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高段的女生有不少已經在不經意間悄悄地進入青春期了,生理上的變化和內心的多愁善感,會讓一些女孩子忽然變得叛逆。對于女孩子的這些變化,教師和父母要及時處理好她們的各種行為、心理問題,陪伴他們走出叛逆,健康快樂地成長。
“叮咚,叮咚”,接二連三的微信提示音令我不得不放下手中的書,納悶地拿起手機,深夜了,誰還聯系我?點開微信我不禁咧嘴微笑,一張張姿態萬千的仕女圖撲面而來,是小A媽媽。“金老師,這是女兒畫的,說一定要發給金老師看看。”我細細地端詳著,不由得暗暗叫絕,流暢細密的線條勾勒出的畫面是生動唯美的,我連發5個大拇指。“金老師,太謝謝您了,女兒的轉變歸功于您!”看著這樣的文字,我睡意全無,小A那空洞無神的眼睛又浮現在我的眼前……
一、遭遇叛逆:隔絕自我的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總是令人操心,有時叛逆,有時抑郁,有時會讓人感到無語,而這些現象的背后都是孩子們那些脆弱而又敏感的內心世界。
去年3月12日,星期一,剛結束了三天喪假的我返回了學校,還沒從失去父親的極度悲痛中走出,身體和心靈憔悴不堪,同事一個關切的眼神、一句安慰的話語,都讓我淚眼蒙眬。走進教室,數學老師忙迎上來:“還好吧?”不爭氣的淚水又奪眶而出,我連忙拭去淚水,強顏一笑,不想在學生面前失態。“金老師。”看著數學老師欲言又止,我知道班中定有事情發生,果真,小 A 已經三天沒來上學了。我撥通了她媽媽的電話,“金老師,這孩子把自己鎖在廁所里不肯出來,我們怎么勸怎么罵都不肯出來,不愿去學校上學。”她媽媽焦急無奈的話連珠炮似的發過來。我很納悶,小A不肯來上學?小A是一個優秀的孩子,作業都認認真真地完成,從不做出格的事情,與同學關系也很融洽。厭學?我百思不得其解。“金老師,她爸爸把門都砸破了,我們也沒辦法。”聽著她媽媽近乎哭泣的聲音,我便對她說,“上完兩節課我去看看”。
兩節課后,我循著地址找到了小A家,開門的是她爸爸,勉強擠出的笑臉遮不住滿臉的怒氣,打過招呼后就把我領到衛生間門口:“這個小東西,4個小時了,死也不出來。”當我的目光望向那扇門的時候,呆住了,一個碗口大的洞,凹進去的木板似乎在傾訴著肇事者的憤怒。我望向她爸爸的手,右手手背上青一塊、紅一塊,血絲點點。“金老師,這里交給你了,我要去上班了!”他氣惱中帶著急切,還沒等我回答,竟然自己走了。我愕然了,剛想叫住他,人影在門口一閃不見了。
正當我哭笑不得的時候,房間里走出一對老人,是爺爺奶奶,濃濃的安徽話,勉強能聽個大概。我輕輕地敲著門,開口叫道:“小A,把門打開,我是金老師。”門紋絲不動,她奶奶也幫著叫:“小A,有什么事跟老師說,先出來再說。”五六分鐘后,門終于開了……
二、走近叛逆:一點火星點燃青春期的非理性
青春期女孩子的內心是豐富多彩的,有快樂,有幸福,還有許多的焦慮、矛盾和迷惘,她們還會受到來自社會的物質觀、金錢觀的影響,會對自己的未來和成長產生迷惑。在這樣的情況下,任何一點會讓她們產生壓力和困惑的因素都能夠點燃非理性的反抗。
出現在我面前的是頭發凌亂、眼皮紅腫的小A,她抬頭看了我一眼,一聲不吭,我摟著她的肩,將她帶到桌前坐下。她仍舊耷拉著腦袋,雙手不停地撕扯著手中的花 瓣。“小A,跟老師說說,究竟怎么回事?”沒有回音。“你在老師心中一直是個上進心很強的孩子,不論學習還是品行,都讓同學們佩服。有什么心事跟老師說說,好嗎?”終于,沉默好久的她開口了,盡管聲音輕如蚊子,但在我耳里猶如晴天霹靂,“不想讀書。討厭上學!”厭學,我呆呆地看著小A,沒想到一個優秀的孩子竟萌生這種念頭。“是作業多嗎?還是與同學相處不愉快?”在一番悉心交流后,我終于得知,進入五年級后,學習任務加重,每天除了上課就是上課,做不完的作業,周末還要上三個培訓班,她真的很厭倦學習。她想當明星,覺得明星受人追捧,錢也賺得多。同時從奶奶的訴說中我得知,小A沉迷手機,跟大人無交流,愛看玄幻類小說,這次賭氣的原因就是她要買一本《斗羅大陸》,父母不讓買,她就不去讀書。
聽著奶奶在耳邊絮絮叨叨說著,看著小A一臉無所謂的樣子,我不禁深深地自責起來。想起了上學期,曾收到過小A媽媽發來的幾條短信,訴說孩子在家的種種表現,很叛逆,詢問老師有什么好方法教育孩子。當時,我總覺得她媽媽小題大做,孩子在校表現很棒,學習成績好,擅長朗誦繪畫。所以我每次都輕描淡寫地回應幾句,不以為然。當時的我關注的僅僅是孩子的成績,成績好就是優秀學生,根本沒關注到,曾幾何時,活潑開朗的小A在課堂上沉默了,神采飛揚的臉上變得漠然無生氣。我總以為是青春少年幾多愁,青春期的女孩子是要成熟穩重些,其實我根本不了解孩子內心深處的變化。作為一名班主任,我是多么的失職啊!
我望著仍耷拉著腦袋的小A,輕聲問她愿不愿意跟老師回學校,她嚅嚅喏喏地說作業沒做好,補好再回學校。我伸出小指跟她約定,等你回來。
走出她家,我撥通了她媽媽的電話,當她聽到孩子答應下午回校上學時,忙應允下午陪小A回校。
三、開解叛逆:你的心事有我聽
對孩子少一些說教,走進她們的內心深處,聽聽孩子們心中深藏的“我想要……”“我不要……”“我喜歡……”“我討厭……”“我覺得……”,和孩子像好朋友一樣進行交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她身邊的人與事、她面對的生活與學習的壓力,這樣才能夠讓教育引導收獲成果。
下午第二節課,母女倆出現在我的辦公室門口,我接過小 A 的作業,讓她回教室,拉著小A媽媽坐下細談。這狀況從四年級就開始了,軟硬兼施無果,到如今,孩子完全叛逆了,夫妻倆已經到了束手無策的地步。我與她媽媽分析原因,小A現在13歲,厭學、迷戀小說、不聽家長教導、亂發脾氣,這是典型的青春叛逆期孩子的癥狀。作為老師和家長,要先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再用相應的方法教育孩子。首先要減輕孩子的學業負擔,緩解學習壓力,才會減緩厭學情緒。我建議家長把3個培訓班改成孩子喜歡的繪畫班。沉迷手機要管,跟孩子做個約定,可以適時適度消遣一下。又推薦了幾本健康有益的書籍,家長和孩子一起閱讀,營造閱讀型家庭。平時父母要放下身段,多跟孩子溝通,切記專斷命令或嘮叨。聽著我的講述,她媽媽的眉頭慢慢地舒展開了,滿口答應去試試。
放學后,我把小A叫到辦公室,從自己剛剛失去父親的悲痛經歷,讓小A懂得父母是自己最親的人,明白“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痛苦。我又拿出《青年文摘》上一篇介紹明星的文章給她閱讀,讓她明白光鮮亮麗的明星背后是如何辛苦和努力,并告知與她媽媽商榷培訓班的事情……漸漸地,小A耷拉的腦袋慢慢地抬起了,微微展露出羞澀的神情。她應允著,但欲言又止,我微笑著鼓勵她,原來這孩子出現極大的自卑心理竟是因為她覺得自己太難看了,扁平臉,又黑又胖,就像一只丑小鴨。我啞然失笑,少年的我何曾沒有過這樣的煩惱呢?我翻出我小時候的照片給她看——單眼皮、塌鼻梁。她笑了,笑得很開心。我告訴她腹有詩書氣自華,鼓勵她爭做一個愛看書的孩子,提升自己的氣質,女大十八變,越變越漂亮。她的眼睛閃著亮亮的光彩,笑容綻放在臉上。
四、看淡叛逆:成長路上的一個小坎
孩子的青春叛逆期也是他們的成長期,要正視孩子們的叛逆,無需恐慌。那些叛逆的行為只是他們成長路上的一個個小坎而已,面對它,勇敢地跨過去,青春的顏色會更加鮮亮,青春的笑臉會更加燦爛。
之后的一段時間里,我經常跟小A媽媽聯系,得知孩子在家變化很大,樂于跟父母交談,在繪畫興趣班表現很棒,嚴格按照約定使用手機,不再無理取鬧。學校里亦是如此,活潑開朗的小A又回來了。我利用她的朗誦特長,提高她的自信心,讓她擔任課代表,為班級出力,并在班級中組織閱讀競賽,開展主題班會“真正的美是什么”“遠離手機,自律自強”,使小A和“小A們”真正從網絡中走出來,擺脫青春期的煩惱。
在多次收到“金老師,太謝謝你了,女兒改變了很多”的類似短信后,小A又出狀況了,她把自己鎖在房間里發脾氣。原來,她在淘寶上看中一套500多元的漢服,非買不可。聯系上小A后,我告訴她,喜歡漢服沒錯,但是要考慮家庭經濟狀況,自己可以設計漢服啊。聽完我的一番話后,小A釋然了,設計漢服,畫仕女,繪畫興趣更濃了。
一年多來,自信又重回小A身上,燦爛的笑臉上洋溢著青春的活力,看著孩子陽光的背影,我內心倍感
欣慰。
五、青春期,我們不怕叛逆
青春期的女孩子出現叛逆心理,作為老師應該如何去解決,如何去指導家長呢?首先,我們應該學會站在孩子的視角去看待她們正在面對的各種問題,嘗試著走進孩子的內心,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其次,我們應該對女孩子的青春期有一些寬容,青春期的女孩子愛美,會關注新潮的衣服,甚至會想要化妝打扮,面對這些,家長不要認為這是洪水猛獸,在適當滿足其要求的同時再進行引導,效果會更好。再次,一定要多聽聽孩子的想法,和孩子對話。青春期的女孩子會叛逆,很多時候是因為父母的嘮叨、說教與不理解,越是說教,孩子們就越渴望脫離父母的束縛,當兩者產生對立時,叛逆就不期而遇。所以尊重孩子,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關注與關心,這樣才能讓她們少一些青春期的困惑。最后,和你的孩子要像朋友一樣交流,不要對孩子想要獨立和自由的想法隨意批評與指責,不要試圖一下子就改變她們的想法,和孩子像朋友一樣說說你比較成熟的想法,給孩子一些建議,也讓孩子站在成人的角度看待問題, 這樣才會收獲更多來自孩子的理解與愛。
所以,面對孩子們的青春期叛逆,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應該正視,不懼怕、不回避孩子們的叛逆,積極靠近孩子,彎下身子傾聽,成為他們的朋友,給迷茫中的他們以正確的引導。只要家校聯手并適時地指導家長處理好親子關系,給予迷茫中的孩子與家長一些引導和幫助,就能夠幫助他們走出叛逆。然后,我們就可以自信地說:青春期,我們不怕叛逆!
金霞君? ?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富春第五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