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暉 畢競悅 劉曉蕾
當前,全球化進入新階段,合規經營成為企業發展的重大課題。2015年以來中央企業廣泛實施合規管理工作。大多數企業已經初步搭建合規管理體系框架,出臺了相關合規管理制度。截至目前,中央企業已經全部成立合規管理委員會,建立合規管理體系,并逐漸進入運行階段。
國務院國資委曾下發一系列文件,要求進一步提高對責任追究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建立健全違規追責機制。但實踐中,企業合規盡職免責機制尚未成形,違規事件發生后,缺乏有效的處理機制。近期,華電集團、東風汽車集團等相繼印發了企業盡職合規免責事項(試行)清單或實施辦法。
從推動法治社會建設來看,企業合規不起訴的適用可以加強企業的內部監管,克服外部監管失靈的難題。從企業自身治理來看,合規免責機制可以給企業的法治建設工作帶來極大的正向推動力,從上而下加強全體人員對合規管理工作的重視;可以預防企業責任與個人責任混同,減少公司涉訴風險;有助于避免領導干部的關聯責任,做到公私分明、功過厘清,激勵領導干部敢做敢為。對于員工個人而言,合規免責機制可作為實踐工作的操作指引,貫徹人人合規、事事合規的文化理念。
從實踐情況來看,企業遇到違規事件,重要風險之一是如何劃分單位責任和個人責任。以2017年“雀巢員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為例,該案件被稱為中國企業合規第一案,雀巢員工因侵犯公民個人信息而被判處刑罰,但法院只判罰了雀巢員工,并沒有認定雀巢公司犯罪。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雀巢公司手冊、員工行為規范等證據證實,公司禁止員工從事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違法犯罪行為,員工違反公司管理規定,為提升個人業績而實施的犯罪為個人行為,以屬于企業合規的管理體系為依據,認定了單位不構成犯罪,從而將單位責任和個人責任進行有效切割。對于集團公司而言,除了存在單位責任和個人責任的切割,還面臨集團與下屬單位之間的責任切割。
企業合規盡職免責制度作為重要的激勵措施之一,對于企業自身、領導管理層以及員工個人都會帶來重要的正向影響。各企業應積極研究提出免責情形,制定免責事項清單,科學設計免責的原則、范圍、主體、客體以及免責程序等,按時完成改革任務。該課題研究當前仍存在一定的難點:一是確定企業有權免責的主體(涉及其下屬單位、公司管理層及企業員工);二是確定其有權免責的范圍,對于較為重大的刑事違規,尚不存在合規免責的制度空間;三是確定可以適用免責清單的前提條件,討論對于尚未建立或尚未完成相關合規體系搭建的企業是否能夠適用免責清單;四是制定科學、合理、可操作的實施認定程序等。
結合國外合規免責相關實踐經驗以及中國相關企業的試點工作,目前最高人民檢察院開展合規不起訴試點工作的實踐指導原則應作為企業內部進行合規免責的首要基礎和前提條件,即必須建有相對完善的合規管理體系。這樣不僅可以避免違規事件發生后將企業置于被動地位,還可以激勵相關單位有針對性地開展合規管理建設工作。
當違規事件發生后,便會追究相關負責人的管理責任,如有相關人員提出免責申請,即會觸動公司的合規免責處置機制。集團公司進行合規免責的第一步便是考察企業是否建有相應的合規管理體系,并對企業的合規管理體系進行評估。根據違規事件所觸發的違規領域不同,可考慮督促其建立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的專項合規制度,以問題為導向,逐步完善契合本單位業務發展的全面合規管理體系。
第二步,對于已經建有相應合規管理制度的單位,啟動“對違規事件進行損害程度評估”。客觀上,需要評估違規事件本身給公司生產經營帶來的經濟損失、公司名譽損失、公司形象破壞等;主觀上需要考察違規主體的主觀惡意、應對措施等,作出全方位的損害評測報告,為免責評估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
第三步,經考察評估后,確定可以適用合規免責機制的單位或人員,啟動內部審批程序。合規盡職免責專項制度需要做好與已有制度及相關部門的銜接,做好合規免責的內部審批工作。可由公司合規管理人員牽頭組成合規免責事件處理委員會,組織開展免責事項研討會,委員會根據相關評估材料,作出是否免責、免除何種責任的最終決定。
企業在制定內部的合規盡職免責制度時,需結合自身業務板塊的重點領域、重要風險,將其納入企業合規管理體系范疇,督促相關單位建立一套完備的合規管理體系,實現合規的全流程管理。同時需要建立體系內部的運行機制,使得合規的制度體系、運行體系、評估體系以及免責體系可以相輔相成,共同發力。將由違規事件引發的合規免責處置機制作為合規管理體系的運行反饋機制,通過合規工作倒查管理漏洞,實現合規管理工作有效規避經營風險的業務價值,提升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助力企業高效、健康、安全、可持續發展。
(作者李暉系國家能源煤炭經營分公司法律部經理;畢競悅系國家能源集團技術經濟研究院研究人員;劉曉蕾單位:中國神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企管法律部)
(責編 惠寧寧 美編 趙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