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愛斌
關于讀書的重要性大家知之甚多,如“讀一本好書,就如同和一個高尚的人在交談。”、“腹有詩書氣自華”、“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博覽群書,開啟智慧之窗。閱讀是一項高尚的心智鍛煉,讀一本好書,會讓孩子更堅強,更睿智,更坦然,更自信…… ”諸如此類,不勝枚舉。我想從另一個角度來談一下讀書的好處。
23年前一位叫洪禹平的教授寫了一篇文章叫《誤盡蒼生——也談語文教育》,其中有這么一段話“語文教育在我國本來有其源遠流長的優秀傳統,其要點可概括為一句話:多讀,多寫,多用,有高明的師長指導、指點。”他把多讀放在第一位,而且強調“要學好語文,就必須多讀各種體裁的好文章,重點是經過長期歷史考驗的公認的文、史傳世名作、杰作。”可是二十多年過去了,我們的語文教育教學有多大的改變呢?我們依然在應試教育的怪圈里打轉,依舊是“考什么教什么”。考古詩詞背誦默寫,我就復習背誦考試的那幾十首;考作文我就告訴學生,背滿分作文,改頭換面,涂胭脂抹粉,結果千人一面;連閱讀都能量體裁衣,固定格式。我總在想:孩子們,你學習語文快樂嗎?老師們,你教語文快樂嗎?
答案不言而喻:語文不等于快樂。那語文學習的快樂來自于什么?來自于哪里?來自于孩子們的豐富充實的心靈,來自于孩子們有自己獨立思維判斷的偉大的思想!而能給孩子們帶來這一切的最重要最直接的途徑就是———讀書!
讓我們靜下心來好好讀書吧!
讀什么樣的書?
我首先給大家介紹一下自從帶每一屆孩子后我讓他們讀的書籍。《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湯姆索亞歷險記》《平凡的世界》《少年維特之煩惱》《西游記》《人生》,這是大部頭的著作。當然還有一些諸如《讀者》《讀者文摘》《意林》之類的雜志,《便衣警察》是我推薦給孩子們的又一部作品。
我給孩子們閱讀的書都是經過自己精心選擇的,我總結了一下,大致有這么幾點原則:
一是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書。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二是具有真摯情感和廣大同情心的書。如《平凡的世界》《人生》《少年維特之煩惱》
三是具有想象力豐富、故事性豐富的書。《西游記》《湯姆索亞歷險記》
四是具有堅定信仰和美好理想的勵志方面的書。《平凡的世界》《人生》《便衣警察》
我的一位老師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教育的關鍵是使學生樹立一個做什么樣的人的堅定信仰和理想,不是權、不是錢、不是好大學、不是數理化、不是留洋、不是別墅、不是享樂......目前中國的教育最缺的就是這一點,中國的教育不是人的教育,沒有人的靈魂。”也許他的話有點偏激,但我們的孩子缺乏堅定的信仰和遠大理想這是個不爭的事實!所以,讓孩子們多讀書,讀好書,做一個有思想的人就顯得如此迫切和緊要!
怎樣讀書是有效的?
要保證讀書能長期有效地開展下去,我以為有幾個前提條件是需要考慮的。
一是要取得家長的理解和支持;
二是要有充分自由的閱讀時間;
三是要有具體明確的閱讀要求和評價手段;
四是不能急于求成,讀書沒有速成法;
最后千萬不要與語文成績掛鉤!
怎樣讓孩子們去讀書,進而喜歡讀書,在這方面我也只是一個摸索的過程。我把孩子們的時間做了一個劃分,以此開展讀書活動。
首先是平時在校時間充分利用好我們學校建立的圖書角,要求每天最少讀書15分鐘。從每一屆開始,學校在每一個班建立了讀書角,基本要求就是保證每個孩子都有一本書可讀。倡議每個孩子最少為大家貢獻一本有益的書,我們一一進行篩選,確保書籍的可讀性強,具有思想道德情感等方面的引領性。同時,我們建立了圖書館借閱制度,每個班可借閱十本讀物,時間為兩周,以此彌補班級圖書的不足。我也把自己讀過的一些書籍貢獻出來,并一次性為班里買了50多 本《讀者》《讀者文摘》《意林》《青年博覽》之類的雜志,保證人手一本。
其次是星期天的時間閱讀我推薦的書籍,比如七年級每個學期從開學到十月二十一號,閱讀路遙的中篇小說《人生》。
第三是寒暑假的時間閱讀幾本經典名著,七年級暑假布置孩子們讀的就是《平凡的世界》、《鋼鐵是怎樣煉成》和《少年維特之煩惱》,三本書當中最少選擇兩本。
這是我制定的暑假閱讀要求:
1、利用假期通讀全書,了解大致內容、人物和故事情節等。
2、圍繞所選的兩本書,辦兩份主題手抄報。(要求以文字為主)
3、寫兩篇讀后感:《如果我是少年維特……》 《<平凡的世界>給我給來什么》 《我眼中的保爾》
4、為你所讀的兩本書作批注。
開學后我們用了一周多的時間檢查落實。
1、手抄報上墻;
2、讀后感整理成冊;
3、開展形式多樣的讀書匯報活動,如讀書體驗交流座談會、演講賽、匯報表演、批注交流展示會等等。
應該說,大部分同學做得是比較好的,這從孩子們掛在臉上的笑容可以看得出來。當然也有不足之處,大約三分之一的同學只讀了書,批注很少甚至沒有;讀書不深刻,只看了個熱鬧;極個別同學依舊把讀書當成完成任務,敷衍應付……于是,開學后第二周我們就布置了閱讀任務---路遙的《人生》,并作了一點更具體的要求。
1、批注的檢查落實;
2、每天一頁的讀書筆記;
3、讀書體驗交流座談會;
4、寫1-2篇讀后感。
十月二十一號是我們這本書閱讀的截止日期,到時我們依舊要像上次一樣進行檢查評價,力求形式更加多樣化,內容更具體有可操作性。我始終認為,做永遠比不做強,哪怕我們做得不盡人意。
在班級讀書活動中,我也有一些困惑:
1、讀書時間如何得到保證;
2、讀書與語文教材以及成績的沖突;
3、好書從哪里來?
4、怎樣的班級讀書會更有效?
5、怎樣不讓讀書成為孩子們的負擔!
我只希望孩子們能通過讀書享受快樂,愉悅心靈,陶冶情操,升華思想。
一葉一菩提,一書一世界。讓讀書成為習慣,讓書香伴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