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福軍
(河北 保定 071000)
借助BIM 技術的優勢,能夠有效提升建筑安裝的環保效應,因此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BIM 技術在建筑機電工程領域的運用效果非常顯著,通過對BIM 技術的合理應用,可以將各種信息資源集成為多維模型,有助于各專業之間的有效合作。在BIM 技術的運行之下,能夠對建設項目實施更好完善的維護和運營。
BIM 技術即建筑信息模型,此項技術依托于三維數字技術,將建筑工程項目中的各類相關信息進行有效集合,并建成相應的工程數據模型。從特點來看,BIM 具有信息完備性、信息關聯性、信息一致性、可視化、協調性、模擬性、優化型與可出圖性八大特點。以下內容將對其可視化、協調性、模擬性、優化性、可出圖性五大特點進行相應概述。可視化是一種所見所得的形式。通過此項技術,設計人員可以虛擬設計可視化的三維空間。將建筑工程各構件以三維立體實物圖方式展現在大家面前。協調性,是指BIM技術在同一時間內可以通過時兼顧各種專業、工種以及部門,并對各類數據信息進行同時處理,使得各個部門間的協調性大大增加。模擬性,是指通過數字化模擬建造,及時發現建筑工程項目開展期間存在的問題。優化性,是指將傳統設計模型的缺陷有效規避掉,并使得工程設計質量得到優化。可出圖性,是指將三維模型信息轉化為傳統的施工圖紙,將數據的兼容性充分發揮出來。
機電安裝工程牽涉的內容甚廣,這其中包含了電氣、給排水、消防和暖通工程等重要內容。就目前建筑工程的發展情況來看,特別是智能型建筑類型,其機電系統更為復雜。由于機電系統中各項功能設備都是由管線來進行連接的,因此,這些運行設備和管線會占用建筑物內部的部分空間,再加上這些材料的安裝步驟也較為繁雜,因此,結合機電安裝工程的整個實施階段來看,都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同時對操作者的專業素養也有著非常嚴苛的要求,必須是具備豐富安裝經驗的專業人員才能夠勝任,在對這些設備和管線進行布置時,還需要滿足其美觀性和合理性,從而才能夠達到增效降本的目的。
伴隨科技水平的飛速發展,BIM 技術得到了更好的創新發展,近年來,BIM 技術被廣泛運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環節中,特別是機電安裝工程,在BIM 技術的正確指導下,使施工質量和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由于建筑機電安裝工程本身較為復雜,會涉及眾多的施工環節,通過BIM 技術的合理應用,可以對實體實施直觀展現,使其成為工程圖紙繪制的重要參考資料,有助于設計方案的優化與完善,為后續工程施工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進而實現了對施工進度和成本的有效控制。除此之外,建筑機電安裝工程與BIM 技術模型進行有效的結合,能夠為施工參與方針對實質性問題進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并對設計方案實施合理的調整,對提升工程質量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BIM 技術具備了模擬性、協調性、優化性以及可視性等相關優點,通過對這些優點的合理運用,能夠充分挖掘出這些優點的獨特性能優勢,促進機電安裝工程的順利實施。
直觀性是BIM 技術中一個較大的技術優勢,相較傳統二維模型而言,其直觀性有著非常顯著的創新意義,在機電系統中運用BIM 技術,可以借助三維立體的結構來創建模型,確保各個構件尺寸和標高等數據參數與實際保持統一,此外,還可以將機電系統更加立體化地展現出來,使整個安裝過程更加清晰直觀,為工程項目提供了重要的可視化資料,有助于機電安裝工程設計和后續的管理工作,同時使機電安裝的精確性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借助BIM 技術的合理應用,能夠更好地獲取機電安裝需求的實際參數,并且還能將這些參數信息設置在系統之中。針對設計環節而言,應充分落實好碰撞檢查工作,這樣才能有效規避管線沖突問題的發生。除此之外,還能夠明顯減低施工環節中出現“碰撞——協調——變更——調整”的情況。在通過縝密的計算以及相關流程的合理控制,能夠使機電安裝環節通過立體化的設計結果進行有效輸出,使整個施工環節更加清晰直觀,對提升施工工期和效率都有著非常良好的促進效果。
結合建筑工程來看,其涉及眾多專業,在設計、施工以及維護管理等方面都必須運用到各個專業的重要信息。假如僅僅依靠人工操作來完成各種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工作是非常艱巨的,同時也無法避免人為失誤所造成的分析結果出現偏差。為了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就可以借助BIM 技術的合理應用,將該技術運用于機電安裝中來負責信息數據的采集和模型的建構工作,比如說設備型號、采購來源、價格波動以及相關參數等重要信息。這些信息都能夠通過BIM 技術的整合處理收納到模型建構體系之中,然后再借助后臺操作來完成數據的查詢,使數據統計和分析的效率和精確性均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并且還為后續工程施工提供了非常便捷的數據管理及查詢體驗,此外,通過BIM 技術的合理運用,使這些寶貴的數據信息能夠完整存儲起來,有效避免了信息丟失情況的發生,使其成為后續系統運營和維護重要的參考依據。
通過BIM 技術的合理應用,可以將機電安裝的最終效果實施預先展示,有助于客戶更加深入全面了解其設計理念,同時還可以借助模型的尺寸以及標高設計,讓客戶產生如臨其境的視覺感受,一方面能夠更好地了解客戶的訴求,對設計方案進行及時的調整,另一方面還可以提升客戶的滿意度。在運用BIM 技術時,能夠對機電工程安裝的形態和線條、面積等方面更加直觀地呈現在客戶面前,結構化的模型創建,有助于后續工程的升級和改造,對整個機電工程的有效落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BIM技術又成為建筑信息模型,在建筑工程中機電安裝工程會牽涉到很多專業知識,比如說給排水、通風空調。電氣以及消防等等,在具體的安裝環節中會出現較多的管線交錯重疊,對于機電工程施工環節而言,機電設計在其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施工前期極短,必須要落實好設計規劃工作,這樣才能為后續施工的順利實施奠定良好的根基。通過BIM 技術的合理運用,可以將建筑及結構作為參照物,借助該技術手段與CAD 實施有效連接,運用該Revit 軟件實施開發,借此來將二維圖紙轉變為三維視圖,對原有圖紙中不合理的地方進行刪除處理,使機電模型得到進一步的優化與完善。
BIM技術能夠為建筑機電安裝進行深化設計,在項目建設前進行管線綜合三維建模,將傳統的二維圖形轉換為三維動態形式,提高各個專業之間的溝通水平。碰撞檢查是BIM 技術中非常關鍵的一項功能,通過虛擬模型的構建能夠進行管線碰撞檢查,檢查結構本身是否存在不合理,找到建筑結構與機電安裝存在的問題,比如:檢查建筑土建、水暖電等專業之間存在的交叉重疊問題,由于機電安裝涉及諸多的管道、管線,對其進行碰撞檢查能夠及時發現管道之間的沖突并優化解決。與傳統機電安裝相比,BIM 技術建模可以通過Navisworks 自動進行碰撞檢查。對結構梁布置、管道高低等進行碰撞分析,避免出現管道交叉重疊無法工作的情況,將這些問題檢查出來后通過各方面的協調,正確優化圖紙,從降低施工過程中返工、變更等情況的發生。當前比較常見的碰撞檢查方式為單一專業,就是通過軟件所具有的碰撞檢查功能對專業內進行檢測,而對于比較復雜的專業間碰撞檢測,可以利用Navisworks 自帶的碰撞檢測功能進行檢測。
通過BIM 技術的合理應用,再加上施工安裝方案的深入分析,能夠輔助預算人員更好地把控工程成本的估算工作。首先,BIM 技術可以模擬整個安裝工程的各個環節,這樣能夠為預算人員更好地了解機電管道線路提供相應的便利,幫助預算人員獲取管道下料的精確數據信息,為下料管理提供了相應的便捷服務。除此之外,借助BIM 技術還能夠對整個施工環節實施虛擬構建,以此來確保施工材料的合理配置,避免資源浪費情況的出現。通過多算對比,工作人員還可以通過實際的生產計劃,來對工程實施精確詳盡的規劃設計,確保工程建構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在竣工環節中,借助BIM技術可以讓技術人員采集整個工程的IPD 數據,落實好工程檔案信息的錄入工作,使其成為后續維修重要的參考資料。
傳統的管線設計方式無法對工程內部結構進行直觀展現和查詢,這會在實際施工環節中引發各種問題。通過對BIM 技術的合理運用,不但可以對設計的精確度實現進一步的提升,還可以確保施工的效率和質量,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借助該技術的優勢,可以將平面設計圖紙轉變為三維模型,便于設計人員通過直觀的形式來落實設計檢測的相關工作,同時還可以確保每處管線設計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除此之外,為了能夠更好地使施工設計達到施工的相關標準,通過BIM 軟件就可以構建一個建筑機電安裝工程的三維模型,通過三維模型來對實際安裝環節中的不足之處進行改進和完善。
通常情況下,設計方案的可以通過剖面圖、平面圖和立面圖等形式來進行直觀展現,而通過對BIM 技術的合理運用,則能夠通過碰撞檢查等高級功能來對各個機電設備的具體位置加以明確,同時還可以把相關數據信息的分析資料納入三維模型構建之中,使管線設計得以直觀展現。此外,依據三維模型來將剖面圖以及平面圖實施切割,有助于更好的指導其后續施工,進而提升其施工效率和質量。
首先,在三維模型之中,最為顯著的功能就是可視化,其可以直觀地將工程實際情況和模型預期的效果展現出來,并充分地結合在一起,進而可以及時地了解到實際施工和預期效果之間的誤差;其次,在面對業主介紹建筑有關功能和施工進度的過程中,可以對比分析實際施工和設計模擬,確保業主可以洞悉其中的誤差,并作出相應調整。
結語:綜上所述,我國建筑業快速發展,工程建設信息水平也不斷提高,隨著建筑機電工程項目施工難度系數的不斷提高,建筑行業內的企業管理者和技術研究人員越來越注重先進技術的引入和開發。BIM 技術作為建筑信息化的重要技術手段,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建筑機電設備安裝的不足,為我國機電安裝工程發展奠定了良好的技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