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宇 朱丹 孫科
原發性肝癌的發生與肝硬化、病毒性肝炎、長期進食黃曲霉菌或其他霉菌感染的食物、長期酗酒等因素有關,在上述因素的綜合作用下肝細胞惡性增生,患者出現肝區疼痛、腹脹等癥狀,此外,由于原發性肝癌屬于惡性消耗性疾病,Ⅳ期原發性肝癌在上述癥狀的基礎上同時伴有乏力、納差、消瘦[1]。原發性肝癌目前臨床治療包括系統化療、靶向治療、手術治療等,Ⅳ期原發性肝癌患者已喪失最佳手術治療時期,常用全身化療,其中常用藥物為吉西他濱,近些年,部分醫學研究者提出對Ⅳ期原發性肝癌患者應用吉西他濱聯合奧沙利鉑方案治療以提升治療效果[2]。本次研究為論證上述觀點,將吉西他濱聯合奧沙利鉑方案治療以及單純應用吉西他濱治療Ⅳ期原發性肝癌患者的效果進行對比,具體情況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院2019 年6 月~2020 年6 月 收治的48 例Ⅳ期原發性肝癌患者,按照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各24 例。實驗組男14 例,女10 例,年齡38~72 歲,平均年齡(48.52±7.83)歲。對照組男13 例,女11 例,年齡38~75 歲,平均年齡(48.51±8.83)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參考我國2018 年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SCO)制定原發性肝癌診療指南相關內容[3],結合患者病理組織活檢結果均確診為Ⅳ期原發性肝癌患者;②本次研究征得患者、患者家屬以及醫學倫理會批準。排除標準:①排除因其他疾病因素而未完成化療方案的患者;②排除參與本次研究前6 個月內接受過抗病毒治療患者;③排除參與本次研究前3 個月接受過其他化療方案系統治療的患者。
1.3 方法 對照組患者單純應用吉西他濱(山東新時代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63144)治療,吉西他濱靜脈注射1250 mg/m2,d1,持續治療8 d 為1 個周期。實驗組患者應用吉西他濱聯合奧沙利鉑(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00337)治療,吉西他濱靜脈滴注1000 mg/m2,d1。奧沙利鉑靜脈滴注130 mg/m2,d1。該組患者持續治療8 d 為1 個周期。兩組患者均持續治療5 個周期。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治療總有效率、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治療效果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實體瘤臨床治療評價分為4 個等級。即:完全緩解(CR):腫瘤病灶消失;部分緩解(PR):腫瘤病灶最長徑減少>30%;穩定(SD):不符合CR、PR、PD;發展(PD):至少出現1 個新病灶或腫瘤最長直徑增加>30%,總有效率=CR 率+PR 率[4]。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總有效率比較 實驗組CR 6 例、PR 10 例、SD 6 例、PD 2 例,對照組CR 2 例、PR 7 例、SD 6 例、PD 9 例,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為66.67%,高于對照組的37.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090,P<0.05)。
2.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中性粒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胃腸道反應、脫發、肝功能損傷、腎功能損傷及皮疹等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n,n(%)]
原發性肝癌患者早期臨床癥狀并不顯著,患者出現肝區疼痛、腹脹、肢體乏力、身體消瘦等癥狀時疾病多已發展至晚期,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地中海盆底等南歐國家該病發病率高,近些年,伴隨我國居民飲食結構的改變,原發病肝癌每年發病率與死亡率均顯著提升[5]。Ⅳ期原發性肝癌臨床常用化療,化學藥物在抑制癌細胞轉移延緩患者疾病進展的同時可對機體正常細胞造成影響,既往Ⅳ期原發性肝癌常用化療方案為單純應用吉西他濱治療[6-8]。吉西他濱為特異性抗癌藥物,給藥后可將腫瘤細胞內的經核苷激酶轉化為二磷酸鹽與三磷酸鹽,二磷酸鹽與三磷酸鹽活性誘導下腫瘤細胞中DNA 合成期受到抑制,此外,吉西他濱可抑制核糖核苷酸還原酶活性,導致腫瘤細胞內脫氧三磷酸核苷生成量減少,從而抑制腫瘤細胞DNA 的合成。但是,吉西他濱對骨髓具有顯著抑制作用,在長期給藥過程中可導致血小板減少、中性粒細胞減少,此外該品可影響肝腎功能,擾亂機體肝臟轉氨酶正常代謝,從而致使患者出現胃腸道不良反應與皮疹[9,10]。
奧沙利鉑為鉑類藥物,以腫瘤細胞DNA 為靶作用點,可與腫瘤細胞內DNA 鏈形成交聯,進而阻斷腫瘤細胞中DNA 復制、轉錄等流程[11]。本次研究顯示,兩組患者中性粒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胃腸道反應、脫發、肝功能損傷、腎功能損傷及皮疹等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對于Ⅳ期原發性肝癌患者吉西他濱+奧沙利鉑方案不會顯著增加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王君[12]的研究顯示,吉西他濱聯合奧沙利鉑方案治療的研究組患者總有效率為51.16%,顯著高于單純應用吉西他濱治療的對照組32.5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本次研究與王君臨床研究結果一致,本次研究中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為66.67%,高于對照組的37.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對于Ⅳ期原發性肝癌,吉西他濱+奧沙利鉑兩藥可發揮協同作用,提升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Ⅳ期原發性肝癌吉西他濱聯合奧沙利鉑方案可作為首選化療方案,建議在臨床進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