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麗旦·艾爾肯
(新疆科學技術出版社,新疆 烏魯木齊 830049)
圖書不僅是知識和文化傳承的重要媒介,它還是人類思想文化發展進步的產物。一本質量好的圖書能夠讓我們的靈魂得到知識的凈化、提高我們的知識水平,圖書能夠使我們從文字中汲取到很多養分,令我們感覺到精神充實而且心情更加的愉悅;但是如果買到的是一本質量不過關,錯字和內容錯誤百出的圖書,這樣的書會讓我們走進誤區,不正規的圖書甚至會對社會造成危害、后患無窮,這些圖書會令讀者們心生厭惡、慢慢地會泯滅讀者的閱讀興趣[1]。各類出版社作為圖書的生產制造的源頭,是圖書質量把控的第一把手。可以這樣認為,圖書的質量是一個出版社的核心支撐,圖書質量關系到出版社的穩定健康的發展。而圖書的編校質量是保證圖書質量的重中之重,所以我們的編校環節是整個出版流程中的第一環也是最重要的一環。
一本書出版的工作流程最重要的一步就是編校工作,編校過程中電腦技術目前達不到完全的程度,所以這項工作是需要人工來完成的,負責編校的工作人員整體素質和意識的高低就決定了圖書編校質量的好壞。作為一名好的編校工作人員應當具備思想政治素質高、職業道德素質高和專業文化素質高等優秀品質。與此同時,工作人員需要有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要用認真負責的態度對待編校的工作。如今圖書市場越來越興盛,出版社越來越多選題也隨著增多,選題數量越多,一定會需要更多的從事編校工作的人來完成相關的工作,然而我們不能不意識到的問題是編校人員具有一定的流動性,我們需要不停地招聘新的編校人員來彌補相關缺口,新招聘的編校人員基本沒有做過編輯之類的職業,新人大部分并不具備過關的編輯的基本能力,還是需要經過一個階段來實習,這樣才能真正地參與到我們的編校工作中來。現在社會上編校的工作人員短缺,可能新手就直接從事了編校工作,這種情況在業內也是屢見不鮮,這也是編校質量不過關的重要原因。
我們的一本圖書從第一步選題到走向市場流動基本可以劃分為選題和策劃、圖書的編輯和加工、檢查和審閱、批量生產印刷、市場營銷五個階段。很長一段時間,個別的出版社過于追求經濟效益,出版圖書的進程大大地加快了,強制縮短了平時出版編輯加工和生產印刷環節的時間,反而把大量工作重心放在了圖書的選題策劃和市場營銷等工作上,因此形成了不健康的發展模式,太過于利益化,從而導致了圖書只顧著營銷,反而出現了許許多多的質量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出版體制的改革不斷深入,各個出版單位在負擔不起在經濟上的壓力,維持不了出版社的生存,因此許多的出版社需要拓寬出版品種來提高經濟效益。圖書出版的各類品種不斷地增加,然而從事編輯工作的人員數量卻變化不大,每一位編輯工作人員都面臨著超出平常的工作量。幾年以前,一位編輯工作人員每個月的發稿字數大概在五六萬,令人驚奇的是現在每一位工作人員的發稿量每月可能幾十萬[2]。不僅如此,很多出版社人員短缺,選題的數量很大,從而導致了編輯人員的工作量被放大很多倍,同時負責選題和策劃、圖書的編輯和加工、檢查和審閱、批量生產印刷、市場營銷五個環節,作為一名編輯工作人員工作量太大,在巨大的工作量面前,為了如期完成工作任務,從而導致了圖書出版質量的降低。
圖書非常重視時效性,例如考試資料類、政治政策類、新聞類等圖書,出版社需要盡快地出版出來搶占市場份額,違背了出版流程的基本規律,減少了圖書的編校和檢閱時間甚至刪去一些重要的編校文字的環節,從而讓圖書盡快地占有市場,按照正常的流程出版一本書需要三到四個月的時間,為了追求利益壓縮到了一個月兩個月。這樣的作法嚴重地影響了圖書的質量,雖然盡快地走向了市場,但是違背了自然規律,讓圖書的質量遭到了大打折扣。
我們要保證圖書的質量,編輯是圖書出版過程中最為關鍵的一步,各個出版單位必須加強編輯隊伍建設,提高編輯人員隊伍的整體素質,注重培養編輯部的人才并且提高對編輯人員的待遇,防止人才流失。在招聘時要嚴格把關,改進人才選拔標準,在這個快節奏發展的社會,人們普遍有點心浮氣躁,而在編輯過程中,如果編輯人員過于追求速度,忽視了圖書編輯的質量,這就有點本末倒置了。所以在選拔人才過程中,要注重編輯人員的認真踏實的品質。同時,在社會各界吸納相關專業的人才,假如讓一個文史專業出身的編輯負責科技類圖書的相關編輯工作,我們的圖書編校的質量也就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擴大編輯部人員的數量,把巨大的工作量減下來讓更多的人參與到工作中來。例如前文所說,各個出版社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給編輯人員巨大的工作量,讓負責編校的人員超負荷工作,對此各大出版社需要招聘相關專業人才來改變這一現狀。除此之外,各個出版單位需要開展業務能力方面的培訓,讓各個部門團隊更加擅長于自己的工作,提高各個部門的工作效率,尤其是重視新人的培訓工作,讓他們更快更好地參與到工作中來,從而整體的提高整體工作效率,進而來提高我們圖書的編校質量。
《圖書質量保障體系》規定[3],審稿是編輯工作的中心環節,是一種從出版專業角度,對書稿進行科學分析判斷的理性活動。在圖書編輯加工過程中,很多出版社尤其忽略了其中的校對環節,校對環節的正常規范與否直接決定了圖書出版的質量,校對過程中留錯過多,將直接導致出版物上的差錯過多。因此,出版社要重視校對環節,拋掉傳統固有的觀念,不要將校對工作直接交予業余人士,配備專業的校對人員,提升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當然,不只是校對,強化各個環節的審查工作,從專業角度來分析稿件的社會價值、文化價值、把握好出版前的每一步,在政治、知識等方面都要達到相關標準,不能為了盡快出版獲得利益最大化而忽略審查環節。不斷完善稿件的內容,把稿件的體系做得更完善,內容更完整,審查數據要更加準確,讓文章邏輯更加嚴密,讓編輯加工工作做得更完美。
如前文所講,隨著人們對文化需求的越來越高,圖書種類日益繁多,然而在種類增多的同時質量問題反而日趨劇烈。出版社為了追求利益,給編輯巨大的工作量,而編輯人員的數量卻保持在一定水平,這就導致平分下來每個人的工作量都會有所增加,在有限的時間里完成超額的工作,在巨大的工作量面前,圖書編校的質量難以得到保證,每天超負荷的工作,給工作人員造成極大的負擔,這就造成人才的流失,這樣的行為得不償失。出版單位為了謀求生存不得不考慮經濟效益問題,但是忽略圖書的質量問題就是在動搖圖書市場的根基,只有圖書的質量上去了才能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要把工作重點放在圖書質量上,只有質量上去了,大樹的根基得以穩固不動搖,才能保證我們的圖書市場更加的穩定,不要注重短暫的眼前利益,在長期穩定的發展后必然能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所以,出版社需要逐步減少出版種類,提高出版圖書質量,在質量上嚴格把關,才能做到在獲得經濟效益的同時贏得市場的肯定。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質量的提升不能忽視管理的作用。書稿的“三審制”是編輯活動中不可或缺的編輯活動,但在現實中,人們往往忽略了“三審制”的落實。這需要獲得領導的高度重視,充分認識到圖書編校質量的重要性地位,不要只追求眼前利益而忽視了圖書編輯的根本。首先,初審環節需要工作人員盡職盡責的完成,目前的情況來看,一般情況下每個編輯都有各自需要負責的利潤指標,為完成自己的工作量而去追求眼前利益最大的圖書,直接忽視了編輯加工環節。其次,嚴格把控復審、終審環節,編輯人員需要把重點放到復審工作中來,而不是偏重于完成各項利潤指標。領導人員的終審環節也需得到重視,這就要求社領導認真審閱書稿。為了嚴格地把控出版圖書的質量,除了完善“三審制”的落實工作,各出版單位必須制定更嚴格的審查制度,多次審查,在質量上嚴格把關,嚴格執行新聞出版署針對圖書質量保證而提出的相關體系,根據自身的特點和要求,對其進行相關補充,尤其注意人才選拔上的制度完善。相關部門也要出臺相關的政策來支持高質量的圖書,嚴格把控市場圖書的質量,在出版各個環節也要調整工作重心,把審查工作做好,充分提高圖書編校質量。
總體來說,當今社會文化發展迅速,重視和提高圖書編校質量需要得到我們重視,在各個環節嚴控把關,提高編輯工作人員的整體的專業知識素養和自身素質,重視人才的培養和吸收。摒棄之前的利益化思想,專注于圖書編校質量的提升。各出版單位和相關部門也要積極采取相應的措施,多個方面一起努力,營造一個良好的市場環境,讓市場上的圖書質量成為廣大讀者合格的精神食糧。希望相關措施能夠得到各出版單位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