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從征引文獻看黃遵憲的日本研究

2021-11-25 16:02:38羅詩雅
嶺南文史 2021年3期

羅詩雅

黃遵憲曾經說過:“日本與我,僅隔一衣帶水,擊柝相聞,朝發可以夕至,亦視之若海外三神山,可望而不可即。”[1]明治維新前,到達日本的中國文人很少,日本“雖然作為異國的他者出現在中國人的視野中,但由于文化實力弱于中國,也只是一種‘小他者’形象,弱于自己的‘他者’形象”。[2]所以在大部分中國士人眼中,日本并不是值得學習的對象。1854年(清咸豐四年),羅森作為翻譯跟隨美國伯力艦隊前往日本談判,目睹美日簽訂《神奈川條約》的整個過程。回國后據其在日本的經歷寫下了《日本日記》,這是目前已知的中國近代史上第一部日本見聞錄。羅森在游記中展示的是日本落后、野蠻、愚昧和無知的形象,表現出他面對日本人時的自信。“這種自信一方面表現在他對中國禮教的傳統自信,并以此作為評判日本風土人情的標準;另一方面則表現在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國時間早于日本,而羅森又是美國赴日簽約的隨員,遂不免有率先開眼看世界人士的近代自信。”[3]因而“蕞爾三島”“東夷小國”依然是這一時期描述日本的常用詞匯。

一、甲午戰爭前國人對日研究著作的文獻征引概況

1.清人的日本游記

明治維新后,隨著日本學習西方的成果日益顯著,日本在國人心目中的形象開始產生變化。清日建交后,出于公務、觀光、商務、考察等種種目的到日本訪問的中國人逐漸增多,不少人還出版了旅行記、見聞錄等。1876年(清光緒二年),李圭受海關總稅務司赫德委派前往美國。他在途經日本長崎時,為眼前的景象所震驚:“至大小塾房、郵政局、電報局、開礦局、輪船公司,皆仿西法,而設官為經理,舉國殆遍。而于電報、郵政兩端,尤為加意,幾堪與泰西比美。”[4]1877年,何如璋作為首任駐日公使出使日本。他將赴任途中的經歷和在日本的見聞及感想逐日記錄,寫下《使東述略》。日記中描繪了日本西化后的景象,簡述了日本的官制、兵制、學制和財政。除駐日使團外,清政府還委派官員以觀光游歷的名義赴日考察,這些官員歸國后也完成了調查報告式的日本游記。1879年,廣西巡撫王之春受清廷委派赴日,寫下《談瀛錄》,從地理、政令、風俗等方面記錄了游歷見聞。李圭、何如璋、王之春等人抵日時,日本推行明治改革已有約10年的時間,他們看到的日本景象與羅森所見已大不相同,日本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筆下的日本不再是“小他者”,儼然成為可資中國借鑒的對象。

這些晚清旅日游記的取材不再局限于前人的文獻記載和道聽途說,均是經過作者自身的實地考察撰寫而成。他們的實地考察糾正了前人對日本的錯誤記錄。如成書于1730年(清雍正八年)的《海國聞見記》誤把長崎、薩摩、對馬認作日本三島,徐繼畬的《瀛寰志略》、魏源的《海國圖志》都未經考證沿用下來,而何如璋經過親身考察糾正了他們的錯誤。這些游記雖然記載了時人在日本的實地見聞,但大多只是停留在浮光掠影式的記述,缺乏對日本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系統認識。王之春在日僅短短一個月,“雖親歷其境,有所見聞,也多是淺嘗輒止,或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以這樣的了解,編一本簡略介紹日本的游記尚可;若要如彭玉麟所推許的‘將來有事于東方者,準是編為指南’,作為朝廷決策的依據,則就大大的誤事了。”[5]

2.使日官員所撰日本研究史籍

甲午戰爭前,駐日使館人員和清廷派遣的游歷使撰寫了不少關于日本的研究史籍,除黃遵憲外,其中較著名的還有姚文棟、陳家麟、王肇鋐、傅云龍、顧厚焜等人。

姚文棟和王肇側重于對日本軍事地理的研究。1881年(清光緒七年),姚文棟以隨員的身份跟隨第二任駐日公使黎庶昌前往日本,在日本呆了將近六年時間,完成了大量日本地理圖書的編譯工作。1883年,駐日使館刊行其編譯的《琉球地理小志》,這是近代中國人最早的一部漢譯日本書籍。[6]當時,清政府與駐日使館正在與日本政府交涉琉球問題,此書的編譯正是為使館人員了解琉球作參考。關于此書的史料來源,姚文棟稱:“參以海軍省《實測圖說》,為《琉球小志》兩卷。今見學校中幼童肄業之本,其說琉球地勢亦為簡明,因復譯之,名曰《琉球說略》,以附于《小志》之后。其原書為文部省刊行本,亦日本官書也。”[7]除日本官書外,姚文棟還翻譯了日本學者關于琉球的論述,有中根淑的《琉球立國始末》《琉球形勢大略》《沖繩島總論》,大槻文彥的《琉球新志自序》和重野安繹的《琉球志后序》。1884年,姚文棟編譯的另一部日本地理史籍《日本地理兵要》由總理衙門同文館刊刻。該書主要譯自日本地學之書,“茲編系取陸軍省軍人所誦習之《兵要地理小志》,照譯漢文,旁搜近人航海記載以附益之。又以沿海港灣、島嶼、礁岬等為海道要端,博考詳稽,分條臚載。”[8]姚文棟還編譯了與黃遵憲《日本國志》同名的書,全書按地域劃分為十卷,但此書并未刊刻發行,影響也遠不及后者。經王寶平考證,姚文棟的《日本國志》是譯著而非其研究著作。全書譯自《日本地志提要》,“與原書相勘,姚文棟刪去了原書中的神社、佛寺、牧場、驛路、瀑布、溫(礦)泉等項以及歸屬問題懸而未決的琉球卷(原書第75卷),并將原書的‘戶數’‘人口’二項合為‘戶口’一項。”[9]

1885年(清光緒十一年),王肇鋐以使團隨員的身份東渡日本,重點關注日本的沿海地理形勢,用兩年時間完成了《日本環海險要圖志》。王氏在1888年撰寫的《日本全國海岸圖》識語中寫道:“余自乙酉(1885)東游日本……博采各種沿海實測圖錄,兩逾寒暑,譯輯成書,名之曰《日本環海險要圖志》。”關于參考文獻,王肇鋐在《凡例》中列舉如下:

《日本寰灜水路志》《東京府地志》《京都府沿海志》《神奈川縣沿海志》《和歌山縣沿海志》《愛知縣沿海志》《大分縣沿海志》《山形縣沿海志》《日本地學辭書》《日本地志提要》,伊能忠敬《日本實測錄》,燈塔局《航路標識便覽表》,以及海軍省《實驗筆記》《水路報告》等雜志一百多種。文部省《日本全圖》,內務省《府縣分轄圖》,《日本全圖》《海道航線圖》,松本氏《里程測量圖》,伊能忠敬《日本實測圖》,以及近時測量部輯制二十萬分之一地圖一百多幅,又二萬分之一地形圖若干幅,海軍省實測海圖一百四十多幅,英海軍海圖若干幅。[10]

在資料的選擇上,王肇鋐頗具眼光,大多選取日本官方組織編纂的地志和經日本政府部門編繪的地圖。據《圖志》總目介紹,該書共載151幅地圖,全面地網羅了日本全國沿海險要圖志。只是因資金問題,僅有一幅存世,即在第一冊正文前的《日本全國海岸圖》,其余150幅有目無圖,均未刊刻。

陳家麟、顧厚焜、傅云龍偏重于對日本進行綜合性考察,進行“百科全書式”的研究。1884年(清光緒十年),陳家麟作為第三屆駐日使團隨員出使日本。在駐日的三年里,陳家麟將對日本的觀察和研究寫成《東槎聞見錄》一書,書中幾乎涵蓋了日本各個方面的內容。陳家麟跟之前的駐日使館人員一樣,注重記錄在日本的見聞,“是編均就聞見者列入,其未經聞見僅憑臆奪者一概不錄。”[11]除依據見聞外,陳家麟還廣征博引日文資料,在《凡例》中詳細列出他所參引的日本書籍:

是編采譯《日本地志提要》《大八洲記》《山川疆域考》《畿內志》《日本帝國形勢總覽》《車船表》《物產志》,各名所《圖繪》《牌銘》《游記》《官署考》《日本御系圖》,各《將軍家譜》《日本政紀》《職官錄》《刑罰一覽志》《日本文粹》《國史紀事本末》《經籍訪古志》《圖書館目錄》《大日本史》,各家《文集》《詩集》《皇國名醫傳》《貨幣沿革考》《賦稅全書》《銀行條例》,各《礦山出入表》《日本海陸兵制》《萬國兵制》《燈臺表》《鐵道章程》《電線公報》《驛遞法令》《類聚通商稅則》《姓氏錄》,各道《風土記》《偉人傳》《事實文編》《先哲叢談》《瓊浦通長崎古今集覽》《長崎聞見錄》《海外異傳》《臺灣紀事》《朱舜水文集》《元元倡和集》《張斐筆談》《先民傳》《耆舊得聞》《華夷變態》《歸化僧傳》諸書。[12]

征引書目中包含許多日本史籍和統計報表,還有在日中國移民的漢文著述和筆談資料。凡是引用的書籍,陳家麟都在最后附以小字注明,“藉以征信,不敢掠人之美”。[13]他以漢學家實事求是的態度記錄自己的見聞,或是引用時人的見聞,如黃遵憲《日本雜事詩》中的“注”,但“是書因是一部聞見錄,所記內容雜駁,談不上對日本有深入的研究,其價值當然無法與黃遵憲的《日本國志》比肩。”[14]

顧厚焜和傅云龍是清政府派遣的游歷使,于1887年(清光緒十三年)抵日,在日本游歷了六個月,所著《日本新政考》和《游歷日本圖經》成為甲午前清代日本研究的重要史籍。“新政”二字點出了顧厚焜《日本新政考》的鮮明特點,“是編專言日本新政,故從前事跡不及詳志”。[15]所以除《世系考》涉及古代天皇世系外,其他內容記載的都是明治維新以后的各項新政。此書由洋務、財用、陸軍、海軍、考工、法治、紀年、爵祿、輿地9個部分組成,顧厚焜對日本新政著墨較多的還是技術和器物層面,對涉及政治制度的根本性變革持反對態度。

與顧厚焜重在把握日本新政現狀不同,傅云龍的30卷本《游歷日本圖經》還追溯日本的過去,而且研究領域除法規、制度、政治、產業等方面外,還將視野擴展到了廣泛的文化層面,對日本進行全面介紹。全書分為天文、地理、河渠、國紀、風俗、食貨、考工、兵制、職官、外交、政事、文學、藝文、金石、文征共15個部類。傅云龍在《圖經》中大量采用了日本的圖書資料和統計報表。王寶平對《圖經》征引的日本文獻進行深入考證,指出此書的“外交”部分參考了《異稱日本傳》《鄰交征書》《善鄰國寶記》《會余錄》等書;“文學”部分主要參考了《藝苑日涉》;“金石志”參考了《古京遺文》《好古小錄》《集古十種》《金石年表》等日本史料,“文征”采集了數百種日人文集。[16]

從上述甲午前的日本研究著作的題名和征引文獻可看出,這些研究與之前游記式的考察報告相比,不再止步于自身見聞的敘述,注重借助日本資料進行研究。姚文棟和王肇的日本地理研究具有明顯的為清政府提供軍事戰略參考的目的,陳家麟、顧厚焜、傅云龍三人都致力于編纂一部日本研究信史。在編纂方法上,他們的做法基本相同,主要采用翻譯日本書籍和資料的方法。傅云龍在《凡例》中稱:“文不必己出,惟其是而已”,[17]只要資料正確就可以為我所用,而不必由己所寫,字字求新。

二、黃遵憲對日本資料的收集

黃遵憲是第一批赴日的中國使臣,也是最早萌生編纂全面研究日本史書的想法并付諸實踐者,剛到日本的第二年就著手為《日本國志》收集資料。前文所提的姚文棟曾自擬《東槎二十二種目錄》,對日本有一套綜合的研究計劃,但這套書最后并未脫稿或未刊印,影響有限。同為駐日使臣的徐明遠曾言欲著《日本通志》,他在給陳家麟《東槎聞見錄》所作的序言中稱:“余嘗欲集同志數人纂《日本通志》一書,以到此未滿兩年,征文考獻,猶有未周,載籍雖博,半皆其國志方言文字,非假以歲月翻譯不為功,逡巡者久之。”[18]可見,編纂一部日本通志首先需要突破兩大難點:一是需要廣泛收集日本資料;二是翻譯這些資料。

黃遵憲駐日前后僅四年有余,且不通日語,故要編纂一部系統的日本研究史書實非易事。黃遵憲到達日本之時,國人對日本的真實情況知之甚少,對日本的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手中掌握的日本資料也相當有限。所以,黃遵憲為撰寫《日本國志》積極收集當地資料,這些資料主要有以下三種:一是“所據多布告之書,及各官省年報”,[19]如日本政府各機關、各地方發布的各種公告、法令、統計數據、年報等。《物產志》所列舉的“石炭輸出表”完全是根據明治政府商務局刊行的《明治十一年度商況年報》的第五款照錄下來的。[20]二是“采風問俗,搜求逸事”,通過實地走訪考察獲取第一手資料。三是與日本國內博學多聞的學者筆談交流,從中獲知有價值的日本史籍和日本最新編纂的資料,如《日本國志·禮俗志》有關朝會、祭祀的記載,即由當時任職于日本宮內省的宮島誠一郎所提供,黃遵憲在最后的小注中寫道:“以上今禮,從宮內書記詢問得之,名曰《現行假例》,謂暫時所行,非典制也。”[21]

黃遵憲于1885年(清光緒十一年)回到家鄉后仍繼續為編纂《日本國志》收集日本資料。目前所知黃遵憲的人境廬藏書中有和刻本約31種,其中18種是關于日本政治與文化的,分別為天保三年(1832)《江戶繁昌記》五卷、苗木藩刻《日本三代實錄》五十卷;弘化二年至嘉永六年(1845-1853)《甘雨亭叢書》五集別集、《禺于日錄》一卷;明治九年《國史紀事本末》四十卷、《藝苑日涉》十二卷;安政三年《皇國名醫傳前編》三卷、明治九年《近世日本外史》八卷、明治十年《續近世日本外史》二卷、文政六年《善身堂一家言》二卷、明治《櫻史新編》一卷、明治十三年《先哲醫話》二卷、明治十年《沖繩志》、明治《南島水路志》四卷、《野史纂略》五卷、文化《明徵錄》十卷、明治三年《續日本記考證》十二卷、《日本后紀》。[22]

薛福成在《日本國志序》中指出:黃遵憲“采書至兩百余種”,但黃遵憲并未列出參考書目的書名。《日本國志》全書共計十二個門類:國統志、鄰交志、天文志、地理志、職官志、食貨志、兵志、刑法志、學術志、禮俗志、物產志、工藝志。據目前研究發現,《日本國志》在地理志、物產志、學術志、禮俗志和工藝志中大量征引了《日本地志提要》《藝苑日涉》《國史紀事本末》三書,這些書皆為當時日本學術性很強的著作。[23]《地理志》除參考《日本地志提要》外,還依據《明治史要》《地志撮要》《統計要覽》編纂而成。[24]《工藝志》中關于日本醫學史記載的基本資料,很多來源于日本漢方醫生淺田宗伯的著作——《皇國名醫傳前編》《皇國名醫傳》。[25]《鄰交志·泰西篇》有相當部分直接譯自渡邊修次郎的《日本外交始末》。[26]《日本國志》中的《國統志》《兵志》《刑志》中的大部分材料取自《大日本史》。[27]

《日本國志》從編纂到出版經歷了較長時間。據王曉秋考證,黃遵憲從1878年(清光緒四年)開始收集資料,1882年調離日本時剛寫出初稿,1887年才完全成書,1890年交廣州富文齋刊刻,直至1895年才正式出版,前后歷經十六七年。[28]而同時期的其他“百科全書式”的日本研究史籍則成書十分迅速。“《日本新政考》從收集資料到出版印刷僅僅用了五個月的時間。傅云龍初次編纂《游歷日本圖經》只用了六個月的時間,雖然由美返日后又加以修訂,但前后也只有兩年左右的時間。其他諸如《日本地理兵要》《東槎聞見錄》等書編纂時間也都極短。”[29]因此可以大膽推測,黃遵憲及其后任的駐日使館成員將自己所收集的日本文獻或文獻名稱保存于使館中,所以后來者陳家麟、傅云龍等人才能如此快速編纂一部日本通史。否則,如果使館內沒有現成的資料,光是收集資料、對資料進行翻譯也不可能在短短幾個月內完成,更遑論撰寫著作。

三、《日本國志》征引文獻的特點

明治維新后訪日的中國官員親眼見證了日本學習西方后的發展狀況,他們對日本的態度不再是居高臨下的俯視,而是轉變為平等的可供中國改革借鑒的對象。他們對日本的研究也不再迷信于前人的記載,更多的是通過自身實地考察反映日本的實際狀況,重新建立對日本的認知。與同時期的駐日官員一樣,黃遵憲也非常注重記錄自身的見聞,寫下《日本雜事詩》。特別是他對日本的研究突破了以往的表層觀察,強調采用日本資料,對日本進行系統而深入的研究。

在文獻收集方式和選擇上,同時期的姚文棟、王肇鋐等人主要是依靠個人力量去搜集日本資料,并采用翻譯和摘錄的方式編撰成書,而黃遵憲不僅親身走訪搜集、考證資料,還與日本的大家進行筆談,從而獲取在當時有相當影響力和學術價值較高的日本資料。在引用時他也并非盲目地全盤接受、照抄照搬,而是根據撰寫的需要對資料分析整理,從中選擇至善的資料納入自己的編纂體系中。

同時期的陳家麟、顧厚焜等人的關注點多集中于日本采用西法后在技術和器物層面取得的進步,但他們并不認同日本在文化層面對西方的效仿。如在《東槎聞見錄》中,可以看到陳家麟對日本在車船、鐵道、銀行、商務等方面成果的大量引用,還有不少他在日本訪求漢籍逸書的篇章,反映出在洋務運動的背景下清末士大夫對學習日本的基本態度。與之相比,黃遵憲更為注重征引日本的人文著作。他深刻認識到日本的變法是從“官職、國計、軍制、刑罰諸大政”入手進行的,觸動了政治體制的根本性變革,而非僅僅是師夷長技。這與當時國內以科技為主、中體西用的引進思路有明顯的區別。

在如何引介西方文明、如何實現自強求富重振世界民族之林的問題上,黃遵憲通過《日本國志》給了國人一個新的思考角度。

注釋:

[1] 陳錚:《黃遵憲全集》(下)《日本國志》序。中華書局,第819頁,2005。

[2] 孫黎明:《甲午以前中國士人眼中的日本形象研究(1840-1894)——以〈早期日本游記五種〉為例》。暨南大學2015年碩士學位論文,第10頁。

[3] 胡天舒:《佩里艦上中國人羅森對日本的自信式觀察》。《外國問題研究》,2020年第1期,第50頁。

[4] [清]李圭:《環游地球新錄·東行日記》。岳麓書社,第320頁,1985。

[5] 鄢琨:《走馬觀花的調查報告》。載王之春著,鄢琨校點:《談瀛錄》。岳麓書社,第26頁,2016。

[6] 王曉秋:《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中華書局,第34頁,2000。

[7][清]姚文棟:《琉球說略序》。載[清]姚文棟編:《琉球地理小志》。清光緒九年(1883)刻本,第1頁。

[8][清]姚文棟:《日本地理兵要·例言》。載王寶平主編:《日本軍事考察記》。上海古籍出版社,第3頁,2004。

[9] 王寶平:《黃遵憲與姚文棟——〈日本國志〉中雷同現象考》。載胡令遠、徐靜波編:《近代以來中日文化關系的回顧與展望》。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第230頁,2000。

[10][清]王肇:《日本環海險要圖志·凡例》。清鈔本,第3頁。

[11][12][13][清]陳家麟:《東槎聞見錄·凡例》。清光緒十三年(1887)鉛印本,第2、1、1頁。

[14] 鄭海麟:《黃遵憲傳》。中華書局,第175頁,2006。

[15][清]顧厚焜:《日本新政考·例言》。載劉雨珍、孫雪梅編:《日本政法考察記》。上海古籍出版社,第2頁,2002。

[16] 王寶平:《傅云龍〈游歷日本途徑〉征引文獻考》。《浙江工商大學學報》,2008年第2期,第71-76頁。

[17][清]傅云龍著,王寶平整理:《游歷日本圖經》卷30《凡例》。上海古籍出版社,第608頁,2003。

[18][清]徐明遠:《東槎聞見錄·敘》。載《東槎聞見錄》,清光緒十三年(1887)鉛印本,第6頁。

[19] 鄭子瑜、[日]實藤惠秀:《與日本友人大河內輝聲等筆談》。載陳錚:《黃遵憲全集》(上),中華書局,第692頁,2005。

[20] 伊原澤周:《〈日本國志〉編寫的探討——以黃遵憲初次東渡為中心》。《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1期,第20頁。

[21] 黃遵憲:《日本國志·禮俗志一》。載陳錚:《黃遵憲全集》(下)。中華書局,第1434頁,2005。

[22] 郭銳:《人境廬藏書今何在?——著名詩人黃遵憲藏書漫談》。《梅州僑鄉月報》,2020年第1期,第11頁。

[23] 王寶平:《黃遵憲〈日本國志〉征引書目考釋》。《浙江大學學報》,2003年第5期,第13頁。

[24] 杉村和代:《〈日本國志·地理志〉研究》。載王曉秋,陳應年主編:《黃遵憲與近代中日文化交流》。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第134頁,2007。

[25] 陳捷:《黃遵憲與日本漢方醫學保存運動》。《中國典籍與文化》,2009年第2期。

[26] 戴東陽:《〈日本國志·鄰交志·泰西篇〉與〈日本外交始末〉》。載《黃遵憲研究新論——紀念黃遵憲逝世一百周年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第306頁,2007。

[27] 孟旭瓊:《黃遵憲〈日本國志〉的文獻學價值研究》。廣西師范大學2005年碩士學位論文,第19頁。

[28] 王曉秋:《黃遵憲研究與近代中日文化交流》。中國史學會、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編:《黃遵憲研究新論》。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第222頁,2007。

[29] 時培磊:《明清日本研究史籍探研》。天津古籍出版社,第218頁,2016。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四虎精品国产AV二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无码| 精品国产成人三级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国产五月天综合| 免费AV在线播放观看18禁强制| 美女无遮挡拍拍拍免费视频| 亚洲三级网站| 手机在线看片不卡中文字幕| 免费人欧美成又黄又爽的视频| 久久免费观看视频| 在线日韩一区二区| 久草网视频在线| 国产白浆视频| 色婷婷色丁香| h网址在线观看| 中日无码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无码在线视频| 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第一极品精品无码| 精品国产福利在线| 亚洲大学生视频在线播放 | 亚洲热线99精品视频|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色欲| 午夜a视频| 国产在线欧美| 免费可以看的无遮挡av无码| 国产不卡网| 欧美在线国产| 成人在线欧美| 亚洲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婷婷五月在线视频| 国产女同自拍视频| 欧美一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 五月激情婷婷综合| 日本一本在线视频| 久久综合伊人 六十路| 国产成人盗摄精品|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6|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 中文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小说| 国产久操视频| 2020最新国产精品视频| 日韩精品欧美国产在线| 香蕉久久国产精品免|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2023| 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色快速| 播五月综合| 尤物精品国产福利网站| 日本亚洲成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啪啪网| 国产极品粉嫩小泬免费看| 亚洲欧美不卡| 亚洲人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 国产欧美视频在线| 国模沟沟一区二区三区| 99九九成人免费视频精品| 国产女人喷水视频| 亚瑟天堂久久一区二区影院| 黄色网址免费在线|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88| 国产肉感大码AV无码| 欧美人与牲动交a欧美精品| 国产精品白浆在线播放| 欧美一级特黄aaaaaa在线看片| 国产精品亚洲va在线观看| 国产无码精品在线播放| 色天天综合|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99| 5388国产亚洲欧美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国产三级| 大陆精大陆国产国语精品1024 |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无码|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观看你懂的| 91精品免费高清在线| 成人免费一级片| 亚洲欧洲日本在线| 久久99国产精品成人欧美| 国产精品3p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免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