要。應根據路基的沉降情況展開分析,綜合考慮選擇合適的防治辦法。如存在明顯路基沉降問題,需加強路基承載力與穩固性,使用壓實方法保障質量。土質繼續沉降意味著土質此時不合格,應通過置換或灌注方法改善土質。壓實路基后,展開技術優化,提高路基穩定性與承受能力[3]。
為應對堿蝕,防水是很重要的工作。加強防水管理便能從源頭消除堿蝕破壞隱患。施工中提前做好規劃,盡量規避雨季施工。此外應加強施工材料密實度、防水性管理減少環境影響。竣工后,為提高抗堿蝕能力應定期維護。
施工中使用攤鋪機的自動找平系統壓實。混合料應保持高溫,選擇晴天操作。詳細檢查施工設備,尤其是壓路機輪胎,不準有任何故障。為保障攤鋪效果,應同步進行瀝青攪拌與攤鋪工作,并保障瀝青攪拌進度同步攤鋪速度。材料嚴格管理,做好配比管理,防止發生意外情況。
綜上所述,市政道路橋梁是城市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質量問題深受社會各界關注。本文將以當前市政路橋工程狀況為研究點,分析施工質量問題,討論應對辦法,旨在為我國的路橋工程施工提供思路層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