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馬克思經濟發展質量思想及其中國實踐

2021-11-24 13:10:15吳雨星吳宏洛
當代經濟管理 2021年11期
關鍵詞:馬克思

吳雨星 吳宏洛

收稿日期:2021-09-04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人工智能時代馬克思勞動解放理論的創新發展研究》(21BKS098)。

作者簡介:吳雨星(1987—),女,福建寧德人,福建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吳宏洛(1963—),女,福建福州人,博士,福建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DOI:10.13253/j.cnki.ddjjgl.2021.11.002

[摘 要]經濟高質量發展是中國重要的時代主題。馬克思經濟發展質量思想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理論源泉。其科學內涵主要體現在:以服務人的全面發展為本質屬性,以促進生產力發展為基本條件,以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為根本動力,以實現共產主義為制度指向。其主要表征體現在:微觀上關注產品質效提升,中觀上調整產業結構推動區域平衡發展,宏觀上實現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新中國的發展歷經從強調“經濟增長”到“經濟發展”再到“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個階段的演進,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實踐和豐富發展著馬克思的經濟發展質量思想。

[關鍵詞]馬克思;經濟高質量發展;經濟發展質量

[中圖分類號] F124[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3-0461(2021)11-0013-06

習近平強調:“高質量發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盵1]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需厘清其理論淵源。部分學者對馬克思主義經濟發展質量理論進行一定程度的梳理:如任保平(2018)[2]以《資本論》為研究藍本,挖掘馬克思主義質量經濟理論,以期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質量經濟學理論體系的研究;鈔小靜等(2018)[3]從產品、結構及生產力質量三方面加以簡要闡述。但是前者僅限于《資本論》的研究顯然不夠,后者沒有系統地展開。洪銀興(2019)[4]梳理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發展理論的演進過程說明經濟高質量發展理論是中國共產黨人不斷探索的成果;但其缺乏對馬克思主義淵源的追溯。周文等(2019)[5]、張俊山(2019)[6]等從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視角加以闡釋;但拓展不足,多援引社會基本矛盾運動原理。縱觀現有研究,有必要進一步科學系統地梳理馬克思經濟發展質量思想,以期更好地指導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踐。

一、馬克思經濟發展質量思想的科學內涵

馬克思經濟發展質量思想之所以科學,只有科學地加以澄明才能更好地彰顯其當代價值??偟膩碚f,其科學內涵包含根本標準、基本條件、根本動力及制度指向四個維度。

(一)根本標準:人的發展水平

人的發展貫穿于馬克思主義經濟發展質量思想的全過程。馬克思在主編《萊茵報》時期就開始關注貧困群體的政治經濟權利,抨擊政府及富人聯合對窮人的壓迫。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批判私有制對人的異化?!墩軐W的貧困》中馬克思運用新創立的歷史唯物主義研究經濟學問題,批判了蒲魯東未從歷史的視角批判資本主義社會,企圖把資本主義社會產生的經濟范疇當成永恒的范疇,那么也就找不到人解放真正的未來的路徑?!?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開始建立以剩余價值論為核心的政治經濟學體系,系統地闡述人的全面發展觀?!顿Y本論》內容上對資本主義“經濟增長”方式有深入的論證,但事實上貫穿著人全面發展的根本旨歸。《資本論》對經濟增長的分析深刻揭露了資本主義對人全面發展的阻礙,對經濟增長規律的剖析正是為了推導共產主義取代資本主義,實現人全面發展的必然性。馬克思、恩格斯以人的發展為目的,從工人工資收益、身體健康、精神狀況及自然環境的改善、社會民主正義等經濟、社會各個方面拓寬經濟發展質量的內涵。

(二)基本條件:生產力發展

普遍貧窮不是社會發展的目的,生產力發展是必要的前提。馬克思指出資本主義發展為共產主義實現累積了物質前提,即便到了共產主義階段,生產力的發展同樣重要。

第一,生產力的發展主要需要以下要素支撐:土地、勞動、資本與科技。其一,土地。土地實際就是自然界供給的資源條件,是生產力發展的基礎要素。馬克思強調,自然界是人勞動的客觀對象。其二,勞動。從正面來說,勞動力是價值的源泉。從側面來說,象征財富的貨幣抑或資本事實上是積累的勞動。從人的發展維度來說,勞動確證了人的本質,發展了人自身的素質與能力。其三,資本。資本積累不僅有助于擴大生產規模,還有助于通過投入購買機器、提升勞動者素質等方式促進生產效率的提升。其四,科技。前三者是影響生產力發展的經典要素,但馬克思顯然注意到科技對生產力發展的突出作用,并一針見血地指出:“生產力中也包括科學?!盵7]馬克思指出,科技的廣泛應用,“彷佛用法術”[8]喚醒了潛在的社會生產力,社會生產力像是從地里忽然噴發出來一樣。

第二,生產或管理方式的改進也通過提高效率來提升生產力水平。其一,分工或協作的生產方式。馬克思論證了社會大分工對生產力效率的極大提高。分工使勞動更熟練,促進自然科學的發明使用,建立新的社會生產關系。而有的工作卻需要通力合作,一方面使生產資料集中起來,可以節省不必要的浪費;另一方面,從整體上來說生產本就是社會生產,而有的工作只能通過協作才能完成,“這種生產力是協作本身產生的”[9]。其二,提高生產管理的效率。隨著生產力的提高,生產規模的擴張,原本由“老板”兼顧監工、協調的職責被獨立出來,由專人負責,這樣的崗位成為專門的管理崗位。

第三,世界市場為生產力的發展開辟了新渠道。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迫切要求突破國內市場的局限性,向外擴張,一方面利用國外廉價的生產資料,另一方面占有更大的銷售市場。由此,國家之間、民族之間的交往日益普遍起來,形成世界交往,各民族都陷入了激烈的生產競爭,“保持已創造出來的生產力才有了保障”[10]。

(三)根本動力:社會基本矛盾運動

社會基本矛盾運動是提升經濟發展質量的根本動力。古典政治經濟學派側重于從“生產力”這個維度研究經濟增長問題,忽視了“生產關系”這個變量。如上所述,生產力是人類獲得物質資料的能力。馬克思有關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科學系統論述首先體現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完善在《資本論》中。

首先,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前者是歸根到底的決定性因素,引領經濟社會向前發展。由于不適宜工業革命帶來的生產力發展,封建制度被資本主義制度所代替,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較長的一段時間促進了生產力的高速發展。但是,隨著生產力的高度發展,社會化生產要求與私有制之間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適應社會化生產要求的共產主義必然取得勝利。資本主義為共產主義積累了豐富的物質基礎,在向共產主義過渡的過程中也會反復掙扎,在原制度范圍內進行不斷調整,但仍無法完全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需要,最終仍將被消滅。

其次,不可忽視生產關系對生產力反作用的獨立性。生產力固然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因素,但這個“決定性”是“歸根到底”的“決定性”,不可陷入“唯生產力論”[11]。生產關系在某種條件下可以相對獨立,并對生產力的發展起反作用。恩格斯指出,國家一旦成立,對經濟社會便具有獨立的反作用,體現在主導意識形態,“保護自己的共同利益,免遭內部和外部的侵犯”[12]等方面。《反杜林論》作了大量的有關國家對經濟社會發展反作用的論述,強調決不能忽視政治運動的反作用。

(四)制度指向:實現共產主義

馬克思強烈批判資本主義經濟增長方式違背了人的發展旨歸,并指出共產主義必將替代資本主義。馬克思通過“剩余價值”這個變量的發現,科學論證了社會發展的歷時必然趨勢。共產主義將在物質高度豐富的基礎上實現人的全面發展,這是實現更高水平經濟發展的制度指向。共產主義經濟發展質量達到高水平,至少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物質的極大豐富。馬克思多次強調,共產主義不是貧窮的共產主義,而是充分承接了資本主義經濟增長的物質積累。資本主義為共產主義準備了物質基礎,共產主義適應更高水平生產力發展的需求將促進生產力更高水平的發展。

二是人的自由與全面發展。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人被異化,不能充分展現人的主體性,表現出對物的高度依賴,出現“商品拜物教”“貨幣拜物教”。人被依附于商品抑或貨幣上,依附于機器上,成為機器的奴隸,極大地失去了自由。由于分工使人不能得到較全面的發展,而共產主義則使人不再依附于物,勞動也不再是異化勞動,而是變成一種需要,實現了“各盡所能,按需分配”[13]。

三是人與人之間關系的修復。在私有制中,對物質的追求充斥著社會。馬克思批判道,人們參與政治活動、從事社會工作,甚至連選擇配偶也出于經濟的考慮。而共產主義將實現人與人關系的修復,做到“真正完全的、真正沒有任何例外的民主”[14],人與人之間不再為了取得工作而互相競爭傷害,婚姻成為“和當事人有關而社會無須干預的純粹私人關系”[10]。

四是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修復。資產階級為了實現經濟利益,不惜破壞自然環境,對自然環境的破壞,最終損害人自身的發展。而共產主義將不再將自然作為人的對立面存在,而是將保護自然環境作為人道主義的內在要求,從而最終解決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

二、馬克思經濟發展質量思想的主要表征

前述馬克思主義經濟發展質量思想的科學內涵,主要從抽象的或宏觀的視角,偏向于“內”的解讀,更有利于把握科學性及價值意蘊;而本節主要表征從具體的、“外”的視角解讀,從微觀、中觀、宏觀三層加以把握,更有利于落實提升經濟發展質量的策略。

(一)微觀:關注產品質效提升

馬克思指出商品兼具價值與使用價值兩種屬性,前者是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體現,后者則說明了商品的有用性。產品質量提升也可以從兩大維度闡釋:一是從價值維度來說,要使個別價值低于社會價值獲得超額剩余價值,就得提高生產效率。而提高產品的生產效率同上述生產力發展提升手段是一體兩面的,即重視生產要素的投入與優化,特別是重視科技要素的投入;重視分工與協作、管理方式的優化等等。二是從使用價值維度來說,產品對人有用,且不斷滿足人們更高的需求。對于商人而言,重要的是生產價值的實現;對消費者而言,重要的是使用價值的獲得。馬克思批判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只關注剩余價值的獲得,而不在乎產品對人是否真的有用,這事實上完全違背了生產的初衷。一開始交換是為了將自己多余的產品換取有用的產品,但隨著商品經濟的深入運行,商品特別是作為商品的交換媒介——貨幣,被蒙上了“萬能”的紗罩,貨幣成為了“最高的善”[10]。溯本歸源,產品對人而言最重要、最根本的還是在于使用價值?!笆褂脙r值總是構成財富的物質內容”[15],而不能本末倒置,讓貨幣變成人追求的主要標的并壓迫人使人難以喘息。

(二)中觀:調整產業結構推動區域平衡發展

馬克思將社會總產品分為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兩大部類。兩部類均由不變資本(c)、可變資本(v)以及剩余價值(m)組成[16]。即兩部類的社會總價值分別表達為:I(c+v+m)、Ⅱ(c+v+m)。進行社會生產要實現價值補償與物質補償。簡單再生產需滿足:I(v+m)=Ⅱ(c),即生產資料部類工人的社會勞動力價值(體現為工資收入)及資本家的剩余價值均轉化為消費資料。擴大再生產需滿足:I(v+△v+m/x)=Ⅱ(c+△c),即生產資料部類資本家并部分剩余價值用于積累(m=△v+m/x,m/x為資本家個人消費的部分),消費資料部類中用于交換的消費資料多了△c。

從上述分析可知:要注重產業結構之間的平衡,從整體上看注重生產與消費資料部類生產的平衡,簡單說就是要注重供需之間的平衡,供以需為準,供大于求會造成大量產品銷售不出去,供小于求則滿足不了人們的需求。從具體來看,兩部類生產的平衡實際就是要求各行業、各企業生產之間的平衡。從產業位移至空間布局來說,產業結構均衡內在要求區域之間的平衡發展。馬克思、恩格斯論證產業發展的聚集促進了城鎮化的發展,城市發展越大,各方面的物資聚集越多,越能吸引農村的人前來生活,大城市越來越龐大,大小城市、城鄉之間的兩極分化越嚴重。為此,須促進“大工業在全國盡可能均衡的分布”[16]。因此,經濟發展質量的提升不僅在于產業之間的均衡發展,還在于產業在空間上位移所體現的區域之間的協調發展。

(三)宏觀:實現經濟與社會一體化發展

在馬克思主義視閾下,經濟發展質量的本質體現是以人的發展為目的,即不僅關注生產力的發展,還注重生產力發展是否促進了人的發展。人與社會的發展是內在統一的。因此,馬克思經濟發展質量體現的是“經濟-社會”二維發展。社會維度的發展主要體現在: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人與人交往關系的改善、人生存環境的改善等等。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更多關注的是“經濟”維度的發展,而相對忽視了“社會”維度的發展。就人的生活水平來說,資本主義制度使得工人在生產資料上“一無所有”,靠出賣勞動力獲得勉強生存的機會。就人與人交往關系來說,人與人之間是對立的、異化的關系,不僅表現在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的對立,代表國家利益政權者與民眾的對立;還表現在資本家之間為了爭權奪利的對立,工人之間為了糊口產生激烈競爭的對立。就人的生存環境來說,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片面地追求物質利益,不惜犧牲人賴以生存的環境為代價,工人連享受陽光、呼吸新鮮空氣的機會都失去了。資本主義生產力發展建立在破壞自然環境的基礎上,“割斷了人與自然的有機聯系”[17],人與自然處于對立當中。甚而,自然界也會對人類進行報復。

三、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提升經濟發展質量的探索歷程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提升經濟發展質量的探索主要分為三個階段:1949—1994年重視物質積累的“經濟增長”階段;1995—2016年強調超越物質增長的“經濟發展”階段;2017年至今進入經濟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一)1949—1994年重視積累物質基礎的“經濟增長”

新中國成立之初,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領導通過實行土地改革、沒收官僚資本,鞏固了政權、解放了生產力。隨后,又制定了黨在過渡時期“一化三改”的總路線,基本確立社會主義制度。但是因經濟基礎薄弱,與發達國家經濟差距較大,國家通過優先發展重工業等措施實行趕超策略,經濟發展相對片面。文化大革命期間經濟建設工作陷入了停滯狀態。鄧小平強調:“貧窮不是社會主義,更不是共產主義?!盵18]改革開放以后,國家重啟經濟建設,將工作重心置于生產力發展,并實現先富帶后富的政策,東部地區取得優先發展機遇。由此可以看出,本階段,國家經濟建設的工作著力點在于促進生產力發展,主要體現在“經濟增長”即物質基礎的豐富:對生產方式的要求不高,生產產品效率較低、質量不高;產業結構上不夠均衡,三產之間前期二產占比高,后期轉向“一二三”結構,即農業占比最高、服務業占比最低;與產業結構不均衡在空間上相對應的是區域發展的非均衡;對人全面發展的關照不強,人們民主政治意識不強,生活福利水平還普遍較低,對生存環境重視不夠,尤其是對自然環境的重視還未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馬克思主義將生產力發展視為經濟發展的前提基礎和基本條件。這個階段國家生產力水平還不高,故而將工作重心置于積累物質基礎的經濟增長,經濟發展質量相對較低。

(二)1995—2016年強調超越物質增長的“經濟發展”

工業的大力發展必然引起生態的破壞,物質基礎的積累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人們對物質生活的需求,但還未能兼顧生態、社會等方面的需求。由此,可持續發展觀呼之欲出。黨的十六大明確指出大力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19]。至此,國家領導人已經開始明確從“經濟增長”轉向“經濟發展”,但對二者之間的區別并未明確說明。胡錦濤提出科學發展觀,明確說明“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的區別,而且后者顯然是以前者為基礎,更加重視經濟與社會的協同發展。黨的十七大首次提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20]。經濟“增長”與“發展”不同,前者突出經濟水平在量上、速度上的提升;而后者卻要求不僅僅關注經濟增長,更要注重質量、結構的優化。

(三)2017年至今進入“經濟高質量發展”階段

世界性金融危機爆發以后,全球經濟下滑明顯,國內經濟增長速度也緩慢下滑。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階段。在此基礎上,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21]。從微觀上看,產品要滿足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需要;從中觀上看,產業結構更加優化,區域發展更加平衡充分;從宏觀上看,更加注重經濟、生態、社會一體化發展。黨中央特別強調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把握好“三新”維度。一是立足新發展階段。從國情來看,中國進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轉變。經濟發展從注重“量”到“質”的轉變。國家從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到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更加要求經濟發展“質”的提升。從世情來看,習近平強調,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一方面,新科技革命給世界發展帶來重大機遇,科技創新對經濟發展質量提升的作用日益凸顯;另一方面,世界形勢復雜多變,逆全球化現象層出不窮。二是貫徹新發展理念。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正式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高質量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21]。三是構建新發展格局。新冠肺炎疫情猛烈襲來,加劇了復雜多變的世界形勢,習近平立足國內市場優勢,提出構建新發展格局。新發展格局要求立足國內市場,但同時兼顧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實現國內外雙循環發展,能有力地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四、中國實踐對馬克思經濟發展質量思想的豐富與發展

中國提升經濟發展質量的實踐表明:要堅持以人為本的主體內涵,促進經濟發展質效提升作為客體標識,堅持與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保障。

(一)以人為本:堅持與發展馬克思經濟發展質量思想的主體內涵

群眾路線中“一切為了人民”體現了經濟發展的目的,“一切依靠人民”體現了經濟發展的主體,“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體現了經濟發展要著眼于人民群眾的實踐活動,實現“實踐-理論-實踐”的良性循環發展。毛澤東提出“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經濟發展策略,強調充分發揮人民群眾內生力量的作用。鄧小平提出“三個有利于”正是基于人發展的根本目的,實施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充分調動全民積極性參與經濟社會建設。江澤民的經濟發展思想緊緊圍繞“三個代表”而展開,體現經濟發展為了人的根本目標,可持續發展觀同樣關注當代及后代人的發展問題,科學發展觀同樣強調以人為核心推進發展。

習近平強調:“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奮斗的目標?!盵22]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向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各個方面延展。經濟高質量發展,強調以人為本,事實上滿足的就是更多方面、更高的美好生活需求;同時強調關鍵還在于人,號召人人參與,并旨在人人共享。

(二)促進經濟發展質效提升:堅持與發展馬克思經濟發展質量思想的客體標識

一是重視創新發展。從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到中國歷屆國家領導人,都十分注重生產力發展的要素支撐。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重視資本、勞動、土地和科技對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性,中國歷屆國家領導人加以繼承與創新,現已涵蓋勞動、資本、土地、知識、技術、管理和數據等生產要素。其中,科技要素日益受到重視。鄧小平明確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23]??萍既找鏉B透在生產發展中,尤其是隨著新科技革命,特別是數字經濟的發展,數據要素參與分配被首次提出,創新居新發展理念首要位置。

二是重視協調發展。其一,在產業結構協調發展方面。馬克思用兩部類生產闡釋了產業結構均衡的原理。新中國成立初期,為了實施趕超策略,國家高度重視重工業的發展,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產業結構失衡。但毛澤東在《論十大關系》中仍強調要處理好重工業與輕工業、農業的關系[24]。隨著經濟發展質量的提升,三產結構日益優化,從“一二三”轉向“三二一”布局,即第三產業占比逐步提升至最高,第二產業次之,第一產業最后。經濟高質量發展在中觀上要求優化產業結構。其二,在區域協調發展方面。鄧小平摒棄吃大鍋飯的做法,要因地制宜,結合地區自然資源、人口、技術及經濟傳統特點發揮區域優勢;按東、中、西分布格局,發揮沿海地區優勢優先促進東部地區對外開放與發展,以東部發展帶動中西部發展。在處理先、后富過程中,要注重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隨著物質基礎的積累,國家更加重視區域之間的平衡發展,要求推進西部大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優先;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長江經濟帶戰略;近年來陸續推出長江經濟帶、港粵澳大灣區、長三角區域一體化、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等區域發展綱要。經濟高質量發展內在要求區域之間的協調發展。

三是重視綠色發展。這是提升經濟發展質量的內在要求??沙掷m發展戰略明確指出經濟發展不能犧牲后代人的利益為代價,要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科學發展觀要求進一步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新時代將生態文明建設提升至“五位一體”的戰略高度。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求推進綠色發展。2021年4月習近平應邀出席領導人氣候峰會,明確指出:“共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盵25]這是對馬克思“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10]的繼承與發展,從“生命共同體”這個維度中闡發人與自然最緊密的關系。

四是重視開放發展。馬克思指出世界市場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新中國成立之初,復雜的國內外環境決定了國家的開放發展程度相對較低。經過文化大革命的風波,國家經濟情況遭受嚴重破壞,而世界范圍內經濟發展情況普遍向好,中國亟需通過改革開放追趕世界經濟發展的步伐。在此背景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改革開放的政策。此后,國家的大門越開越大,經過改革開放40余年的發展,國家經濟發展取得翻天覆地的變化。新發展階段,世情國情越是復雜,越要在深化改革中擴大開放,在開放中應對新局、變局。[26]一是開放的內容更加全面、質量更高;二是開放的地理范圍更加廣闊,促進沿海、沿邊及內陸各地區的開放;三是開放的時間持久不息,開放不僅在過去,還是在今后都會一直執行,而且只會越開越大。

五是重視共享發展。共享發展說明的是人人都可以參與分享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體現了社會的公平正義。馬克思指出共產主義成為自由人的聯合體,每個人都能按需分配所得,人人都能夠共享高質量的經濟發展成果。共享發展,不是貧窮的共享,而是物質基礎日益豐富的共享。新中國成立之初,國家實施一大二公的政策,雖然貌似公正共享,但卻是低級水平的共享。鄧小平提出要用先富帶后富的策略逐步實現共同富裕。隨著生產力基礎的不斷積累,國家有能力通過實施更加公平公正的方式促進發展成果共享。新時代經濟高質量發展思想內在要求推進共享發展。

(三)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持與發展馬克思經濟發展質量思想的制度保障

根據唯物史觀,社會基本矛盾運動規律表明共產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及現實性。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堅持和完善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作為提升經濟發展質量的根本保障,體現了對馬克思主義制度思想的繼承與發展。

首先,解放思想是推進制度改革和完善的前提。馬克思強調物質的第一性,但同時強調意識的反作用。解放思想同樣對制度改革和完善起到巨大作用。鄧小平對經濟發展理論及社會主義制度的改革創新正是解放思想的結果。在處理國家、集體、個人利益關系時,鄧小平指出,三者之間其實并不矛盾,社會主義社會三者之間的利益應該是統一的,而且人民利益至上。過去由于階級標簽的存在,人民“怕富”。鄧小平則指出人民關心“物質利益”是正常的,強調要實現人民的物質利益。這些思想與舉措大大解放了人民的思想,吸引廣大人民群眾參與經濟建設。一定程度上正因為解放思想,放手大膽闖的精神助推了中國改革開放40余年的豐功偉績。經濟高質量發展思想標識著解放思想的最新理論成果。

其次,注重推進制度改革與完善的實踐。自新中國成立初確立社會主義制度后,中國經濟發展就十分注重發揮制度優勢,開創、發展與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要求“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27]。新發展階段有關深化經濟、科技等體制改革是保障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直接需求。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參加青海代表團審議時強調 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堅定不移增進民生福祉[N].人民日報,2021-03-08(01).

[2]任保平.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政治經濟學理論邏輯及其現實性[J].人文雜志,2018(2):26-34.

[3]鈔小靜,薛志欣.新時代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理論邏輯與實踐機制[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48(6):12-22.

[4]洪銀興.改革開放以來發展理念和相應的經濟發展理論的演進——兼論高質量發展的理論淵源[J].經濟學動態,2019(8):10-20.

[5]周文,李思思.高質量發展的政治經濟學闡釋[J].政治經濟學評論,2019,10(4):43-60.

[6]張俊山.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解析[J].經濟縱橫,2019(1):36-44.

[7]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8]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1]衛興華,田超偉.論《資本論》生產力理論的深刻內涵與時代價值[J].中國高校社會科學,2017(4):21-31.

[12]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3]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4]列寧.列寧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5]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6]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7]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8]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9]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

[20]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七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9.

[21]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十九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9.

[22]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23]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4]毛澤東.毛澤東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5]習近平.習近平出席領導人氣候峰會并發表重要講話 強調要堅持綠色發展,堅持多邊主義,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共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N].人民日報,2021-04-23(01).

[26]沈坤榮,趙倩.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推動“十四五”時期經濟高質量發展[J].經濟縱橫,2020(10):18-25.

[27]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N].人民日報,2020-10-30(01).

Marxist Thought on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ts Practice in China

——On the Theoretical Origin of the Idea of High 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Wu Yuxing, Wu Hongluo

(School of Marxism,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350000, China)

Abstract: ?High 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theme nowadays in China. Marxs Thought on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vides a theoretical source for Chinas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Its scientific connotation is mainly reflected in: serving peoples allround development is the essential attribute;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forces is the basic condition; the movement of social basic contradictions is the fundamental driving force; and the realization of communism is the institutional direction. Its main characteristics are as follows: focus on the improvement of product quality and efficiency at the micro level; adjust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promote regional balanced development at the meso level;? realize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at the macro level. The development of new China has gone through three stages from emphasizing “economic growth”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n to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which shows that we have been exploring, practicing, enriching and developing Marxs Thought on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n the road of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Marxism; high 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猜你喜歡
馬克思
論馬克思對“治理的貧困”的批判與超越
馬克思像
寶藏(2022年1期)2022-08-01 02:12:28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讀馬克思的博士論文
論馬克思哲學的“形式指引”
論馬克思《黑格爾法哲學批判》的三大層次
一個半世紀后的卡爾·馬克思
論馬克思的存在論
在馬克思故鄉探討環保立法
人大建設(2019年2期)2019-07-13 05:41:06
習近平:馬克思是“千年第一思想家”
當代陜西(2018年9期)2018-08-29 01:20:50
廣元有條馬克思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区人妖精品人妖精品视频| 日本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 亚洲aaa视频| 一级不卡毛片| 国产成人夜色91|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无码综合天天久久综合网| 亚洲综合色婷婷中文字幕|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自线拍| 一区二区理伦视频| 久久综合五月婷婷| 黄色网页在线观看| 午夜激情福利视频| 国产精品青青| 免费aa毛片| 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另类| 波多野结衣一二三| 亚洲午夜国产片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堂网| 日韩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2020精品极品国产色在线观看| 国产超碰一区二区三区| www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洲色就色| 国产欧美精品专区一区二区| 四虎在线观看视频高清无码| 九色91在线视频| 二级特黄绝大片免费视频大片| 欧美色香蕉|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5566|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欧日韩在线不卡视频| 这里只有精品国产| 欧美黄色网站在线看| 日本午夜在线视频| 成人福利在线免费观看| a毛片免费观看| 91小视频在线| AⅤ色综合久久天堂AV色综合| 四虎成人免费毛片|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7777人| 欧美午夜网| 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线观看|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观看9e| 成人年鲁鲁在线观看视频| 香蕉精品在线| 国产在线98福利播放视频免费| 综合社区亚洲熟妇p| 日韩无码视频播放| 国产人成午夜免费看| 中文字幕66页| 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 亚洲熟妇AV日韩熟妇在线| 久久激情影院| 欧美国产精品不卡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 国产肉感大码AV无码| 欧美日本在线| 日韩久久精品无码aV| 一本久道热中字伊人| 无码粉嫩虎白一线天在线观看| 久久福利网| 国产精品国产主播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三区| 91在线播放国产| 欧洲高清无码在线| 欧美久久网| 亚洲精品手机在线| 久久久精品国产SM调教网站|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观看视频网站|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 91久草视频| 毛片久久网站小视频| 国产九九精品视频|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观播放| 99r在线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狠狠ⅴ日韩v欧美v天堂| 色偷偷av男人的天堂不卡| 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热门精品| 青草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观看99| 日韩最新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