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璐
(金湖縣文化館,江蘇 淮安 211600)
伴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文化的進步和發展,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質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同時我國群眾的素質在日益提高。如今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文化需求在逐漸增加,對精神文化的需求更是日益增長。因此,為了滿足人民群眾的對精神文化的需求,讓人民群眾的生活和情感可以更加豐富,不僅需要開展群眾文化活動,還應積極地對活動進行組織和策劃,進而讓群眾文化活動可以發揮出真正的價值和作用。
從總體來看,群眾文化活動的產生,就是為了更好地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精神文化的需求,讓人民群眾可以自覺的參與活動,在日?;顒又心軌蛴行Ь徑馊罕娖綍r工作中的壓力,讓自身可以充分享受喜悅感和幸福感。目前在新時期下,為了讓群眾文化活動發揮出價值,必須重視并落實該活動的組織和策劃工作,這樣不但可以從各個方面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而且可以促進群眾文化活動進一步發展。
我國的傳統文化不僅見證著國家的發展歷史,同時凝集著前人的思想精粹,因此這些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具有非常高的傳播價值。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最重要的要素,就是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民俗文化,有極高推行和弘揚的價值和意義。因此,我國應加大對中國傳統文化工作的傳播力度,無論是城市還是地區,都應將群眾文化活動的有關工作落實到位,讓各行各業的人民群眾都能意識到群眾文化活動的作用。祖國未來發展和改革的關鍵就是青少年,但這些年輕人的心智尚不健全,心理很容易受其他國家的文化影響,不能正確認識我國傳統文化自身具備的獨特魅力。因此,應重視并積極開展相關的群眾文化活動,并落實對基層人民群眾的文化弘揚工作。
如今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和水平有了明顯提高,同時人民群眾的物質財富有了很好的保障,所以現在廣大人民群眾更多是對精神文化的需求。目前各個城市都在積極地開展有關群眾文化活動的工作,并加大了對活動的宣傳力度,使得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可以不再枯燥,而且城市在不斷組織各種類型的文化活動。在新時期下,積極開展群眾文化活動,不僅緩解了群眾平時工作中的壓力,同時讓群眾之間更有效地交流。為了讓廣大人民群眾重視我國傳統文化獨特的藝術魅力,應對文化活動類型進行不斷地拓展,進而滿足人民群眾對精神文化的追求,讓群眾的日常生活不再單調。
城市為了在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取得較好的效果,應在活動開展前期做好規劃的準備工作,同時保證工作之間可以協調開展。首先活動前期需要進行選拔和培訓的工作,結合群眾文化活動的實際要求,選拔自身具備一定專業素養的工作人員,并對其定期開展教育培訓,與群眾文化活動有關聯的工作人員,需要根據現場的情況,對相關工作進行協調。群眾文化活動的主要負責人,應組織人員對排練廳和舞臺進行搭建,當群眾文化活動開展前的準備工作,都已經完成后,才可以正式開展活動。
其次應重視群眾文化活動前期的資金籌備工作,活動開展的前提則是需要充足的資金,一旦群眾文化活動沒有資金的支持,則無法正常開展,例如演出服裝、道具、排練廳和舞臺的搭建等,都需要足夠的資金支持。因此為了落實資金籌備工作,可以向活動資助管理中心尋求幫助,同時可以與企業進行合作,將企業的宣傳廣告安排在活動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企業進行宣傳。在此基礎上,也可以使用群眾文化活動門票中的費用。除此之外,在開展活動前期,還應充分考慮天氣給活動帶來的影響,提前做好應急準備工作。
結合相關資料的調查結果可以看出,我國社會任何活動的開展都離不開資源,只有活動具備一定的資源保障,才可以讓社會中的活動順利開展。地區在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時,為了讓活動可以有序地進行,該地區的文化主管部門應充分發揮出價值和作用。另外,群眾文化活動的工作人員在發展文化的同時,自身還應具備審幾度勢的能力。在此基礎上,地區應重視并加大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宣傳力度,可以合理地在活動中應用地區特色文化的前提下,再充分使用活動地區的優勢資源,并對地區的資源進行協調發展,進而讓群眾文化活動可以更好地開展。比如,當群眾文化活動正式開始進行時,與活動有關的部門應積極接納廣大人民群眾的建議,讓地區文化活動的種類可以更加豐富。對地區的實際發展情況進行分析,明確該地區文化發展的主要方向,對群眾文化活動進行合理的組織和規劃,進而讓我國社會文化可以持續、穩定的發展。
我國地區具備著自身獨特的文化特色,因此當地區在開展活動時,應嚴格按照因時制宜的原則,然后再結合當地的發展情況,對地區的群眾文化活動進行針對性地開展,同時地區為了讓群眾文化活動在開展的過程中,可以取得顯著成效,應根據該地區的群眾文化現狀,制定符合地區發展的文化標志體系,并按照所制定的內容進行相關活動,與此同時,還應成立綜合文化活動中心,有利于營造濃厚的宣傳氛圍,并保證制定的文化標志體系,有屬于地區的特征。
目前廣大人民群眾對精神文化的需求在逐漸增加,同時隨著人民群眾對社會活動意識的增強,使得群眾文化工作的開展形式和內容變得多樣化,伴隨著參與人數的逐漸增多,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群眾文化活動的發展,但在實際開展活動時,卻出現了管理困難的問題。因此為了有效解決這類問題,當群眾文化活動開展時,應成立專項小組,對工作內容進行細致性的管理,專項小組的每個成員要明確自身應該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將自身的本職工作落實到位,在完成自己分內工作的前提下,提高群眾文化工作完成的質量和水準。除此之外,專項小組的主要負責人,需要對上級給小組分配的任務進行細致的分類,進而保障群眾文化活動可以按照計劃有序開展,因此活動若想科學合理地進行,勢必要成立專項委員會組織機構,這也是活動能否有效開展的關鍵所在。
地區在對群眾文化活動組織的過程中,需要在完成各項工作的基礎上,在最大限度上提升工作的效率。通常情況下,社會所開展的群眾文化活動規模較大,同時所涉及的環節和內容不僅多,而且較為復雜,所以工作人員在開展工作時,應重視所有的操作環節,保障工作過程中不會出現遺留的現象,組織人員需要對各個環節做到細節性把控,進而讓后續的群眾文化活動可以正常開展。另外,作為活動的主要領導人,應對工作任務進行合理分配,正確認識群眾文化工作,同時與活動有關的文化機構單位應制定活動計劃,在內容中需要明確規劃準則和活動流程,地區部門之間應積極地溝通,并進行工作對接,從而保障群眾文化活動的各項工作,可以高效率地進行協調,不同部門和機構在活動開展期間,應進行定期的交流,這樣不僅能讓單獨的組織部門發揮出整體的效能,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群眾文化活動的審批,讓活動可以按照計劃進行。
群眾文化活動的領導人不能只重視資金的籌備,而忽視活動組織資金的使用,對于活動所籌集的資金,應保證資金使用的合理,杜絕活動中出現經費支出不合理的現象,每一筆費用都應用在活動的關鍵位置上,避免出現資金浪費的情況。對于群眾文化活動的流程,工作人員需要反復確認實際的操作流程,如果活動流程出現問題,應在第一時間進行更正,讓群眾文化活動可以連貫性的開展,同時需要對群眾文化活動策劃方案的關鍵位置進行標記,有利于工作人員更好地開展工作。
只有明確群眾文化活動的主體和目標,才可以確定活動開展的具體形式,進而讓群眾文化活動可以有自己獨特的主題。通常情況下,群眾文化活動最常見的形式就是國慶活動組織,負責活動策劃的工作人員,應先明確活動開展的主體思想,然后逐漸將國家的發展歷史和成果融入主體思想中,讓廣大人民群眾可以正確認識黨,在此基礎上,群眾文化活動組織應具有針對性,同時應具備積極向上的正能量。
在群眾文化的活動策劃中,應給予廣大人民群眾一定的感官效果,進而讓群眾文化活動發揮出作用和效能。同時需要保障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連貫性,避免活動過程中出現中斷現象,讓群眾文化活動可以按照計劃順利完成,并從多個方面充分調動人民群眾,參與群眾文化活動的積極性。
在群眾文化活動策劃中,最關鍵的環節之一就是互動環節設置,對活動的實際開展來講,也是十分重要的步驟,應結合地區的文化特色,在設置互動環節時,需要將地區的特色和文化充分的彰顯出來,并加大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弘揚力度,進而增加人民群眾對民族的情感,這樣不僅可以推進人民群眾,可以自主參與群眾文化活動,同時能將地區文化特色進行推廣和弘揚。地區積極地開展文化活動組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人民群眾自身的民族自豪感,而且能有效提高群眾文化活動的質量和效率,從而讓群眾文化活動發揮出真正的價值和意義。
社會中任何活動開展時,都應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讓群眾文化活動可以貼合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如今在新時期下,群眾文化活動策劃應逐漸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靠攏,并與社會價值觀的走向相符合,在此基礎上,需要傳播中國傳統的歷史文化和民俗文化,在宣傳新文化的基礎上,要克服迷信思想和落后思想。在完善并創新群眾文化活動形式后,應重點對群眾文化活動的質量進行提升,讓群眾文化活動的社會功能可以充分發揮,進而帶動社會活動的進一步發展。
總而言之,積極地開展群眾文化活動,不僅可以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精神文化的需求,同時能讓地區更好地傳播中國傳統的歷史文化。所以,各個地區應重視并積極開展與群眾文化有關的活動,然后結合地區的具體情況,加大對群眾文化活動的宣傳力度,開展各種類型的活動,進而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良好的文化活動氛圍。在此基礎上,當地區正式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時,相關的文化管理部門應充分發揮出自身的義務和職能,對群眾文化活動開展進行全面的指導,同時將活動的各項規章制度進行完善和更新,為地區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提供基礎保障,讓活動可以有序地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