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風雨砥礪,滄海桑田,這是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篳路藍縷奠基立業的一百年,也是創造輝煌開辟未來的一百年。往身后看,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文化長河,奔流不息、跌宕起伏,而往前方看,是在本世紀中葉建成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目標,趕上時代、引領時代,古人云“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今人說“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歷史是我們的底氣,也是我們的動力,學習歷史是為了更好地走向未來。
從1905年張謇創建我國第一所博物館——南通博物苑開始,伴隨著中國共產黨百年歷程的,是我國博物館事業的百年發展史,從學習西方模式,到展現中國特色,從艱難開拓,到百家齊放,我國博物館事業在新時代愈發蓬勃發展。縱觀全國各類博物館,無論是歷史類、藝術類、自然科學類,還是綜合性博物館,都承載著征集、典藏、陳列和研究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的職能,是歷史與文化的最佳展示平臺,在開展文化教育方面具有先天的優勢,能夠更好地展現出中華傳統文化強大的生命力。在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之際,各大博物館除了常設的展覽之外,紛紛響應新時代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明需求,不斷推陳出新,為國人帶來紛彩多呈的臨時展覽、巡回展覽、專題展覽,在全國引起一陣“博物館熱”。自黨史學習教育啟動以來,各地博物館充分結合自身實際,利用博物館以實物說話的特點,創新展覽形式,精心推出了一系列紅色教育展覽,例如首都博物館的“偉大征程——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特展”,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的“在黨的旗幟下前進——人民軍隊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展”,成都博物館的“紅星耀蓉城·百年鑄輝煌展”“紅色百年——全國革命文物圖片選萃展”,湖南省博物館的“芳草之地 紅滿瀟湘——湖南省博物館館藏革命文物專題展”,廣東省博物館的“紅色熱土 不朽豐碑——中國共產黨領導廣東新民主主義革命歷史專題展”,中國客家博物館的“光輝歷程 紅色記憶——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電影海報展”等。各博物館以鮮明的主題內容,多元的展陳形式,豐富的宣教活動,讓人們燃起學習“四史”、為國自豪的熱情。
當前,我國正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時期,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這一重大歷史時刻,各地博物館需謹記使命,向建設“面向未來的博物館”方向努力,大力發展宣傳教育職能,將中華文化教育更好地傳承、傳播、傳遞下去,更好地增強我們的文化認同與凝聚力。學習歷史是為了更好地走向未來,抓住新時代對博物館的新命題,走向文博事業的新征程,對于國內博物館的發展,對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都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客家文博》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