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書琛
傳統的汽車市場就像一個封閉花園,新能源汽車打開了圍墻。
截至2021年6月,特斯拉共有98家體驗店地92家特斯拉中心地14家服務中心、12家交付中心地10家獲授權的鈑噴中心,其中,99%的體驗店位于商超地段。
11月1日,蔚來汽車透露,10月已經新建20家“蔚來空間”,全國服務網點數量已經達到312家。它們無一例外全部位于各大城市商業綜合體,例如融創茂、來福士、萬象城。

新能源車企擠進商圈
10月31日,理想汽車宣布在全國已有162家零售中心,理想汽車強調,這些店面遍布86個城市熱門商圈,今年年底將實現200家商場門店的目標,讓買車和試駕告別“郊區一日游”。
傳統車企電動汽車品牌也在搶占商圈。10月31日,上汽電動車品牌“ID”又一家銷售展廳在上海閔行南方商城店正式開業,這已經是上海第13家ID.Store (X)。
成都一家商業地產招商負責人稱,受疫情影響,綜合體招商普遍不景氣,電動汽車是例外,“只要熱門商場有合適的位置招租,能有十家車企來搶”。根據一份2020年3月披露的第一太平戴維斯物業顧問(上海)有限公司與蔚來的合同糾紛民事判決書,蔚來在自2017年起的5年內,平均每月要為上海興業太古匯的一家門店支付138.9萬元的租金。

國產智能電車在中高端站穩腳跟后開始向上、向下試探
除了希望在商場先聲奪人之外,仍在虧損狀態的車企們花重金入駐商場也有其他的考量。
由于中國本土品牌在燃油車領域已經被打上了“低質低價”的烙印,新勢力們想改變刻板印象,提升影響力,如同西西弗斯滾石,難度可想而知。
隨著國內初創車企的定價慢慢打破自主品牌隱形天花板,商場就成了新的突破口。近兩年,蔚來、理想在30萬元—40萬元的價格區間站穩腳跟,小鵬汽車當前主力車型P7定價也超過20萬元,華人運通旗下豪華純電品牌高合產品價格甚至超過了80萬元。
“為了宣傳自家中高端品牌,車企愿意拿最貴的位置,這和奢侈品門店的邏輯相似?!币晃粯I內人士表示,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建設商場店,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商場店有很強的品牌宣傳作用,可以提升消費者對新勢力品牌的知曉度和認可度。

特斯拉毛利率
同時,由于電動汽車品牌普遍是直營模式,即便是授權店,廠家也有極強渠道管控力,這為電動車企服務用戶、控制成本帶來了額外的優勢。
由于智能汽車軟件功能越來越復雜,產品交付之后,企業仍然要持續服務用戶。這都要求汽車企業直接面向用戶,商場門店正好能夠滿足這些新需求。此外,由于繞過經銷商,無需支付銷售返點費用,車企不需要再去考慮太多銷售支持的因素。
刨除銷售支出后,產品的定價也有更多自由發揮的空間,可以讓利給用戶也可以獲得更可觀的利潤率。特斯拉近兩年的毛利率均維持在20%以上,且在2021年第二季度又達到了28%的高位。相比之下,中國市場賣得最好的大眾也只是在15%到20%之間徘徊。
傳統燃油車銷售流程是汽車企業將車輛批發給4S店,零售、售后服務等過程全部在汽車4S店完成。和商場店只負責銷售不同,“4S”本身含義即為整車銷售(Sale)、零配件(Spare parts)、售后服務(Service)和信息反饋(Survey)。
但隨著汽車行業整體向電動化轉型,將汽車批發給4S店再轉售給消費者的方式面臨挑戰,競爭激烈、成本高企的4S店也迎來了轉型的陣痛期。
燃油車向新能源車轉型已是全球市場共識,但也不會一步到位,燃油車仍然是傳統車企主業。傳統汽車企業基本都掌握著成熟的銷售體系,建立了龐大的經銷商網絡。如今,中國有近3萬家汽車4S店,絕大多數乘用車通過它們銷售出去。

4S店數量呈下滑趨勢

傳統車企轉型緩慢
如何一邊賣燃油車,一邊又賣好電動車,成了4S店的新課題。
從數據來看,試水成效并不明顯。傳統豪車品牌都推出了電動車型,且均在4S店銷售,但數據表現慘淡。據國內交強險上險數據,奧迪E-tron今年9月只賣了85輛;捷豹I-PACE只有23輛,遠遠落后于中國造車新勢力同級別車型。
究其根本,還是因為4S店在電動車銷售上普遍動力不足?!罢f白了,無利可圖?!敝貞c一名德系汽車經銷商為記者解釋道,電動汽車很難帶來售后收益,對經銷商來說不劃算,“在一些4S店,消費者常規保養的售后利潤就能占總收入的60%以上。而電動汽車零部件少,售后市場空間有限,例如不用定期更換機油,很多問題還可以通過空中升級方式解決。”
除了經銷商積極性不高,一線銷售人員也很難適應這種變化。記者在重慶南岸金菱車世界調查,發現除了特斯拉是獨立的展廳運營之外,其他品牌如大眾、奧迪的電動車,都實行大雜燴的展示模式——車型少,詢問流量小、成單率低的車型被放到不顯眼的片區。電動車銷售人員的講解也不令人滿意,問到很多技術問題明顯不熟悉,有時候一個問題要找幾個銷售員輪番解讀。
此外,傳統車企推出的新能源車經常陷入“油改電”的指責中,在整車設計及性能表現上,沒有跳出慣性思維,從外觀上看,還是一臺燃油車?!凹幢阃黄放频募冸妱榆囆秃腿加蛙嚁[在一起,純電動車型還便宜(比如寶馬ix3、奧迪E-tron降價幅度都很大),但消費者反而更猶豫。”上述經銷商稱。
但商場賣車真的能持續下去嗎?
如前所述,在商場大規模開設直營店,不可避免會推高車企成本。
“一些一二線城市原本以氛圍良好或租金昂貴出名的購物中心,在知名或不知名的電動車品牌爭相入駐之后,商場里已經有了點郊區汽車城的味兒。對于商場的形象是有傷害的?!敝貞c新光天地一位招商人員表示,一般商場內的新能源車品牌會控制在3-5家內。
由于商場為了維護消費體驗會控制商場內汽車門店數量,對于車企來說黃金門店位置更是屬于稀缺資源,往往要付出比其他業態如餐飲、服裝,高3至5倍的租金成本,甚至10倍于超市。
因此,當新能源車企通過商場店鋪達到了為品牌宣傳造勢的目的,往往就會及時止損,開始收縮戰線,僅保留利潤高的店鋪。
今年,特斯拉已經有意減少一線城市商超直營體驗店的數量,并在傳統汽車銷售區域建設起更多集展廳和服務中心于一體的店面,與傳統4S店形態極為相似。
除了租金投入過高外,堅持直營的車企還要承擔庫存和倉儲成本,無論是對于仍在燒錢中的新勢力,還是需要大量研發資金支撐轉型的傳統車企來說,都是一場輸不起的游戲。
在傳統經銷模式下,車企只管“閉門造車”,庫存和銷售的任何風險都可以轉嫁給下游數百家經銷商;但在直銷模式下,生產一臺車,就創造出一臺車的庫存,如果銷售端賣不動,那車企將背負巨大的現金流和銷售壓力,稍有不慎可能就會出現財政赤字。
從這個角度來說,4S店可能仍需存在,扮演車企“資金池”的角色。
越來越多的新能源車企已經開始著手這一“并行路線”。蔚來在初期完全自建NIO house 進行汽車銷售和售后服務,隨著銷量規模增長,現在也逐步放開了面積較小的NIO Space加盟。傳統車企也可以選擇新建經銷商或改造經銷商的模式,庫存仍由經銷商承擔,廠商的資金投入較小,推廣支持方面可與原4S店協同。
無論如何,汽車銷售方式與汽車產品形態一樣,還面臨諸多未知。不管什么模式,車企都要在首先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考慮如何在資金層面形成正向循環。4S店也可以學習新能源車企們,利用好展廳面積,從批發思維轉為用戶思維,將4S店打造成一個專業的品牌空間,也許可以在新消費浪潮中找到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