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鍵華 李丹明
摘要: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觀察法、視頻講解法、數理統計法等方法查閱和研究了2020全英羽毛球女雙決賽。通過發球、比賽的技術水平、后場球以及步法等各種細節關鍵進行分析對比,以此對比來了解中國隊在比賽中失利的因素。
關鍵詞:羽毛球;中國女雙;技術水平;失利因素
0 前言
在疫情肆虐背景下舉辦的2020全英羽毛球比賽,我國女子羽毛球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在女雙比賽中尤為明顯。雖然國羽歷年的戰績表現突出,但對手也在不斷進步,他們不斷積累總結經驗,全世界各國選手的實力開始“冒尖出芽”了。
1中國女雙隊員與日本女雙隊員數據對比情況
1.1身高對比
從表1數據上看出,中國女子運動員的身高較高,最大差為8厘米。但是這不代表在比賽中有多少的優勢,因為羽毛球是一項非身體對抗接觸性比賽,身高的作用起不了決定性的優勢。羽毛球比賽是靠運動員身體靈敏、肌肉力量、身體柔韌和戰術打法等各種較為全面性的要求。
1.2 年齡情況對比
圖表2數據表明,中國隊員的年齡較日本年輕,嚴格來說機體成熟的階段尚未完成體。而日本隊的年齡較中國隊大但正處于身體黃金時期。
1.3 雙方近幾年比賽情況對比
中國女雙,李茵暉2014年開始參加羽毛球比賽,獲得了亞洲青年雙人亞軍的成績(杜玥搭檔),2015年一共參加了6場較大的比賽都是雙人或混雙的項目,其中就有4場是冠軍的驚人表現,2016年一共參與了10場的比賽冠軍就有二項,4項亞軍成績,其余都是四強的表現,2017年參與知名比賽三場成績有冠、亞、季,2018年致2019年二年參與的二場比賽都為冠軍。
兩隊球員在2019年交戰一次,日本隊2比1戰勝了中國隊。
1.4 雙方攻防能力分析
中國女雙隊:主要采取的是一前一后的固定位置陣容模式,李茵暉個子較高加上力量較強,接高遠球和打殺球較為適合,是后場位置的最佳人員,盡管杜玥在力量和體型強壯方面不如李茵暉,打球的方法沒有也像李茵暉那樣擁有強勁的力量,但是在比賽對戰中能夠善于使用挑球、推球等技巧類型球,在接殺球方面和接“小球”方也面更適合,所以前排位置更適合她。
日本女雙隊:兩名隊員沒有像中國隊一樣按照身高與力量來分前后。更像是全場平分的方式來“保護”自己的領域。打法招式較為保守,在接殺球與殺球方面尤為強悍,屬于穩中求進。通常都是采取挑后場球與推球的形式來調動對手,阻礙和打亂對手進攻節奏,從中發現對方的弱點進行突擊。
1.5 二隊比賽拍數頻次
該表3中1到6數字為羽毛球發球落點位置,便于本文研究和觀察。
羽毛球發球是一項得分最快的技巧,它是帶動節奏的主要技能,是開局占據優勢的最好方法,也是壓制對手成為自己“主場”初形。利用發球手法的多變讓對手在無形中帶入自己的節奏,但要注意發球者在發球時不得有進攻行為欺騙行為和間斷性等一系列犯規舉動。通過2020全英女雙比賽視頻隊雙方球員發球落球點采取了分析并用圖片記錄下來。如下:
表4是雙方所發球的次數。通過該圖可以看出,大部分落點都是在1號位,2、4、6號落點較少,5號位次數排第二但也為數不多。
一半以上在1號位的原因是因為它靠近對方落球點最近端,這種球讓對手反應的時間最短,也是最快讓對手采取防守的局面。這種發球的勝率在比賽中高達百分之80以上。不過偏一直單一固定的發球方式也容易讓對手找出其中的對應方法,就出現了對手突擊1號位撲球的失利局面。這就出現了后場球4、6、3號場地,打亂了對手的規律和節奏,不過后場的球發出容易讓對手打跳躍殺球或反推對角球的被動局面。這也是中國隊發球失利的不可缺少的原因之一。(也是后面心態表現不佳的間接原因)
從表5我們可以發現使用技術最多的是推球,因為球點低,高度在于網線的十到十五厘米左右(太高容易被對手撲球),接下來最多的就是挑球與點殺技術了,高遠球和搓球使用較少。
推球是雙方使用次數最多的,因為球的高度低,方向與位置可多變,反應時間短對手不利于判斷,但是想要打出好的推球技術要求必須球感好技術高,使用不當容易出現球度較高或者被網攔下的局面,這也是中國隊失利的一個因素。點殺是中國隊李茵暉的強項,只要球的高度到達一定程度就可以使用點殺,這種球落點快、準、穩面對發后場球的是一項實用的技能,當然,使用5次點殺的李茵暉就有2次失誤的出現。日本隊更喜歡利用挑后場球的方式去應對接發球,使用挑后場球失誤率較低,再加上左右后場球的變位消耗了扣球對手的體力,這容易出現疲勞運動員扣球失誤的現象,日本隊員在見機里找出中國女員的弱點,這也是中國女隊失利因素較多的原因之一。
從圖表6中可以看出日本隊使用挑球的頻率普遍高于中國隊,因為挑球的次數變多,極大的阻礙了中國隊進攻的機會,即使中國隊有很強的進攻能力,但在面對對方多次的挑球也會出現體力下降的現象,再加上二名日本隊員有著頑強的防守能力,使中國隊員在進攻中找不到突破點。
高遠球與搓球在雙方比賽中使用頻率較低,因為這二種球打出的球路一個太高落地時間長,一個對回球動作質量要求較高,把握不好容易造成被動失分。
2 中國隊失利因素分析
2.1 技術發揮不穩定
中國女雙在對戰中發球方面出現了沒有過網的現象,這對自身心理素質也是一種考驗。在高水平比賽中每一次的揮拍,每一次的配合都至關重要,發揮的不利將直接影響這一分的失利。
2.2 中國女雙戰術打法過于單一
羽毛球雙打是二個人共同配合完成的,中國女雙這次配合的很好,取長補短各具優勢。李茵暉的后場加上杜玥的前場的確形成了完美的組合。但都有不足,二位隊員變換場位少,大部分李茵暉都位于后場進攻,這就導致占位相對固定,很容易被對方發現規律。
3結論
3.1 在對戰術失誤球率較高
在比賽中,中國女雙隊員失誤球的次數高多于日本女雙隊員,平均每三分的球就會出現一次失誤,發球失誤、推球攔網、挑球出界、殺球出界等。總的來說發揮的技術不夠穩定,缺少揮拍擊球的感覺,容易被對面抓住弱點,為此造成被動的局面。
3.2 中國女雙隊員比賽經驗欠缺
競技體育需要實戰進行經驗積累,羽毛球只能靠不斷的對戰去發現自己的不足。中國女雙隊員比日本女雙隊員更為年輕,比賽共參加了22場和23場,且大賽經驗不夠,而日本隊卻有著29與31場的次數,其中不包括知名的比賽場次。
4建議
4.1中國女雙隊員要加強比賽磨合
在戰術上中國女雙隊員合作訓練時可以研究出在對戰中的一些打法技巧,長時間多加合作的機會讓打法技巧能加熟練,這也能讓今后的比賽能加精彩,讓中國女雙隊員實力更上一層樓做出一些貢獻。
4.2彌補自身球技的弱點
訓練時可以采用模擬比賽場景法來發現和彌補自己存在的問題。心態也是重要的部分,視頻比賽中可以看出中國女雙隊員在連續失分時的心態并不是調控的很好,心態的原因也會影響到自身球技的發揮,影響整個團隊的發揮。中國女子應該要爭取搶攻為主,以防守為重的全能型方向努力。
參考文獻
[1]華雪.中外羽毛球女子單打選手接發球技戰術對比分析[J].體育風尚,2019(10):35+37.
[2]劉潔.淺析羽毛球女單發球的重要性及戰術目的[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9(20):207-208.
作者簡介:
張鍵華(1987-),男,湖北浠水人,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