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菁
(揚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江蘇 揚州 225600)
近年來,國家大力發展現代職業教育,隨著我國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各職業學校也在為培養高技能專業化人才而努力。然而,仍然存在部分學生在就業選擇時過于關注薪資待遇,追求穩定輕松的工作,對自身的發展,企業的需要以及社會的發展并不關心。這樣的狀況已經嚴重影響學生的就業和擇業質量,同時也會給社會進步和民族振興帶來阻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敬業是一種美德,樂業是一種境界”。因此,作為一名職業學校的教師,應該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幫助學生提升敬業、樂業的情懷,加強對學生敬業精神的培養。
職業教育必須具有職業特征,學校在設置專業時往往與社會中的崗位設置相對應,職業教育的指向性非常明確,學生就業時能不能勝任企業工作,能否發揮該有的作用,除了要看對專業知識的掌握外,還要看其工作態度以及責任心。因此,加強學生愛崗敬業精神教育尤為重要。
敬業精神是責任心的體現,是從業者對自身工作和對事業全身心的投入。“業精于勤,荒于嬉。”作為即將走上工作崗位的學生來說,敬業精神是從業的重要基礎。敬業的人會為了能夠勝任本職工作,不虛度光陰而努力學習和工作,查找自身的不足,鍛煉自己的技術,攻破難關,使自身業務水平和知識技能得到持續提升。
社會需要敬業精神,為了實現“中國夢”,需要每個人都發揚敬業精神,充分發揮個人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為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企業需要敬業精神,從學校對企業的問卷中顯示,企業看重有責任擔當,有團隊合作和敬業精神的畢業生。個人自身也需要敬業精神,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競爭將會越來越激烈,優勝劣汰在職場中尤其殘酷,沒有過硬的基本素質,很容易被社會所淘汰。所以說,敬業精神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是社會進步的需要,也是個人生存的需要。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國家對公民的誠信越來越重視,將其作為公民的一項基本道德標準,也將其作為職工職業精神的一種體現。現今社會是一個講究誠信的社會,各個用人單位也都對誠信作出了明確的定義,相應制定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來規范和約束員工的信用行為。作為一名職業學校學生,在校期間就應該養成誠實守信的良好習慣,應遵守校紀校規,不遲到不早退,答應別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嚴格要求自己[1]。將規章制度牢記在心的人,遵守職業規則的人,才能熱愛自己的職業。
職業學校學生的職業素養也體現在相互溝通與合作上,一是隨著企業管理理念的不斷更新,用人單位之間或者崗位之間的關系與以往相比有了顯著的變化,對從業人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需要從業人員在工作中不斷學習,還要學會與他人溝通,善于與他人協作。二是社會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快,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社會分工趨向專業化和細致化,從業人員除了需要在本職工作中認真努力以外,還需要有集體意識,有團隊合作意識,尋求共同發展、共同進步,才能保證企業呈現整體性持續、健康發展狀態。
隨著社會的信息化發展,競爭也日益激烈,作為職業學校學生應該對自己嚴格要求,做到在本職崗位上盡職盡責,愛崗敬業。目前,在“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轉型過程中,國家對于技能型、工匠型的人才需求不斷增加,這充分體現了國家對職業院校學生的關注和重視,職業院校學生畢業后主要從事社會生產、管理和服務等工作,在社會生產、管理和服務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果學生畢業后能夠盡到自己的職責,忠于自己的崗位,則一定會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生力軍,這也有利于學生的職業素養的持續提高。
數控技術專業學生敬業精神的培養,要在專業課的知識學習過程中逐漸養成。因此,教師對于專業課程知識點傳授,必須要與職業素養緊密聯系起來。做到讓學生在學習中成長,在成長中進步[2]。例如在機械制圖課程教學過程中,以“制圖標準”為例,培養學生愛崗敬業精神。在教學中,強調工程圖樣不僅是中國工程界的技術語言,也是國際通用的工程技術語言,具有嚴格的規范性,所以在學習過程中要遵循制圖標準,讓學生對制圖的基本規定、圖線的形式和畫法、圖樣的表達方法、尺寸的標注等技術規范做到爛熟于心,從而培養學生對本專業的熱愛,也能培養學生敬畏職業和認真工作的態度,注重細節培養,講求不斷追求完美和極致的工作體驗。
任何專業知識都是系統的,都不是孤立的。例如在數控加工工藝與編程課程的學習中,教師在講授了編程格式以及編程注意事項后,要求學生嘗試編寫程序,并且借用數控仿真系統進行程序的檢驗,模擬加工,查看走刀路徑是否正確,以此檢查程序的正誤。但是數控仿真系統畢竟是軟件操作,部分操作過程區別于現場實操,學生在使用仿真系統時不能真切地感受到加工時長和切削質量,在進行實操加工時往往會忽視刀具、夾具的正確選擇以及切削量設置,導致在實際加工中可能出現扎刀現象,或者影響表面粗糙度。所以教師在安排課程時需要讓學生理論聯系實踐,合理安排理論教學、數控仿真系統教學和實操加工的時間,幫助學生建立實踐數據庫,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數控技術應用專業主要面向制造類企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文化修養和職業道德,掌握數控技術應用專業對應職業崗位必備知識與技能,在生產、服務、管理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型人才。
在數控車削技術訓練課程教學中,一般會安排實訓課,教師往往采用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等方式,將專業理論知識、職業技能有機融合,遵循學生認知規律,讓學生主動參與、合作探究,培養其動手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素質。
以軸類零件加工為例,課前根據學生情況進行分組,教師將任務進行分解,組內成員在組長帶領下各負其責,從加工工藝分析入手,合理選擇切削用量,合理選用刀量具,填寫工序單。確定工序單后,通過組間合作交流,研討編寫程序,選用加工指令,在數控實訓仿真系統中進行仿真檢驗,完成程序的編寫工作。再根據工序單和程序單進行實際加工,正確對刀,完成零件的加工和檢測。每位學生分工明確,職責分明,任務實施過程中,既需要獨立完成,又需要分工合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和鼓勵學生相信自己,將所有學生的優點充分利用,鼓勵學生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共同完成任務,培養學生尊重他人,合作共贏的價值觀。
培養學生的敬業精神,要引導學生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培養學生艱苦奮斗、吃苦耐勞的優良品質,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提升學生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增強學生社會競爭力。
經過在數控技術應用專業學生的專業課程教學中潛移默化地滲透敬業精神,揚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18級頂崗實習的學生在企業工作期間一致得到好評,企業反映,該屆學生擁有不怕困難,勇于挑戰,敬業奉獻的精神實在是難能可貴,表示學生實習后留在企業,企業將給予更多發展機會,與學校共同為“制造強國”培養人才。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