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佚鳴
(安徽省城市綜合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00)
引言: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也在不斷加快城市化的進程,建筑業獲得了快速發展的機遇。而在現代社會環境下,人們也更加重視發展的可持續性,與此同時,綠色生態理念也開始和建設設計進行融合,綠色建筑設計的理念也開始盛行起來。不過,因為這種理念的出現時間還不長,在綠色建筑設計的應用中還是有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需要我們進一步地去改進和完善。下面我們就對應該怎樣在住宅建筑設計中更好的應用綠色建筑設計進行了分析與探討。
綠色建筑設計已經成為當下住宅建筑領域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這一設計理念要求的不只是建設過程中的生態性、環保性,還需要提高建筑在使用過程中的綠色環保的特征。綠色建筑設計對于人們的生活是能夠產生很大的影響的,有助于促進人們生活質量的提升,還可以對生態環境進行保護,提高人們生活的品質,這是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途徑[1]。而且住宅建筑的綠色施工設計還有著節能環保的作用,能夠減少污染,提高生產的清潔性,不但能夠保證原本的住房功能,讓人們居住得更加的舒適,同時還能夠減少對于能源、資源的消耗,使建筑行業也能夠實現轉型,獲得可持續的發展。
綠色建筑就是要為人們創造適合人類生活、工作的舒適、健康、安全的環境與場所,并且在建設設計、使用以及拆除的整個過程中都要減少對于資源的消耗,提高對于資源、能源的利用率,減少建筑的建造、使用對于環境帶來的不良影響。綠色建筑是建筑學和生物學的結合,它的目標是把住宅建設成為小型的生態系統,要想實現“綠色”,及時要使物質系統能夠循環起來,在創建好的建筑環境中需要使自然中的空氣、水、能源和其他的物資循環起來。綠色建筑設計的目標就是建筑的綠色興,實現建筑的可持續發展,讓人與自然能夠和諧相處[2]。
1.綠色設計的基本原則就是可持續發展,是以綠色為利電的,通過進行科學的設計,對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對綠色材料、工藝的使用和對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資源的使用來滿足建筑的使用需求以及綠色屬性。綠色建筑設計的基本特征就是對于資源使用的高效性、節能性、選址的合理性、環境的舒適性、功能的完善性以及減少廢棄物的排放等。既要滿足人們身心的需求,也要盡量地減少能耗與環境污染[3]。
2.綠色建筑設計的發展也可以促進環保行業的發展,有利于社會經濟的發展。建筑行業是我國國民經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支柱性的產業,而建筑節能領域也是有著很長的產業鏈的,涉及到很多的行業,比如說建筑材料、室內設計等。綠色建筑的發展就可以增加相關產業的需求,促進綠色經濟的發展,能夠帶動整個行業的轉型升級,使其走上綠色環保的路線。
3.綠色建筑設計可以改善人們生活的環境與水平。綠色建筑設計是由可持續發展與人文關懷等觀念所組成的,也非常重視人們的生活品質的提升。自然環境是人們生存的基礎,人們對于自然的依賴性是非常強的,如果能夠在保護大自然的前提下進行建筑設計可以讓人們感到身心愉悅。并且,綠色建筑還可以讓人們的思維體系發生改變,改變人們的行為習慣,而且對于綠色建筑的影響還會逐步地改變人們的消費觀念,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環保水平,更好的保護我們所生活的環境[4]。
隨著生活物質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追求低碳的生活,對居住環境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正因為如此,綠色建筑材料的應用更為普及。對于綠色墻體材料而言,其主要包括生態水泥材料,新型墻體材料,以及綠色真空玻璃材料等,對于生態水泥材料而言,其主要作為基本建筑材料進行使用,主要包括火山灰,鐵渣等一些廢料。其在工程使用過程中,其具有較高的強度值,能夠代替我國傳統水泥的使用,同時,生態水泥材料在使用的過程中具有較低的污染性,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大降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能源的損耗。對于綠色真空玻璃材料而言,其具有一定的隔聲效果,同時,能夠對太陽光有一定的調節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延長保溫效果,提高了使用周期。對于新型墻體材料而言,其主要包括三種空心磚,分別是粉煤灰、混凝土以及礦渣空心磚,具有較好的隔音效果,環保節能,應用較為廣泛。
綠色建筑理念正在得到快速的發展,人們的經濟水平也在提升,對于居住環境的要求也變得更高,在進行綠色建筑設計的時候應該合理地運用綠色建筑材料以及綠色能源,從而實現節能環保,使建筑行業能夠獲得更好的發展。綠色建筑設計可以有效降低對于能源、資源的消耗,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建筑的時候壽命,人們能夠更加舒適的生活,有更好的生活環境。在進行綠色建筑設計的時候要盡可能地多使用水能、風能以及太陽能這樣的綠色新能源,這樣也有助于減輕環境污染問題。而且綠色建筑設計還要加強對于施工技術的要求,對施工技術與材料都要進行嚴格的管理,充分地使用那些可再生能源,這樣才能使建筑設計有更突出的綠色性能。
1.堅持合理應用新能源
在進行住宅設計的時候應該加強對于新能源的使用,要根據項目設計的要求和實際的情況對太陽能、風能進行結合應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綠色建筑設計是從各個方面體現出來的,比如說墻壁、玻璃等方面的設計,都能夠起到節約能源的效果。
2.堅持環境保護原則
在進行設計的時候還需要遵循環境保護的原則,要處理好建筑施工的廢棄物。在進行住宅設計的時候,建筑的經濟性還有設計的性能都需要進行考慮,既要保證施工的量,也要有良好的保護環境的效果。
3.堅持以人為本原則
很多因素都會對住宅建筑設計產生影響,因此在進行設計的時候還需要符合以人為本的原則,要對各個環境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要保證有良好的采光,這樣也能夠起到節能的作用。在進行住宅設計的時候,設計人員一定要遵守這些原則,這樣的設計效果才會比較好,才能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與高質的生活。
1.整體環境設計
整體環境設計作為住宅建筑設計中常用的方法,是建立在一定區域內,根據城市規劃要求從地質水文、基本條件、氣候條件、地形地貌以及動植物的生長等方面來入手,對設計方法的經濟性與可行性展開分析。
2.建筑單體設計方法
單體設計也是一種比較常用的方法,在進行設計的時候需要設計人員先確定好建筑的體型系數,要采用彈性設計方案,要有建筑節能和智能設計,盡量地使用自然的通風與采光。要使建筑和環境協調起來,對自身的自然環境資源進行有效的利用,使兩者能夠和諧相處。如今,自動化技術在住宅建筑設計中的應用已經很普遍,建筑設計智能化的程度也在不斷提升,能夠對風力、溫濕度進行監測并調整空調,節約能耗,從而實現了綠色建筑的理念。
在進行住宅設計的時候需要規劃好場地,必須要充分考慮建設的實際情況,要了解環境對建筑的影響和建筑對環境的影響。在進行設計的時候要選取有著良好光照以及平坦地形的位置,還要盡量減少對于生態環境的改變與破壞。為了能夠有更好的節能效果,還需要進行綠色設計,選擇科學的通風策略,要有良好的遮陽采光措施,建筑應該是坐南朝北的,這樣會有更充足的光照,同時,還要注意建筑的間距,這也會影響采光。而合理的通風策略則能夠減少季風帶來的影響,有良好的通風效果。如果是要減少光照的話就可以適當地種植一些樹木,這樣也可以改善區域的小環境[5]。
土木工程建設從整體而言需要經歷外部建設和內部建設兩部分,在這一建設過程中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同時還要經歷漫長的建設周期。現階段,隨著人們綠色環保意識的提高,使得人們在建筑選擇和建筑建造方面都會以綠色建筑材料為選擇前提和建造前提。在土木工程的外部建設中,使用綠色建筑材料能夠使建筑物的外觀更加美觀,視覺效應更佳,同時還能夠在節約建筑成本的情況下,提高建筑保溫隔熱能力。在土木工程外部建設中,采用綠色建筑材料,能夠使建筑物的防潮隔熱能力大幅度提高,同時綠色建筑材料還能夠吸收部分電磁輻射,降低輻射對人體的影響。相較于傳統的建筑材料,綠色建筑材料的抗震性能更佳,能夠使地震對人們的危害有效降低。如在地震頻發的地區,使用建筑材料建設房屋,能夠使建筑物的堅固性和穩定性大幅度提高,能夠減輕地震對建筑物的損害,降低人們的財產損失。雖然綠色建筑材料在現階段的造價成本較高,但是其在實際使用中,由于其強大的循環利用功能,能夠對綠色建筑廢料進行循環利用,這使得建筑工程的整體建設成本能夠有效降低,同時還能夠減少建筑廢料對環境的污染。因此,在土木工程外部建設中,項目部門可以采用綠色環保材料進行建筑施工。
除室外環境外,設計人員還應采取有效的設計方法來改善室內環境,通過隔聲板、隔聲墻來降低室內的噪音污染,為人們營造一個適宜的居住環境。在室內設計中還應根據氣候特點對開窗面積大小進行確定,同時還可達到節能要求。
在住宅建筑設計中,外墻保溫技術、屋面節能技術、太陽能供暖熱水系統、高效節能照明系統,均可發揮出有效作用,詳情如下:
1.外墻保溫技術
通過外墻保溫技術的應用可使建筑結構熱阻維護得到強化,使其保溫能力持續增加,因此設計人員在住宅建筑設計可適當采用該技術,以此增強保溫效果。
2.屋面節能技術
為了改善室內溫度及濕度的狀況,設計人員可采用屋面節能技術,使坡面屋、保溫層不斷增強。總的來說上述建筑技術均可在綠色建筑施工中得到應用,施工人員在選擇中應本著因地制宜的原則,確保綠色技術作用的發揮,為我國綠色建筑的發展貢獻一臂之力。
結束語:綜上,對綠色建筑設計的實際應用展開了分析,綠色建筑設計可為生態環境提供重要保障,減少環境污染,使能源的使用量得到全面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