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林
(西藏自治區社會科學院,西藏拉薩850000)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回顧總結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西藏各族人民走過的輝煌歷程和創造的歷史偉業,必須看到西藏面貌之所以“換了人間”,是由于西藏社會實現了從封建農奴制度向社會主義制度的歷史性跨越,西藏發展實現了從貧窮落后向文明進步的歷史性跨越。如今,進入新時代的西藏,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正與全國同步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的新征程。
眾所周知,歷史上西藏長期維持著人類史上最為黑暗、殘酷、野蠻、落后的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度,約占人口5%的官家、貴族、寺廟上層僧侶,即三大領主及其代理人構成的農奴主階級不僅幾乎占有全部生產資料,而且通過超經濟的強制占有農奴人身,“人不無主、地不無差”這一流行于舊西藏的話就是真實寫照。對于百萬農奴而言,世代遭受著政治上的壓迫、經濟上的剝削和精神上的奴役。
列寧說,“農奴制的特點是:世世代代的停滯,勞動者的閉塞無知,勞動生產率很低。”舊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度充分體現了這一特點,嚴重阻礙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直到20世紀50年代,西藏的農業仍停滯在粗放耕作甚至“刀耕火種”的原始生產方式上,農奴主剝削農奴攫取的社會財富,除供養僧俗官員以及名目繁多的宗教活動外,其余全部用于驕奢淫逸的生活耗費[1],簡單再生產都成了大問題,更談不上擴大再生產,導致整個經濟社會衰敗、萎縮、凋敝和人口減少。加之,近代以來西藏遭受的帝國主義侵略和壓迫,使整個社會毫無生機和活力。廣大農奴深陷饑寒交迫的悲苦境地,“能帶走的只是自己的身影,能留下的只是自己的腳印”。這是廣大農奴遭受深重災難的生動寫照。當時,西藏上層的少數有識之士,如西藏地方政府噶倫阿沛·阿旺晉美,以及后來的學者東嘎·洛桑赤列教授等,都得出了相同的結論:舊西藏經濟社會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整個社會已經到了毀滅的邊緣。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帝國主義對中國西藏的侵略,不僅從經濟上加深了西藏人民的苦難,還帶來了嚴重的政治惡果。帝國主義侵略勢力及其培植的親帝分裂勢力,掀起了一次又一次分裂中國、圖謀“西藏獨立”的分裂破壞活動。所謂“西藏獨立”就肇始于舊西藏這個特殊的歷史時期。
新中國成立后,驅逐帝國主義勢力出西藏、解放西藏各族人民、完成祖國大陸完全解放,是擺在中國共產黨面前的重大歷史任務。毛澤東主席在策劃中國革命總體戰略布局中,感到“西藏人口雖不多,但國際地位極重要”。面對當時帝國主義勢力和親帝分裂分子大搞“西藏獨立”的陰謀活動,毛澤東主席及時作出了“進軍西藏宜早不宜遲”的戰略決策,并從西藏實際出發,制定了以政治爭取為主、和平解放西藏的方針。1950年春,人民解放軍開始向西藏進軍,并于同年10月取得了昌都戰役的勝利,為和平解放西藏的談判創造了有利條件。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于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簡稱“十七條協議”)簽訂,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軍西藏,驅逐帝國主義勢力出西藏。和平解放結束了西藏內部的長期混亂和紛爭,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大團結,完成了西藏歷史的偉大轉折,徹底改變了西藏歷史發展的前途和各族人民的命運。
和平解放使西藏社會的變革具有了總體趨勢的確定性,然而西藏上層反動集團是不會自動退出歷史舞臺的,他們搞了種種破壞協議、阻撓西藏社會改革的陰謀活動,公然于1959年3月10日撕毀“十七條協議”,全面發動了武裝叛亂。中國共產黨領導西藏各族人民邊平叛邊改革,掀起了波瀾壯闊的民主改革運動,徹底埋葬了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度,廣大農奴獲得了人身自由,分得了土地、牲畜、草場等生產資料,發展生產的激情、創造財富的活力前所未有地迸發出來,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實現了西藏歷史上最廣泛、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為西藏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奠定了堅實基礎。
1965年9月1日,西藏召開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西藏自治區成立,選舉產生了西藏自治區人民委員會。西藏自治區及其自治機關的成立,標志著西藏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權,實現了西藏社會制度從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度向社會主義制度的歷史性跨越,西藏各族人民依法享有了平等參與管理國家事務和本地區本民族事務的權利,真正成為主宰自己命運的主人[2],開辟了西藏歷史的新紀元,極大地推動了西藏社會全面進步。
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正確道路的重要內容和制度保障,是以毛澤東主席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民族問題相結合,開辟出的一條全新道路,體現了中國歷史演變的大邏輯,順應了西藏各族人民的期待,既保證了國家的團結統一,又實現了西藏各族人民當家作主。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在西藏的實踐歷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西藏人民把貧窮落后的舊西藏,改造發展成為生機勃勃的社會主義新西藏,譜寫人類發展進步壯麗史詩的奮進歷程;是在黨的民族政策光輝照耀下西藏各族人民沿著社會主義康莊大道闊步前進,創造短短幾十年跨越上千年人間奇跡的輝煌歷程。
西藏和平解放后,各項事業百廢待興。中國共產黨人把改變西藏貧窮落后的面貌作為初心使命,以“慎重穩進”為總方針,推動西藏發展。民主改革基本完成后,推行“穩定發展”的方針,西藏農牧業生產得到快速發展,1965年西藏糧食總產量達到29萬噸,比民主改革前的1958年增長66.1%,牲畜存欄總數達到1701萬頭(只),比1958年增長54.1%。國家還從物質、技術、人力等方面給予西藏巨大的幫助,西藏的交通、教育、文化、衛生等各項事業也取得了重大進展,使西藏順利地進入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
改革開放以來,中央先后七次召開西藏工作座談會,這在邊疆民族地區是絕無僅有的,在全國也是絕無僅有的。每次會議都根據現實情況,站在黨和國家戰略全局高度,謀劃推進西藏經濟社會發展和長治久安工作,使西藏能夠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取得歷史性跨越。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不斷加大對西藏工作的領導和支持力度,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為西藏工作把舵定向、謀篇布局,多次主持會議研究部署西藏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正是在習近平總書記的深切關懷下,西藏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各項事業取得了全方位進步、歷史性成就。
西藏農牧業徹底走出了靠天吃飯、靠天養畜的局面,現代化程度不斷提高,糧食產量由1959年的18.29萬噸增加到2020年的103萬噸。2020年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162家,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率達65%,農畜產品加工業總產值達57億元[3]。現代工業從無到有,不斷發展壯大,建立起了20多個門類的現代工業體系,工業增加值從1959年的0.15億元增加到2020年的145.16億元。高原生物、旅游文化、清潔能源、綠色工業、現代服務、邊貿物流、高新數字等特色優勢產業快速發展,經濟結構發生根本性轉變,經濟總量從1959年的1.74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1902.74億元。舊西藏沒有一條正規的公路,如今鐵路、航空、公路四通八達,電網、互聯網進村入戶,實現了人背馬馱到天路橫越的時空轉換。2020年西藏公路通車里程達11.88萬公里,高等級公路通車里程達688公里,鐵路運營里程達954公里,國際國內航線達130條,通航城市61個。水利設施日益完善,防洪抗旱能力持續增強。和平解放前,西藏僅有一座125千瓦、僅供少數上層貴族且斷續發電的小水電站,如今區內電網聯為一體,主電網覆蓋74個縣區,用電人口全覆蓋。“一網一云一中心”信息化架構體系基本建成,從珠峰之巔到金沙江畔,從羌塘草原到邊境村鎮,現代通信飛入尋常百姓家、聯通世界。
西藏各族群眾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幸福指數大幅提升。民主改革前,廣大農奴食不果腹、衣不遮體,2020年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41156元和14598元。義務教育“三包”政策全民落實,15年免費教育政策不斷完善,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5%,主要勞動年齡人口受教育年限為12.2年。覆蓋城鄉的醫療衛生服務網絡逐步形成,以免費醫療為基礎的農村醫療制度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公共醫療保障制度實現全覆蓋,人均預期壽命從舊西藏的35.5歲提高到現在的71.1歲。優秀傳統文化繁榮發展,格薩爾、藏紙、藏戲等世界文化遺產璀璨奪目,公共文化設施網絡基本形成,廣播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達99%以上。
新時代的西藏,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生態安全屏障切實筑牢,民族團結日益鞏固,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日趨適應,邊疆鞏固邊境安全,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繁榮景象。尤其是西藏作為全國唯一的省級集中連片貧困地區,徹底擺脫了束縛千百年的絕對貧困問題,現行標準下62.8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74個縣(區)全部摘帽,26.6萬易地扶貧搬遷群眾順利入住,扶貧產業項目直接帶動23.8萬群眾脫貧,11.1萬貧困人口最低生活保障應保盡保[3]。民主改革使西藏社會制度一步跨千年,脫貧攻堅讓西藏人民生活方式一步跨千年。
中國共產黨十九屆四中全會,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概括為十三個方面,其中一個顯著優勢是,“堅持全國一盤棋,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勢”。縱觀新西藏發展史,不難看出新西藏發展史就是充分體現這一顯著優勢的歷史。中央舉全國之力支援西藏建設,以優惠的政策和強大的人力、物力、財力持續支持、不斷推動西藏的發展進步。和平解放初期,進藏人民解放軍和專業技術人員就積極投身于西藏革命和建設事業,以后又有大量的干部、技術人員、醫生、教師、文藝工作者和技術工人響應黨的號召,奔赴西藏,為西藏各項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改革開放以來,中央作出“中央關心、全國支援”的重大戰略決策,進一步在資金、技術和人才等方面對西藏的發展給予特殊支持,僅“十三五”期間中央政府就向西藏投資3136億元,推動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援藏格局。正是中央的關懷和全國各族人民的援助,為西藏實現由貧窮落后向文明進步的歷史性跨越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堅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面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西藏一定能夠在實現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發展的光明大道上,譜寫好建設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的新篇章。
(原文刊載于《西藏日報》2021年5月23日,轉載時作者略做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