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峰

?王雙淮? 瓶裝沙船

?王雙淮 瓶裝宋汴河船
2020年“小題大作——中國微型古船模技藝展”以線上和線下互動的形式在上海劉海粟美術館分館展出,揭幕當天吸引了大批滬上工藝美術界專家、學者、媒體及社會各界人士懷著濃厚興趣與驚奇目光前來觀展,掀起了展館閉館半年后重開以來的小高潮。
中國古代造船技術和航海歷史曾經震驚世界,風帆古船為近代上海工商貿易、期貨倉儲、航運及港口經濟發展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展覽聚焦中國古代近代工匠造船文化的輝煌歷程,令觀眾嘆為觀止。本次展出作品分別是王雙淮瓶裝古船模和陳昌華微型古船模兩大類共40多艘精美作品。
兩位工藝美術家的作品,曾經在2019年10月隨上海僑愛公益代表團出訪俄羅斯葉卡捷琳堡,在由聯合國舉辦的“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場中國周”展演活動上,海派工美非遺精品首次登上國際舞臺,深受參展各國嘉賓的歡迎和喜愛。展臺前人頭攢動,這些船模向世界展示了中華燦爛的傳統文化和海派工藝美術絕技。
王雙淮和陳昌華兩位工藝美術家的創作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把曾經為中國古代航運作出了巨大貢獻,而又從當代人視線中消失的風帆古船作為載體,利用廢棄物料如人們日常丟棄的酒瓶、木材、鐵絲等可利用資源,將環保制造與藝術創作相結合,潛心制作出不同類型的精致的中國古船模型,讓每一艘古船模都有故事并賦予其新生命。他們運用不同的空間設計、材料,通過古船模這個載體還原歷史文化價值。各種類型的古船模,都凝聚兩位工藝美術大師的精巧妙思和獨特創意,從他們的作品中也可以觀察到其結構明朗、小巧精致的特點,發揮的是海派工美的獨特性、多樣性,從而將海派工美的精致文化表現得淋漓盡致。
瓶裝船模工藝家王雙淮,自小喜歡傳統木工技藝,年輕時有一段海軍軍旅經歷,后來有近40年的遠洋工程運輸生涯,他熱愛船只、熱愛海洋,直至退休。他一直都未放棄過把仿真船模技藝濃縮進晶瑩剔透的酒瓶中的創作。中國北宋名畫《清明上河圖》中所描繪的汴河宋船是整幅作品的經典,王雙淮為把畫中24艘古船立體呈現在世人面前,花了10年心血將精美的微縮古船一一放進各類透明酒瓶中。這套瓶裝古船模的創作,在技術上使用了微雕、榫卯、鐵作等傳統工藝的多種跨界技法,逼真古船在酒瓶中的組裝順序十分復雜,整套作品可謂巧奪天工,既有中國傳統工藝又有西方裝幀藝術韻味。海派著名書法家趙冷月先生看了王雙淮的瓶裝船模作品后,驚嘆之余欣然為王雙淮題寫:“九州一絕”。
微型中國古船模工藝家陳昌華,自幼對中華傳統文化藝術有著濃厚的興趣,手工制作是他與生俱來的內在潛質與喜好,因機緣關系讓他接觸到滬上眾多工藝美術界的良師益友。他在工藝美術前輩、大師的潛移默化影響和悉心指導下耳濡目染,萌生出創作激情。他創作的中國微型古船模多以“福船、廣船、沙船、鳥船”古代四大船型為主,其作品的特點是以獨特的思維,環保的理念,傳統的技法,盡可能將作品做到精微而不失精致,真實而不帶匠氣,注重還原作品厚重的年代感與古文化底蘊,稍微大一點兒的作品仰看巍峨雄壯、百折不撓;俯看梯窗錨帆、纜索繩鏈逼真入微。

陳昌華 上海沙船
編輯:沈海晨? mapwow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