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成建 張愛芳
摘要:淡水養殖在我國水產養殖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所獲取的經濟效益在整個水產養殖方面占據了很大的比例。但是在淡水養殖中生物性病害較多,對于淡水養殖的效果以及成效性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直接地阻礙養殖戶的經濟效益。淡水養殖過程中,水蜈蚣、紅水、青泥苔、水網藻、金藻毒、細菌性紅體病等都是嚴重的生物性病害,一旦發生對于淡水養殖行業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給養殖戶所帶來的損失也是不可預估的。因此,加強淡水養殖常見生物性病害以及防治技術分析,保證水產養殖行業的平衡性發展十分必要。
關鍵詞:淡水養殖,常見生物性病害,防治技術
一、淡水養殖常見的生物性病害分析
(一)水蜈蚣
這類生物性病害主要指的是龍虱幼蟲,一旦在水產養殖過程中出現其會利用自身的大顎將魚苗夾死,之后吸食到自己的體液當中去,導致魚苗出現大量的死亡。這種生物性病害經常發生在魚苗不足3厘米的時候,超過3厘米之后水蜈蚣的危險性就會大大地降低。因此,水蜈蚣對魚苗產生的影響,需要靠平時的觀察,觀察是否存在水蜈蚣咬食魚苗的情況。
(二)紅水
當淡水當中甲藻大量地繁殖之后,水面之上的陽光照射下來之后這些甲藻會變成棕紅色,這也是紅水的由來。紅水最容易出現的季節是夏秋溫暖時候,而甲藻在大量繁殖之后就會進入到死亡的狀態中,而大量甲藻會引發魚類中毒,進而對魚苗的生存產生不良的影響。
(三)青泥苔
青泥苔的種類是很多的,并且在全國各地的淡水養殖方面都有所分布,其中安徽五河縣這種淡水類生物病害也是非常常見的,并且主要集中在春天和秋天這個階段。在春天時期水溫升高,青泥苔開始慢慢萌芽,逐漸地長成絲狀,懸浮在淡水池當中。如果大量繁殖且無法有效地控制,水質會發生變化,小魚也會因為網狀類的青泥苔結構致死。
(四)水網藻
這類生物性病害主要是因為藻體本身是利用圓筒形狀的細胞連接組合而成,整個藻體為網狀結構,主要是在春天末期和夏天初期時候進行大量性地繁殖,而且對于魚苗的限制性是非常強的,所以對于魚苗所產生的危害也更大。
(五)金藻素中毒
這類生物體病害的存在主要是因為小三毛金藻和舞三毛金藻會在身體內進行大量地繁殖,進而對魚類產生不良的影響。但是實踐證明舞三毛金藻所產生的毒害與其所分泌的密度直接并不存在著正比例的關系,反而會受到鎂離子、鈣離子的影響,如果這些要素的輔助隱私密度高,毒素也就會進一步地增強。從安徽省五河縣的水產養殖當中可以看出,三毛金藻這種毒性在淡水養殖中十分地常見,但是對于不同魚類所產生的影響不同。但是相同的是在出現了中毒加重的癥狀之后,金藻素會沿著岸邊的水面線進行分布,所以及時地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十分必要。
(六)細菌性紅體病
這種生物性病害主要是因為副溶血性弧菌等細菌引發而成的,主要是因為機體當中沉淀的有機物含量過于豐富,有害的毒素無法進行有效地分解,特別是在缺氧的狀態下分解還會受到影響,進而導致魚類受到感染,在感染程度加重之后,魚體游動的速度就會降低,嚴重者死亡。
二、淡水養殖常見生物性病害的防治技術
(一)水蜈蚣生物性病害的防治
該種生物性病害的防治主要是在魚苗放養之前實施,主要的方法是利用生石灰對魚塘進行清理,這樣能夠將水蜈蚣殺死。同時也可以用敵百蟲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配置之后,向全池內進行噴灑,這樣也能夠有效地殺死水蜈蚣。
(二)紅水生物性病害的防治
在出現了紅水病害之后如果魚類大量性地死亡,需要馬上對死亡的魚體進行檢查,檢查魚體內的消化道當中是否存在著過量的甲藻,之后根據檢查的結果采取針對性的防治措施。在一般情況下,會按照一定的比例配置硫酸銅,之后在全池范圍內進行噴灑,主要目的是控制甲藻的大范圍繁殖。
(三)青泥苔生物性病害的防治
青泥苔分布范圍是十分廣泛的,但是由于地域的不同在防治方面所采取的方法也有很大的差異性。在一般的情況下會采取生石灰清理魚塘的方式,也可以覆蓋上草本灰,潑灑硫酸銅等等多種處理方式。但是在具體的處理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不可以對水質產生不良的影響。如果采取上述方法后效果并不理想,可以采取撲草凈和硫酸銅結合潑灑的方式,這樣能夠起到更加顯著的效果,并且防治的期限也會更長。
(四)水網藻生物病害的防治
該種防治方法于青苔泥的防治存在類似的情況,如果發生了比較嚴重的水網藻病害,可以采取生石灰清理魚塘,也可以采取硫酸銅潑灑的方法,但是硫酸銅需要按照科學的比例進行調配。而且生石灰的用量也必須要科學,注意用量不能過多,這樣才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五)金藻素中毒的防治
金藻素中毒問題是非常嚴重的,針對于具體的防治可以采取以下兩種不同的方法:一是根據環境所產生的氯化物質、鹽度等含量的不同,可以向其中及時地注入新水或者進行換水處理,這樣可以起到使魚苗不斷恢復的效果。二是要定期地向水池當中加入氨肥,確保水池當中的氨肥在魚苗生長的需求范圍之內。
(六)細菌性紅病的防治
主要的防治方法是對投喂量進行控制,少食多餐,不要過分地投食污染水體。當魚蝦生長到一定規模之后要及時地換水,并在水中定期投放降解物,確保水體質量。
總之,淡水養殖中生物性病害是非常常見的,而這些病害對于淡水生物所產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所以構建科學性、系統性的淡水養殖體系,對淡水養殖生物性病害以及防治方法進行科學地分析,及時發現,盡早處理,可以給淡水養植物提供一個更加適宜的生存環境,對減少養殖戶的經濟損失,提高養殖產量,推動我國水產行業的健康發展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為水產養殖“祛毒”[J]. 涂俊明. ?漁業致富指南. 2018(17)
[2]海特靈在水產養殖實際使用中的新發現[J]. 戚太海,符美慧. ?當代水產. 2016(08)
[3]聲音: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J]. ? 當代水產. 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