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碧意
摘 要 水資源作為國家不可缺少的重要資源,對人類生存與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倘若忽視對水資源的保護,會讓我國整體水質不斷下降。因此,為了徹底解決這一問題,提升我國水環境治理效果,相關部門要積極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手段,以保證水質環境監測的效果,從而確保采集的樣品可以真實反映出水質的詳細情況。本文主要對水質環境樣品監測的意義與注意事項進行分析,并提出具有針對性的水質環境監測樣品采集與保存的質量控制策略,僅供參考。
關鍵詞 水質環境監測 樣品采集 監測數據
中圖分類號:X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745(2021)11-0025-02
在對水質環境監測與保護過程中,錯誤的數據信息會讓人產生錯誤的認識,無法正確認識到水質環境情況,給后期環境監測與管理工作開展帶來一定的影響。在水質環境監測過程中,通過樣品可以獲得監測數據,樣品在采集與保存過程中對樣品監測數據的真實性與有效性會帶來一定影響。因此,為了保證水質檢測數據的真實性,在樣品采集與保存中要注重質量控制與管理,從源頭上加強對監測數據的管理,從而保證監測數據的精確性。
1 水質環境監測工作開展的意義分析
水資源作為自然環境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人類繁衍生存具有密切的關系。水質環境監測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防治污染,不斷改善生態環境。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水質環境監測工作開展需要先進的技術手段作為支撐,從而維護社會的正常生產與生活。在水質監測過程中最基本的工作內容就是質量控制,在樣品采集與保存中進行有效控制與管理。在對樣品采集與保存過程中質量嚴格控制之后,才可以準確了解該區域環境的具體情況,并對其中存在的環境問題進行分析,結合實際數據情況提出相對應的改善方式,從而促進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1]。
2 水質監測中樣品采集與保存質量控制注意事項分析
2.1 科學合理選擇采樣器材
為了確保樣品監測數據準確性與真實性,在水質環境監測環節,首先監測部門會采取科學合理的采樣設備,從而展開相關的質量控制工作。監測工作人員要綜合考慮水質環境監測的實際要求與目的,以此作為基礎從而選擇合適的采樣設備與器材,以保證所有樣品均符合水質環境監測的要求,凸顯出樣品的代表性,從而有效提高水質樣品采集的整體質量。因此,在水質樣品采集工作開展過程中,工作人員要綜合水質環境監測要求與特點,做好樣品采集前期的分析與準備工作,合理選擇樣品采集容器種類與型號。采樣容器對樣品檢測結果會造成一定影響,因此可以選擇聚乙烯塑料桶、自動采樣器等器材,進而提升水質樣品采集的質量。為了保證水質樣品更具有代表性,減少容器給水質帶來的影響,可以選擇聚乙烯瓶或者堅硬玻璃瓶來盛裝水樣[2]。
2.2 注重采樣操作流程的規范性
當檢測地表水域環境時,多數會選擇瞬時水樣。在采集工作開展過程中,要對取樣操作流程進行嚴格分析與規劃,并對水樣消耗量進行多次研究。工作人員首先要規劃好采樣區域,并對定位進行分析,利用專業儀器選擇出準確的位置。在水質測量階段,當發現其中存在污染物時,容器中要灌滿采集水樣,然后用水將容器密封,這樣會隔絕與外面空氣的接觸,減少污染與影響。水質采樣結束之后,工作人員要對樣品進行區分與整理,并貼上相對應的標簽,在標簽上標注采樣時間與地點等。
2.3 選擇適當的樣品保存劑
在水質監測過程中,往往被檢測的樣品會受到外界因素影響而產生變化。當樣品采集之后,樣品中一些成分會彼此之間發生反應,導致樣品濃度受到影響。在此種情況下,根據樣品此時呈現出的相關性質,可以適當添加保存劑,從而減少樣品濃度受到改變[3]。在樣品檢測過程中,如果出現濃度較高的金屬元素,為了減少金屬離子在樣品中的反應,可以對樣品液體進行水解沉淀處理。在樣品中添加適量的酸性溶液,將樣品的PH值控制在1-2之間。除此之外,為了避免金屬元素附著在容器內壁上,工作人員在操作過程中要確保樣品濃度在適當范圍內。水質樣品中如果出現較多的微生物元素,適當添加抑制劑從而減少微生物的活性。例如,在檢測含有氨氮及化學需氧量等水樣時,適當添加防護劑,這樣會抑制微生物與亞硝酸鹽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再比如,在測量酚水樣時,可以添加磷酸來調節溶液的PH值,并適當添加硫酸銅等抑制其活動。
2.4 樣品運輸與交接環節
監測過程中樣品運輸是一個重要環節,一旦樣品在運輸過程中受到污染,那所有準備工作將功虧一簣。樣品進入到運輸環節時,工作人員要仔細檢查容器蓋的密封性,并用泡沫塑料等物質將容器包裹住,然后將箱子與容器之間的空隙填充,以免容器在運輸過程中受到碰撞而出現破損。運輸過程中要配備專人來看管樣品,并做好記錄,確保樣品運回實驗室與實驗人員順利交接。
運輸的最后一個環節就是完成順利交接工作,實驗室人員在樣品接收過程中,要詳細檢查樣品的損壞情況,并仔細翻看樣品的保存時間、數量等相關記錄,當所有事項都檢查無誤時,便可完成交接,將樣品帶回實驗室等待分析與研究。一旦交接環節出現問題,實驗人員要提出質疑,并結合實際情況采取相對應的解決策略,以保證樣品監測的準確性。
3 水質環境監測中樣品采集與保存過程中的質量控制策略
3.1 加強監測對象研究
在水質環境監測活動開展過程中,我國水質環境監測對象在不斷改變與完善中,導致我國水質環境監測工作很難穩定開展,并帶來一定的阻礙與影響。因此,在水質環境監測過程中為了保證監測結果的有效性,首先要確定監測對象,并對其展開多次研究[4],工作人員要不斷擴大樣品的采集范圍。在水質環境監測樣品采集結束之后,需要將樣品做好標記并交給專業工作人員處理。在樣品采集運輸過程中,工作人員還要充分考慮不同區域水質環境監測技術與設備存在的影響,因此要建立完善健全的設備管理體系,按照區域合理劃分與規劃。在實際工作開展過程中,需要不斷加強監測隊伍建設工作,增強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與保護意識,以保證水質環境監測工作順利進行。
3.2 更新監測技術與標準
為了保證水質環境監測工作的穩定開展,可以有效克服外界因素的影響。在監測工作開展過程中要及時更新監測標準,結合實際綜合情況,不斷提升監測結果的有效性與真實性。水質環境監測標準會隨著實際情況發生動態變化,反映出當前監測水質的真實情況。因此,在水質環境監測環節中,工作人員要及時調整監測標準與數值,以此成為后期工作開展的參考依據,并結合國家相關規定要求,不斷完善水質環境監測準則,從而使其滿足國家規定要求。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為工作人員提供相對應的參考數據,并在水質環境監測中發揮出具體作用,從而提升水質環境監測結果的準確性。
3.3 構建完善的工作體系
構建完善的工作體系可以有效提升水質環境監測結果的質量,為相應監測工作穩定開展奠定基礎。工作人員作為水質環境監測的基礎保障,在工作開展過程中要從水質樣品采集階段出發,構建完善、明確的樣品采集體系,充分發揮出工作人員在水質環境監測各環節中的作用,從而保證水質監測結果的有效性,避免出現數據誤差[5]。在構建完善水質環境監測體系過程中,要綜合考慮不同水域環境的特點,并開展相關工作內容,結合水質環境出現的問題,要制定針對性解決措施。相關部門為了加強對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在水質環境監測工作中還要控制監測結果的準確性,加強對污染物的控制,減少污染源的影響,全面落實環境保護等工作[6]。
3.4 不斷提升工作人員專業能力與素質
為了保證水質環境監測樣品采集與保存質量,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與素質需要得到相關部門的重視,在工作人員招聘環節,要突出專業化的要求,只有滿足招聘標準的人員才可以進入崗位面試環節。在崗前面試階段取得通關資格的人員,可以直接進入到崗前培訓階段,讓新員工對實際工作情況與職責詳細了解,并對面試人進行考核,考核達標人員會被安排到合適工作崗位[7]。除此之外,相關部門還要定期開展專業培訓活動,引導工作人員積極參與其中,學習與吸收現代化科學技術,全面提升工作人員專業能力與素質,從而滿足水質環境樣品采集與保存工作的要求。
4 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水質環境不同區域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性,導致水質環境監測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在監測工作開展過程中,現場工作人員要具備充足的環境保護責任意識與專業能力。水質環境監測工作過程中要不斷研究監測對象,加強工作人員專業能力與素養的提升,構建完善的水質環境監測體系,為水質環境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保障。
參考文獻:
[1] 徐剛,黃磊.水質環境監測中樣品采集與保存過程的質量控制研究[J].皮革制作與環保科技,2021,02(02):42-43.
[2] 黎金,方鵬.水質環境監測中樣品采集及保存過程的質量控制探析[J].低碳世界,2020,10(12):17-18.
[3] 馮雪娜.水質環境監測中樣品采集與保存過程的質量控制研究[J].綠色環保建材,2020(01):46,49.
[4] 李秀虹.淺析水質環境監測中樣品采集及保存過程的質量控制[J].科學與信息化,2019(30):195.
[5] 王瑋.水質環境監測中樣品采集及保存過程的質量控制[J].節能與環保,2019(02):94-95.
[6] 許崎峰.水質環境監測中樣品采集及保存過程的質量控制分析[J].化工管理,2018(29):204-205.
[7] 張道飛.水質環境監測中樣品采集及保存過程的質量控制[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理論版),2019(01):2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