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明鋒,郝婉婷,蔡雪梅,劉陽,鄧靜,吳華昌
四川旅游學院(成都 610100)
芫根(Brassica rapaL),又名蔓菁,系十字花科2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中國西部海拔3 000~ 4 000 m的西藏和青海高原地區,其味道甘甜,營養豐富,青藏高原當地人耐缺氧、較少患有高血脂可能與此食物有關[1]。《本草綱目》中記載,芫根具有開胃下氣、利濕解毒滋補增氧之功效。劉曄峰[2]通過人體試食試驗證明西藏芫根具有提高人體耐缺的功能。陳卓爾等[3]研究發現新疆芫根提取物對小鼠有一定抗腫瘤作用。劉浩等[4]從芫根中萃取的總皂苷能明顯降低患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張旭等[5]測定川西高原芫根及其凍干粉成分含量,并通過5種測定方法,得出凍干芫根具有一定抗氧化活性。寧皮皮等[6]用芫根95%醇提取物和水提醇沉物均能不同程度降低SD大鼠的總膽固醇含量。研究表明,芫根具有很高的食用價值,但新鮮芫根不易攜帶、貯存,而咀嚼片形式的芫根制品能促進芫根營養物質的溶解和吸收[7],能適合老人、小孩及吞服困難、腸胃功能差的患者服用[8],為方便快捷地食用提供可能,具有良好市場前景[9]。
采用正交試驗,在單因素試驗基礎上,通過感官評價對芫根咀嚼片的配方進行優化,選出最佳感官得分組,并采用理化試驗、色差儀、質構儀、GC-MS等對最佳感官得分組的芫根咀嚼片特性進行測定,以期為芫根咀嚼片的工業化生產提供理論和指導依據。
川西高原芫根(四川省阿壩州白玉縣);乙醇、小麥淀粉、麥芽糊精、乳糖、蔗糖、甘露醇、檸檬酸(均為食品級);氫氧化鈉、苯酚、無水乙醇、葡萄糖、硫酸、酚酞(均為分析純)。
真空冷凍干燥機(北京博醫康實驗儀器有限公司);SQ8/Clarus 680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美國Per-kinElmer公司);DC-P3新型全自動測色色差儀(北京辰泰克技術有限公司);753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上海優譜通用科技有限公司);TMS食品物性分析質構儀(美國FTC公司);MB25水分測定儀[奧豪儀器(上海)有限公司]。
1.3.1 基礎配方
芫根凍干粉20%、淀粉20%、麥芽糊精15%[10]、檸檬酸1%、硬脂酸鎂1%、填充劑(蔗糖∶乳糖∶甘露醇=2∶1∶2)50%、體積分數50%乙醇0.5%。
1.3.2 工藝流程
圖1 芫根咀嚼片的工藝流程
1.3.3 工藝要點
新鮮芫根洗凈、去皮切成厚2~3 mm薄片,放入冰箱中冷凍24 h后取出,采用真空冷凍干燥器進行脫水處理。用高效粉碎機將其打碎成粉狀,置于干燥通風處待用。將芫根凍干粉與小麥淀粉、檸檬酸、麥芽糊精等按比例混合,過篩后,向混合物中緩慢加入乙醇,同時不斷攪拌均勻,待物料呈手握成團、輕壓即散的狀態,即制成軟材[11]。軟材中干燥粉料和顆粒會出現相互粘結成塊的現象,通過整粒的方式使其分散為均勻的顆粒,加入潤滑劑硬脂酸鎂,并充分混合,放入單沖壓片機進行壓片,壓制成形態規整、大小一致、質量相當的成品片劑。
1.4.1 單因素試驗
芫根是主要原料,其添加量是影響咀嚼片品質和穩定性的重要因素;硬脂酸鎂是潤滑劑,對產品壓片成型、口感粗細有重要影響;淀粉以其良好的黏合作用常用在咀嚼片中充當黏合劑和填充劑,其添加量影響著咀嚼片的口感和外觀;填充劑添加量直接影響咀嚼片的口感、質構、穩定性,查閱文獻[12-15],以蔗糖∶乳糖∶甘露醇=2∶1∶2(W/W)作為填充劑。故選取這4個因素進行五水平的單因素試驗。在其他基礎配方不變條件下,分別選取芫根凍干粉添加量(16%,18%,20%,22%和24%)、硬脂酸鎂添加量(0.06%,0.08%,0.10%,0.12%和0.14%)、淀粉添加量(16%,18%,20%,22%和24%)、填充劑(蔗糖∶乳糖∶甘露醇=2∶1∶2,W/W)添加量(40%,45%,50%,55%和60%)進行梯度單因素試驗。
1.4.2 正交試驗設計
在單因素試驗基礎上,選擇適當的芫根凍干粉、硬脂酸鎂、淀粉、填充劑添加量范圍,進行L9(34)正交試驗(見表1),通過因素間的交互作用,優化配方。
表1 因素水平編碼表 單位:%
1.5.1 理化指標測定
水分的測定參照GB 5009.3—2016《食品中水分的測定》,采用MB-25水分測定儀測定;總酸,參考GB/T 12456—2008《食品中總酸的測定》,以檸檬酸計;還原糖、總糖的測定參考GB 5009.7—2016《食品中還原糖的測定》的蒽酮比色法[16]并進行換算;色差[17]的測定參考JJG 595—2002《測色色差計檢定規程測定》;質構的測定使用單刀復合式剪切探頭,最小感應力0.375 N、停頓2 s、形變60%。
1.5.2 感官評價方法
采用定量描述性感官評價,挑選10名(5男和5女)有感官評鑒經驗的學生組成感官評定小組,依據GB/T 29605—2013進行培訓[18],并參考相關咀嚼片文獻中感官項目制定感官評價表(見表2)。
表2 芫根咀嚼片感官質量評分標準
1.5.3 GC-MS風味物質的測定
1.5.3.1 萃取條件
取2.00 g樣品置于15 mL加有攪拌紙的樣品瓶中,密封,磁力攪拌裝置轉速75 r/min,溫度100 ℃,平衡10 min,將老化(250 ℃,10 min)的萃取頭插入樣品瓶萃取60 min,插入GC-MS進樣口,解吸10 min。
1.5.3.2 GC條件
進樣口溫度250 ℃,色譜柱Elite MS(30 m×0.25 mm×0.25 μm);載氣采用氦氣(99.999%),流速1 mL/min,分流比5∶1。升溫程序:溫度40 ℃,保持1 min,以3 ℃/min 升至60 ℃,保持1 min,以6 ℃/min升至140 ℃,保持1 min,以20 ℃/min升至250 ℃,保持2 min。
1.5.3.3 MS條件
EI離子源,電子轟擊能量70 eV,離子源溫度230℃,全掃描,質量掃描范圍35~400m/z;掃描延遲1.1 min;標準調諧文件[19]。
所有試驗均平行測定3次,數據處理分析、畫圖采用2016版Excel,正交試驗、差異性分析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2.0。
2.1.1 芫根凍干粉添加量的影響
芫根凍干粉添加量對感官得分的影響見圖2。隨著芫根凍干粉添加量增加,其對芫根咀嚼片感官得分的影響呈先上升后下降變化趨勢,芫根凍干粉添加量18%時,感官得分最高。芫根凍干粉添加量18%和20%與添加量16%,22%和24%時比較感官得分均存在顯著性差異。芫根凍干粉添加量適當地提升,有利于咀嚼片風味提升,添加量過多感官得分下降,可能是由于芫根凍干粉中的硫代葡萄糖苷具有的辛辣味,影響其感官得分。因此,選取芫根凍干粉添加量16%,18%和20%作為最優水平。
圖2 芫根凍干粉添加量對芫根咀嚼片感官的影響
2.1.2 硬脂酸鎂添加量的影響
硬脂酸鎂添加量對感官得分的影響見圖3。隨著硬脂酸鎂添加量增大,感官得分大致呈上升趨勢,硬脂酸鎂添加量0.12%時,感官得分最高,可能因為適量的添加量有助于提升咀嚼片的壓片質量和口感細膩度,硬脂酸鎂添加量0.14%時,感官得分與硬脂酸鎂0.12%存在顯著性差異。因此,選取硬脂酸鎂添加量0.10%,0.12%和0.14%作為最優水平。
圖3 硬脂酸鎂添加量對芫根咀嚼片感官的影響
2.1.3 淀粉添加量的影響
由圖4可知,淀粉添加量小于20%時,隨著淀粉添加量增加,感官得分呈現上升趨勢,且感官得分都存在顯著性差異。淀粉添加量20%時,感官得分最高。淀粉添加量大于20%時,隨淀粉添加量增加,感官得分呈現下降趨勢,感官得分也存在顯著性差異。淀粉擁有一定黏合性,直接影響芫根咀嚼片的口感和外觀。淀粉添加量過低,芫根咀嚼片黏合度不夠易散,口感和外觀不佳,添加量過高,風味不佳,且影響口味。因此,選取淀粉添加量18%,20%和22%作為最優水平。
圖4 淀粉添加量對芫根咀嚼片感官的影響
2.1.4 填充劑添加量的影響
由圖5可知:隨著填充劑(蔗糖∶乳糖∶甘露醇=2∶1∶2)添加量增加,芫根咀嚼片感官得分呈現先上升后下降的變化趨勢;填充劑添加量低于50%時,隨著添加量增加,感官得分呈現上升趨勢;填充劑添加量≥50%時,隨著填充劑添加量增加,感官得分呈現下降趨勢,且感官得分存在顯著性差異;填充劑添加量50%時,獲得最優感官得分。填充劑為糖醇類物質,適量增加填充劑對產品的口感和風味有提升作用,但過量會使芫根咀嚼片的口感及其風味過于甜膩。因此,選取填充劑添加量45%,50%和55%作為最優水平。
圖5 填充劑添加量對芫根咀嚼片感官的影響
由表3可知,各因素對芫根咀嚼片影響的主次順序為填充劑添加量(D)>淀粉添加量(C)>芫根凍干粉添加量(A)>硬脂酸鎂添加量(B),最優組合為A2B2C3D3,即芫根凍干粉添加量18%、硬脂酸鎂添加量0.12%、淀粉添加量22%、填充劑添加量55%的感官得分最高,但最優組合并不在正交試驗組內,故需要進行驗證試驗。對最佳組合進行3次平行試驗,感官得分的結果為89.3±1.6分,高于最優的正交試驗因素組合,故確定A2B2C3D3為芫根咀嚼片獲得的最優感官得分組合。
表3 芫根咀嚼片的正交試驗結果
2.3.1 理化特征結果分析
對最優感官得分組的芫根咀嚼片進行感官分析,結果見表4。色差特性中L(亮度)為78.64,較高,a*(紅綠度)、b*(黃藍度)較低,說明芫根咀嚼片色澤分布均勻、光潔、顏色白凈、雜色較少。質構特性中硬度81.2 N,感官彈性15.93%,咀嚼性0.48 mJ,表明芫根咀嚼片成型效果好,且易破碎,有利于成分溶出。理化特性方面,水分3.55%,還原糖2.23%,總糖5.85%,總酸1.34%,表明芫根咀嚼片水分活度小,不易霉變,糖含量不高,且由于含水量和總酸含量低,產品不會過于酸澀。
表4 感官最優組芫根咀嚼片特性指標
2.3.2 揮發性風味物質分析
由表5可知:最優感官得分組的芫根咀嚼片共檢測出63種風味物質,總含量66.48%,其中酯類(11種)、醛類(14種)、烴類(13種)、醇類(6種)、酸類(3種)、腈類(4種)、酮醚類(5種)和其他類有機物(7種)為芫根咀嚼片風味的主要貢獻物質;其中,含量最高為乙酸,占8.572%,使得產品具有略酸的可口味道。醛類化合物閾值較低[20]、刺激性較高,其中含量最多的是壬醛,含量占2.336%,對芫根的香氣貢獻度較高。酯類化合物在芫根咀嚼片中占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大多具有花香、果香、酒香或蜜香香氣,不能賦予芫根咀嚼片決定性的香氣,但可以起增強與潤和作用[21-22]。
表5 芫根咀嚼片揮發性成分GC-MS檢測結果
接表5
試驗通過選取芫根凍干粉、硬脂酸鎂、淀粉、填充劑(蔗糖∶乳糖∶甘露醇=2∶1∶2)的添加量為影響變量,通過單因素試驗和正交試驗,以感官得分為評價值,對芫根咀嚼片配方進行優化,并對最優組合特性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各單因素影響主次順序:填充劑添加量(D)>淀粉添加量(C)>芫根凍干粉添加量(A)>硬脂酸鎂添加量(B),在其他因素不變條件下,芫根凍干粉添加量18%、硬脂酸鎂添加量0.12%、淀粉添加量22%、填充劑添加量55%的芫根咀嚼片風味獨特,口感最佳,感官得分為89.3±1.6分。最優芫根咀嚼片理化指標:含水量3.55%、還原糖2.23%、總糖5.85%、總酸1.34%;色差特性:L值78.67、a*值0.59、b*值9.92;質構特性:硬度81.20 N、感官彈性15.93%、咀嚼性0.48 mJ。GC-MS主要鑒定出63種揮發性物質,其中酯類(11種)、醛類(14種)、烴類(13種)、醇類(6種)、酸類(3種)、腈類(4種)、酮醚類(5種)和其他類有機物(7種)為芫根咀嚼片的主要風味物質。試驗結果對芫根咀嚼片的工業化生產提供理論依據和指導作用,對推動芫根的深加工和豐富咀嚼片產品具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