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群際容忍的影響因素及其增進方法

2021-11-25 13:38:56李昭儀辛素飛
心理研究 2021年1期
關鍵詞:研究

李昭儀 盛 靚 辛素飛

(魯東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煙臺 264025)

1 引言

在這個世界上,“同” 是相對的,“不同” 是絕對的,不同的政黨、民族、信仰和文化等組成了這個繽紛復雜的大千世界,這是任何人、任何力量無法改變的客觀事實。而在這諸多的“不同”之中,難免會出現與我們的信仰和價值觀相背離的思想、行為和準則,我們該以何種方式處之? 從16 世紀開始,容忍的概念就被引入解決宗教教派分裂的問題中,成為接受差異、弱化沖突的關鍵要素,通過減少群際消極刻板印象和群際焦慮,有效解決群際沖突、促進群際交往(Forst,2013; 高承海,2019)。在當今社會背景下,價值觀和世界觀的日益多元化已經成為社會面臨的主要挑戰(Van der Noll et al.,2018)。尤其是在競爭理念普遍化的影響下,從大國之間明爭暗斗導致的國際秩序動蕩,到組織之間相互抵制造成的經濟效益損傷,對人類社會來說無疑都是一種不可估量的損失,而這種因為不同群體的規范和觀念等差異造成的沖突在全球范圍內還在持續增加(Verkuyten& Yogeeswaran,2017)。已有研究發現,因群際差異引起的持久性的沖突給雙方群體中的個體 (從家庭和社區上)造成生理和心理多方面的、無法彌補的傷害 (Simon & Schaefer,2017; Crisp & Turner,2012; Pettigrew & Tropp,2008)。容忍作為一種重要的應對方法,得到了越來越多研究者的關注(Verkuyten & Yogeeswaran,2017; Verkuyten et al.,2019; Vogt,1997)。前人關于容忍的研究主要從個體角度出發對人際容忍 (interpersonal tolerance) 的發生機制和影響效應進行了較多的探討(Gibson,2006)。而群際容忍(intergroup tolerance),如上所述,對于解決當今多元化競爭環境下的群際矛盾,保證和諧穩定的社會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事實上,群際容忍已經被廣泛應用到很多國家和組織的政策管理當中。例如,1996 年聯合國大會將11 月16 日作為國際容忍日。在歐洲,有關組織還設立了“歐洲容忍勛章”“歐洲容忍日”并制定了相關的法律。理論層面上,雖然一些研究者也開始以某些具體形式(如民族、文化容忍)為基礎對群際容忍(intergroup tolerance) 展開了學術研究 (Verkuyten &Yogeeswaran,2017; Verkuyten et al.,2019;Vogt,1997),但仍缺乏對其系統的理論研究和實證支持,而且對于群際容忍影響因素的相關研究也不夠完善。因此,本文擬對國內外有關群際容忍的研究進行梳理和評述,明晰群際容忍的概念,討論影響群際容忍的關鍵因素,并提出增進群際容忍的方法,為該領域的進一步深入研究和相關決策的提出提供參考依據。

2 群際容忍的概念梳理

相較于人際容忍,群際容忍所代表的社會心理現象更為復雜,概念表述比較模糊,至今沒有形成統一的定義。例如,有研究者將其定義為不同群體互動過程中的容忍心理,其內容與人際容忍并無實質區別,只是分析的視角從個體轉向群體,主要表現在群體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等方面 (張淑敏,2018);還有學者認為群際容忍不是使群際差異消失,而是在反對外群體規范和行為的基礎上能夠確保與外群體和平共處 (Verkuyten & Yogeeswaran,2017);另有研究者認為,群際容忍意味著嘗試去理解外群體,就算有些觀念和行為是內群體所反對和排斥的(Verkuyten et al.,2019)。盡管研究者對群際容忍的概念表述不一,但他們都主張群際容忍至少包含“反對”和“接受”兩種心理機制。因此,綜合已有觀點,本文將群際容忍界定為人們在群際互動中主動接受在某種程度上所反對的外群體(自己所不屬于的、由他人構成的群體)的規范、觀念和行為,在不損害內群體既有原則的基礎上能夠與外群體成員和平共處。

除了概念表述上的不同,群際容忍與人際容忍的差別還體現在以下三方面。第一,人際容忍是指兩個或多個個體之間的容忍,主要受個體特征和人際關系的影響;相對而言,群際容忍是一種群體性的過程,此時不同群體成員所容忍的是外群體的某種典型行為或特征,更容易受到所屬的社會群體成員身份和群體雙方的歷史文化背景等社會屬性因素的影響(Verkuyten & Yogeeswaran,2017)。第二,群際容忍的作用大于人際容忍,增進群際容忍能夠改善群際關系。不僅可以從個體層面(如群體成員的性別、人格特質等)來預測群際容忍的水平,還可以通過群體層面 (如群際接觸等) 來對群際容忍進行操縱(Verkuyten et al.,2019)。第三,群際容忍可以分為允許和尊重兩種形式。前者建立在不平等的群體地位之上,意味著被容忍群體對容忍群體的順從,是垂直方向上的群際容忍; 后者則反映了平等的群際關系,每個群體都是容忍的主體和客體,是水平方向上的群際容忍。而人際容忍不做此區分(Forst,2013)。

總之,群際容忍主要呈現出以下特點:群際容忍通常發生在進行群際互動的兩個或多個群體之間,容易受到群體成員身份和社會屬性因素的影響;群際容忍對改善群際關系具有積極的作用,但就不同形式來看,群際容忍對被容忍群體成員產生的心理影響可能并不總是積極的,應適當給予關注。

3 群際容忍的影響因素

現有文獻中專門探討群際容忍影響因素的研究相對有限,本文經過系統的梳理與分析,概括出了社會認同、群際接觸、個體特征和群體環境四方面的影響因素,接下來分別進行闡述。

3.1 社會認同因素

從社會認同的角度來說,對群際容忍有重要影響的因素主要是內群體認同和社會身份復雜性。因此,本文將結合社會認同理論從內群體認同和社會身份復雜性兩方面對群際容忍的影響因素進行說明。

3.1.1 內群體認同

雖然內群體認同(ingroup identification)不會必然引起對外群體的消極評價,但研究表明,內群體認同與群際容忍之間存在顯著負相關,并且提高內群體認同會增加對外群體的消極評價 (Gieling et al.,2014)。原因可能是在內外群體類別化的動態過程中,由于不斷凸顯的群體特征,加之愈演愈烈的群體競爭,使得內群體成員不斷感知到外群體的威脅,在規范、 觀念和行為等方面對外群體的容忍程度逐漸降低。而且,內群體認同還會使群體成員產生一種歸屬感,而對內群體的歸屬恰恰反映了對外群體的不歸屬,這種矛盾的認知和體驗會導致內群體成員更加排斥外群體,甚至將外群體視為敵對的群體,從而降低群際容忍水平。正如研究者在南非的種族群體中所發現的那樣,強烈的內群體認同會促使內群體成員產生對外群體的負向態度,這與反感外群體并降低對外群體的容忍有關(Gibson & Gouws,2000)。

3.1.2 社會身份復雜性

在社會認同過程中,還涉及一個重要的概念——社會身份復雜性(social identity complexity,是個體對自己多重內群體身份之間感知到的重疊程度; 辛素飛,辛自強,2012)。已有研究表明,社會身份復雜性能夠正向預測對外群體的態度,高身份復雜性還能夠增進群際容忍。主要原因有兩個:第一,根據社會分類理論,復雜的社會分類能夠使得群體間的差異被弱化以至于無法感知,破壞了群際偏見的認知基礎,有利于群際容忍程度的增強。第二,高社會復雜性的個體更有可能意識到,在某一個群體身份維度上是外群體的人,可能同時在某些不同的維度上又是內群體成員,這可能會增加對外群體的容忍與肯定 (Brewer & Pierce,2005)。另外,Whitehead 和 Perry (2015) 基于社會身份復雜性理論,探究了基督教國家主義者對同性戀群體和公民聯盟的態度。結果表明,社會身份復雜性較低的基督教國家主義者傾向于將同性戀群體視為異類,對他們的容忍程度也較低。因此,高社會身份復雜性的確能夠增加對外群體的容忍程度和積極預期。

3.2 群際接觸因素

從群際接觸的角度來說,影響群際容忍的因素主要有兩類:直接接觸和間接接觸(替代性接觸、拓展性接觸和想象性接觸)。雖然每種方式各有利弊,但它們對群際容忍的作用機制基本一致,本文將分別闡述其對群際容忍的影響。

3.2.1 直接接觸

不同群體之間直接的、 面對面的接觸會改變內群體對外群體的看法,增加對外群體的容忍程度(Verkuyten & Yogeeswaran,2017; Verkuyten et al.,2019)。直接接觸還能夠豐富內群體成員的認知,使其思維更加開放、靈活,減少以自我群體為中心的傾向,從而對多元化的外群體特征持容忍的態度 (Verkuyten & Yogeeswaran,2017)。Dobbie 和Fryer(2015)在一項“為美國而教”的志愿者活動研究中指出,一段時間的直接接觸改變了志愿者對外群體原有的認知經驗,使其對外群體的態度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增加了對外群體成員的容忍程度。另外,Gieling 等人(2014)發現直接接觸的次數與荷蘭本地青少年對穆斯林移民的容忍程度呈正相關,即直接接觸的次數越多,本地青少年群體越能接受穆斯林移民群體的規范和行為??梢?,直接接觸可以通過增強群際互動有效改善群際關系,如果有條件進行適當程度上的直接群際接觸,將會顯著提升群際容忍水平。

3.2.2 間接接觸

在現實社會中,為所有的群體成員創造面對面的接觸并不容易,并且在某些嚴重沖突的情境中,實現直接接觸往往需要付出很高的代價。因此我們可以通過間接接觸的方式達到預期目的,特別是在高度隔離的社會環境中。在此主要闡述拓展性、替代性和想象性群際接觸對群際容忍的影響。

第一,拓展性群際接觸。拓展性群際接觸是間接群際接觸的一種表現形式,它強調跨群體友誼的重要性。當個體感知到內群體成員擁有外群體朋友時,將會減少人們的群際焦慮和群際威脅,從而形成積極的外群體態度 (Wright et al.,1997)。有研究表明,“我朋友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 的信念會影響內群體成員對外群體的看法,認為內外群體享有相似的規范和觀念,從而提升對外群體的容忍程度(Dovidio et al.,2011)。另外,在被試為兒童的一項研究中,給實驗組兒童講述本群體和外群體兒童的友誼故事,對照組兒童沒有接觸任何故事。結果發現,實驗組兒童對外群體兒童的接納程度更高,表現出更高的群際容忍水平(Cameron et al.,2011)。

第二,替代性群際接觸。替代性群際接觸是將拓展性群際接觸的思想與社會學習理論結合起來的一種間接接觸方式,為群際接觸研究提供了新的線索。已有研究發現,積極的媒體報道和互聯網的良性運營增加了不同群體替代性接觸的機會,內群體成員可以通過觀察內外群體成員的積極互動來理解外群體成員的生活方式和興趣愛好等,從而提升其對外群體的容忍程度(Diez & Dion,2018)。并且,還有研究發現,部分電視節目也能夠幫助內群體成員了解外群體進而增進群際容忍 (L?w Staniá,2014)。其原因可能是,動態變化的媒體所帶來的圖片刺激能改變個體對他人進行社會分類的方式,將注意力從內群—外群(“我們”—“他們”)認知轉向更具包容性的范疇(“我們”),從而促進對未來群體間互動的積極預期,有利于群際容忍的增強。

第三,想象性群際接觸。想象性群際接觸是通過在心理上模擬與外群體成員進行社會互動,激活在真實情景中與外群體成員互動時的相關經驗,從而改善群際關系。在Crisp 和 Turner(2012)的實驗研究中,要求年輕被試想象跟老年人接觸,然后選擇跟不同年齡階段的外群體成員互動。結果表明,想象接觸條件中的被試跟老年人互動的頻率遠高于沒有進行想象的對照組,對老年人的容忍程度也更高。同時,他們還發現與沒有進行想象的對照組相比,進行了想象接觸的被試將穆斯林名字和積極詞匯卡片的匹配率更高,能夠正向預測對穆斯林群體的容忍程度。

3.3 個體特征因素

個體特征對群際容忍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性別、受教育程度和人格特質等方面,下面將對這三個方面的影響分別進行論述。

3.3.1 性別

性別差異是影響群際容忍的一個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相較男性而言,女性對外群體持有更積極的態度,并且女性主導的團體氣氛更具開放性和包容性,對其他團體的關注也更多 (Andrej et al.,2015)。同樣,Conejero 等人(2014)在對西班牙被試的一項問卷調查研究中發現,女性能夠相對較好地解決群際沖突問題,對外群體的規范和行為的容忍程度更高。Verkuyten 和 Slooter(2007)在青少年群體中也發現了類似的結果,即男性對外群體的容忍程度要低于女性。這可能主要是因為在社會知覺中,男性對社會實踐、社會性因果關系等“物”的因素比較敏感;女性則對“人”及人際關系的知覺比較敏感。因此,女性比男性更能照顧到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包括對移民和少數民族等外群體成員??梢?,不同性別群體在思想、情感和行為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明確性別差異對解釋不同性別群體對外群體的容忍程度差異具有重要意義。

3.3.2 受教育程度

受教育程度也是影響群際容忍的一個重要因素,主要表現為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個體對外群體的容忍程度越高。例如,有研究者認為,教育提供了內群體與外群體交流的機會,使得不同群體成員能夠更充分了解彼此的規范、觀念和行為,有利于增強內群體對外群體的容忍程度 (Mepham & Martinovic,2018; Vogt,1997)。也有研究表明,個體受教育程度與對外群體的容忍程度呈正相關,受教育程度較高的內群體成員對移民群體的態度更積極,而受教育程度較低的內群體成員更容易產生外群體偏見、歧視等消極態度(Easterbrook et al.,2016)??傊芙逃潭容^高的內群體成員視野較為開闊,對不同的規范、觀念和行為容納度較高,可以有效地增進群際容忍。

3.3.3 人格特質

不同的人格特質也會對群際容忍產生不同的影響。有研究發現,具有開放性和靈活性特質的個體對外群體的宗教容忍程度較高,具有外傾性、宜人性和社會主動性特質的個體對外群體的偏見較少,態度更積極,表現出更高水平的容忍程度 (Gawali &Khattar,2016)。此外,Dinesen 等人(2016)的研究表明,在開放性和宜人性維度上得分高的個體對移民群體的容忍程度較高,能夠減輕對外來文化威脅的感知,這可能與熱情、活躍、樂觀和利他等特質有關;而在責任心維度上得分高的個體對移民群體的態度較為消極,容忍水平也較低。原因可能是富有責任心的人非常謹慎,強調秩序的穩定,更有可能將移民群體視為本群體的潛在威脅。

3.4 群體環境因素

群體環境對群際容忍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群體間不同的規范標準、文化和宗教等方面。有研究表明,不同群體持有不同的道德標準,對與本群體道德標準差異大的外群體容忍程度較低 (Verkuyten & Yogeeswaran,2017)。在 Haidt 等人(2003)的實驗中,詢問參與者在多大程度上支持那些與他們在人口統計學和政治道德等問題上持不同標準的群體。結果發現,參與者對持不同政治道德標準的外群體容忍程度最低,也最不支持該外群體。同樣,Hirsch 等人(2019)發現,大多數荷蘭人對道德問題的容忍程度最低,而對非道德問題的容忍程度相對較高。因此,道德標準可能會兩極化某些社會問題,進而降低群際容忍。還有研究發現,人們對特定行為的反對程度會因涉及價值觀標準的不同而有差異(Verkuyten et al.,2019)。如果一個群體強烈地認為性別不平等是錯誤的,那么該群體很可能認為性別不平等在所有群體環境中都是錯誤的,因此對外群體的性別不平等行為容忍程度較低。并且,如果外群體反對那些被廣泛接受和認同的規范標準,那么內群體成員對外群體的容忍水平會更低。

文化對群際容忍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不同國家和地區居民對外群體的容忍程度上(Verkuyten & Yogeeswaran,2017)。例如,相比較于其他國家,美國人更強烈地排斥和厭惡少數民族,并且人們特別不贊 成 公 開 表 明 民 族 身 份 (Yogeeswaran et al.,2014)。也有研究指出,相比中國,美國人的群際容忍程度較低(Verkuyten et al.,2019)。并且在一項對美國和法國的比較研究中發現,有關群際容忍的同一種意識形態(如色盲主義)在不同國家也有完全不同的含義(Hahn et al.,2015)。在法國,色盲主義與群體間平等有關,而在美國則恰恰相反。因此,文化能夠影響群際容忍,群體之間的文化不同,群際容忍水平也不相同。

3.5 小結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從社會認同、群際接觸、個體特征和群體環境四個方面探討了群際容忍的相關影響因素。

首先,就社會認同方面而言,起主要影響作用的因素是內群體認同和社會身份復雜性,內群體認同與群際容忍呈負相關關系,而社會身份復雜性能夠正向預測群際容忍。但社會認同對群際容忍的影響研究還需要明晰一個問題,即控制群體邊界的層面和范圍是需要條件的。例如,同屬于一個國家的兩個邊界明顯的群體,當面臨國家層面上的威脅時,群際容忍的程度可能隨著群體認同邊界的變化而發生改變。未來可以通過探索引起群體邊界變化的條件,對群際容忍的社會認同影響因素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其次,就群際接觸方面而言,兩種接觸方式都可以影響群際容忍程度,但作用的情境不同。直接群際接觸相較間接群際接觸效果更好,但對情境的要求更高,更不容易實現。三種間接接觸方式對群際容忍的影響也各不相同,其中想象性群際接觸的效果可能不及前兩種方式,但對外部條件的要求較低。并且,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推進,有研究者認為群際接觸研究中存在的“積極偏向”不利于客觀地認識群際接觸。因為群際接觸中也存在消極接觸,這種消極群際接觸會削弱積極接觸效應,惡化群際關系(趙鶴賓等,2020)。然而目前還沒有研究探討消極接觸對群際容忍的影響,今后還應進行更全面的分析。此外,通過梳理文獻,發現群際接觸還可以通過影響其他中介變量間接影響群際容忍。例如,有研究表明,群際接觸的質量高低可以產生積極或消極的群際情緒,其中積極的群際情緒有利于群際容忍程度的增強 (艾娟 ,徐 玲 玲 ,2020; Mackie & Smith,2017)。因此未來可以從中介變量入手,繼續探索并豐富群際接觸對群際容忍的影響研究。

再次,對于個體特征而言,除了性別、受教育程度和人格特質因素,個體的職業、社會經濟地位等因素也可能對群際容忍產生影響。例如,相較于普通群眾,駐外大使對其他群體的容忍程度可能更高;社會經濟地位高的個體可能因為偏見等因素而對外群體的容忍程度較低。這些可能的理論猜測需要在今后進行深入細致的探討。此外,不同性別、不同人格特質的個體,其腦神經機制也可能存在差異,這為豐富群際容忍的腦神經機制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同時,對于群體環境而言,我國社會具有多元化的特征,不僅群體間規范標準、文化等存在差異,還有很多不同的群體環境變量也可能影響著群際容忍的產生和變化。例如自然生態環境、空間擁擠程度等。今后還需擴大研究范圍,不斷梳理和整合以上兩方面對群際容忍的影響。

最后,群際容忍是一個復雜的認知情感過程,不僅影響因素眾多,各個因素之間還可能存在復雜的交互作用。例如,有研究表明,群際接觸可以造成社會身份復雜性的改變,與外群體接觸的次數增多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社會身份復雜性(Dovidio et al.,2011)。另外,具有開放性和外傾性特質的個體可能會因為熱情、活躍而得到更多與外群體接觸的機會。因此,這些因素的交互作用可作為將來研究的重要主題,進而完善群際容忍的影響因素框架。

4 群際容忍的增進方法

差異是沖突的來源,只要群際差異存在,就有可能發生群際沖突。而在無法消除群際差異的現實情況下,如何緩解群際關系成為當下研究的重要議題。有學者認為,群際容忍對減少群際歧視、敵意和沖突,增進群際信任具有重要作用,是應對差異性的有效措施,但目前仍缺乏系統有效的增進策略(張淑敏,2018; Verkuyten & Yogeeswaran,2017;Verkuyten et al.,2019)。因此,本文將以群際容忍的影響因素為基礎,進一步概括增進群際容忍的方法,并結合我國的現實問題加以解釋,為改善群際關系,建設和諧社會提供理論依據。

4.1 社會認同的方法

社會認同理論認為,人天生具有分類的需要,并傾向于將自己劃分到某一群體當中,通過對所屬群體產生認同來建構群體身份,進而提高認知安全感和歸屬感。研究表明,群體身份認知的差異會影響內群體成員對外群體的容忍程度 (Verkuyten & Yogeeswaran,2017; Verkuyten et al.,2019)。因此,增加群際容忍應以社會認同理論為依據,通過改變群體身份認知來實現。下面將結合內群體認同和社會身份復雜性,對通過改變身份認知來增進群際容忍的方法進行說明。

第一,內群體認同可以被人為干預,通過發生一定程度的積極變化,促進群際容忍的增加。共同內群體身份模型(common ingroup identity model)認為,擴大群體邊界會引起群體分類的變化,使得內群和外群融合成一個更加寬泛和更具包容性的群體,有利于減少偏見,改善群際關系 (周天爽 等,2018;嚴磊 等,2018; Gaertner & Dovidio,2000)。這在Verkuyten 和 Yogeeswaran(2017)的研究中得到了證實,即當不同群體成員認同一個更廣泛意義上的上級群體時,會淡化嵌套在上級群體中的子群體之間的競爭和沖突,減少內群體認同程度從而提高群際容忍水平。Steffens 等人(2017)也進一步發現,如果德國、英國、意大利可以將本國類屬于歐洲這一共同的群體,則會提高對其他國家的容忍程度。因此,干預內群體認同可以通過建立共同內群體身份模型來實現,進一步模糊群際邊界(群體間的差異和區別),使得內群與外群之間有更多共同的品質和特征,這有利于群際容忍水平的提升。

第二,通過提高群體成員社會身份復雜性來增強群際容忍。社會身份復雜性的提高可以降低群體成員的某種身份的凸顯性,弱化社會群體分類的邊界,促進群際容忍水平的提升。Alexseev 和Zhemukhov(2017)對麥加朝圣者的研究發現,屬于某一個社會群體的成員可以在宗教身份維度上認為其他社會群體的成員屬于內群體,增強了信徒的社會身份復雜性,進而提升對其他社會群體的容忍程度。同樣,Brewer 和 Pierce(2005)認為,提升美國俄亥俄州不同群體成員的社會身份復雜性,有利于增加他們對外群體的容忍程度。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要想構建良好的民族關系,一個重要的措施就是提升其社會身份復雜性。例如,漢族人在與少數民族(如藏族人)進行社會互動的過程中,可能意識到在民族群體身份類別上是外群體的藏族人同時在某些不同的身份類別上又是內群體成員,從而改變原有民族群體分類的區分度,增加彼此間的積極態度,進而促進群際容忍程度的提升。

4.2 群際接觸的方法

如上所述,兩類群際接觸的方式(直接接觸和間接接觸)都是基于群際接觸理論(群際接觸可以改善內群體對外群體的態度,改善群際關系)形成的。該理論認為,良好的群際接觸能夠使內群體成員有效地理解并尊重外群體的規范和觀念,增進彼此的包容與體諒,進而增進群際容忍 (Crisp & Turner,2012; Pettigrew & Tropp,2008)。因此,增進群際容忍的一項重要措施,就是在不同的情境條件中適當增加群體間接觸的機會,通過鼓勵不同群體成員的積極互動來改善群際關系。

第一,增加直接接觸的次數和時間可以改善內群體對外群體的態度,從而能夠提高群際容忍水平。當前,國內不同民族之間的差異依然存在,漢族與少數民族的關系問題仍是影響我國民族事業發展的關鍵。根據群際接觸理論,促進民族成員之間直接接觸將有利于降低群際偏見,提高群際容忍水平并促進和諧的民族關系(Verkuyten et al.,2019)。例如,相較于少數民族的教育教學方式,大部分漢族群體居住地區學校的教學系統和設備更為完善。因此可以在初高中階段鼓勵少數民族的學生到以漢族學生為主的學校接受教育,在高考志愿報名階段鼓勵少數民族的學生積極報考施行多元化制度的高校。總之,提供直接接觸的機會可以不斷增進漢族和少數民族學生群體的認識和了解,從而達到增加群際容忍和改善群際關系的目的。

第二,當無法進行直接接觸時,可以采取間接接觸的方式來增進對外群體成員的容忍程度(Dovidio et al.,2011)。首先,可以進行拓展性群際接觸。先讓人們知道內群體成員擁有外群體朋友,并且他們之間的互動關系良好,從而間接減少原有的消極態度,提升對外群體的容忍程度。例如,如果城市群體的成員有很多來自農村的朋友,那么其他城市群體的成員對農村群體的容忍程度可能會增加,反之亦然。其次,可以使用替代性群際接觸的方法。當人們擔心和害怕與外群體接觸時,可以先觀察他人的接觸行為,這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接觸焦慮,促進群際容忍程度的增加。例如,在戰爭或者疫情爆發的時候,戰爭雙方群體、疫情發源地的居民群體與外群體之間往往是相互隔離的狀態。因此,可以倡導不同群體成員借助媒體(如觀看采訪視頻)了解外群體的觀念和行為,從而緩解群際焦慮,提高群際容忍水平。最后,還可以采用想象性群際接觸的方式增進群際容忍。內群體成員通過在心理上想象與外群體成員進行積極社會互動,來改變對外群體成員原有的消極刻板印象和偏見,從而增強對外群體的容忍程度。例如,引導學生對其他民族進行有意義的想象,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他們對其他民族的認識,從而樹立積極的民族意識并提升群際容忍水平。

4.3 其他方法

以上是從社會認同和群際接觸兩方面入手,為有效提升不同群體之間的容忍程度提供了增進的方法。此外,在個體特征層面,還可以通過提高受教育程度來增強對外群體的容忍程度,豐富的閱歷和經驗有利于內群體成員充分了解外群體,對不同的規范、 觀念和行為持允許和尊重的態度 (Simon &Schaefer,2017)。在我國,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在重視物質基礎的同時,還應提高國民素質,加強受教育 (尤其是高等教育) 機會的普及化和常態化,為增進群際容忍、改善群際關系提供一種具體可行的策略。并且,盡管人格特質相對穩定,但隨著生理的成熟和環境的變化,也會或多或少發生改變(Borgatta,1964)。這為通過塑造開放性和宜人性等人格特質來增進群際容忍提供了可能性,未來可以繼續深入研究。同時,女性對外群體的容忍程度高的一個可能原因是,女性相對男性群體更為脆弱,更容易受到社會和法律的保護,尤其是在我國的相關政策中。因此啟示我們,是否可以通過增加對弱勢群體的保護來增進群際容忍? 這還有待于進一步討論。

在群體環境層面,增進群際容忍的一個重要方法就是提高對多元化社會的認同。多元化作為當代社會的重要特征,為群體之間的安全和信任奠定了基礎,能自動且明確地預測內群體對外群體的積極態度(Ng Tseung-Wong & Verkuyten,2018)。有研究表明,一個多元化社會可以允許不同群體的規范標準、文化和宗教共存,使得不同群體成員感受到平等和尊重,并為提升群際容忍水平奠定了基礎(Verkuyten et al.,2019)。因此實現群際容忍還要認同多元化社會,積極參與到文化多元化的建設和保護中來,比如有關部門制定并試行保護少數群體習俗和文化的法律法規等。

群際容忍的影響因素不是孤立地起作用的,同樣,增進群際容忍也需要多種方法相結合。例如,對多元化社會的認同可以提供更多群際接觸的機會,促進不同群體之間的互動和交流; 提高內群體成員的受教育程度能夠拓展視野,可能形成更高層次上的社會認同(如國家、人類命運共同體等)。總之,今后有關部門和決策者應根據群際容忍的影響因素,將理論轉化為社會實踐,不斷提高這些方法的效果,切實增進群際容忍并改善群際關系。

5 總結與展望

盡管關于群際關系的社會心理學研究已取得了重要進展,但大都集中在刻板印象、偏見和歧視上,對群際容忍的理論研究工作還不完善(Verkuyten et al.,2019)。本文通過系統的梳理和整合,在明晰群際容忍的概念基礎上,總結了群際容忍的影響因素并提出了相應的增進方法,旨在促進和諧群際關系的形成與發展。當然,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化,本文也存在著不足之處,未來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拓展。

5.1 梳理群際容忍與其他群體變量的關系

梳理變量間的關系對于豐富群際容忍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首先,有必要將群際容忍與群際寬恕等相似概念進行區分。群際寬恕是指對曾經侵犯過本群體的外群體所具有的報復感等的減少,有意識地去理解、接近對方群體,并積極地參與到對方群體中的一種心理過程(艾娟,2014)。由此可知,群際寬恕的客體是曾經侵犯過本群體的外群體,這是群際寬恕產生的重要前提條件; 而群際容忍則不需要此前提條件,只是要求內群體能與持不同規范、觀念和行為的外群體和平共處。雖然還有學者將群際容忍與群際信任、 群際偏見進行了對比 (張淑敏,2018;Verkuyten & Yogeeswaran,2017),但這些概念還多處于相互分離的狀態,并未建立彼此之間的內在聯系。未來還需在不同群體和情境下進行量化驗證或案例分析,以期借助其他群體變量的相關學術成果進一步豐富群際容忍的研究框架。

5.2 完善群際容忍的測量工具

目前,在研究方法上主要存在測量方式信效度較低的問題,具體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測量群際容忍的過程中總是伴隨群際偏見和歧視,不能就外群體的規范、觀念和行為等進行客觀評價(Sullivan et al.,1979)。二是在測量群際容忍的過程中通常很難區分群體成員對行為和行為執行者的態度。例如,研究發現,人們反對某一群體的某種行為,一方面是因為不喜歡該群體(歧視性反對),另一方面是因為不喜歡該行為本身(一般性反對)(Hurwitz & Mondak,2002)。因此,未來需要在公正平等的社會大背景下,重新建構符合研究規范的測量群際容忍的相關問卷或量表。最好能夠將對外群體的態度和對某種行為的態度區分開,并且在不同文化領域體系下,能夠做相應的題項變化。同時應豐富研究范式,設計出科學嚴謹的實驗來測量群際容忍水平。

5.3 關注群際容忍的消極作用

當前對于群際容忍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它的積極影響方面,然而有研究卻發現群際容忍的作用并不總是積極的,還會給個體和群體帶來負面影響(Verkuyten & Yogeeswaran,2017)。從個體層面來看,一方面,群際容忍要求人們要有自主的價值觀念,保證自我身份的連續性和完整性;另一方面,群際容忍又意味著懸置自己的判斷標準而接受那些反感甚至是厭惡的外群體規范和信念,這可能會威脅到個體自身的完整性。從群體層面來看,群際容忍隱含著一種強烈的“我們-他們”的區別,即多數是群際容忍的主體,少數是群際容忍的客體。因此群際容忍成為了強者對弱者的特權,而弱者卻無法處于強者的位置之上,這體現了群際容忍的不對稱性特征(Gibson,2006)。因此,未來可以探索群際容忍的效應是如何在沖突與矛盾中維持一種精妙平衡的,盡可能發揮其積極作用,減少其消極影響。

5.4 加強群際容忍的本土化研究

目前對群際容忍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國外,國內本土化的研究相對較少。而在西方個人主義文化和東方集體主義文化背景下,內群體對外群體的容忍程度可能會有所不同。例如,西方主要從權利的爭取與維護角度研究群際容忍,著重從“理性”與“法制”層面調節各種矛盾與沖突,更多強調制度對群際容忍實現的保障; 中國則主要從道德品行維度對群際容忍進行解釋,著重從“情理”層面調節群際關系,可能更多關注“感性”的作用機制(謝輝,2013; Verkuyten et al.,2019)。同時,我國作為一個多元化國家,群體分界意識隨著社會快速發展而逐漸凸顯。比如城市和農村群體、高收入和低收入群體、不同民族群體之間在各方面的差異依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群體之間的交流和互動,這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黨寶寶等,2014)。因此,分析群體間刻板印象、歧視和偏見等的來源,找到增進本土化群際容忍的具體策略尤為重要。比如,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大量農民工涌入城市,不同的觀念和行為使得城里人和農民工的生活方式發生了碰撞。如果能夠加深城里人對農民工的了解,意識到農民工也同樣是城市建設的參與者,將會提高對農民工這一群體的容忍程度,反之亦然。

猜你喜歡
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2020年國內翻譯研究述評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關于遼朝“一國兩制”研究的回顧與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基于聲、光、磁、觸摸多功能控制的研究
電子制作(2018年11期)2018-08-04 03:26:04
新版C-NCAP側面碰撞假人損傷研究
關于反傾銷會計研究的思考
焊接膜層脫落的攻關研究
電子制作(2017年23期)2017-02-02 07:17:19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草精品视频| 91丝袜在线观看| 亚洲va精品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久久无码|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野外拍在线| 国产视频大全| 国内a级毛片| 午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app| 九九香蕉视频| 国模私拍一区二区| 久操中文在线| 伊人久久青草青青综合| 超碰aⅴ人人做人人爽欧美| 67194亚洲无码|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 亚洲h视频在线| 最新日韩AV网址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无码av完整版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国产毛片片精品天天看视频| 99久视频|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中文字幕| 国产拍在线| av在线5g无码天天| 激情在线网|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电影| 四虎国产成人免费观看| 秋霞午夜国产精品成人片| 欧美成人在线免费| 天堂亚洲网| 欧美成人在线免费| 精品撒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麻豆国产在线不卡一区二区| 特级aaaaaaaaa毛片免费视频| 精品国产自在在线在线观看| 一本大道香蕉中文日本不卡高清二区| 99视频免费观看| 456亚洲人成高清在线| 国产系列在线| 中美日韩在线网免费毛片视频 | 国产激爽大片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AV大片大片在线播放 | 小13箩利洗澡无码视频免费网站| 波多野结衣视频网站| 国产黑丝视频在线观看| 91久久大香线蕉| 国产内射一区亚洲| 99在线观看国产|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91啦中文字幕| 精品国产免费第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亚洲AⅤ永久无码精品毛片| 国产精品大白天新婚身材| 老司机午夜精品视频你懂的| 成年片色大黄全免费网站久久| 国产丰满成熟女性性满足视频| 18禁黄无遮挡免费动漫网站| 特级精品毛片免费观看| 亚洲va视频| 亚洲视屏在线观看| 国产91全国探花系列在线播放| 亚洲一级无毛片无码在线免费视频 | 欧美色视频日本| 欧美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影视| 久久综合丝袜长腿丝袜|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 二级特黄绝大片免费视频大片| 99re热精品视频国产免费| 老司机久久精品视频| 亚洲日本精品一区二区| 999精品色在线观看| 久久永久免费人妻精品| 久久伊人操| 毛片在线区| 国产乱论视频| 999国内精品久久免费视频| 毛片在线区| 日韩天堂在线观看| 青青久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超碰色了色|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免 | 青草免费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