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宏
(大唐貴州發電有限公司新能源分公司,貴州 貴陽 550000)
國有企業是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其不僅保證了社會經濟發展進度,也有效保障了社會經濟發展質量。就目前國有企業發展狀況分析,體系不健全、缺乏競爭力是制約其發展的主要因素,而這些問題的存在主要是因為企業缺乏健全的監督機制引起的。基于此,這里有必要對國有企業家監督體系的構建進行分析,以保證企業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提高企業競爭效率。
國有企業是實現我黨“兩個百年”目標、建設“四個偉大”工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是推動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核心力量,是我黨執政的經濟基礎。隨著“四個全面”戰略的穩步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戰略在全國范圍內大力推進。值此之際,國內成效卓活躍的法治企業建設、紀檢巡視為國有企業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政策指導,為國有企業改制提供了強有力的動力。自十九大以后,中央明確提出了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目標,并成立了中央審計委員會,頒發了相關企業審計和管理條例,為企業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法律依據。
開展大監督體系構建工作,可以說是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是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斗爭的必然結果,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內容,更是整合監督機制和管理機制,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重要舉措,是大數據時代、信息化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但一直以來,由于國有企業大部分都經營多年,已經建立了相應的多主體、多體系監督機制,但由于各機制監督內容、監管范圍和監督方式存在不同意的現象,監督途徑單一、力量分散,甚至是出現不同范圍內監督工作混淆,彼此影響監督效果,監督效果不明顯。在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不斷加快經濟發展速度給國有企業管理工作帶來新的挑戰,不僅讓企業管理難度變得更大,而且各方面潛在風險問題也越來越多,此時做好企業監督體系構建已成為解決企業管理問題、提高企業工作效率、提升企業效益的關鍵舉措,是解決當前公司監督管理工作薄弱問題的關鍵手段,更是主動適應從嚴治黨、促進企業依法經營的基礎途徑。
在過去企業管理中,存在眾多的靠關系、講人情以及信任監督的現象。但信任并不代表監督,也無法代替監督,國有企業是人民所有制企業,并非一人一個團體的企業,經營主體僅僅為所有代表選擇的管理人員,由于這一工作環節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這也彰顯了企業管理中監督機制的重要性。在新中國成立以來的七十一年時間里,國有企業在經營管理實踐中建立了紀檢、巡視、審計、財務和法律等監督措施,也建立了適應當代企業發展的董事會、監事會體系,取得了良好的監督成效,為國有企業依法合理合規經營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如何在當今時代背景下將各項職能效率整合成為當今國有企業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提高企業效益、優化管理模式的主要方式。
國有企業“大監督”工作體系的開展是圍繞國有企業改革工作進行的,在企業黨委的領導下,將企業業務監督、法務監督、人事監督、紀律監督等有機融合,在依法合規履行相關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建立統一的管理措施和協調機制,統籌規劃、信息共享、專業互補要求。
“大監督”工作理念是在全面依法治國、從嚴治黨為基本綱領開展的,是圍繞企業中心任務和經營管理為監督管理工作融入到企業日常生產、經營、管理和改革之中,實現全過程、全方位的管理監督,為企業生產、經濟、政治、形象安全保駕護航,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落實和推進提供保障。在國有企業管理工作中通過將這些意識融入到監督管理工作中,必然將監督工作引入到企業發展的核心部位,為企業管理經營工作的開展指明新方向。
首先,圍繞中心、服務意識,狠抓經營質量、管理效率、促進企業科學穩定發展是當今乃至今后很長時間內國有企業的發展方向,也是未來國內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方向。監督管理工作的開展是企業未來核心內容,在工作中必須以監督管理為核心,負責企業管理工作必然會失去響應的方向,也無法得到行政部門的支持與配合,也不可能得到所有群眾以及職工的擁護,更無法發揮企業應有的價值。因此,企業監督管理工作為改革、發展、穩定為指導思想,堅持服務作為企業發展的首要任務,將監督管理深入到企業生產和管理的各個領域,確保企業經營規范、管理規范、生產規范,真正做到監督執紀與黨委行政工作的結合。
其次,在工作中融入改革思想。企業管理是一個綜合管理的過程,企業將大監督工作放到促進企業發展和工作的各個階段,嚴格監督執紀部門的管理渠道和工作流程,加強智能管理、現場調研、難點分析,力求掌握第一手的資料,并對這些問題做出了科學分析,反應其中的熱點和焦點,結合這些內容完善監督管理機制、問責追責機制,進而維護企業形象,為企業創造風情良好的氛圍,是監督執行成為企業改革的主力軍。
最后,實現以人為本的監督模式。在國有企業開展大監督工作的時候,要強調問責形式,處理好保護與懲處之間的關系,堅持以人為本,將保護群眾干部利益與調動職工積極性作為管理職責,支持且鼓勵職工干部在符合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大膽創新、努力鉆研,推動企業事業發展力度。另外,在工作中要注重發揮監督執政工作職責,做到管理中心在哪、監督工作邊延伸到哪,防止失控、決策失誤行為的發生。企業在管理工作中要貫徹落實管理機制和企業發展制度,為維護企業利益和干部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執行監督工作中要客觀進行評價,改革創新失誤要絲毫不放過,無論大小失誤都要及時提醒、及時處理;對于誣告現象要及時澄清,充分發揮創新工作保護者的功能。
經工作實踐證明,反腐倡廉工程是一項龐大、復雜、系統的工程項目,在工作中必須要充分發揮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的領導機制,要實施各部門各負其責,依靠廣大群眾支持形成強有力的管理機制。監督工作中要大力落實三大保障,充分調動積極性,形成強大有力的合力監督機制。首先,在工作中要強化黨委領導機會,可以說離開黨委的重視和支持,監督執紀工作的開展必然困難重重,不僅無法得到應有效果,還可能因為其他工作人員的不配合而形成弄虛作假的現象。其次,在紀檢管理工作開展中需要做到多匯報、多參與、多出主意、多想辦法的模式,促進監督執行工作開展的順暢、高效、有力進行,主動讓員工在監督工作中提出意見,為監督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依據,同時主動配合反腐倡廉工作的開展,及時對黨委審核工作做出部署,推進監督工作的數量開展。再次,為了確保大監督管理工作的婚禮開展,企業成立有紀檢委為核心的監督委員會,成員有企業辦公室、人力資源部、財務部、審計部門的配合形成,在工作中按照管理在管理、檢查再檢查、監督在監督的原則開展,檢查和督促各企業管理人員嚴格落實監督職責,統籌聯絡職能部門及時溝通相關社會信息,協調落實監督管理機制與發展,并定期開展監督培訓工作,大力推進監督長效機制的持續穩定發展。
在大監督工作中,企業各職能部門的作用非常重要,都是不可替代的。企業監督管理部門按照黨政雙責相互融合、職能部門相互協調、專業聯動機制相互配合的思路開展,對其中發現的各項問題及時的糾正和規避,主動履行職能管理流程,如果在工作中并沒有發現這些問題,這是管理人員的責任,如果發現問題之后沒有及時的報告和處理,這邊是失職行為,因此在工作中要能充分發揮監督能力,提升管理職能策略,將各項風險控制在預計范圍內,形成任務明確、責任到人、齊抓共管的管理現象。
就目前工作實踐進行分析,在國有企業監督管理中,大監督工作是否能夠取得預計成效,取決于在管理工作中是否能夠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規范機制,應該通過建立相關控制機制來切實提升監督工作實效。
一是建立健全職能監督工作清單。各職能監督部門根據本部門職責認真梳理制定了職能監督工作清單,并根據職能監督工作清單要求開展監督、報告、處理等工作。
二是建立監督工作信息通報機制。各職能監督部門根據部門職責按季向企業“大監督”工作委員會通報日常監督和專項檢查等監督工作情況,重要和異常情況及時通報。監察部收到所屬單位報送的信訪舉報線索,根據需要及時向關聯職能監督部門進行通報。
三是建立“大監督”工作委員會聯席會議制度。企業按季定期召開各職能監督部門參與的“大監督”工作聯席會議,組織進行監督工作情況通報和研究監督工作重大事項。
四是建立信訪和案件移交工作機制。各相關職能監督部門在日常監督和專項檢查中發現的重大信訪和案件線索及時向紀檢監察部門進行移交。
五是建立重大專項監督協同工作機制。在實施重大專項監督,重大項目監督和信訪、案件專項監督檢查工作時,建立協同工作機制,由“大監督”工作委員會統籌組織落實相關工作措施與要求。
國有企業開展“大監督”工作是當今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創建國際一流企業的必經途徑,因此在工作中要充分認識國有企業發展形勢和任務,切實把握時代發展規律,將現有企業治理觀念落實到企業生產經營中來,真正發揮助力企業持續穩定發展的作用。