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有昌?陳海芹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給職業教育帶來新的挑戰和機遇。“停課不停學”是教育部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延期開學而提出的新要求。本文介紹了山東科技職業學院以及各教學系、師生應對“停課不停學”的措施。筆者通過問卷,獲得在線授課3周后師生提出的問題與建議,通過會議研討,提出了解決對策。
關鍵詞:新冠肺炎疫情背景 停課不停學 在線授課
2019年年底,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國,造成工廠停工,學校停課,商戶閉戶。為阻斷疫情進入校園,教育部決定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為確保不耽誤學生學習,教育部印發了《關于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文件指出,各高校應充分利用上線的慕課和省、校兩級優質在線課程教學資源,積極開展線上授課和線上學習等教學活動,保證疫情防控期間教學進度和教學質量。
一、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挑戰與機遇
(一)挑戰
1.行政管理部門面臨的挑戰
教育行政管理部門需要對如何利用在線教學等手段來落實“停課不停學”的要求,如何指導學校選用授課方式,如何做好管理、監控、服務工作,如何保證效果等,做好預案。
2.教師面臨的挑戰
教師為了做好網絡在線授課,需提前將課程內容、課程視頻等在線上平臺發布。時間緊任務重,如何保證課程的教學效果是亟須教師解決的問題。
3.學生面臨的挑戰
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學生不能及時返校,學生需進行線上學習。雖然開放式課堂突破了空間的限制,但在進行線上學習時,學生代入感差,聽課狀態取決于自制力。
(二)機遇
1.推進優質在線課程的開發和推廣
新冠肺炎疫情將過去處于輔助地位的在線課程推到了極其重要的位置。2020年2月5日,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充分利用省、校兩級已上線的慕課、優質在線課程資源及平臺,開展線上教與學,保證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實質等效。這一舉措能更好推進優質在線課程的開發和推廣。
2.促進教師能力的提升
教學環境的改變要求教師轉變思想觀念,改變授課方式。教師要深入思考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的區別,以此次在線教學為切入點,開展“三教”改革。新冠肺炎疫情是促進教學變革、開展教育創新的重大戰略機遇。教師要通過不斷探索和創新,改革教學方法,適應線上教學,提高教學能力。
3.利于學生自學能力的加強
疫情防控要求學生在家通過上網課,看課程視頻回放等方式進行學習。善于學習的學生會抓住機遇,提升自學能力;而被動學習的學生則會被迅速拉開學習差距。
二、常見的線上授課模式
(一)網絡在線課程
網絡在線課程是指將線下教學內容及教學過程數字化,以學習管理系統為載體,進行基于課程內容的線上教與學的過程。
隨著高教領域“精品課程資源”“中國大學慕課”的大量建設,各學科積累了大量的優質教學資源。這些資源包含豐富的知識體系,典型的教學實例,可作為學習內容傳遞給學生,滿足他們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學習需求。
(二)直播授課模式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網速的提升及各類直播平臺的興起,直播進入各行各業,2016年被稱為“中國網絡直播元年”。教育領域也不例外,直播授課不受空間限制,成本低,學生能通過回放課程視頻鞏固知識。大量直播平臺提供免費服務,如:學習通、超星等。大型網絡公司旗下平臺如“釘釘”平臺、“騰訊直播課堂”等也抓住機遇提供免費直播服務。各大直播平臺為各個學校提供了眾多選擇。
直播授課,師生時間同步,教師可通過連麥等方式進行監控,與傳統授課模式相似,切合職校學生的興趣點,學生認可度高且課程視頻可回放,利于學生鞏固知識薄弱環節,此為“停課不停學”最理想的授課模式。但該模式也受平臺技術、網絡帶寬及電腦硬件等條件的限制。
2020年2月10日原開學日當天,數以億計的學生同步參與各平臺的直播教學,開創了在線教育的里程碑。
(三)學生自學模式
學生自學模式是指教師將任務傳達給學生,學生借助平臺及網絡資源,完成任務后上交,教師評閱后反饋給學生的學習方法,以教師遠程指導與評閱答疑為主。
傳統授課中也會使用此模式,但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學生自學會顯得更重要。如臨近中、高考的學生需要更多時間查漏補缺,該模式是一種較好的搭配學習方式。對于學習壓力相對小一些的職校學生來說,此方式可作為輔助學習手段。
三、落實“停課不停學”——以山東科技職業學院(以下簡稱學院)為例
學院接到上級主管部門通知后,成立了以院領導任組長的延遲開學小組,由專人負責對各平臺進行調研,綜合比較各平臺的技術水平、功能用途、用戶體驗度等,經過討論決定采用“釘釘”平臺作為主平臺,配合“云上山科”完成網絡授課。
(一)文件與通知
根據山東省教育廳《關于延遲學校春季學期開學時間的通知》等文件,學院下發《關于做好春季延遲開學教學組織管理工作的實施方案》等通知,要求教師利用“釘釘”平臺和“云上山科”實施在線教學。具體要求如下。
2020年2月15日前:相關人員做好線上資源的更新工作。以“云上山科”平臺為主導,結合超星平臺、國家資源庫等資源,組建模塊化教學團隊,分工協作對資源進行更新。
2020年2月10日至16日:教務處進行開課前線上培訓與指導。
2020年2月17日至開學前:教師就課前、課中、課后全部實施線上教學。
正式開學至暑假:教師根據對在線教學的評估,應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和改革目標。
(二)落實措施
學院各系部安排如下:一是下發《延期開學期間教師在線授課教學管理要求》,布置更新“云上山科”在線資源。二是在網課開始前更新和完善20余門課程資源。三是利用“釘釘”群組織舉辦多次會議,研討在線教學的方法及應急預案。四是班長負責將學生和任課教師拉進“釘釘”群。每個教學班加入4名督導人員,教師每天上報授課內容及出勤率。教務處不定期通報,保證在線教學的實施。五是任課教師在2020年2月17日前通過“釘釘”平臺演練,教會學生“釘釘”平臺使用方法。教師利用“釘釘”平臺召開疫情防控主題班會,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及上課要求。
四、在線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一)問題
自2020年2月17日起,學院利用“云上山科”與“釘釘”平臺共同開展的網課開課以來,受到教師和學生的青睞。網課開始后,前3周時間內學生到課率達到了99%。為了更好地保證“停課不停學”的教學效果,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學院各系部組織3次“釘釘”會議研討,利用問卷星隨機對201名學生和36名專任教師進行了調查。
學生問題與建議:一是70.6%的學生要求教師上課時開啟攝像頭,希望看到教師的表情動作,講解方式等;二是62.6%的學生反饋在線直播時,時有卡頓,軟件課程看不清鼠標操作路徑,影響聽課;三是61.1%的學生建議,互動方式應多樣化;四是43.2%的學生反饋長時間盯著電腦或手機,損害視力,建議教師少講精講。
教師問題及建議:一是96.8%的教師認為傳統授課中設計的互動環節在在線教學中較難開展,另外在線教學課前需做更充分的準備,課上需持續不斷地講解;二是93.7%的教師認為與學生互動困難,無法監控學習狀態;三是87.5%的教師認為工作量大大增加,如對測試的準備、視頻的錄制、教具的制作與展示等;四是46.8%的教師認為直播對電腦配置要求較高,手中的電腦不太適用于直播,網絡的穩定性也會影響直播,有時會卡頓和延時,影響講課效果。
(二)對策
針對師生在教與學過程中的問題與建議,學院召開專題視頻會議進行研討,決定采取如下對策:一是對于電腦配置差的教師,建議將其他軟件和后臺程序關閉,僅保留直播軟件和授課PPT等。二是“釘釘”平臺上有兩種授課方式:視頻會議和直播屏幕。視頻會議可要求全班學生開啟攝像頭,教師能監控學生上課狀態,但對網絡和電腦要求高且無回放功能,學生無法查漏補缺;直播屏幕方式,無法開啟攝像頭,但有文字互動和連麥功能等,授課內容實時錄屏,課后可回放,對網絡要求低,建議教師用直播屏幕方式授課。三是教師將課件美化,多融入動畫、視頻等,設置簡單題目穿插于課堂,講練結合,通過連麥方式提問學生,對積極參與者實施加分激勵并及時公示成績,調動學生積極性。四是教師利用UG等軟件課程講解命令時放慢語速和鼠標操作,要求學生當堂將練習結果發到群中并給予加分。對于電腦卡問題,可采用課前將重要命令錄屏并設置鼠標軌跡加亮顯示,課上學生看視頻,教師講解視頻的方式進行教學。
五、小結
“停課不停學”是各個學校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應對延期開學的妙招,學院從領導到一線教師都十分重視。上文中的措施和對策,是經過近3周在線教學后,筆者和其他教師研討和調查的結果,雖只是對筆者所在學校在線教學問題的反映,但能涵蓋目前職業院校在線教學的一些普遍問題,學院所采取的對策具有普適性。
在線教學是一個較新的事物,它的問題并非一成不變,值得我們不斷探索與研討。
新冠肺炎疫情雖是一個挑戰,但對于職業教育的在線教學也是機遇。相信通過本次在線教學的推廣,教師的信息化應用能力會有所提升,對于職業教育的“三教”改革會有較大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祝智庭,郭紹青等.“停課不停學”政策解讀、關鍵問題與應對舉措[J].中國電化教育,2020(4).
[2]焦建利,周曉清等.疫情防控背景下“停課不停學”在線教學案例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20(3).
[3]張慶,吳興梅.停課不停學青羊在行動——成都市青羊區疫情防控期間線上教學工作研究[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20(2).
[作者單位:季有昌,山東科技職業學院;陳海芹,中國(濰坊)知識產權保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