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宇飛
通化市生態環境局 吉林通化 134000
原環境保護部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2017年5月聯合起來,在全國開展了環保設施開放工作,之后在12月份公布了第一批開放環保設施名單。隨著環保設施開放活動的不斷推行,開放單位動態增加機制在此過程中逐漸形成,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數量持續增加,領域也相應的進行了擴展,從最開始的環境監測、垃圾處理設施、廢棄電器、電子處理設施逐漸向石化、電力等領域進行延伸。其次,開放手段越來越多樣,比如新興起的云開放。
在當前情況下,環保設施的開放對我國的發展存在著非常重大的意義[1]。近些年來,我國為了發展經濟、提升經濟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對環境的保護,從而導致環境污染現象較為普遍,而現在所推行的環保設施開放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環境的壓力。城市污水處理、環境監測、生活垃圾處理以及危險廢物和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這四類環保設施是民生工程建設的重要方面,這四類環保設施都對進一步改善生態環境提升生態環境的質量存在著基礎性與戰略性的作用。在現今社會,加大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的力度與廣度既可以使生態環境得到改善,又是民眾行使其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的體現。與此同時,也是宣傳環保觀念開展環境教育、提升民眾環保意識的有效途徑。由此可以發現,面向公眾實行環保設施的開放有助于生態文明理念扎根于社會,民眾只有清楚環境污染的危害、認識到環境保護的必要性、了解環保設施的功能,才能徹底的向污染宣戰,從而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2]。
信息的不對稱主要體現環保設施開放信息與參觀主體的信息不流通,當前我國的環保設施開放還處于發展階段,各區域環保設施的建設進度存在著差異,因此就造成了開放的環保設施,無人去參觀體驗一直處于閑置的狀態,而想要取參觀的單位和個人又找不到可以參觀的地點甚至是不知道哪里能夠參觀。以上都是由于信息不對稱而引起的問題,針對此問題國家以及相關部門應該進行合理的解決。
因為環保設施的開放在我國也是處于初步推廣階段,環保設施單位在其開放環保設施時存在著準備不充分的情況。既沒有規劃出合理的參觀路線,又沒有專業人員對環保設備進行專業性的講解,使參觀人員在參觀過程中過于隨意且對于環保設備一知半解,并不清楚其設備的運行原理及其重要性,沒有給參觀人員展現出環保設備最好的一面,使環保觀念未能得到有效傳播[3]。
現今環保設施開放還存在的問題之一就是參與度有限,當前對環保設施進行參觀的主體是中小學生,這些中小學生均是在學校的組織下來對環保設施進行參觀是被動參觀因此積極性相對較弱。且環保設施開放所面向的主體是全社會的民眾,中小學生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因此應該加強對環保設施開放的宣傳,最大限度的去提升民眾參與度盡可能的實現全民參與。
因為環保設施單位準備不充分,且參觀主體的積極性較差,導致在參觀環保設施時未能進行良好的互動,以至于呈現出較差的參觀效果,且因為參觀過程過于無趣,未能給參觀主體形成較深刻的印象,從而導致了整體效果欠佳[4]。
針對信息不匹配的問題,可以建立一個完善的信息管理平臺,讓環保設施的開放信息清楚的展現在公眾面前,比如,環保設施開放的地點、參觀時間等信息都應該有一個清楚的展現。讓有需求的單位或者個人可以直觀的了解開放信息,從而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時間對環保設施進行參觀,有助于進一步推廣環保設施的開放使環保觀念深入人心。
首先,相關單位要預先規劃好參觀路線,通常情況下,第一步是在會議室對單位情況進行一個簡單的介紹,讓參觀人員對單位存在相應的認識。之后對單位所公開的環境信息進行演示,直觀的展示其治理效果。第二步就是在講解人員的帶領下沿預定路線進行參觀,該過程,對講解人員存在著一定的要求,要求講解人員能生動有趣的進行解說并盡可能的與參觀人員互動,讓其親身感受到環保設施的作用。其次,相關單位也需根據信息平臺所反映的參觀人數進行合理的安排,在參觀的同時又不影響正常生產[5]。
在環保設施進行開放的過程中,也離不開政府對其的支持需要政府相應的作為。因環保設施本身的特殊屬性,就決定了其在向公眾開放的過程中,政府必須發揮其作用不可以缺位。在政府部門的指導與協調下,能夠更好地促進企業履行開放義務,真實有效地提升環境治理水平,給企業健康發展提供相應的保障。
綜上所述,積極推進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構建出一個多方良性互動的大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格局,對我國甚至是人類的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