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念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把“堅持系統觀念”作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五大原則之一。這表明堅持系統觀念已經成為習近平治國理政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堅持系統觀念也為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確保2027 年實現建軍百年奮斗目標提供了強有力的科學指導。在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中堅持系統觀念,就是從系統與環境、系統與要素以及要素與要素的相互關系中推進國防和軍隊建設。我們要深刻把握以系統觀念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的內涵與基本要求。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國防和軍隊本身就是一個系統,在思考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這一問題時,不能孤立研究其本身,要把它作為更大的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來認識,考察國防和軍隊現代化與外部環境的關系,才能對其發展目標做好定位。
(一)把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放在世界發展大勢中考察。研究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問題,首先要科學判斷世界發展大勢,準確把握世界軍事發展新趨勢。當今世界正面臨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守成大國的實力在逐漸衰退,新興經濟體正在集體崛起,而不論是守成大國還是新興大國都在這場較量中加速推進新軍事變革。習主席深刻指出這場軍事領域的發展變化,其速度之快、范圍之廣、程度之深、影響之大,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所罕見。這場世界新軍事變革以建設智能化軍事體系為大趨勢,將對國際格局和世界秩序產生重要影響,誰能搶占世界新軍事變革的先機,就能贏得國際力量對比調整的優勢。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后加速演進,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國際安全形勢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加,世界和平面臨多元威脅。因此,我們要在國際力量對比的深刻調整中認識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的重要性,緊跟軍事發展新趨勢,加快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發展,與時俱進大力推進軍事創新,加快構建維護國家安全的堅強后盾和維護世界和平的中堅力量。
(二)把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放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大目標下認識。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是為實現黨和國家戰略目標服務的。我們黨和國家的戰略目標,就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習主席強調,國防和軍隊建設,必須放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大目標下來認識和推進,服從和服務于這個國家和民族最高利益。為此,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制定全面深化改革總體方案時,我們黨就把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納入國家深化改革的總體方案并單獨作為一個部分提出來,將其上升為黨的意志和國家行為。為促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同國家現代化發展相協調,黨的十九大提出到2035 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國防和軍隊現代化要與此目標相適應,力爭到2035 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可見,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的戰略安排是同步協調的,我們黨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目標下,從當下和長遠相結合來設計和塑造軍隊未來。我們要處理好軍事與政治的辯證關系,把軍事問題放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大目標下來認識和籌劃,不能出現戰略性失誤,堅持軍事服從政治、戰略服從政略,從政治高度思考軍事問題。
(三)把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與經濟發展統籌起來。我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但是經濟發展需要國防和軍隊建設來保障安全,這就涉及如何在國家總體戰略中兼顧富國和強軍的問題。一是如何處理二者關系問題。習主席強調要實現富國和強軍的統一,既不能只發展經濟不投入國防,若不能抵御可能出現的犯我之敵,將會出現嚴重的不可估量的政治后果,有可能打破民族復興的進程;也不能對國防投入超過經濟能力,影響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要始終確保二者協調發展、平衡發展、兼容發展。當前,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在“十三五”時期躍上了新臺階,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國防實力與之相比還不匹配,與我國國際地位和安全戰略需求還不相適應。這要求我們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促進國防實力和經濟實力同步提升。二是二者統一的路徑問題。為了實現富國和強軍的統一,我們探索出了軍民融合的路徑,并把軍民融合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這是我們長期探索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協調發展規律的重大成果,是從國家安全和發展戰略全局作出的重大決策。在新發展階段實現富國和強軍的統一,要堅持全黨全國一盤棋,搞好戰略層面籌劃,推動生產力要素軍民融合,深化資源要素軍民共享,強化軍地政策制度協調,以便充分利用全社會優質資源,實現國防和軍隊建設與經濟發展良性互動,軍地合力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
國防和軍隊這個系統是由軍事理論、軍隊組織形態、軍事人員、武器裝備等要素有機構成的。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就是要全面推進軍事理論現代化、軍隊組織形態現代化、軍事人員現代化、武器裝備現代化。
(一)加快軍事理論現代化。軍事理論這個要素在國防和軍隊系統中具有重要地位,它引領軍隊組織形態、軍事人員、武器裝備的發展全過程,因此,加快軍事理論現代化在推動國防和軍隊現代化中具有引領作用。一是軍事理論現代化要突出創新性。理論來源于實踐,加快軍事理論現代化要關注科技領域和軍事領域的最新發展和動向,關注戰爭形態向智能化轉變的趨勢,把握現代戰爭制勝機理,上升到理論層面,實現戰爭和戰略指導創新,加強對軍事實踐的根本指導。二是軍事理論現代化要突出體系性。軍事理論的現代化不是對某個領域或某個方面的單個躍升,而是要健全新時代軍事戰略體系,從整體上推動軍事思想、政治工作、軍事后勤、軍事裝備等各方面的體系化發展。三是軍事理論現代化要突出實戰性。軍事理論歸根結底是用來指導作戰的,要聚焦發展先進作戰理論,實現在未來戰場上克敵制勝。
(二)加快軍隊組織形態現代化。軍隊組織形態現代化是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的重要著力點。習近平指出,“實現強軍目標,必須抓住戰略契機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解決制約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體制性障礙、結構性矛盾、政策性問題,深入推進軍隊組織形態現代化”。一是壓規模。建設智能化軍事體系,要注重部隊的精干高效,要壓縮我軍總體數量規模,裁減軍隊員額,推動我軍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轉變。二是調結構。習主席從結構和功能的辯證法的高度來認識軍隊組織形態的重要性,軍隊組織形態就是軍隊的結構,能打勝仗是軍隊的功能,結構要有利于部隊整體作戰效能發揮,功能也要推動結構調整。在我國安全戰略和軍事戰略全局中考慮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聯勤保障部隊等各自的戰略地位,調整改善軍種比例,優化軍種力量結構,推動軍種建設戰略轉型,壯大戰略力量和新域新質作戰力量。三是力量編成科學化組合。根據聯合作戰的要求,對兵力兵器的組合方式、運用方式進行重新編排,打造高水平戰略威懾和聯合作戰體系,發揮體系作戰效能。
(三)加快軍事人員現代化。國防和軍隊現代化進程中,人的因素是決定性因素。加快軍事人員現代化,才能有效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一是明確新時代軍事教育方針是軍事人員現代化的根本指導。新時代軍事教育方針回答了為誰培養軍事人才、培養什么樣的軍事人才、怎樣培養軍事人才一系列根本問題,為軍事人員現代化指明了方向。二是明確三位一體新型軍事人才培養體系是軍事人員現代化的培養路徑。軍隊院校教育、部隊訓練實踐、軍事職業教育構成了軍事人才培養體系,涵蓋了理論學習與實踐學習、院校教育與部隊訓練、學歷教育與職業教育等各方面,要著眼于能力素質培養,進一步增強作戰效能,把軍事教育貫穿于軍事人員成長成才的全領域、全過程。三是明確鍛造高素質專業化軍事人才方陣是軍事人員現代化的總體目標。人才強軍戰略已被納入強軍戰略布局,要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理念,大規模培養高素質專業化軍事人才,從全軍這個大局統一規劃,合力構成軍事人才方陣。
(四)加快武器裝備現代化。隨著軍事技術不斷發展,武器因素的重要性在上升,人和武器已經高度一體化,重視武器因素也就是重視人的因素。現代戰爭是體系和體系的對抗,而不是單個武器的對抗,武器裝備建設不能單兵突進。武器裝備現代化要注重創新性、系統性,要堅持體系建設思想,主要體現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武器裝備作戰需求的系統性。要以自主創新推動武器裝備升級換代和智能化武器裝備發展,要統籌作戰部門、裝備部門、部隊、科研單位等各個方面,要注重填補體系空白,注重各武器裝備建設的關聯與耦合,加快建立和完善其作戰需求生成機制。二是武器裝備運用的系統性。武器裝備需要在網絡信息體系的支撐下運用,堅持用網絡信息體系的理念來理解作戰體系、塑造裝備體系。三是武器裝備檢驗的系統性。武器裝備是否符合實戰需要,要在體系中檢驗其性能和實效,是否符合體系建設是武器裝備是否發展的重要標準。
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確保2027 年實現建軍百年奮斗目標,要樹立與之要求相適應的系統觀念,從系統與外部環境、系統內部要素之間的關系的角度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
(一)堅持系統觀念,要前瞻思考、謀劃全局。面對新的世界格局、新的歷史起點,國防和軍隊現代化首先要注重前瞻性思考,通過思想革命主動適應變化了的軍事實踐,作出全局性謀劃。一是注重前瞻性思考。要把握世界新軍事變革的最新趨勢,瞄準戰爭形態的信息化、智能化演變,關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和太空、網絡、極地、深海等新領域,與時俱進地創新軍事理論,對國防和軍隊現代化作出前瞻性思考。二是改變思維定式。思維定式是前瞻思考的掣肘,前瞻思考要從改變思維定式開始。習主席深刻指出,要改變機械化戰爭的思維定式,改變維護傳統安全的思維定式,改變單一軍種作戰的思維定式,改變固守部門利益的思維定式。三是謀劃全局。要胸懷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以此為謀劃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的出發點。從單個人、單個部門、單個地區的思維局限中跳出來,自覺站在黨和軍隊大局、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全局上想問題、辦事情,堅持個體服從整體、局部服從全局、要素服從體系,堅持小道理服從大道理。各級機關要圍繞全局出謀劃策、統籌協調、形成合力,減少部隊忙亂。各軍兵種要在聯合作戰中一體化設計,自覺消除壁壘,避免重復建設。軍民融合中要樹立軍地一盤棋思想,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思考問題、推動工作,建立良性資源共享機制。
(二)堅持系統觀念,要頂層設計、戰略布局。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是系統工程,必須進行頂層設計和戰略性布局。一是頂層設計國防和軍隊改革的階段與空間。當前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仍是一項重要任務,對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具有強大的動力作用。軍委要把工作指導重心放在改革上,在設計改革方案時注重體系性;各級要把工作主線放在改革上,統籌考慮安排,各項工作都要圍繞改革來謀劃、部署、推進。一方面要統籌好改革階段。改革實質性展開后,要把握好進程和節奏,堅持自上而下、分步實施,統籌好各階段改革任務,控制好改革風險,有力有序推進改革,確保部隊隨時能夠完成各項任務。另一方面要認真研究改革的空間問題。改革要分輕重緩急,要分清立說立行的和逐步推進的。二是優化完善強軍戰略布局。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對強軍興軍偉業的戰略布局進行頂層設計,提出“堅持政治建軍、改革強軍、科技強軍、人才強軍、依法治軍”,要從這五個方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
(三)堅持系統觀念,要體系建設、整體推進。現代戰爭是體系和體系的對抗,一體化聯合作戰成為基本作戰樣式。信息化、智能化戰爭拼的就是體系,作戰行動講究聯合性、協調性、整體性。這對成體系籌劃和推進軍事力量建設提出了剛性要求。一要加強武器裝備體系建設。必須堅持重點突破,在填補體系空白、補齊短板弱項上下功夫,每一型武器裝備要不要發展、發展多少,都要以對作戰體系的貢獻率為評價標準,納入武器裝備體系大盤子考慮。二要加強網絡信息體系建設。它是以網絡中心、信息主導、體系支撐為主要特征的復雜巨系統,是信息化作戰體系的基本形態,是打贏信息化戰爭的基礎支撐。三要形成聯合作戰指揮體系。建立健全軍委和戰區兩級聯合作戰指揮機構,把聯合作戰指揮的重心放在戰區,戰區要把聯合訓練抓起來,完善內容設計、實施方法、評估標準、訓練保障,依據聯合作戰方案計劃組織好全系統、全要素、全領域的聯合訓練。四要加強法規體系建設。著眼于改革急需、備戰急用,抓緊做好法規制度立改廢釋工作,用法規制度固化改革成果。
(四)堅持系統觀念,要目標牽引、突出重點。在建軍百年奮斗目標的牽引下,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要突出重點。在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中,對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改革任務,要扭住不放,牽住牛鼻子,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推進。一要以戰斗力為根本標準,所有的工作要圍繞戰斗力生成來展開。二要正確把握核心軍事能力和非戰爭軍事行動能力的關系,始終扭住核心軍事能力建設不放松。三要正確把握政治工作和戰斗力的關系。要強化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意識,走出自我設計、自我循環、自我檢驗的怪圈,按照打贏信息化局部戰爭要求,探索政治工作服務保證戰斗力建設的作用機理,把政治工作貫穿到戰斗力建設各環節、融入到軍事斗爭準備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