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覺 羅雪花
關鍵詞:技工院校 計算機應用專業(中級工)? 工匠精神
技工院校計算機應用專業(中級工)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使學生養成愛崗敬業、精益求精的優良品質,成為能獨立學習、具有創新意識的優秀勞動者。教師應解放思想,在不斷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時,在教學中挖掘學生的潛力。首先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自信心和學習興趣,然后再提升學生的技能水平。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始終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創新能力,為學生成長為具有工匠精神的優秀勞動者奠定良好的基礎。這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大力引導學生的創新思維,使學生富有創造力。
一、工匠精神的內涵
工匠精神是一種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的精神。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強調要弘揚工匠精神。2019年9月我國選手在世界技能大賽上取得佳績,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在全社會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勵廣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
二、技工院校計算機應用專業(中級工)培養學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一)工匠精神是中國制造的靈魂
國家號召弘揚工匠精神,來一場中國制造的品質革命。社會的進步需要工匠精神,企業的發展更離不開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實現“中國制造2025”目標、推動中國制造轉型升級的精神動力。
(二)工匠精神是技工院校培養合格畢業生的基石
企業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技工院校就要按工匠精神的要求來培養學生。技工院校應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推廣企業新型學徒制,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培養出高水平的學生。只有培養出優秀的學生,技工院校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三)學生擁有工匠精神能增強崗位適應力
按照工匠精神的培養要求,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當為學生制定明確的目標和要求,適當結合企業生產要求安排教學任務,使學生在完成教學任務的過程中探索問題。教師還應當利用企業實踐來培養學生探索問題、解決問題和創新的能力,使學生在進入社會后能快速適應企業的需要。
三、技工院校計算機應用專業(中級工)培養學生工匠精神的措施
(一)將工匠精神融入日常管理和教育教學中
技工院校要在思想政治課中加入工匠精神元素,在校園文化和校園活動中引入工匠精神,大力宣傳能工巧匠的勵志故事,全面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培養學生吃苦耐勞、愛崗敬業的精神。教師要以身作則,為學生充當工匠榜樣,嚴謹治學,提高學生精益求精、勇于創新的能力,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習和領悟工匠精神。
(二)利用以練促學,在多練中領悟精益求精的內涵
技工院校計算機應用專業(中級工)的主要課程有Office、Photoshop、Flash、CAD、網頁制作、C語言、計算機維護維修等,都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學生應該多學多練,熟能生巧。在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實踐教學,強化技能訓練,多用生活中的案例,這樣可以提高教學的實踐性和實用性。教師在教學中要多采用問題導向教學模式,適當采用翻轉課堂,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及自主學習探究能力。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占據主體地位,教師充當引導、示范、答疑的角色。在答疑時,教師要把一些抽象的知識點通過操作展示出來,使學生聽懂并能操作;然后要求學生反復操作練習,直到熟練為止;再讓學生針對每個知識點由易到難做2至5個練習題,這樣學生就可以學透知識點。只有讓學生多練,才能使他們體會到精益求精、專注持久的精神內涵。
(三)利用學生的好奇心來激發其學習興趣
在技工院校計算機應用專業(中級工)的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過程,讓知識趣味化、形象化,多利用學生的好奇心來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使學生寓學于樂,亦可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如教師在計算機維護維修教學中,示范制作啟動U盤、破解Windows操作系統的用戶密碼、破解還原精靈、用鍵盤開機、定時關機、電腦藍屏后根據代碼來進行維修等貼近生活、實用性強的案例。教師在進行上述示范后,可讓學生試做一次并提些問題讓學生思考。學生帶著問題來操作,在操作中回答問題,操作水平就會大大提高。
(四)創設情境實踐,激發學生實踐興趣
教師要充分利用學校教學環境,創設情境實踐,激發學生的實踐興趣。如教師要求學生用Word做介紹信、求職信,用PPT設計學校介紹、節日祝福,用Photoshop設計學校海報、宣傳廣告、產品廣告、logo等,用Flash設計產品廣告、公益廣告、音樂MTV、節日問候等,用H5制作邀請函、宣傳冊等,并對表現突出的學生給予一定的獎勵。這樣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實踐興趣、培養學生的實操技能,還能讓學生產生獲得感和幸福感。
(五)培養發散思維,提高學生創新能力
技工院校學生思維比較靈活,教師要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激發學生智慧的火花。創新往往會使學生在該領域不斷前進,甚至成為未來的大師。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順向思維、逆向思維、多向思維的訓練,拓寬學生視野,多引導學生自學和了解課外知識,使學生進入一個嶄新的學習天地。
(六)以賽促教、以賽促學,提高學生技能水平
近年來,在全國技能大賽的帶動下,各省市開展了各種技能競賽。技能競賽可以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是培養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的路徑之一。技工院校計算機應用專業(中級工)應堅持“以賽促教、以賽促學”,多組織專業內部比賽,如打字比賽、文字排版比賽、PPT制作比賽、平面設計比賽、動畫比賽等,并對優秀的學生或有很大進步的學生進行表揚鼓勵,讓學生在競爭中獲得成功的快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引導和鼓勵學生參加各類技能競賽,也可將技能競賽納入實訓考核。通過各種競賽,引導學生大膽創新,實現自我超越,還可使其接觸到國內或國際的頂尖技術,開闊其視野。
(七)改變固有考核機制,完善對學習能力的評價體系
實施靈活的考核機制,不僅能防止學生死記硬背和埋沒學生的創造力,還能較好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應用和創新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考核成績由基礎分、考核分、知識創新分、作業分組成,其中基礎分滿分為20分,是學生出勤、課堂表現的表現分;考核分滿分為50分,是學生掌握課程知識、操作技能等方面的期末考核分;知識創新分滿分為20分,是包括平時作業在內的各種可表現出學生對知識的創新改良的加分;作業分滿分為10分,是課堂上機作業和課后作業的分數。
(八)利用企業實踐,提升學生創新能力
如今,計算機應用軟件技術快速發展,企業要跟上時代發展步伐,就需要大量的實用型技能人才。技工院校要根據市場需求,加強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這也是技工院校突出辦學特色、提高辦學競爭力的關鍵所在。技工院校要在進行校企合作的基礎上,積極開展工學交替、頂崗實習、訂單式培養等,多讓學生到企業實踐,拓展學生的思維,提升其創新能力。技工院校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大力重視學生的企業實踐:一是出臺校企合作的政策,保證政策的延續性;二是指導教師要參與企業實踐管理,保證學生專業對口;三是鼓勵多建校企合作點。
(九)鼓勵教師參與企業實踐,提升教師職業能力
要培養優秀學生,必須有一批技術過硬的教師,所以技工院校要組織教師參與企業實踐。2016年,國家出臺了《職業學校教師企業實踐規定》,該規定是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提升教師綜合素質的指導性文件。通過企業實踐,教師可以拓寬思維、更新觀念,了解行業情況、豐富實踐經驗。技工院校應在以下幾個方面對教師參與企業實踐給予重視:一是制定教師企業實踐規劃,明確企業實踐方向;二是健全教師企業實踐評價體系,由企業對教師的企業實踐能力進行認定,由技工院校對教師的企業實踐效果進行考評;三是采用激勵機制鼓勵教師參與企業實踐活動。
四、小結
總之,國家號召弘揚工匠精神,企業生產需要工匠精神,技工院校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中國制造的靈魂。技工院校應將工匠精神融入技工院校計算機應用專業(中級工)的教學中,培養出社會需要的人才,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劉立杰.高職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工匠精神的培養[J].產業與科學論壇,2017(16).
[2]熊韜.中職學生"工匠精神"的培養[J].教育現代化,2018(5).
[3]林宜春.職業院校計算機實訓教學中學生"工匠精神"的培養[J].無線互聯科技,2018(15).
(作者單位:湖南省邵陽市商業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