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開林
中央軍委黨的建設會議上,習主席圍繞“六個堅持、三個有力”全面回顧總結十八大以來軍隊黨的建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同時一針見血地指出當前軍隊一些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存在的“四個不純”“七個弱化”等突出問題,對加強新時代軍隊黨的建設提出了六個方面要求,鮮明地立起了突出政治忠誠抓黨建、聚焦備戰打仗抓黨建、扭住堅強組織抓黨建、緊盯班子能力抓黨建、圍繞培育人才抓黨建、持續正風肅紀抓黨建的目標任務和實踐要求,為全面加強新時代我軍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加強新時代省軍區系統黨的建設實際,當前應著重在五個方面下功夫:
堅持黨對人民武裝力量的絕對領導,是黨和國家的重要政治優勢,是國防后備力量建設的根本原則。省軍區體系重塑后,領導管理歸軍委國防動員部,作戰指揮歸戰區,雖然主戰主建兩條線、軍地雙重領導,但黨對人民武裝力量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沒有變,堅持黨管武裝根本制度沒有變,國防動員系統始終置于習主席和中央軍委統一領導指揮根本要求沒有變。新修訂的黨章和憲法,都明確規定黨對人民解放軍和其他人民武裝力量實行絕對領導,軍委主席決定國防和軍隊建設一切重大問題。省軍區系統是我國武裝力量“三結合”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維護國家安全、維護政權穩固、維護地方長治久安發揮重要作用。毛澤東同志多次強調黨管武裝的重要性,指出“各地黨委不可只管文不管武,只管錢不管槍”。要確保省軍區系統一兵一卒、一槍一彈、一車一裝都在習主席和中央軍委絕對掌控之下,都聽習主席指揮、對習主席負責、讓習主席放心,這是省軍區系統黨的建設首要任務和根本政治要求。在這個問題上我們頭腦要特別清醒、態度要特別鮮明、立場要特別堅定、執行要特別堅決。加強省軍區系統黨的建設,必須牢牢堅持黨管武裝的根本原則、根本制度、根本要求,堅決履行管政治方向、管思想教育、管組織隊伍、管應急備戰、管建設保障職責,嚴格落實雙向兼職、黨委議軍、現場辦公、報告述職、過軍事日等各項制度,嚴格民兵動用審批程序和權限,決不能為了眼前利益、局部利益或者所謂的軍地感情,而動搖危及黨和國家政權安全和政治穩定。
應急應戰是國防動員系統的根本職能、使命所在。體制編制調整后,省軍區由抓大邊防向建大系統轉變,由執勤訓練為中心向回歸國防動員主責主業轉變,由直接指揮作戰向支援保障作戰轉變,由保障陸軍為主向保障多軍兵種轉變,由提高邊境防衛作戰能力向提升國防動員應急應戰能力轉變,主要履行“六部”職能和“七項”任務,看似與備戰打仗離得遠了、不在軍事斗爭準備第一線了,但應急應戰動員準備使命更加聚焦、任務更為艱巨,軍隊姓軍、練兵備戰的根本職能任務沒有變。習主席指出,“即便發生大的戰事,我們有完備的國防動員系統,有人民戰爭這個重要法寶,可以迅速動員起來”。加強省軍區系統黨的建設,必須把備戰打仗作為黨委第一要務,緊緊圍繞“協調軍地、面向三軍、應急應戰”這個根本職能,堅持專司主營、主責主業,堅持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中心,切實把各級班子主要精力、工作重心、建設導向聚焦到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應急應戰準備上來,精準摸清國防動員潛力,編實建強民兵隊伍,常態組織備勤訓練,定期開展動員演練,預儲備足應急物資,確保召之即來、來之能戰。無論做哪項工作,都要把對戰斗力的貢獻率、增長率考慮進去,都要圍繞提高后備力量組織動員力、快速反應力、支援保障力使實勁,都要圍繞平時服務、急時應急、戰時應戰來展開,大力糾治省軍區系統“二八”現象和和平積弊,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文牘主義、事務主義中解脫出來,解決好謀戰不深、備戰不實、務戰不力的問題。新體制下,由于受慣性思維束縛,省軍區系統空轉虛耗、自我服務、自我檢驗、效率低下導致的“五多”問題仍然存在。從省軍區系統看,這主業那主業,練兵備戰是最大的主業;這主責那主責,應急應戰是最大的主責。省軍區系統黨建工作如果偏離了備戰打仗這個中心、主業,自身無地位,存在無價值,關鍵時候更上不去。
軍改后,省軍區系統雖然編制壓減了、現役人員減少了,但班子建設的總體要求沒變,黨委統一領導的制度不能改。特別是作為全軍干部調節器、蓄水池,近幾年各級班子調整面大、交流干部多、來源成分廣,基本上換了一遍,再加上師團職干部調整接替周期長,一段時間主官空缺多,且新交流干部有一定的適應期和磨合期,這給各級班子建設帶來了新情況新問題,容易削弱班子集體領導,甚至出現以行政代替黨建、以個人代替組織、以少數人拍板代替黨委集體決策和黨組織功能缺失弱化等問題。一方面,要加強民主集中制培訓,結合下部隊搞好考幫建,盡快提高各級貫徹民主集中制和集體領導能力。上級黨委常委每次下部隊,都要找下級班子成員談一次話、征求一次意見、考核一次班子、了解一次干部,常提醒常督促,防止班子內部矛盾長期得不到解決。另一方面,要結合新體制新職能,進一步完善省軍區系統團以上黨委班子建設規則,從職能定位、組織設置、制度機制、職責職權、議事規矩等方面逐一規范細化,列出責任清單,厘清權責界線,完善配套措施,盡快解決省軍區系統個別班子建設簡單化、隨意化、程式化、空心化和相互交叉重疊、黨政不分、職能混淆等問題,特別要防止班子里好人主義、老同志一言堂、“住地戶”個人說了算、單主官缺乏監督的問題。
過去,省軍區帶邊防和預備役部隊時,創造了一些好的優良傳統,積攢了一批熟悉邊防、善抓武裝、精通業務的人才隊伍。新體制下,省軍區系統工作人員新面孔多,基層武裝崗位人員尚未配齊,人少事多的矛盾突出。加強省軍區系統黨的建設,必須把培養人才、提高能力作為緊迫任務突出出來,針對現役、文員、職工和專武干部等不同類型,采取集中培訓、以會代訓、以老帶新、比武競賽、實踐鍛煉、難題會診等辦法,盡快培養一批熱愛武裝、精通武裝、善抓武裝的人才隊伍。同時,要把選人用人導向搞端正,把人文關懷和排憂解難做到位,把評功評獎等利益激勵政策用足用活,確保各級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有活力、有干勁、有奔頭,盡快形成以現役為骨干、文員為主體、職工為助手、專武為補充的人才方陣,以能力素質提升彌補編制數量不足,以只爭朝夕干事創業的熱情緩解人少事多的矛盾。
從十八大之后查處的違紀違法案例看,省軍區系統正風反腐、減存量遏增量的任務仍然很重,特別是作風建設的壓力傳導層層衰減、逐級弱化,上熱下冷、上緊下松、上快下慢的問題在有的單位還比較突出。加強省軍區黨的建設,必須把黨風廉政建設突出出來,壓實壓緊各級黨委主體責任、紀委監督責任、正副書記第一責任、部門廉政主管責任和領導干部“一崗雙責”,層層傳導壓力壓勢,緊緊盯住用權、交往、喜好、自律、家風等廉政風險點,加大對違規喝酒、超面積住房、超標準用車、經費套現、征兵吃拿卡要、與地方亂交往、侵占民兵訓練費等常犯易犯問題整治力度,綜合運用經濟審計、巡視巡察、信訪約談、明察暗訪、發動社會監督等手段,抓早抓小,抓細抓常,盡快推動存量清零見底、增量得到遏制,加快實現省軍區系統政治生態海晏河清、正氣充盈。這是檢驗各級黨委班子原則性、政策性、戰斗性強不強的一個重要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