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小毛
摘要:農業是我國國民經濟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基礎和核心。在推進農業生產的過程中,我國需要著眼于目前的社會經濟發展現狀,通過對人們健康意識的分析及研究,更好地促進綠色農業的穩定建設及發展。文章著眼于農業綠色技術推廣工作的全過程,了解這一工作的現狀以及所存在的各類問題,找準問題出現的實質原因,進而采取有針對性的解決對策,真正體現綠色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針對性、有效性,保障改革開放的成果能夠惠及公眾。
關鍵詞:綠色農業;技術推廣;問題;對策
1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內涵
1.1概念
與傳統農業種植技術不同,綠色農業種植技術充分考慮了生物生長的本質,追求的是自然界物質的轉換,是一種順應自然發展規律的農業種植方式。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內涵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是推動綠色農業生態發展的重要工具;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推動人們從傳統粗放的農業種植方式向精細化、標準化和數據化種植方式的轉變,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是農業轉型升級中必須要掌握的技術[1]。
1.2推廣的意義
1.2.1保證食品安全
近年來,伴隨著農村資源的開發,對于空氣、水源和土壤的污染變得嚴重,同時,由于農戶對于經濟效益的過分追求,大量使用農藥、化肥等,使得作物存在大量農藥殘留,均會導致糧食品質不合格,甚至對人體產生隱藏性危害。探索綠色農業種植方式,保障農業生態環境,對于保證農作物食品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義。
1.2.2充分利用國土資源
近年來農業技術不斷發展,逐步將人們從傳統農業種植往先進科學技術支撐下新型種植技術中引導。如現在的智能溫室、無土種植、空氣種植等技術,減少農業生產環境對于農村耕地的依賴程度,拓寬農戶的種植方式,實現在有限耕地資源的基礎上,提高農戶的經濟收入水平[2]。
1.2.3均衡區域農戶經濟收入
綠色農業種植技術能均衡區域農戶的經濟收入水平,區域發展不均衡是我國基本現狀,不同地域農業的發展也不同。由于地形、氣候等資源的差異,導致地域之間農業發展水平不同,最終導致農戶經濟收入不同,但隨著人們經濟水平的提高和對于綠色健康飲食的追求,無公害綠色食品在市場上的銷售價格要高于傳統農業種植的作物。因此,對于農業資源或環境相對惡劣的地區,農戶可以借助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發展自身綠色農業品牌,主推綠色無公害農產品,保證自身經濟收入。
2綠色農業技術推廣存在的問題
2.1還未構建完善的推廣制度
與其他的技術推廣工作相比,綠色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難度偏高,涉及范圍較為廣泛,具有極為明顯的規范性以及系統性。農業種植戶需要真正意識到綠色農業技術推廣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靈活掌握不同的綠色農業技術,進一步提升自身的生產質量以及生產水平,確保綠色農業技術能夠發揮相應的作用,真正落到實處。但是從目前來看,我國還沒有積極構建完善的推廣制度,綠色農業技術的覆蓋面較窄,與預期目標存在明顯的差距。在促進綠色農業技術推廣的過程之中,技術工作人員以及政府部門所投入的時間和精力偏少,所掌握的推廣技術還不夠新穎以及有效,有的工作人員會直接放棄這一工作,最終嚴重影響了農業種植人戶對綠色農業技術的分析以及掌握,無法真正實現活學活用[3]。
2.2缺乏足夠的資金支持
綠色農業技術的推廣工作難度偏高,離不開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資金。從目前來看,我國的經濟發展速度越來越快,綜合國力非常強,但是國家在政治經濟文化建設過程中的投入資金也有了明顯的增加,其中資金分配工作的難度偏高,同時會受到外部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因此在促進綠色農業技術推廣的過程中也會產生許多的資金消耗。國家目前的資金分配方式比較有限,所發揮的作用較小,這一點使得農綠色農業的持續發展備受阻礙,難以真正體現這一工作的針對性以及有效性。
2.3推廣對象不明確
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推廣要有針對性,不同作物對地理和氣候環境的要求不同,且各地區對于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研發程度和經費投入也不相同,導致現階段綠色農業種植技術在作物品種中發展不均衡。現階段對于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推廣不能只考慮技術本身的發展現狀,還應結合本地農業種植類型,探索與本土農業環境相適應的綠色農業種植技術[4]。
3綠色農業技術推廣的對策
3.1全面提升推廣意識
意識是實踐的先導,同時直接指導實踐,正確的意識有助于體現實踐工作的針對性、有效性及合理性,充分發揮意識的指導價值。因此,在推廣綠色農業技術的過程中需要著眼于先進技術的使用要求,堅持實事求是的工作原則,全面提升農產品的產量以及質量,保障不同管理資源的合理配置。政府部門需要著眼于目前的經濟效益,了解綠色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中所存在的各類不足,不斷加大宣傳力度,確保每一個種植戶都能夠對綠色農業技術有一個深刻的理解及認知,從而在進一步調整以及改革的過程中對綠色食品綠色農業技術有一個全面的理解,學會主動調整自身的生產管理理念以及發展理念。政府部門需要意識到自身的社會責任,積極加大對綠色農產品與宣傳推廣工作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加深社會公眾對這一工作的認知以及理解。
3.2積極出臺惠民政策
目前的綠色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不夠理想,受到了諸多方面的影響以及束縛,難以真正實現綠色農業技術與農業生產實際之間的全面配合,因此種植戶的經濟效益無法得到保障,同時有一部分種植戶對綠色農業技術的重要性認知還不夠全面及深刻。政府部門在這一工作上投入的時間較少,推廣工作備受阻礙,結合這一現實問題,我國需要積極出臺相應的惠民政策,鼓勵種植戶積極參與進不同的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中,確保這一工作能夠更加的高效和科學,真正的為綠色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開展打下扎實的社會基礎。在具體推廣的過程中,政府部門還需要注重資金力度的進一步增強,為綠色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提供更多的保障以及依據[5]。
3.3豐富宣傳推廣形式
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本身就是響應國家綠色發展的政策號召,具有大量政策和財政補助支持。在進行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推廣中,要豐富推廣和補助政策的形式,作為基層農戶,其對政策的了解不多,甚至其對采用綠色農業種植方式帶來的經濟效益存在疑慮。因此,應豐富政策宣傳形式,加大農戶對于綠色種植技術的認知和認可,可通過經驗分享、作物長勢對比、單位作物收益對比等方式,讓農戶看到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直接收益,以助于提升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推廣效果。
結語:綜上所述,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推廣對于保證我國農業種植環境,提高農戶經濟收入具有重要作用。同時也能通過技術的不斷革新和發展,提高固有土地的作物產值,這也符合我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要求,,進而提高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應用范圍。
參考文獻:
[1]許秀川,謝夢玲.基于突變論視角的我國綠色農業發展進程與演變邏輯研究[J].新疆農墾經濟,2021(05):17-29.
[2]余卓君,朱曉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新疆農業綠色發展的思考及提升路徑研究[J].中國商論,2021(09):161-163.
[3]賀啟鑫,武悅.東北地區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推廣的重要性及發展建議[J].南方農業,2021,15(11):169-170.
[4]桑忠寬.發展綠色農業實現轉型升級南樂縣全力加快農業現代化發展[J].河南農業,2020(31):63.
[5]葛曉軍.扶持農業園區綠色發展的縣域綠色農業創新體系構建研究[J].北方園藝,2020(20):14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