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丹
天津崇德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天津 300200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自古以來就是人們關注的重要問題。現階段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進步,國家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當人們生活品質不斷提升的過程中更加注重食品安全。不僅需要追求基本的農產品安全質量,同時也向著更高質量的“綠色產品”、“無公害蔬菜”、“無添加劑”產品追求。這一現狀也充分展示出了在農產品管理的過程中其質量安全的重要性。研究將結合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過程中的常見問題進行分析,從而為農產品的安全質量學生提供相應的改善對策,希望能夠針對現階段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提供指導性的意見。
農產品出現質量安全問題,其主要原因在于農資產品的經營環節較多,這就使得相應的監管工作難度較大。相應的農產品質量安全需要從農資生產廠家經銷商到農戶再到生產基地,這些環節都需要做好相應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任何一方面出現疏漏都會導致農資質量安全事件。而且在這監管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又受到從業人員綜合素質的影響,對于農資經營部門而言,其準入門檻較低,而且大多都是小本經營,為廣大基層農民提供融資服務,規模大小不一,不能對相應的從業人員進行高質量高規格的限制,這就會使得多數從業人員為了追求利益目標而投入不達標的農資產品,使得農產品質量受到威脅。
對檢測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前期,在中心實驗室學習基本實驗室知識,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再參加外部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律法規、檢測方法、檢測參數、實驗室質量控制等方面的培訓,并不斷輪換檢測項目,提高經驗水平。經常開展多元化學習。實驗室管理者按照長遠規劃,將培訓和進修納入實驗室培訓計劃中并加以落實,通過參加標準研討、行業論壇交流、網絡課程培訓等途徑,鼓勵員工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前提下,參與學歷提升,提高自身素質,以適應檢測技術發展的需要[1]。
為了適應檢測機構的長期發展需要,一定要明確定量檢測在檢測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發揮大型分析儀器的作用,避免資源浪費。農產品檢驗檢測機構應當加強管理制度建設,創新管理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完善質量管理體系,規范檢驗行為,優化檢驗流程,推動檢驗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不斷提高檢驗工作管理水平。
原子熒光技術也被稱為是原子熒光光譜法,最早被作為氫化物氣體分離技術,在砷的測定中進行分析應用。現階段,原子熒光技術作為一種物質檢測與分析常用的技術手段或者是儀器裝置,在多項元素的具體檢測與分析中均有一定的應用和實現。其中,金屬合金以及礦物、礦石、鋼鐵冶煉、原子能、半導體等多個行業領域的有關檢測和分析中,均對原子熒光技術有著較為廣泛的應用,并且其檢測應用的作用優勢也較為顯著。農產品重金屬檢測作為進行農產品重金屬污染評價與控制的重要環節,其檢測結果對農產品重金屬污染防治以及我國城鄉建設的整體推進等,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響。
計算機視覺技術在食譜表面缺陷和傷痕檢測方面也有重要的應用,例如,雞蛋蛋殼的完整程度是雞蛋品質評判的重要標準,不僅如此,雞蛋殼還影響到雞蛋的存放時間,因此雞蛋殼檢測對于檢查雞蛋品質具有重要作用,而通過計算機視覺檢測技術對連續旋轉雞蛋進行裂紋檢測,不僅檢測效率較高,結果也十分精準。計算機視覺技術在蘋果、梨等水果表面缺陷和傷痕檢測中也具有重要的應用,計算機視覺技術不僅能判斷其外表是否存在缺陷和傷痕,還能對造成其傷痕的原因進行分析,分辨區分碰壓傷與鳥啄、蟲咬、褐色傷斑等不同的損害[2]。
我們知道農業投入品在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過程中有非常重要的影響作用,很多大型的嚴重的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均是因為不合規的農業投入品應用而造成。因此我們進一步加強對農業投入品的市場監管,這樣能夠從源頭上保障農產品的質量。首先,在進行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的過程中要打擊售假劣農資的相關行為,這樣就可以將很多不合規的農業投入品消滅于萌芽之中。需要在進行食品質量安全管理的過程中能夠采用追溯制度,能夠結合食品農產品準入制度,對檢查出的相應農產品問題擁有詳細的追溯信息,在出現問題時能夠直接追溯到相應的農資產品部門。其次,應進一步加強農產品質量的安全宣傳,提升農產品行業人員的自律行為。做農產品質量安全宣傳,借助于“科技三下鄉”活動,通過多形式、多渠道廣泛宣傳農產品的質量安全重要性,同時也對廣大農民進行獸藥知識、農藥知識等相關農業投入品知識的培訓與指導,使他們能夠充分認識到在違規使用農業投入品以后可能造成的嚴重后果,以及可能面臨的法律責任。借助于宣傳力量和媒體監督還能夠有效針對基層農產品企業與個人進行有效監管,在全面監督、全面管理以及農產品質量安全知識普及的過程中,為農產品的生產銷售構建良好的環境,保障農產品質量。最后,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指導下,要加大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力度,提高農產品競爭力,加強農業基礎設施等薄弱環節管理,增加市場緊缺農產品的生產[2]。
結合近幾年的食品安全質量問題,從基層管理角度進行分析,其食品質量安全產生的問題來源主要在農業投入品不合規、市場監管不力、同時監管制度與體系不完善等方面的原因,因此我們在不斷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和制度的過程中,應著重從農業投入品的以及基層農產品檢驗檢測部門的工作效能提升兩方面進行改善,從而保障農產品擁有更良好的質量,保障廣大人民的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