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棟 吳珂
蘇州是江南文化的發源地,也是世界公認的“工藝之都”。蘇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區、姑蘇區作為“蘇州之核”,千百年來能工巧匠輩出,工匠精神一脈相承,浸潤著各行各業。
圍繞保護區、姑蘇區“一中心、兩高地、一典范”總體定位,姑蘇區人社局正突出改革創新和產才融合,全面對接長三角一體化、滬蘇同城化,重點推進高層次人才開發引進和高技能人才培育選拔,聚力打造“創業者樂園,創新者天堂”,為做精蘇式生活典范,注入人才“活水”。
開發高層次人才推進產業煥新
高層次人才是人才隊伍中的“燈塔”。今年以來,姑蘇區人社局進一步下大力氣加強高層次人才引育,推進產業業態煥新。2021年(第八屆)姑蘇創新創業精英團隊大賽上,來自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等姑蘇先導產業領域的241個創業團隊同臺比拼。其中成熟項目占比達96.4%,已有10個項目成功落戶姑蘇。
在開展8場街道分賽的基礎上,姑蘇區聚焦產才融合和“滬蘇同城化”發展導向,赴上海市黃浦區舉辦城市分賽;首次開拓海外站點,在芬蘭赫爾辛基和蘇州姑蘇兩地搭建“云擂臺”,邀請海外參賽項目線上路演比拼。姑蘇區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以賽為媒推動實現招才引智與產業發展同向發力、同頻共振,力爭吸引更多高層次人才來古城工作、創業、生活。
截至2020年底,姑蘇區已累計引進高層次人才1.11萬人。蘇州某科技公司總經理蔡覺平先生參加了姑蘇創新創業精英團隊大賽并落戶姑蘇,他說:“在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發展的規劃下,姑蘇區北部經濟區正在迅速崛起,為科技型企業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推動力,在這里有政府的大力支持、有現代化產業園、有廣闊的市場。我們很幸運能夠在這個時間融入到姑蘇區的快速發展中。”
培育高技能人才傳承“姑蘇匠心”
江南文化是蘇州的最亮名片,茶文化則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茶藝師職業技能狀元大賽上,400余名茶藝師斗茶技、賽茶香,呈現了一場精彩絕倫的藝術盛宴。能一次性與這么多同行高手交流切磋,茶藝師田莉難掩緊張和激動:“真沒想到會有那么多來自各地的茶藝愛好者在這里因茶結緣,感謝主辦方,通過茶藝競賽讓我們更深入地感受中國文化、茶文化。”
在評出“茶狀元”同時,2021年姑蘇區“匠人匠星”職業技能狀元系列大賽還涵蓋了育嬰員、禮儀主持人、信息通信網絡運行管理員等9個工種,前后歷時近4個月,累計培養高技能人才3200余人。這些通過了理論和實操雙重比試的選手,不僅能取得第三方評價機構核發的相應工種職業技能等級(三級)證書,還將有機會優先得到推薦,成為姑蘇區高技能重點人才、企業首席技師、姑蘇區技能(專技)名師工作室培養對象。
在加大辦賽扶持力度,挖掘培養高技能人才的同時,姑蘇區人社局著力加強了“匠人匠星”職業技能狀元系列大賽的成果轉化,繼續探索技能競賽、培養認定、人才激勵三位一體的培育模式,力爭打造一支覆蓋廣泛、數量充足、梯次合理、技藝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隊伍,助力打響“江南文化”品牌。
黃浦·姑蘇“牽手”盤活人才資源
隨著滬蘇同城化的不斷深入,黃浦·姑蘇兩地人社局通過多次交流學習,確立了兩地合作共建關系,以一體化的思路和舉措持續推動人才資源跨域流動,共同構建開放融合創新生態。目前,黃浦·姑蘇兩地創新開啟“人才雙向服務直通車”,設置跨省通辦聯絡機制,暢通跨省通辦聯絡渠道,在人才引進、人事檔案、人才服務等業務互認互通的基礎上加強合作,加速兩地人才群體深度融合。
為全面暢通人才落戶辦理渠道,姑蘇區在全市首創“人社+公安”兩部門“一站式”聯合辦公,實現姑蘇區人才落戶“一件事”辦理模式;為充分發揮“先落戶,再就業”政策效應,姑蘇區在全市首推人才落戶人崗雙向匹配服務,實現人才落戶工作“3D”延伸新路徑。來自上海某網絡公司的JAVA工程師陳先生,便是通過人才服務的“穿針引線”,如愿拿到了一份蘇州希格瑪科技有限公司的offer:“之前聽說落戶后可以幫我在蘇州找工作,我就覺得蠻驚喜的,姑蘇區人社部門想得非常周到。今天我也如愿找到了一份比較喜歡的崗位,希望一切順利,可以在蘇州安家。”陳先生說。
通過黃浦·姑蘇兩地人才引進交流協作,目前已有83位黃浦區常駐人員成功落戶姑蘇。后續,兩地將共同建立人才信息庫,雙向對接合作,以期形成共建、共享、共贏的人才生態格局。在做好古城保護大文章和做精蘇式生活典范的熱潮中,區人社部門全力激發各類人才創新活力,將人才帶動力轉化為產業發動力,為推動姑蘇區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