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帥
弗朗切斯科·保羅·托斯蒂(Tosti Francesco Paolo,1846年—1916年)是十九世紀下半葉至二十世紀初浪漫主義時期意大利近代作曲家、聲樂教育家兼歌唱家。托斯蒂從小就對音樂很感興趣,并且展現出了一定的天賦,因此在12歲的時候就被推薦進入那不勒斯皇家音樂學院學習音樂,首先是學習了小提琴,啟蒙老師是品托(Pinto),隨后又師從康蒂和梅卡丹特學習鋼琴和作曲。后來開始專攻作曲,并對意大利民間音樂進行研究,并取得成功,創作了一些意大利那不勒斯風格的歌曲并廣為傳唱。[1]
此后,托斯蒂獨自來到了意大利羅馬,他舉辦了多場個人獨唱音樂會并獲得了成功。其中,在他人生當中最重要的一場、也是對一生具有轉折意義的音樂會,就是在但丁大音樂廳演唱了自己創作的歌曲,并受到了極大的歡迎。當時的意大利女王也被托斯蒂演唱的歌曲所感動,并在后來任命托斯蒂作為自己的私人聲樂教師。同時也是對托斯蒂演唱能力的一種肯定和褒獎。
1875年,29歲的托斯蒂離開祖國第一次到達英國倫敦,在這里他憑借著自己的才能和曾經獲得的榮譽,很快就受到了當地人們的喜愛。特別是他被英國女王邀請并正式任命為英國皇家家族的聲樂老師,并且為女王和皇室創作歌曲。同時,托斯蒂還發表了許多英語沙龍式的歌曲,因此他還被后人稱之為沙龍民謠作曲家。[1]1906年,托斯蒂成為英國籍公民,同時由于他在歌曲創作和聲樂教學上的突出貢獻,被英國女王授予爵士稱號。但是后來由于托斯蒂對祖國的無比懷念,于1912年回到了意大利羅馬,并于1916年12月在羅馬病逝,享年70歲。[2]
19世紀下半葉意大利藝術歌曲的代表人物——托斯蒂,他代表了這一時期意大利藝術歌曲的音樂風格。托斯蒂的藝術歌曲都是一些獨唱曲并帶有意大利民族風格,特別是那波里民族風格。題材方面基本以抒發愛情、描寫當時的心境為主,旋律優美動聽,和聲織體清晰等。托斯蒂藝術歌曲的歌詞大都取自于當時意大利詩人的作品,因此他的音樂作品風格還體現著音樂與詩歌相結合的手段。[3]
托斯蒂藝術歌曲的音樂旋律十分優美流暢、平緩而抒情。而且托斯蒂藝術歌曲旋律非常簡單,音域不寬,但是表現的音樂情感卻比較復雜,例如上行或下行音階的運用很多,在歌曲《理想佳人》、《漁夫唱晚》中有所體現。
同時,在歌曲中表現出音樂旋律的抒情性,更能使音樂賦予感染力,并形成了音樂旋律的抒情風格。托斯蒂藝術歌曲是在十九世紀上半葉意大利藝術歌曲的旋律風格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同時他也繼承了這一時期意大利聲樂作品的發展要求。這一時期的聲樂創作重點是在歌劇創作領域,正是由于歌劇作品的不斷發展,促使藝術歌曲不斷發展、成熟。這個時期的意大利作曲家對作品的節奏、音色、結構、音高等方面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并搜集整理當地民歌,使作曲家的音樂旋律具有了抒情性的特點。托斯蒂作為十九世紀下半葉的意大利藝術歌曲之王,不但繼承了音樂旋律抒情性特點,而且發展了音樂旋律,使之更加成熟,并最終形成了“托斯蒂式”的旋律風格,在大多數作品中均有體現。例如作品《理想佳人》就是抒情性旋律的典型代表,這首歌曲開頭音樂旋律比較舒緩,給人一種娓娓道來的感覺,從而能更好的引出主題。這首歌曲從頭至尾音樂旋律基本保持平穩,只是在結束部分稍稍有點起伏,充分體現了托斯蒂藝術歌曲旋律簡單優美且具有抒情性的特點。
節奏和節拍在音樂中是相互支撐并共同組成音樂的框架。其中節奏是表現音與音之間的長短關系,例如:切分音、三連音、附點節奏等。節拍是表現音與音之間的強弱關系,例如:2/4、3/4拍等,分別表示強弱、強弱弱的關系。在藝術歌曲中節奏、節拍的變化與作曲家的創作目的、當時所處的環境和所要表達的內容等因素有關。
托斯蒂的藝術歌曲節拍多以3/4和4/4拍為主,從音樂的時值方面看,比八分音符更長,因此音樂更加穩定。托斯蒂藝術歌曲的節奏大量使用切分音、三連音、附點等,使用這些節奏型更能豐富歌唱旋律。例如歌曲《我不再愛你》中大量的使用了三連音和附點節奏,并且節拍使用了4/4拍。
1、托斯蒂藝術歌曲的曲式和調性
托斯蒂藝術歌曲的曲式結構以單二部曲式為主,代表性的曲目是《我不再愛你》、《最后的歌》等。其中《最后的歌》從曲式結構方面來看是帶反復的帶再現的單二部曲式,結構為AB樂段的反復再現;調性方面屬于同主音大小調轉換。托斯蒂是在近關系調轉換的基礎上不斷積累、創作、發展,打破傳統調性模式,而形成了自己創作風格所特有的調性模式:同主音大小調的轉換。之所以這樣設計,是為了使作品的感情更加豐富,更能表達作品的深刻內涵,因此,大量的使用轉調的創作手法也成為托斯蒂藝術歌曲音樂風格之一。
2、托斯蒂藝術歌曲的速度變化
托斯蒂創作藝術歌曲的另一個獨特方式就是通過樂曲的速度變化來表現作品中心意圖。他的這種速度變化是結合歌詞和情緒的不斷變化來創作的,托斯蒂的藝術歌曲從開始部分至結束部分不會保持同一個速度,在他的歌曲中經常會看到漸慢和回原速的音樂記號,這種速度的變化會幫助演唱者更好的把握作品的演唱風格。例如作品《我不再愛你》,這首歌曲A段部分的速度進行相對比較慢,然后發展到B段部分時,由于節奏的密集變化和激動情緒的不斷發展,使音樂的速度也因此加快。[3]
3、托斯蒂藝術歌曲的鋼琴伴奏
藝術歌曲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就是鋼琴伴奏。鋼琴伴奏在浪漫主義時期的藝術歌曲中與聲樂演唱處于同等重要的地位。鋼琴伴奏能帶動歌者的演唱情緒,烘托氣氛,使器樂與聲樂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達到一種統一。另外鋼琴伴奏有時還可以作為一個獨立的曲子存在。托斯蒂藝術歌曲的鋼琴伴奏相比浪漫主義時期舒曼的鋼琴伴奏要簡單一些。托斯蒂藝術歌曲的鋼琴伴奏和聲織體比較簡單,經常會看到大量使用三連音、切分音等伴奏音型,旋律起伏不大,整體比較平穩,例如在歌曲《祈禱也是徒然》中就大量使用三連音,使音樂具有了一種朗誦詩歌的感覺。托斯蒂的藝術歌曲還經常在鋼琴伴奏中加入了持續音。持續音能夠使作品的音樂旋律不斷向前發展,在托斯蒂的藝術歌曲中就出現了形式各樣的持續音,有時出現在歌曲的開頭,有時則出現在結尾。出現在歌曲的引子部分是為了更好的過渡出呈示部,而出現在結尾部分表示音樂整體穩定的終止,另外也表現出托斯蒂所特有的音樂風格,例如歌曲《最后的歌》是使用持續音的代表曲目之一,其中第28至35小節使用了長音持續音。總的來說,托斯蒂的鋼琴伴奏在藝術歌曲中起主導作用,并與聲樂部分相互支持、配合,推動了音樂整體的發展。
《小夜曲》是托斯蒂最具代表性、在我國流傳最廣的作品之一,創作于1888年。托斯蒂運用了多國語言來寫詞,主要是由于他所處的環境、地域的不同。但他大多使用意大利語來寫詞,而且都是取自詩人的詩詞,并把詩詞與旋律很好的結合起來,創造了朗誦性的旋律。此曲從語言上看屬于意大利語,并且用詩人的詩來寫詞,歌詞精煉,全曲共分兩段歌詞,其中第一段歌曲的中文大意是這樣的:“飛吧,啊,小夜曲呀,你輕輕地隨風飄蕩,我愛人她靜靜地躺在床上,請飛到她的身旁。啊,小夜曲,你飛吧!月兒高掛在天上,星星閃爍著光芒,從你臥室的窗簾能夠看到那柔和又明亮的燈光。”從歌詞中可以看出主人公對愛情的一種渴望和向往,但是沒有采取直接向對方訴說的方式,而是借夜色的美麗來抒發感情,給人一種輕松愉悅的感覺,此曲帶有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民族風格。[4]
從音樂的節奏、節拍和速度方面看,此曲的節拍是4/4拍;而從節奏上看,在每一段的結尾處使用了幾個三連音,給人一種朗誦詩詞和回憶往事的感覺,全曲總體來看,節奏變化比較簡單,并多次運用休止符,演唱時要給人一種音樂上停頓,聲音上連貫的感覺。托斯蒂的藝術歌曲幾乎沒有全曲保持一個速度的,經常會看到漸慢(rit.)、回原速(a tempo)的速度記號,這首曲子每一段的開頭和結尾的速度都不一致,結束句稍慢一點,但此曲整體來看,速度變化不多。
從全曲的曲式和調性方面看,全曲的曲式是帶再現的單二部曲式;在調性上,使用了兩次轉調,從開始的降E自然大調轉為g和聲小調然后又轉成降E自然大調,直到全曲結束。這是本人結合托斯蒂藝術歌曲的男中音譜例分析得到的,在演唱中要特別注意轉調部分。這也是托斯蒂在調性寫作上比較特殊的一首作品,因為他的作品大多都是采用同主音大小調轉換來寫的,而這部作品采用了一級關系調轉調。[4]
筆者在演唱過程中還有一些感受,首先從歌詞語言方面來說,使用的是意大利語,意大利語是訓練聲音的基礎,它比英語簡單的多,有五個基本元音和相應的輔音組成。學習聲樂的學生一般都是先接觸意大利文,因為它能使發聲位置、呼吸方法變得更加準確,唱出來的聲音更加優美動聽,重要的是聲音具有美聲唱法的特質,共鳴比較大,具有極強的穿透力,所以要正確的學習這種語言并進行演唱。此曲在演唱時也要特別注意元音和輔音的演唱。只要能正確的發音,才能把歌詞唱的優美,更能表達音樂情感。比如全曲旋律的前兩個音對應的單詞“Vo-la”,并且這兩個音還是跳音,在演唱時一定要輕而快,并要做出強調的感覺。這個單詞中的元音是“o、a”,分別發音為:“[?:]、[a:]”。在意大利語中,元音是構成聲音的基礎,所以這兩個音一定要唱的清楚,另外兩個輔音:“V、l”分別發音為“[v]、[l]”,這兩個音只要嘴形到位再配上兩個元音,唱出來的聲音一定是正確的。
從演唱氣息上,不用像演唱歌劇那樣用戲劇性較大的氣息,而是用輕聲或半聲較柔和的聲音來演唱;同時,這首歌曲的速度比較快,要注意快速換氣,特別是樂句與樂句之間的氣息連貫,氣帶聲,聲帶情;歌曲的音色明亮歡快且純凈甜美,并富有彈性,表現出對愛情的渴望,在演唱時要特別注意音色的把握和音量的控制;同時還要注意歌曲旋律的強弱對比,漸強和漸弱的音樂標記比較常見,因此,在演唱的時候,要用氣息很好的控制住聲音的漸強、漸弱。
G音的強弱控制與三連音的演唱,一定不要用很強的氣息硬沖著唱,而是需要控制氣息由小及大一點一點地給氣,婉轉并柔中帶剛的來演唱,以保持音樂的抒情性,其中三連音更是體現了一種那不勒斯的風格特點。
全曲還有兩處運用了保持音,都是在每一段的結束部分,保持音的意思是保持強調,并且音與音之間的演唱要連貫自如。
另外,《小夜曲》的鋼琴伴奏部分并沒有明顯的旋律伴奏織體,這也是藝術歌曲鋼琴伴奏的特點之一,如果演唱者對歌曲旋律部分和鋼琴伴奏的伴奏走向不是很熟悉,就很難配合好。因此要想使它們最終成為一個音樂整體,就必須要把演唱和伴奏有機結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