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安冉
在太湖新城,有一個踐行建筑業新發展理念,集綠色、智慧、科技、人文于一身的裝配式建筑辦公大樓,從設計到建造全過程,集聚了多種先進智慧的綠色建造技術,致力于打造成蘇州市數字化建造以及質量安全標準化的標桿。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和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決策部署,響應質量月“深入實施質量提升行動,大力推進質量強國建設”主題精神,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原則,深入推進工程質量管理標準化工作,落實工程質量安全手冊制度,10月14日下午,吳中區住建局在蘇地2019-WG-21號地塊項目工程召開2021年蘇州市數字化建造暨質量安全標準化觀摩會。吳中區各區(鎮、街道)建管所相關負責人、在建項目監理、施工單位負責人等共300余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觀摩現場“黑科技”多多
機器人、智慧工地、BIM技術……活動現場,全體與會人員通過會場大屏觀看了二次結構施工、數字化管理應用、BIM技術等方面亮點經驗展示,并有序觀摩了施工現場智慧工地建設成果、質量樣板區、安全體驗區、數字化建造技術展示等內容,觀摩現場“黑科技”多多,讓人眼前一亮。
爬壁檢測、智能砌筑機器人進工地
非金屬爬壁檢測機器人,基于BIM的城市幕墻玻璃安全檢測,機器人實現全隱框和半隱框幕墻建筑表面自由移動及檢測作業。機器人采用新材料、新工藝以及自主研發的運動控制算法,實現非金屬墻壁表面的智能化爬行與數字化檢測,為幕墻建筑及其他非金屬表面高空作業、檢測提供安全、可靠的無人化解決方案。
智能砌筑機器人則是用機器人替代人,從而減人增效,提高砌筑分包業務的利潤水平。以高效的砌筑機器人為核心裝備,可以大幅度降低砌筑作業的勞動強度,提升作業效率。據說,以砌筑機器人輔助作業,效率是人工作業的2倍以上,大幅度降低了工人砌筑作業強度,減少了砌筑工人需求量。
綠色環保,質量控制措施亮點多
據介紹,觀摩項目工程在二結構質量控制上,首先從選材入手,采用了綠色環保新型墻體材料。內隔墻采用了ALC預制墻板和PVC輕質隔墻。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施工圖集,針對不同材料鏈接處、轉角、門洞等位置的處理進行了重點控制。對ALC砌塊墻體采用BIM技術對ALC砌塊墻體,進行模型預排磚,確保排磚科學合理。另外,利用排磚圖,可以提前集中加工非整磚,大大降低了損耗率。同時,又保證了降噪降塵綠色施工的要求。構造柱和腰梁等二次結構的細部質量,是影響二結構觀感質量的重要因素,項目采用定型夾具,確保了混凝土成型外光內實,沒有漏掛漿等問題。對墻體預留洞口,項目采取放置預制混凝土框的辦法,確保墻體的整體性。
智慧工地,數字化創新管理
按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2020)78號文的要求,項目施工全過程推行實施智慧工地,由數字化工地策劃實施單位蘇州比愛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采用的數字化管理主包含:安全隱患移動巡查系統;揚塵實時監控關聯降塵設備系統;塔吊、升降機安全監控系統;高支模安全監控系統;人員立體定位和危險源實時預警系統。
另外,項目還通過物聯網、云計算、AI人工智能等技術,拓展并衍生了一些創新應用。首先采用數字孿生技術,實現對安全隱患的可視化監控管理利用物聯網+BIM技術對采光井等重要的臨邊洞口部位進行可視化安全監控,當臨邊洞口圍欄發生狀態變化時,模型同步發生變化,并報警提醒管理人員。管理人員通過模型導航能快速的找到隱患發生位置,及時采取措施消除隱患。
智慧測量是本工程在質量管理上又一項數字管理措施。傳統的實測實量都是采用手工記錄整理和反饋。我們通過物聯網測量設備, 把工程上實測實量數據實時上傳云端,大大方便了數據處理。通過該系統,能快速檢索找到影響到質量問題的主要因素,提高了整改效率。
BIM技術,運用到項目全過程
BIM最直觀的特點在于三維可視化,降低識圖誤差,利用BIM的三維技術在前期進行碰撞檢查,直觀解決空間關系沖突,優化工程設計,減少在建筑施工階段可能存在的錯誤和返工,而且優化凈空,優化管線排布方案。最后施工人員可以利用碰撞優化后的方案,進行施工交底、施工模擬,提高施工質量,同時也提高與業主溝通的能力。
通過BIM技術制作了三維場布,能提前預見不同階段的布置方案;項目機電、消防管線綜合,采用BIM技術進行防碰撞檢查,優化設計,減少返工;應用BIM技術解決幕墻方案預選和幕墻龍骨定位安裝等;在施工管理上,由于本工程結構復雜,利用BIM模型可視化交底,讓施工人員詳細了解節點的工藝構造,便可加快施工進度,節約工期。在進度管理上,通過模型關聯時間,制作4D進度管理,能更加清晰的發現工序碰撞,找到關鍵線路,合理安排工序穿插。
智能制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為質量安全樹立高標準
活動現場,施工單位蘇州嘉盛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建設單位蘇州吳中國太發展有限公司分別就數字化建造和質量安全標準化施工的典型經驗作了交流發言。
吳中區住建局副局長屈洪飛就加快推進新城建工作,不斷推動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提升全區建設工程質量安全標準化水平做出部署,提出三點要求:一、牢固樹立質量安全責任意識,切實增強抓好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管理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狠抓質量安全責任落實,切實堵塞質量安全漏洞,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順利完成全年工作任務;二、深化“打非治違”工作,強化危大工程及高處墜落預防管理,推進工程質量安全管理標準化建設;三、不斷推進新城建試點工作,推廣BIM技術集成應用,推進智能制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推進智慧工地建設。
蘇州市住建局副局長陳建忠就推動城市更新和高質量發展,堅守質量安全底線,推動治理能力現代化,落實綜合舉措,提升質量安全治理水平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
據介紹,吳中區住建局將繼續聚焦新城建試點工作,推進BIM技術全過程的集成應用,實現工程項目全生命周期數據共享和信息化管理,促進建筑業提質增效,推進智能制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推進先進制造設備、智能設備及智慧工地相關裝備的推廣應用,提高機械化施工程度,全力推進智慧工地建設。扎扎實實地做好工程質量安全管理工作,著力維護安全穩定良好發展局面,力爭實現“天堂蘇州 最美吳中”的發展愿景,為蘇州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觀摩會活動還通過網絡全程直播,參建各方人員包括一線作業人員收看了直播。通過線上線下聯動的方式,有效擴大了活動的覆蓋面,營造出質量安全宣傳教育的濃厚氛圍。
tips:
蘇地2019-WG-21號地塊(國太大廈)項目工程
項目位于蘇州市吳中區太湖新城,天鵝蕩路北側,龍翔路西側,項目用地面積15200m2(約合22.8畝),總建筑面積68995m2, 總投資約68995萬元,地下2層,地上裙房4層,北塔樓23層,南塔樓10層,集國太公司、管委會、城市運營中心、街道辦事處等于一體的辦公大樓,地下2層為規劃停車場與設備機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