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
擬規定未成年人注冊賬號應取得監護人同意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就《互聯網用戶賬號名稱信息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稿提出:互聯網用戶賬號服務平臺向未成年人提供賬號注冊服務的,應當取得其監護人同意,并對未成年人進行基于居民身份證號碼的真實身份信息核驗,對監護人的真實身份信息進行核驗。
教育部:
從嚴從緊做好2021年秋冬季教育系統疫情防控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重要指示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10月22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電視電話會議精神,10月25日,教育部印發通知,部署從嚴從緊做好2021年秋冬季教育系統疫情防控工作。
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門和高校要始終緊繃疫情防控這根弦,從嚴從緊落實疫情防控措施。要嚴格落實高等學校、中小學校和托幼機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第四版)要求,根據屬地疫情防控政策,加強校門管理,做到入校人員身份核驗、健康碼核查和體溫檢測全覆蓋。要分類精準掌握師生健康狀況和行程軌跡,持續加強健康教育,多渠道多形式引導師生嚴格遵守疫情防控有關規定、自覺履行社會責任,減少跨區域出行,堅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持續做好個人防護。要加強與屬地衛生健康、疾控等部門協作,強化人員、物資、隔離場所和核酸檢測能力等應急儲備。要持續推進新冠病毒疫苗接種。
通知強調,各地教育部門和高校要嚴格大型聚集性活動防疫要求。堅持“非必要不舉辦”“誰主辦誰負責”原則,加強大型聚集性活動審批與管理。鼓勵采用線上方式舉辦活動,確需線下舉辦的,應堅持屬地管理原則,經當地應對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領導小組、指揮部)審批同意后方可舉辦,同時要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嚴控活動規模、時長。
通知強調,各地教育部門和高校要統籌做好秋冬季傳染病防控。大力開展新時代校園愛國衛生運動,堅持人、物、環境同防,堅持多病共防,結合秋冬季常見呼吸道、腸道等傳染病特征,加強學校傳染病監測、預警和處置,鼓勵師生接種流感疫苗,降低與新冠肺炎疊加流行風險。加強教室、宿舍、食堂、衛生間、圖書館等重點場所和各類公用設施、物品的清潔消毒,加大高頻接觸使用部位消毒頻次。要高度重視學校食品安全管理,及早排查風險和隱患,嚴防發生校園食品安全事件。
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門和高校應按照當地黨委和政府統一安排,根據學校教育教學任務完成情況和國內疫情形勢,結合師生意愿和需求,及早科學謀劃今年寒假安排。
教育部:
嚴防妥處校外培訓機構“退費難”“卷錢跑路”
近日,教育部等6部門印發《關于加強校外培訓機構預收費監管工作的通知》,嚴防妥處“退費難”“卷錢跑路”等問題,堅決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通知》明確,要全面實施預收費監管。學科類和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預收費應全額納入監管范圍,包括本通知發布前已收取但未完成培訓服務的預收費資金。各地可結合實際,采取銀行托管、風險保證金的方式對校外培訓機構預收費進行監管。
國家教材委:
“黨的領導”相關內容進大中小學課程教材
國家教材委員會關于印發《“黨的領導”相關內容進大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的通知,根據各學段特點提出要求。小學階段重點呈現黨的領袖故事、英雄事跡、重要事件、重大成就等內容,培養學生熱愛黨、擁護黨的領導的感情。初中階段重點介紹不同時期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理論成果和建設成就,引導學生夯實擁護黨的領導的信念根基。高中階段重點解析黨的先進性、革命性、人民性,幫助學生形成擁護黨的領導的政治認同。大學階段系統介紹黨的領導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體制機制,闡釋黨的領導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教導學生踐行擁護黨的領導的使命擔當。
國家發改委等23部門: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
日前,國家發改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教育部等23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通過在全國范圍內開展100個兒童友好城市建設試點,推動兒童友好理念深入人心,兒童友好要求在社會政策、公共服務、權利保障、成長空間、發展環境等方面充分體現。展望到2035年,預計全國百萬以上人口城市開展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超過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