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建堯 王瑞
山東三箭建設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山東濟南 250100
具體的表現特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高層建筑基礎底板大體積混凝土,通常都是以地下建筑或者半地下建筑結構為主,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對混凝土構件的表面防水性能有著較高的要求。在鋼筋混凝土施工過程中,需要對產生的裂縫問題進行有效控制,以此來有效保證混凝土結構的基礎承載能力[1]。第二,地下建筑結構。具體施工時通過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可以有效滿足整體承載能力,同時在整個技術結構的安全性上更高,有效控制施工裂縫問題關鍵,是對大體系混凝土的內外部溫度進行有效控制。第三,大體積混凝土材料的標號較高,水泥材料的使用量較大,水灰比較大,通常情況下會產生相應的收縮裂縫狀況。第四,由于高層建筑基礎底板都是以配筋結構為主,整個結構構造配筋率大概為0.2%,在控制鋼筋材料過程中,需要考慮鋼筋材料所產生的實際作用。第五,水化熱溫度較高降溫散熱速率較快,會造成混凝土表面產生干縮裂縫現象,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混凝土的降溫和收縮作用所產生的干擾。
在施工過程中通常將冷卻管直接埋設在混凝土材料內部,然后通過冷水循環流動,將混凝土當中大量熱量進行排放,有效控制大體混凝土內部和外部產生的溫度差,有效降低混凝土材料內部產生的應力大小,同時相關工作人員在日常工作當中,通過采取降低水灰比和通過混凝土養護等多種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的裂縫問題,進一步控制裂縫問題對整個混凝土結構所產生的影響[2]。
澆筑振搗方案需要根據施工現場實際情況而定,通常包括三種類型,即全面、分段、斜面三個分層,具體根據混凝土厚度需求選擇所符合要求的澆筑振搗方案。一般情況下全面分層法用于尺寸較小的平面澆筑,如果澆筑部位的結構總長度大于厚度3倍以上,則采用斜面分層法。振搗過程中振搗棒要迅速插入,拔出時需緩慢,振搗棒插入混凝土深度在5-10厘米,以保證混凝土結構澆筑后外表面水分全面蒸發,促進混凝土和土層之間密切結合。其次,澆筑過程中要遵循“一個坡度、分層澆筑”原則,在坡尖、坡中、坡頂合理布置振搗棒后再澆筑,使混凝土振搗密實性得到保證,不要有漏振情況發生。再次,合理配置振搗棒。根據振搗澆筑厚度布置振搗棒,通常可以布置3道,1道布置在泵管出料口,需要2臺,以使得混凝土形成流暢的坡度;中間布置3臺為2道,以保證下部位置振搗的密實性;斜面布中部位置布設3道,振搗的各環節時間要嚴格控制好;坡腳處要布置2臺振搗棒,當中使用一臺下到上層鋼筋網,用于振搗底板的底層鋼筋網片,以保證新泵出的混凝土與上個斜面混凝土充分結合。最后,二次振搗。如果施工過程中混凝土出現沉縮裂縫,可以通過二次振搗來解決該問題[3]。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混凝土內部的配筋率直接關系到整個混凝土的結構穩定性以及支撐強度。因此,在實際施工當中通過進一步提高混凝土內部的配筋率大小,可以有效保證混凝土結構的整體穩定性,同時還可以進一步防止混凝土構件表面產生嚴重的裂縫問題,同時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的裂縫進一步擴散,充分滿足其質量要求。
大體積混凝土材料上下層之間需要保持一定的高度間隔。在鋼筋工程施工當中必須要有效結合工程設計圖紙標準,在鋼筋綁扎當中需要對鋼筋材料的規格型號等進行確認,需要保證成品和工程設計圖紙相一致,同時要確認鋼筋綁扎是否完全整齊。在大體積混凝土鋼筋施工當中,為了有效保證鋼筋綁扎的整齊程度,通常使用限位的方法來進行操作,如果鋼筋材料長度較長,則需要通過連接采取氣壓焊接等方法,保證鋼筋搭接的長度符合工程的施工標準。
在大體積混凝土的澆筑施工當中,通常情況下都選用泵送混凝土的方法來進行混凝土材料的輸送和澆筑,在該項工作當中很有可能會造成模板側向壓力加大,因此在模板施工過程中必須要保證模板側向抗壓能力符合工程施工規范要求,同時需要通過更加科學的計算方法有效得出混凝土側向壓力的最大值,確定混凝土模板的施工位置,以及相關的截面尺寸大小。通過準確的計算參數數據保證模板安裝的準確性,在模板安裝工作中需要對以下幾個方面問題來加以考慮。首先,對于底面模板而言必須要完成必要的標識工作;其次,在模板焊接支架,工作中需要有效做好相關的安全防護工作。第三,在模板安裝工作完成之后,相關工程單位需要有效檢查模板的結構穩定性,同時觀察模板是否產生明顯的滲水和漏水問題。
為了能夠更好的保證獲得理想的混凝土質量,那么就應該進行連續澆筑,并且還需要控制好水泥漿的運輸時間,減少澆筑間隔。在泵送過程中,還應該針對具體的混凝土配合比情況加以了解,如果在這其中出現堵塞,那么就應該能夠及時的進行處理,確保施工的順利進行。
綜上所述,為了能夠更好保證超厚基礎底板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質量,就應該先了解其具體施工特點,以及在施工中的要點,然后再采取相應正確的方法控制好大體積混凝土的溫度,并最后做好養護,這樣就能夠更好的保證施工質量,為建筑工程使用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