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 游
(綏濱縣農業機械服務中心,黑龍江 綏濱 156200)
在我國科學技術的快速提升下,農業機械的作業能力和科技含量顯著提升,很多傳統的農業機械產品經過不斷的優化也逐漸具有了新的特點,使農業生產的合理性大幅增加[1]。在農機具技術快速提升的同時,農民對于農業機械的應用能力和維護保養意識卻沒有得到同步提升,盡管近年來農民的經營理念和農機使用能力也得到了較大的改善,但是對于科學生產的要求而言,仍不盡人意。耕整地作業是農業生產中必須的工序,通過拖拉機配套耕整地機具進行作業已經有很長的歷史,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這些經驗并沒有形成完整的體系,導致實際的機械化耕整地作業過程中,仍存在著操作不當或維修保養不及時造成的農具損壞問題,因此,提高農民規范使用和保養耕整地機具的能力,對于提高農業生產質量意義重大[2]。
機械化耕整地作業對于不同農業生產的任務需求不同,常規的耕整地作業包括滅茬、雜草處理、翻地、松土、整平、作畦、起壟等工作任務,部分地區還需要進行深松、深翻等作業,機械化耕整地的主要目的是改善農業生產的土壤條件,使土壤達到后續播種或插秧的標準狀態[3]。耕整地作業所應用的機型種類很多,常見的包括鏵式犁、旋耕機、圓盤耙、微耕機、深松機等,隨著技術的進步也隨之出現了很多技術優化的機型,例如振動深松機、動力耙、聯合整地機等,使農業生產的科學性得到了顯著提升。
在農業耕整地過程中,不同的耕整地機具能夠適應不同的農業生產需求,也具有自身的作業特點,農民應根據需求合理選擇耕整地機具。從常用機型來看,鏵式犁是我國應用時間最長的翻耕機具,具有結構簡單、售價較低的優點,且機具配套較為完善,適合與中小馬力拖拉機配套完成切土碎土的工作,但作業效率較低,單位面積拖拉機作業的功耗較大;旋耕機是利用可轉動的旋耕刀組進行松土,由于機具旋轉作用使拖拉機的負載顯著降低,適合配套中大馬力拖拉機進行大面積、高效率作業,旋耕機不僅能夠翻耕和細碎土壤,還能進行滅茬、除草等工作,適應能力較強,碎土效果優良;動力耙利用拖拉機提供的動力實現耙體工作部件的運轉,能夠實現表層土壤的細碎和整平工作,并能實現對地表雜草和秸稈等的均勻化處理;聯合整地機是將傳統的耕整地機具功能進行集成,能在作業中一次完成滅茬、翻耕、深松、整平、鎮壓、起壟等多項任務,且能夠根據需求進行功能選擇,具有良好的工作效果,但其售價相對較高,適合大面積高效率生產使用[4]。
合理的安裝與調整是耕整地機具性能發揮的基礎保證。現階段使用的耕整地機具多需要與拖拉機配套安裝,機具安裝時,應在平坦結實的場地進行,將拖拉機行駛到適當位置后,再移動耕整地機具與拖拉機的后懸掛進行連接。注意首先應將后懸掛兩側的下拉桿與機具固接,然后再連接液壓裝置。部分機具還需通過萬向節傳動軸將拖拉機的動力輸出與機具相連接,安裝時注意萬向節的安裝方向和可伸縮長度,避免萬向節安裝不當造成機具損壞。傳動部分連接完成后可將拖拉機后懸掛上拉桿與耕整地機具連接。安裝完成后要重點進行兩方面的調整工作,一是調整機具的水平狀態,主要是控制液壓系統將耕整地機具下降至貼近地面,調整左右拉桿使機具左右兩側與地面的距離基本相同,則完成左右方向水平調整;前后方向的調整由于不同機型所需狀態不同,應根據機型要求通過調整上拉桿達到作業要求。二是機具提升高度限定調整,通過調節手柄做好最高提升位置限制設定,確保作業過程的安全性。
在正式進行耕整地作業前,應先進行試耕作業,試耕作業的過程有利于使用者充分了解機具的作業性能和特點,并對機具的作業狀態進行再次檢查與調整。以農業生產中常用的旋耕機作業為例,試耕作業首先要在機具靜止狀態檢查好關鍵部件的緊固情況,并對旋耕刀進行檢查,避免存在刀片損壞或彎曲等問題。確認無誤后開始試耕作業,試耕作業要完成指定長度的作業,然后檢查耕整地的作業質量,并對耕深、鎮壓效果等重要參數進行驗證或再次調整,試耕作業與調整工作可進行多次,直到機具狀態符合要求方可進行大面積作業。
第一,在正式作業前機具大多處于升起狀態,作業開始時,應先將動力輸出軸動力結合,使配套機具動力連通,動力機具的工作部件運轉后,再控制液壓系統緩緩下降并同時緩慢抬起離合器使拖拉機穩步前行,直到機具達到規定耕深或指定速度,再逐漸加大油門至標準工作速度,進行標準化作業;第二,在耕整地作業時,為避免出現漏耕、重耕等問題,應在操作拖拉機時保持勻速直線行駛,并按規定的行駛路線和行距間隔作業;第三,當機組到達地頭位置前應提前將機具升起,并減小油門,充分考慮機組長度進行轉彎操作,此外,過溝埂時,應將耕整地機具操作手柄放在分離位置,避免顛簸導致機組損壞;第四,作業過程中要密切注意機具的工作狀態,出現異響、振動或牽引力突然變化等情況,必須立刻停車檢查,檢查時動力必須切斷,將機具升起一定高度后鎖定,拖拉機熄火;第五,如果機具要進行道路轉移,應將機具升起后鎖定位置,避免長途公路行駛造成機具的損壞。
規范的保養工作是保證耕整地機具正常使用的前提,更有利于農業生產安全、可靠、高質量的實施,耕整地機具的規范保養主要包括三方面內容。
日常保養的工作重點是對機具狀態的檢查與調整,并對重要的部位進行清理與潤滑。從耕整地機具的實際應用來看,在進行每日的工作前,應對易于松動或損壞的螺栓、卡銷、刀片、鏟刃等進行檢查,發現螺栓松動及時緊固,發現刀片、鏟刃等損壞或丟失應及時更換或補充,并對易磨損的部位進行磨損程度的檢查,發現刀片、鏟刃磨損嚴重也應對其進行更換,注意更換過程要根據機具要求進行。例如旋耕機的刀片安裝應呈對稱排列,不得隨意安裝影響作業效果。要及時清理犁刃、鏟柄、旋耕刀片等位置的泥土、秸稈和纏草等雜物,并檢查傳動機構的潤滑情況,發現潤滑油缺失或泄漏應及時添加或修理。
耕整地機具應按照廠家的要求定期進行規定項目的保養工作,保養前應對機具進行細致的清理,重點清除油泥等雜物,做好傳動箱齒輪油的更換工作;檢查重要傳動配合部件的工作狀態,必要時進行重新調整或修理;檢查軸承等位置的工作狀態,若軸承潤滑不良,應對其進行清洗后重新涂抹潤滑脂;檢查整機的機架、板壁有無變形,必要時更換或修復[5]。
作業完成后在對耕整地機具進行存放前,也必須先做好細致的清潔工作,并對脫漆、破損、變形等位置進行適當修復。對于沒有漆面覆蓋的金屬部件應涂油防銹,以延長機具使用壽命。耕整地機具的存放應盡量選擇庫棚停放的方式,盡量不要長期露天放置,若不具備庫棚停放條件,也必須將機具墊起,妥善遮蓋后再進行存放。
隨著我國耕整地機具技術的不斷完善,農民只要做好機具的使用與維護知識學習,切實提高自己使用機具的能力,機械化耕整地的質量還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配套機具的使用壽命也將得到有效延長,對于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和成本控制都具有積極的意義。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