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玉霞
糖尿病在發病后機體處于高血糖的狀態,長期不進行控制會造成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代謝紊亂,引發臟器功能的減退和病變,因此自身的免疫機制較差,容易感染結核桿菌[1]。而肺結核在發病后出現機體高代謝狀態,對胰腺和胰島的功能造成影響,增加糖尿病的嚴重程度。臨床新發菌陽肺結核合并糖尿病具有一定的發生率,兩種疾病相互影響治療難度進一步增加[2],常規藥物治療可以對疾病進行控制,但是后期復發率高,預后不理想,因此需要對治療措施進行改進。DOTS 是世界衛生組織針對出院后肺結核患者進行的監督措施,可以保證患者在出院后的用藥規律性,以此改善預后。針對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對肺結核預后有一定的影響[3]。本文選取80 例新發菌陽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DOTS 治療聯合血糖干預對上述疾病的應用效果,研究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 年1 月~2020 年1 月本院收治的新發菌陽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80 例。納入標準:①經胸部X 線、肺CT 診斷;②下列指標任何一項陽性或均陽性:a.痰液涂片抗酸染色陽性;b.痰分枝桿菌分離培養陽性;③結核分枝桿菌核酸檢測及利福平耐藥檢測(G-Xpert)陽性,無耐藥;④結核菌素皮膚試驗(PPD)強陽性和(或)混合淋巴細胞+干擾素測定(γ-干擾素釋放試驗)陽性;⑤簽署實驗同意書。排除標準:①精神疾病;②血液疾病;③聽力、智力障礙;④無完整的臨床就診資料。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 例。對照組男27 例,女13 例;年齡40~77 歲,平均年齡(53.67±8.73)歲;病程0.7~6 年,平均病程(3.21±1.21)年。觀察組男25 例,女15 例;年齡41~77 歲,平均年齡(53.25±8.89)歲;病程0.8~6 年,平均病程(3.33±1.19)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倫理委員會審批。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治療前均接受血常規、尿常規、肝腎功能及凝血指標檢查,確定一切指標在規定范圍內,如果存在異常問題需要進行針對性治療,待指標恢復后再開展肺結核疾病控制。
對照組采用基礎藥物治療,針對糖尿病先給予磺脲類藥物格列美脲口服,起始劑量為1~2 mg,1 次/d,后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將劑量控制在1~4 mg/d;如口服降糖類藥物對血糖控制不理想則考慮使用胰島素;針對肺結核使用2HREZ/10HRE 方案進行治療,藥物包括異煙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鹽酸乙胺丁醇(E),HRZE 殺菌與抑菌藥聯合強化治療2 個月后進行痰涂片,如檢測為陽性則將療程延伸1 個月進行強化,后HRE 鞏固治療12 個月。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DOTS 方案及血糖干預,患者每次服藥均需要在醫務人員或者經培訓合格的患者家屬監視下完成,保證患者按時、按量服用藥物。處于強化期的患者需要到指定醫療服務機構定時、定點服藥,在醫務人員的監控下完成治療,實施電話督導、密接篩查,做好疾病的監控工作。在繼續期患者可以在家中自行服藥,但是需要家屬監督記錄,醫務人員需要做好定期家庭隨訪工作。同時醫院提供高質量抗結核藥物,為患者建立病案管理機制,并在治療過程中加入健康知識宣講。血糖干預包括做好血糖監控,定期復查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制定糖尿病飲食食譜和運動處方,講解血糖監控措施,定期隨訪期間結合血糖變化對血糖和胰島素劑量進行調整,在規范治療的同時對血糖進行控制,實現疾病綜合治療。維持12 個月的治療療程。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治療效果,在疾病治療12 個月(完成規定的療程)后對結果進行檢查,如痰涂片在治療最后一個月末以及上一次的痰涂片或培養結果為陰性,影像學檢查確定病灶基本吸收,肺部空洞征象閉合或者明顯縮小表示顯效;如痰涂片持續呈陰性或者弱陽性,影像學檢查病灶明顯吸收,空洞征縮小表示有效;如痰涂片陽性,影像學檢查病灶無變化或者擴大表示無效。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②血糖控制質量,治療12 個月后檢測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空腹血糖<6.1 mmol/L、餐后2 h 血糖<7.8 mmol/L、糖化血紅蛋白4.3%~5.9%為正常。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n(%)]
2.2 兩組患者血糖控制質量對比 觀察組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血糖控制質量對比()

表2 兩組患者血糖控制質量對比()
注:與對照組對比,aP<0.05
新發菌陽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病情復雜,因為糖尿病的存在,機體內血糖處于較高的狀態,利于結核菌的大量生長繁殖,而且造成脂肪代謝異常,使體內內源性甘油三酯清除率不足,為結核菌的生存提供了較好的環境[4,5]。對于該類患者,疾病治療的難度增加,基礎藥物治療時間較長,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依從性不足,導致治療結果受到影響,因此需要對治療方法進行改進[6,7]。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分析原因:2HREZ/10HRE 方案屬于較為有效的肺結核治療方案,使用后可有效拮抗結核分枝桿菌,用藥后病灶可得到及時的吸收,對于肺部功能進行改善,但是治療周期較長,需要12 個月以上持續性服藥,并且藥物治療過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良反應,患者治療依從性不足,治療效果受到非常嚴重的影響[8,9]。DOTS 是一種對非住院肺結核患者監督化療的措施,可對非住院患者實施監督,全面掌握化療期間患者藥物使用情況,保證患者在2 個月強化期按時、按量服藥,并完成后12 個月的繼續期治療,以實現疾病的綜合監控質量,通過規范化的措施患者可以做到遵從醫囑,按規定的療程規律用藥,因此治療有效率提升[10-12];DOTS 治療中建立正規的藥物供應渠道,患者需要定期到指定機構服用藥物,保證詳細記錄每例患者藥物使用情況,可以提升疾病的監控質量[13,14]。本院結核科為所有確診的菌陽肺結核患者建立病案、報傳染病卡、錄入結核專報系統、規范化管理、定期復查痰涂片及培養、胸部影像學檢查,監測肝腎功能及血、尿常規等指標,社區醫師及本院結核科醫護人員每月電話督導患者按時復診、取藥,同時對患者及家屬開展健康教育,對密切接觸者篩查,宣傳指導,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和信任感,以確保患者完成規定的治療療程。肺結核與糖尿病屬于相互影響的疾病,2HREZ/10HRE 方案有效實施后患者體內病原菌含量顯著降低,減少了對胰島細胞的損傷,血糖也得到一定的控制,同時對患者血糖進行干預措施,使患者在治療期間血糖指標更加理想[15,16]。
綜上所述,新發菌陽肺結核合并糖尿病在基礎藥物治療的同時應用DOTS 聯合血糖干預可以提升疾病治療效果,更好的控制血糖,實現疾病的綜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