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
湖南省碩遠檢測技術有限公司 湖南郴州 423038
由于新時代的到來,食品安全已經成為了國民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農產品與人民的日常飲食生活息息相關,直接關系著人類的健康。要想保證農產品的安全性,就必須保證其農產品的安全生產也就是必須保證農產品的產地環境無污染,要嚴格控制產地環境的有毒有害污染。由于農業生產取決于自然環境,因此農產品中的污染物源自環境。如果農產品生產區的環境受到污染,將不可避免地影響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危害人類生命和健康[1]。
環境檢測技術是多種多樣的,通常分為采樣技術,分析技術,數據處理技術等。環境監測和分析技術可以分為化學技術,物理技術,物理化學技術和生物技術。在1950年代,許多工業強國先后經歷了由化學污染引起的嚴重污染事件,因此分析技術開始迅速發展。在進行環境監測的過程中,對污染物進行監測時大多數人通常采用儀器分析法或者化學分析法來進行。化學分析法的原理是以化學反應的結果為參照,這種方法要求操作人員的專業知識很高,對于化學知識有深入的理解,其準確度較高,相對誤差很小,適用于監測品中的常量成分分析,方法簡單、分析費用低但是此種辦法其操作難度繁瑣。另外一種很常見的分析方法就是物理分析法但是也有少部分是物理化學相結合的分析方法,物理技術監測通常對儀器的要求很高,需要專業的儀器裝備,隨著我國的經濟快速發展,我國的科學技術有了顯著的提升,儀器分析的辦法也已經廣泛使用,通常采取這種辦法對監測成分進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儀器分析方法靈敏度很高但是對于儀器的成本也很高、維修保養都比較復雜,主要是紅外光譜法,可見分光光度法,原子熒光法等。
目前,原子吸收光譜儀,原子熒光光譜儀,氣相色譜儀,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極譜儀等中型分析儀器的標準環境監測方法在我國仍占主導地位。其中,原子吸收光譜儀,氣象色譜儀和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在中國發展迅速,研究和生產技術日益成熟,儀器的性能指標越來越高,達到或接近同時期內先進水平,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特別是我國開發和生產AFS技術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并且對汞,砷和其他元素的測定具有很高的靈敏度,可以完全滿足我國環境監測工作的需求。在等離子光譜儀-質譜儀,等離子發射光譜儀,X射線熒光光譜儀等大型儀器中,除了我國已使用等離子光譜儀-質譜儀進行環境監測外,尚無相應的標準或統一的監測方法。對于其他儀器,其余方法已在發達國家廣泛使用,但價格昂貴,目前尚不能在本地生產,也沒有在我國的環境監測與分析中得到普及。盡管這些儀器是在我國發達地區的省或直轄市的監測站購買的,但它們受到標準監測方法和不完整參考資料的限制,并且大多數都沒有很高的使用率。
農田土壤監測點一般實行污染布點法,把監測點布設在懷疑或已證實有污染的地方,布點應優先照顧那些污染重,影響大和對農業生產比較重要的地方。農田土壤監測點的布設要根據土壤污染類型而定。水質污染型土壤監測點應隨污水灌渠的流向來布設。布點密度一般可隨水流距離的增大而減少。大氣污染型土壤樣點布設應以大氣污染源為中心,在一方或幾方呈扇形布點,監測點布設的重點應放在主導風下風向,離污染源越近,節點越密,反之可適當稀疏。被污泥、城市垃圾、化肥和殺蟲劑污染的土壤都是農業污染的土壤。土壤監測可以根據污染物的擴散而均勻地分布,但分布的重點是污染負荷大的田地。固體廢物堆污染土壤監測的采樣點布局應以污染源為中心,并結合全年的風向和土壤侵蝕方向,并以圓形或扇形布置。點的密度隨著距污染源的距離的增加而降低。農田土壤監測中收集的樣品通常為耕層土壤樣品。在采樣點附近收集了幾個耕層土壤點。均勻均勻混合后的土壤樣品代表一個采樣點的土壤樣品。這只是監測過程中的一個小步驟,要想得到最終的結果,對于所得的樣品可以采用便攜式農業環境監測儀進行準確的監測分析,繼而為農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學數據。
要想把控好環境污染,做好環境監測,就必須做好環境質量的把控,要定時定點進行人工采樣與監測,要每一個月,每一年度都要積累收集各項數據,并且要對這些數據開始詳細地歸納并分析,從而能夠發現目前的污染現狀和變化規律。這需要大量時間和人力,物力和財力,并且所獲得數據的有效性仍然非常短。因此,從1970年代開始,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率先建立了空氣污染自動監測系統和水污染自動監測系統,使環境監測朝著自動化方向發展。美國于1964年在紐約首次建立了空氣污染自動監測網絡。到1970年代,已經有1300多個水污染自動監測站。截至1965年,日本還建立了172個空氣污染自動監測站,在同一時期歐洲許多發達國家也相繼開展了自動監測工作。我國在這方面起步是稍微比較晚。直到1980年代,它慢慢的才開始引入國外先進的系統和設備,并在幾個一線城市和幾個發達的城市中建立了自動大氣監測站。自動監測技術已成為我國監測周圍空氣質量和水質的主要手段。自動監測系統的使用在空氣質量監測和預報發布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農產品產地環境質量監測對于人類的健康至關重要,只有做好監測工作才能夠保證農產品的生產環境優良,而監測技術還需要繼續優化與發展,要在監測技術上面繼續深耕,爭取在未來有一個更好的發展狀態,這對于整個行業來說都是積極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