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方波
摘 要 施工管理與養護工作是高速公路核心內容,工作成效影響著項目綜合效益,在新時代發展背景下,建設單位在此方面逐漸重視,考慮高速公路工程項目的開展對社會發展、群眾生命與財產安全的影響性,把工作重心放在施工管理與養護方面,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與措施,在細節上控制與處理常規問題,避免影響施工進度與質量,還能增強工程項目整體安全性與穩定性。
關鍵詞 高速公路 施工管理 養護措施
中圖分類號:U415;U4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745(2021)11-0048-02
高速公路施工管理工作本身就有一定的復雜性,并且影響范疇較廣,會增加現場施工管理難度,為保證高速公路工程質量與效率,還需各部門積極參與,結合自身工作內容與職責,把具體的管理措施全面實施,工作人員對管理要點全面掌握,在根源上控制與處理施工管理問題,突出施工管理工作重要性。在此基礎上,開展工程養護工作,既為群眾日常出行提供安全保障,又能延長工程使用年限,顯著提升工程項目綜合效益。
1 高速公路施工管理與養護工作影響性
當前,我國高速公路建設項目開展力度增大,為保證其運輸能力,還需加大對其的養護力度,并在施工階段有較強的管控力度,滿足不同領域的出行需求,才能實現工程項目建設要求。結合當前高速公路使用情況分析,在不同路段或區域內對車輛承載力及出行要求有具體的標準說明,如果重載型車輛反復通行,還需加大養護力度,才能保證工程使用良好性。
此外,高速公路工程的養護工作開展,也會為建設單位創新一定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影響程度也比較大,無論是在前期投入階段還是在后續運營階段,均能通過管理與養護工作保證整體安全性,始終都強調高速公路使用良好性、順暢性,才能有效解決交通堵塞問題[1]。在此基礎上,建設單位發揮自身職責與作用,在施工管理與養護階段加大監管力度,在每段高速公路上會設有相應的養護單位,遵循“從實際出發”的管理與養護原則,能把具體方案的內容與實際情況對比分析,把不適合的內容有效完善,為后續工作質量與效率提升帶來積極影響,從而保證高速公路暢通性,為各領域交通出行提高安全、高效的服務工作。
2 高速公路施工管理常見問題
2.1 技術水平待提升
分析高速公路施工管理工作會受到傳統化管理模式限制,還有部分工程依然采用傳統化的人工管理方式,會因人員職業能力與素養限制,影響項目管理技術水平。再加上新時代背景下,我國高速公路管理工程所具備的管理制度內容待優化與完善,技術水平待提升,無法為現場施工管理工作進行科學化的指導,增加現場管理難度的同時,還出現了較混亂的狀況,無法為后續工作開展提供便捷條件,整體效果與預期標準存在較大的差異性。
2.2 材料質量不達標
高速公路施工管理、道路養護工作開展,核心內容之一就是對施工材料質量的管控,也是引發常規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所使用的施工材料質量不達標,無法為工程質量、車輛及人員出行等提供安全保障,嚴重的還會引發安全事故,因此建設單位面臨較大的經濟損失。此外,在施工階段也會因管理工作不到位,各環節中均出現施工材料浪費情況,會影響工程項目綜合效益,因此方面的管控工作不到位、管控效果不理想等,資料利用率無法提升,在施工階段就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在施工階段威脅工作人員生命安全;在運營階段威脅群眾生命與財產安全,無法達到預期管理與養護要求。
2.3 人員培養工作不全面
各項工作開展均離不開專業化的人員自主參與,但是因人員管理能力、技術水平、職業素養等存在差異性,往往會因人為因素影響而阻礙工程進度,管理工作與養護要點無法全面落實,出現了管理與養護漏洞問題,無法提升工作質量與管理水平[2]。目前,大多數施工企業依然聘用專業技能不達標、個人素養待強化的工作人員,往往會使問題發生在現場施工與養護階段,對高速公路工程綜合效益產生不利影響。甚至還有某些工作人員為了自身利益,借助自身職權“吃回扣”,嚴重影響到整個行業的發展“風氣”。再加上現場中缺乏專業化的人員科學指導,現場各項工作盲目、隨意開展,影響工程質量與進度。
2.4 管理制度內容待完善
管理制度在各類工程項目中均發揮著重要作用,需各部門在此方面深度探究,細節制度內容與管控制度,才能有效處理各項管理與養護問題。但是,少數建設單位在此方面的分析,只是單一化地滿足項目施工進度,為使各項工作均能開展,并沒有注重管理工作與養護工程成效,以傳統化的管理制度內容為依據,會使一些隱蔽工程中的問題無法被發現與及時解決,為后續工作開展預留隱患,工程項目在質量驗收階段面臨著返工、停工等現象,建設單位損失大量的經濟費用。
例如:某高速公路在施工管理與養護工作開展階段,因建設單位在管理制度制定與實施方面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只是對各項政策與法律法規“形式化”落實,并沒有發揮出相應的管控力度與約束性,使現場施工工作過于混亂,增加管理難度,無法為現場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同時,傳統化的管理模式會因內容不完善而不能滿足養護工作實際要求,整體效果與預期建設目標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失去高速公路根本意義。
3 高速公路施工管理與養護措施實施
3.1 拓展科學技術手段應用范疇,提升工程管控水平
從高速公路施工管理與養護工作實施角度分析,所包括的工作內容較多,在各項工作開展階段均需強求根本意義,無論是路面質量詳細檢測,還是各項工作環節中所產生的信息數據采集等,均需有完善的養護管理體系,能在建設過程中深度探究,重點考慮施工管理與養護工作質量較差的主要原因,能在根源上對常規問題處理,才能符合現代化高速公路工程項目的發展要求[3]。
同時,建設單位在技術手段應用方面也引起重視,把工作重心放在管控水平、養護質量等提升方面,能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正確應用,提升項目綜合效益,各部門工作人員扎實掌握新技術手段,并靈活地運用到日常工作環節中,既能在實踐中解決常規問題,又能滿足現代社會發展需要,提升工程項目施工管理質量與養護工作效率。
此外,技術變革也是提升養護施工技術水平的主要條件,各部門能依據所負責的工作內容與職責,在質量把控中提升整體質量,保證高速公路工程能隨著時代發展不斷創新與進步,以實際效果說明成效,有效擴大了我國高速公路工程影響范疇。
3.2 加大施工材料質量監督力度,增強工程整體穩定性
在現場施工階段開展管理工作,最重要的基礎條件就是完善的管理制度,有助于細化各部門的工作內容與職責,并進一步完善項目質量監管體系內容,貫徹落實到各項工作環節中,在細節上把控質量與進度,有助于提升工程項目施工管理與養護技術水平,增強工程項目整體穩定,為車輛及人員日常出行提供安全保證。
此外,在施工材料質量監督方面也需引起重視,是因為各項工作開展對施工材料的使用有不同要求,還需在質量檢測環節中規避常規問題發生,在施工材料入場前解決不合格的材料,避免影響項目質量[4]。首先,在施工材料采購前開展質量檢測工作,借助先進技術與設備,建議建設單位能在此方面組建專業化的檢測隊伍,便于同時開展各項工作,避免耽誤施工進度;其次,制定完善的檢測方案與流程,檢測人員具備較強的專業能力與技術水平,能在檢測中把各項信息數據詳細記錄,成為施工材料質量“說明”的重要依據;最后,施工材料在入場前與使用前等均需進行相應的檢測工作,只有各項指標均符合要求的材料才會進入施工現場管理與使用等。如果在某個檢測環節中出現了施工材料不合格的問題,還需及時聯系材料供應商對同批次的施工材料科學處理,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避免對施工進度與項目質量造成影響。
3.3 管理隊伍組建,提升工程質量
基于行業改革背景下,高速公路工程采用“管理與養護一體化”模式,可在管理過程中做好相應的養護工作,而養護單位的“角色”也發生變化,以“行政單位”的角色存在,不會依據養護工作規模與影響程度降低重視度,詳細探究養護管理工作中人員技術水平、管理能力、職業素養等,每位工作人員均完成了嚴謹的招聘、考核等用人流程,只有綜合指標符合要求的人員才會被聘用,通過人員專業能力提升,才能組建專業化的管理隊伍,也降低人員培訓與管理難度,能借助管理隊伍把新規則、新制度、新政策等全面落實,才可為高速公路施工管理與養護工作質量提升帶來積極影響[5]。
3.4 管理制度制定與內容完善,構建現代化的管理體系
開展高速公路施工管理與道路養護工作,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等,也是各項工作有序實施的必要條件。其中,基礎條件就包括完善的管理制度,能細化各部門及工作人員的職責,有效實施責任制度,強化人員責任意識,在參與中提升工程進度與質量。
此外,關于現代化管控體系構建,既能確定工程項目預算標準,為施工管理、道路養護工作開展提供重要依據,又能把相關問題體現在現代管理系統中,以直接反饋的形式幫助人員解決實際問題,才可保證良好成效,促進建設行業健康發展。
4 結語
通過上述內容分析,能了解到高速公路施工管理與道路養護工作的必要性,在實施階段建議應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在養護手段與方式方面注重創新,才能促進高速公路養護體系向現代化方向發展。再加上管理部門、養護部門、建設單位等均在此方面深度探究,加大整體投資力度,把先進技術與配套設施全面引進,為我國高速公路工程穩定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徐中濤.高速公路施工現場管理措施分析[J].黑龍江交通科技,2020,43(04):225,227.
[2] 周洋.高速公路施工管理及養護措施[J].中阿科技論壇(中英阿文),2020,32(03):48-49.
[3] 宋峰.高速公路施工管理優化措施分析[J].住宅與房地產,2020,68(04):144-145.
[4] 謝松.公路施工技術管理及公路養護措施分析[J].居舍,2019,42(18):35.
[5] 張林.當代高速公路道路施工管理與養護措施分析[J].住宅與房地產,2018,62(21):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